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是“漫画界的猫王”,美国的IP富豪,书写漫威70年商业传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是“漫画界的猫王”,美国的IP富豪,书写漫威70年商业传奇

他的漫威宇宙圆了20亿人的英雄梦。

作者:赵建勋

漫威电影宇宙10周年完美收官,它传奇般的缔造者却与世长辞。

从蜘蛛侠、钢铁侠、黑豹,到绿巨人、X 战警、雷神,李不仅亲自创作出这一系列超级英雄,激发出公众的无穷想象,也书写出漫威千亿商业传奇。

【1】

斯坦·李1922年出生于纽约一个低收入犹太家庭。父亲经常失业,家里因没钱交房租而不得不频繁搬家。在艰难的日子中,从莎士比亚到柯南 道尔,从通俗杂志到冒险故事片,靠着阅读,他熬过了那段艰苦生活。

家里穷,母亲希望李快点毕业。16岁那年,李就不得不外出谋生。

那时,美国经济尚未走出大萧条的阴影,斯坦·李找不到工作,便进了堂表姐夫、通俗杂志出版商马丁·古德曼的Timely Publication公司,做了古德曼的助理。

上世纪30年代,超级英雄漫画潮流出现。1938年6月,刚刚成立没几年的DC漫画推出全球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开启超级英雄漫画市场,改写了美国漫画史。1939年5月,DC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蝙蝠侠。

这让当时业务陷于低潮的古德曼嗅到了商机。他决定借鉴DC漫画的做法,用“英雄题材漫画”吸引用户。

1939年古德曼推出《Marvel Comics》(漫威的前身),开始涉足漫画业。斯坦·李就是这时来到漫威的,为了谋生,他误打误撞进入了流行杂志和漫画领域。

最初,斯坦·李只是办公室的跑腿伙计。“漫画师要用钢笔沾墨水,而我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墨水池是满的;我会下去给他们拿午餐,做校对工作,为他们削好铅笔。”李在2009年回忆道。

1940年,漫威的传奇人物画师杰克·科尔比和另一名编剧乔·西蒙创造了热门角色——美国队长。当这两人被竞争对手挖走后,斯坦·李临危受命,被任命为编辑。

李的创作才华开始展露。1941年,19岁的他发表了《美国队长》系列的第三部,这成为他创作事业上的重要里程碑。

整个二战期间,超级英雄鼓舞了民众的士气,美国队长成为四海八荒第一男神,其系列作品也成为国内销量最好的漫画之一,每期能卖出50万册。

可惜好景不长。二战结束后,英雄漫画渐失人气,恐怖、犯罪、爱情、西部等新题材崛起。其中的恐怖和犯罪漫画引发了社会对漫画的大批判,美国政府也极力宣传漫画会毒害美国人,还成立了漫画审查机构。

露骨的血腥内容、道德上的模棱两可都被删除,同样大量流失的,还有智性、文学影响和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很多人发现,净化后的漫画尤其无聊。曾经让漫画年销量达到600万的读者群,在几年之间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三。

漫画行业遭遇逆风,大批公司倒闭,漫威也随之销量锐减,丧失了发行渠道。公司不得不委托老对手DC代为发行,但有着严格的限制,每月只能发行8本刊物。漫威不得不大批裁员,斯坦·李本人也一度有了退出漫画界的念头。

【2】

1960年,低迷结束。DC漫画复兴了超级英雄题材,相继推出闪电侠、绿灯侠以及超级英雄团队“正义联盟”,大获成功。

受此启发,斯坦·李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打破传统,创作新的超级英雄。

引导他创作的是一些私密问题:“当他们不与超级大反派战斗时,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住在哪里?他们的希望、梦想与志向是什么?又经受过哪些挫折?”他强烈地认为,许多人都喜欢看到他们的超级英雄与常人一样,有深度、有弱点、有缺陷。

很快,他与回归漫威的杰克·科尔比联手,李负责创作,科尔比负责绘画,在1961年共同创作出了神奇四侠,销售非常火爆。

这部漫画也让李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声音,“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他曾这样回忆。

之后,李与科尔比又合作推出了绿巨人、钢铁侠、雷神、X战警,还与史蒂夫 迪特科(Steve Ditko)一起创作了奇异博士以及漫威漫画系列最为成功的角色——蜘蛛侠,一个和普通青少年无异的超级英雄。

