2018年6月以来,康臣药业(01681-HK)连逢喜事。先是今年中报逆袭,营收、毛利及归母净利润同增十数个百分点,股价从5.5港元左右冲高至7.6港元;后有两个独家产品进入基药目录,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表面来看,康臣药业的前景一片大好,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隐忧其实也不少!
逐年攀升的分销成本
财华社注意到近三个完整财年,康臣药业的分销成本以44%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据2018年半年报,康臣药业今年的分销成本还将进一步提升。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身的医药企业,营销环节固然直接对接消费者,但真正决定企业业绩的还是产品本身。换言之,研发及生产环节才应是康臣药业的重中之重。但从逐年攀升的分销成本看,营销环节似乎隐隐有喧宾夺主之意。
康臣药业近年分销成本 数据:港交所 制图:财华社
上述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康臣药业有意为之。
康臣药业集团副总裁周尚文曾透露,其于2004年进入康臣集团后,通过营销区域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及建立学术营销等方式打造了一直销售领域的精兵强将,并最终借力这支出色的营销队伍实现了集团产品销量的快速提升。
2016年康臣药业接手玉林制药70.74%的股权后,对后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自建销售团队,将销售团队人数从70多人增加到了如今的560人左右。2004年到2018年,十五个寒暑,重视营销成为康臣药业一以贯之的金科玉律。
这么做不能说不对,在处方外流已成必然、OTC市场(指非处方药市场)日益扩张的市场背景下,教育消费者带来的业绩增长又快又明显。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优质的产品,营销团队再精锐恐怕也是无能为力。按康臣药业近年分销成本的增长速度,若不加以控制,未来分销成本挤压研发及生产成本也未必不会成为现实。
分拆玉林制药上市难
上文中提到康臣药业收购玉林制药相关事宜,别的不说,就冲着后者60余年的历史光环,就已经足够其从一大堆中药企业中脱颖而出,担得起优质投资标的的评价。但对比康臣药业的收购价格和三年前玉林制药的经营状况,这笔收购似乎有点贵!
相关资料显示,康臣药业前后9次增持玉林制药,总代价约11.04亿元。而彼时的玉林制药正经历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15年,康臣药业第一次挂牌收购玉林制药时,后者当年除税后净利润已经同比2014年下滑了19%至3060万元。
虽然康臣药业接手玉林制药后,后者业绩有明显好转。但截至2018年11月8日收盘,康臣药业(01681-HK)的市盈率仅为10.63倍,相较于石药集团(01093-HK)、中国制药生物(01177-HK)港股医药龙头股等介乎35~40之间的市盈率仍有较大差距。
为了抬高自身估值,康臣药业于2017年10月宣布建议分拆玉林制药并在A股上市。转眼已是2018年11月,玉林制药回A仍未能成真。考虑到2018年以来A股IPO审核越来越严,加上大盘下行,玉林制药回A难度猛增、回A效果却大打折扣。
事实上,2018年以来医药股接连爆雷。先有长生生物疫苗门,后有华大基因无创漏检及大数据外泄风波,再加上康美药业股价闪崩、云南白药止血成分造假等一系列负面新闻,医药股投资市场早已是人心惶惶。
蒙医市场前景不明
康臣药业官网介绍中提到,其目前在国内建有广东广州、内蒙古通辽、广西玉林等3个生产基地。广州和玉林不必说,设在内蒙古通辽的生产基地倒颇值得玩味。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03年康臣药业就有意投身蒙医药发展事业,后于2005年决定在科左后旗投资建设新厂,2009年进一步收购内蒙古康源药业。近年来,康臣药业在蒙医药领域的动作越发明显频繁。2018年5月,康臣药业同通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在未来5年持续投入近5亿元人民币,助力蒙医药产业发展。
问题在于“蒙古大夫”一向被视为庸医的代名词,市场接受度并不高。近年来蒙医药虽然得到扶持发展,但仍处于“产学研产业链”初步形成的阶段。以机构最为集中的通辽地区来说,截至2016年年底,仅有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医药学博士点和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蒙医医院等10家科研机构,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7个。
另从蒙医药人才储备领域考察,通辽市仅有蒙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357人,每年新培养本科及以上蒙医药专业毕业生200余人。蒙医师资力量则更加薄弱,累计仅有23名老蒙医中医被认定为自治区指导老师,45名蒙中医骨干被选拔为继承人。
考虑到上述客观情况,蒙医市场规模短期内将很难有大的爆发,而目前蒙医市场规模一直徘徊在10亿左右。相较于康臣药业承诺的5亿投入,短期内康臣药业此笔投资的产出比会是怎样的惨况可想而知。
结语:
随着医疗改革的近一步落实,“人人看得起病”的愿景目标催生了医药两票制。表面上看挤压的是药品流动环节的利润,但同在一条产业链上,上游医药生产商很难不被影响。OTC(指非处方药)市场还好,康臣药业自建营销团队保证了渠道方利益的损失不会过多转嫁上游,但对于必须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调配的处方药市场来说,通过降价让利保有渠道或成为市场常态。这是康臣药业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医疗市场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 作者|熊思怡
■ 编辑|贺秋霞
本文版权归香港财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向后台申请获取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