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发布”微信公号11月18日消息,2018年11月3日,G75兰海高速公路兰临路段(以下简称“兰临高速公路”)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后,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路行业专业甲级设计资质,具有公路评估咨询资格)作为第三方,对事故发生路段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据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兰州发布的消息,11月3日19时21分许,辽宁籍驾驶人李丰驾驶“辽AK4481”号重型半挂牵引车,黑龙江籍车主李佳林在副驾驶位置乘坐,牵引“吉B2870挂”号重型低平板半挂车,装载履带起重机部件,途经G75兰海高速七道梁长下坡路段时,因制动失灵造成车辆失控,行至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广场附近时,与1辆重型仓栅式货车发生碰撞后,连续与13辆小型客车直接碰撞,所载货物甩出砸中车辆,并导致周围18辆小型客车相互碰撞。
此次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45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10人、轻微伤33人)、33辆机动车受损。
兰州市委宣传部称,经调査查明,今年10月21日,李丰就已发现肇事机动车制动有问题并多次告知李佳林修理,但直至事故发生,李佳林未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调查还发现,该车制动失灵后,在长约10公里、行驶近8分钟的路程中,途经4处避险车道,肇事人未采取紧急避险措施;肇事机动车有超载违法行为;货物装载时捆绑固定存在安全隐患,加剧了事故损害结果。
此次的安全性评价指出:兰临高速公路起点为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终点止于定西市临洮县,全长93公里,于2001年10月开工,2004年12月验收通车,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四车道。针对兰州市地处黄河河谷盆地、周围群山环绕、项目所处地形最大高差1057米的客观条件,在翻越七道梁时设计采用了隧道穿越方案;为克服高差,从隧道口到项目起点处,设计采用了连续纵坡或组合坡段方案;兰州南收费站现有位置,若向上坡移,弯多坡更陡,向下坡移,坡更长、距市区更近、危险性更大,故采用在现有直线坡缓相对合理路段位置设置的方案,建设收费车道10条。该路段设计和建设采用的平曲线、纵坡坡长和坡度、收费站设置等技术指标,符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评价认为:兰临高速公路通车后,交通量大幅攀升。为应对17公里连续下坡的行车安全风险,增设的5处避险车道(两两间隔2.3公里,其中最后一处距兰州南收费站1.25公里)及1处紧急通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开展的养护维修工程,设置的135处标志标牌、振荡标线、监控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安装的收费广场路灯、爆闪警示灯等设备,符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
当前,公路管理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通保畅,一是增加公路养护力量。调配养护人员、机械设备和保障物资,加强兰临高速公路、国道212公路的养护和保畅工作。二是加密警示提醒设施。在17公里连续下坡路段和5处避险车道安装高音喇叭、闪光指示带、探照灯,延伸道路灯,昼夜提示行车安全。针对雨雪天气及冬季道路结冰情况,及时采取管控措施。三是优化路网布局。推进兰州市周边出口路段改造,12月底前建成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届时通行兰临高速公路的大型货车通过西果园立交,分流到南绕城高速公路,不再由兰州南收费站进入市区。目前,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同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安全研究中心进行第三方交通安全性评价,随后将根据评价结论优化相应措施。四是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组织对全省公路进行排查,重点路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对第三方评价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优化完善方案,并加以实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