李的这种文学式创作方法以及对描写英雄私人生活的渴望,给漫画创作带来了全新而深刻的变化。

他还擅长将故事背景放置在一种对于时下大势与社会变迁的警觉之上,喜欢将肥皂剧、幽默、道德困局和政治揉进漫画作品,以实现他所追求的“现实感”。

李很自谦,不认为自己对人类灵魂有着深刻认识和透彻分析。“我所知道的就是,一部好的超级英雄电影要有打斗动作、悬念、有趣的人物、新颖的角度——这些就是人们喜欢的东西。”

作为漫画家和编辑,斯坦·李有着娴熟的手法,将多重故事线融汇、并行发展,在他无缝衔接的幻想世界里,钢铁侠会和神奇四侠相遇,美国队长成了奇异博士身边一起参加婚礼的宾客。

凭借惊人的商业头脑,斯坦·李还推出了漫威超级英雄系列动画——漫威宇宙,开创了漫画英雄世界的新纪元。1963年,复仇者联盟正式诞生(《The Avengers vol.1》),以“地球最强大超级英雄们(Earth's Mightiest Super-Heroes)”为团队命名。

身为一名写手,斯坦·李惊人得高产;作为一名编辑,他同样惊人得高效。

他曾同时监督60多部作品,在漫威宇宙的5000多个超级英雄里,80%的知名角色都是在他的亲自参与下完成的。有人评价他:“没有任何一个在世的漫画编辑所负责的杂志数量能与其比肩。”

李的创新挽救了漫画书与超级英雄。因在漫画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他被誉为美国漫画英雄之父,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标志。

2008年,斯坦·李收到了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2011年,他又被动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3】

1972年,50岁的斯坦·李成为漫威漫画公司的发行人和董事长。随后,他逐步退出创作,致力于经营。

1980年代初,美国漫画市场格局变化,成年读者渐成消费主流,漫画的销售方式从报摊、药妆店分销,演变成专门的漫画店直销,漫画内容也变得更黑暗、更成熟。

两次转卖后,漫威公司被亿万富翁罗恩·佩雷曼(Ron Perelman)收编。这位佩雷曼先生是典型的“华尔街之狼”,在他的运作下,1991年漫威上市。随后,漫威开始大肆扩张,除了拼命推出漫画外,还疯狂收购其他公司,背上了巨大的债务。

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消费娱乐方向的转变,漫画行业再次下滑,大批漫画店破产关门,再加上投资屡次失败,漫威面临破产。

为了套现,漫威不得不将旗下众多英雄角色如神奇四侠、X战警、钢铁侠、绿巨人等的电影改编权卖了出去。蜘蛛侠、毒液被卖给索尼;X战警、神奇四侠、死侍被卖给了20世纪福克斯,福克斯甚至完全拥有“变种人(Mutant)”这个词。

因此,也可以说,漫威、福克斯、索尼这三大系列是由漫威一手创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漫威也失去了对角色创意的控制权,并造成了现今电影版权分散在各家、超级英雄难以组队的局面。这就是为何观众无法看到同为“复联”成员的金刚狼、蜘蛛侠与美国队长、钢铁侠、绿巨人在同一部电影中并肩作战。

1996年,经历合并、破产、转卖之后重生的漫威娱乐集团成立了漫威影业(Marvel Studios),开始考虑对电影的布局,寻求与好莱坞片厂的共赢模式。

即使授权给电影公司,漫威也会承担更多的前期制作,比如甄选剧本及创作团队,然后将主创和概念设定“打包”交付给授权方,以保证最终拍出来的电影离漫画原始设定不会太远。

1998年,斯坦·李助力漫威与新线影业合拍的《刀锋战士》获得票房成功。随后,他选择离开了漫威,尝试创立完全由自己所有的超英IP公司,但因经营不善于2000年倒闭。

【4】

进入21世纪,包括《X战警》与《蜘蛛侠》两个系列的漫威授权作品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漫威眼馋之余,终于按捺不住,于2004年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开始投资电影,不再出售改编权。

2008年,由漫威投资拍摄的《钢铁侠1》一上映便在全球热卖,1.4亿的制作成本全球赚回5.85亿。超级英雄电影的巨大发展潜力,让漫威坚定从授权转移至电影制作的信念,并组建了从融资到内容控制、再到发行渠道的畅通全产业链。

2009年,迪士尼砸下40亿美元收购漫威,拥有了漫威五千多个漫画角色的所有权。

大树底下好乘凉,漫威开始用各个英雄的独立电影进行布局。雷神、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被陆续搬上大银幕,而且让几位主要角色以道具彩蛋或者客串的方式互为亮相,将彼此独立的电影通过这种方式串联起来,不失为非常明智且有创新意义的操作。

2012年漫威集结英雄,打出了王牌电影《复仇者联盟》。漫威六大主力全部亮相,创下全球15亿美元的票房佳绩。

由此,漫威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好莱坞经济模式。

漫威电影宇宙创造的“网状叙事”,让旗下英雄角色分阶段、分批次、有计划性地逐步递进出现,避免了单一作品因观众视觉疲劳而难以长期维持的风险。

漫威的宇宙设立也让它得以不断推出新的英雄,让新的英雄在老英雄的故事里先露个脸,积攒了一定人气后再推出独立电影。这种方式让漫威能够稳定地进化,同时也带动了游戏授权、纪念品、主题乐园等周边产业,大大提升了漫威的版权价值。

漫威电影也被证明是电影公司的摇钱树。截止2018年4月,漫威超级英雄片取得了超过240亿美元的全球收入,经斯坦·李之手创作出的角色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渗透力。

随着作品不断被翻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李的漫画在全球75个以上的国家、以25种语言印刷超过20亿册。

在每一部由他创作的漫画电影播出后,他都能获得版权收入,这也让李成了美国的IP富豪。

李曾说,自己是自己最大的粉丝,所以偶尔会在漫画里跟超级英雄打个照面。这种习惯也从纸张投射到了银幕。最本色的亮相是《生活大爆炸》第三季第16集,他出演谢耳朵的偶像斯坦·李。

正在热映的电影《毒液》中,斯坦·李饰演一个遛狗的路人,这也许是他在大银幕上留给观众的最后一个身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漫威

4.4k
  • 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打造首个大型漫威主题景点
  • 漫威与《复仇者联盟》大反派“征服者康”演员中止合作,后者被判袭击和骚扰罪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是“漫画界的猫王”,美国的IP富豪,书写漫威70年商业传奇

他的漫威宇宙圆了20亿人的英雄梦。

作者:赵建勋

漫威电影宇宙10周年完美收官,它传奇般的缔造者却与世长辞。

从蜘蛛侠、钢铁侠、黑豹,到绿巨人、X 战警、雷神,李不仅亲自创作出这一系列超级英雄,激发出公众的无穷想象,也书写出漫威千亿商业传奇。

【1】

斯坦·李1922年出生于纽约一个低收入犹太家庭。父亲经常失业,家里因没钱交房租而不得不频繁搬家。在艰难的日子中,从莎士比亚到柯南 道尔,从通俗杂志到冒险故事片,靠着阅读,他熬过了那段艰苦生活。

家里穷,母亲希望李快点毕业。16岁那年,李就不得不外出谋生。

那时,美国经济尚未走出大萧条的阴影,斯坦·李找不到工作,便进了堂表姐夫、通俗杂志出版商马丁·古德曼的Timely Publication公司,做了古德曼的助理。

上世纪30年代,超级英雄漫画潮流出现。1938年6月,刚刚成立没几年的DC漫画推出全球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开启超级英雄漫画市场,改写了美国漫画史。1939年5月,DC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蝙蝠侠。

这让当时业务陷于低潮的古德曼嗅到了商机。他决定借鉴DC漫画的做法,用“英雄题材漫画”吸引用户。

1939年古德曼推出《Marvel Comics》(漫威的前身),开始涉足漫画业。斯坦·李就是这时来到漫威的,为了谋生,他误打误撞进入了流行杂志和漫画领域。

最初,斯坦·李只是办公室的跑腿伙计。“漫画师要用钢笔沾墨水,而我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墨水池是满的;我会下去给他们拿午餐,做校对工作,为他们削好铅笔。”李在2009年回忆道。

1940年,漫威的传奇人物画师杰克·科尔比和另一名编剧乔·西蒙创造了热门角色——美国队长。当这两人被竞争对手挖走后,斯坦·李临危受命,被任命为编辑。

李的创作才华开始展露。1941年,19岁的他发表了《美国队长》系列的第三部,这成为他创作事业上的重要里程碑。

整个二战期间,超级英雄鼓舞了民众的士气,美国队长成为四海八荒第一男神,其系列作品也成为国内销量最好的漫画之一,每期能卖出50万册。

可惜好景不长。二战结束后,英雄漫画渐失人气,恐怖、犯罪、爱情、西部等新题材崛起。其中的恐怖和犯罪漫画引发了社会对漫画的大批判,美国政府也极力宣传漫画会毒害美国人,还成立了漫画审查机构。

露骨的血腥内容、道德上的模棱两可都被删除,同样大量流失的,还有智性、文学影响和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很多人发现,净化后的漫画尤其无聊。曾经让漫画年销量达到600万的读者群,在几年之间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三。

漫画行业遭遇逆风,大批公司倒闭,漫威也随之销量锐减,丧失了发行渠道。公司不得不委托老对手DC代为发行,但有着严格的限制,每月只能发行8本刊物。漫威不得不大批裁员,斯坦·李本人也一度有了退出漫画界的念头。

【2】

1960年,低迷结束。DC漫画复兴了超级英雄题材,相继推出闪电侠、绿灯侠以及超级英雄团队“正义联盟”,大获成功。

受此启发,斯坦·李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打破传统,创作新的超级英雄。

引导他创作的是一些私密问题:“当他们不与超级大反派战斗时,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住在哪里?他们的希望、梦想与志向是什么?又经受过哪些挫折?”他强烈地认为,许多人都喜欢看到他们的超级英雄与常人一样,有深度、有弱点、有缺陷。

很快,他与回归漫威的杰克·科尔比联手,李负责创作,科尔比负责绘画,在1961年共同创作出了神奇四侠,销售非常火爆。

这部漫画也让李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声音,“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他曾这样回忆。

之后,李与科尔比又合作推出了绿巨人、钢铁侠、雷神、X战警,还与史蒂夫 迪特科(Steve Ditko)一起创作了奇异博士以及漫威漫画系列最为成功的角色——蜘蛛侠,一个和普通青少年无异的超级英雄。

李的这种文学式创作方法以及对描写英雄私人生活的渴望,给漫画创作带来了全新而深刻的变化。

他还擅长将故事背景放置在一种对于时下大势与社会变迁的警觉之上,喜欢将肥皂剧、幽默、道德困局和政治揉进漫画作品,以实现他所追求的“现实感”。

李很自谦,不认为自己对人类灵魂有着深刻认识和透彻分析。“我所知道的就是,一部好的超级英雄电影要有打斗动作、悬念、有趣的人物、新颖的角度——这些就是人们喜欢的东西。”

作为漫画家和编辑,斯坦·李有着娴熟的手法,将多重故事线融汇、并行发展,在他无缝衔接的幻想世界里,钢铁侠会和神奇四侠相遇,美国队长成了奇异博士身边一起参加婚礼的宾客。

凭借惊人的商业头脑,斯坦·李还推出了漫威超级英雄系列动画——漫威宇宙,开创了漫画英雄世界的新纪元。1963年,复仇者联盟正式诞生(《The Avengers vol.1》),以“地球最强大超级英雄们(Earth's Mightiest Super-Heroes)”为团队命名。

身为一名写手,斯坦·李惊人得高产;作为一名编辑,他同样惊人得高效。

他曾同时监督60多部作品,在漫威宇宙的5000多个超级英雄里,80%的知名角色都是在他的亲自参与下完成的。有人评价他:“没有任何一个在世的漫画编辑所负责的杂志数量能与其比肩。”

李的创新挽救了漫画书与超级英雄。因在漫画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他被誉为美国漫画英雄之父,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标志。

2008年,斯坦·李收到了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2011年,他又被动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3】

1972年,50岁的斯坦·李成为漫威漫画公司的发行人和董事长。随后,他逐步退出创作,致力于经营。

1980年代初,美国漫画市场格局变化,成年读者渐成消费主流,漫画的销售方式从报摊、药妆店分销,演变成专门的漫画店直销,漫画内容也变得更黑暗、更成熟。

两次转卖后,漫威公司被亿万富翁罗恩·佩雷曼(Ron Perelman)收编。这位佩雷曼先生是典型的“华尔街之狼”,在他的运作下,1991年漫威上市。随后,漫威开始大肆扩张,除了拼命推出漫画外,还疯狂收购其他公司,背上了巨大的债务。

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消费娱乐方向的转变,漫画行业再次下滑,大批漫画店破产关门,再加上投资屡次失败,漫威面临破产。

为了套现,漫威不得不将旗下众多英雄角色如神奇四侠、X战警、钢铁侠、绿巨人等的电影改编权卖了出去。蜘蛛侠、毒液被卖给索尼;X战警、神奇四侠、死侍被卖给了20世纪福克斯,福克斯甚至完全拥有“变种人(Mutant)”这个词。

因此,也可以说,漫威、福克斯、索尼这三大系列是由漫威一手创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漫威也失去了对角色创意的控制权,并造成了现今电影版权分散在各家、超级英雄难以组队的局面。这就是为何观众无法看到同为“复联”成员的金刚狼、蜘蛛侠与美国队长、钢铁侠、绿巨人在同一部电影中并肩作战。

1996年,经历合并、破产、转卖之后重生的漫威娱乐集团成立了漫威影业(Marvel Studios),开始考虑对电影的布局,寻求与好莱坞片厂的共赢模式。

即使授权给电影公司,漫威也会承担更多的前期制作,比如甄选剧本及创作团队,然后将主创和概念设定“打包”交付给授权方,以保证最终拍出来的电影离漫画原始设定不会太远。

1998年,斯坦·李助力漫威与新线影业合拍的《刀锋战士》获得票房成功。随后,他选择离开了漫威,尝试创立完全由自己所有的超英IP公司,但因经营不善于2000年倒闭。

【4】

进入21世纪,包括《X战警》与《蜘蛛侠》两个系列的漫威授权作品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漫威眼馋之余,终于按捺不住,于2004年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开始投资电影,不再出售改编权。

2008年,由漫威投资拍摄的《钢铁侠1》一上映便在全球热卖,1.4亿的制作成本全球赚回5.85亿。超级英雄电影的巨大发展潜力,让漫威坚定从授权转移至电影制作的信念,并组建了从融资到内容控制、再到发行渠道的畅通全产业链。

2009年,迪士尼砸下40亿美元收购漫威,拥有了漫威五千多个漫画角色的所有权。

大树底下好乘凉,漫威开始用各个英雄的独立电影进行布局。雷神、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被陆续搬上大银幕,而且让几位主要角色以道具彩蛋或者客串的方式互为亮相,将彼此独立的电影通过这种方式串联起来,不失为非常明智且有创新意义的操作。

2012年漫威集结英雄,打出了王牌电影《复仇者联盟》。漫威六大主力全部亮相,创下全球15亿美元的票房佳绩。

由此,漫威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好莱坞经济模式。

漫威电影宇宙创造的“网状叙事”,让旗下英雄角色分阶段、分批次、有计划性地逐步递进出现,避免了单一作品因观众视觉疲劳而难以长期维持的风险。

漫威的宇宙设立也让它得以不断推出新的英雄,让新的英雄在老英雄的故事里先露个脸,积攒了一定人气后再推出独立电影。这种方式让漫威能够稳定地进化,同时也带动了游戏授权、纪念品、主题乐园等周边产业,大大提升了漫威的版权价值。

漫威电影也被证明是电影公司的摇钱树。截止2018年4月,漫威超级英雄片取得了超过240亿美元的全球收入,经斯坦·李之手创作出的角色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渗透力。

随着作品不断被翻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李的漫画在全球75个以上的国家、以25种语言印刷超过20亿册。

在每一部由他创作的漫画电影播出后,他都能获得版权收入,这也让李成了美国的IP富豪。

李曾说,自己是自己最大的粉丝,所以偶尔会在漫画里跟超级英雄打个照面。这种习惯也从纸张投射到了银幕。最本色的亮相是《生活大爆炸》第三季第16集,他出演谢耳朵的偶像斯坦·李。

正在热映的电影《毒液》中,斯坦·李饰演一个遛狗的路人,这也许是他在大银幕上留给观众的最后一个身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