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豆瓣8.4,它才是11月电影的最强黑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豆瓣8.4,它才是11月电影的最强黑马

很多人都说,《无名之辈》里稍稍透出的黑色幽默、带着悲凉底色的现实背景、小人物间的纠缠与摩擦、永远无法被直视的理想……

北宋年间,又是一季寒秋。

一位词人正准备从汴京南下,这一日他将与心爱之人分别。

秋风萧瑟,寒蝉凄切,离别之苦涌上心头,想着此去经年,不知何时相见,他满眼泪花写下一首词。

词人名叫柳永,这首词叫《雨霖铃·寒蝉凄切》。(帮大家回忆一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011年,一位民谣歌手将这首词用贵州方言进行翻唱。

这首歌全程只用了吉他和琵琶进行伴奏。

第二段结尾,琵琶用47秒拨了30次弦,无尽的乡愁一拥而上。街头巷尾,它成了贵州民谣的经典作品之一。

歌手名叫尧十三,这首歌叫《瞎子》。

从伦敦飞往北京的飞机上,一位导演耳机里正播放着这首歌。

陌生城市的高空让他感到窒息,耳朵里传来凄切又熟悉的歌声,眼泪终于忍不住涌出,那是他故乡的声音。

回家,凭着歌曲带来的点滴记忆,他创作了一部电影。

导演名叫饶晓志,这部电影叫《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

 A Cool Fish

这是一部发生在一群小人物身上的荒诞喜剧。

而真正的喜剧,往往是悲伤的。

不论是周星驰,或是卓别林,或是憨豆先生。大笑过后懵懵懂懂的心酸才是它们刻在观众心里的样子。

更何况,《无名之辈》还有另外两个关键词:小人物、荒诞。

故事发生在一座山间小城,登场的人物有很多。

一对被称“年度最蠢”的低配劫匪。

一个落魄泼皮的保安。

一个身残性彪的毒舌女。

一个美丽又干净的妓女。

以及勤勤恳恳日复一日走在生活既定轨道上的无数小人物。

一个平常的日子,一把丢失的老枪,一起乌龙劫案,把所有人,拧在了一条线上。

于是——

爱情、亲情、友情。

残忍、无奈、悲伤。

感动、温暖、美好。

大笑、流泪、心酸。

以上所有的情绪,被压缩在100分钟的片长里,观众离席后开始一点点回味、深思、最后浸入生活。

这样的电影,我愿意称之为“好电影”。

毋庸置疑,精彩的多线叙事是电影的闪光点,而能够将众多复杂人物牵引到一起的,是他们的心结。

人物的心结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内核,也是最贴近现实的部分。

在这部电影里,有人想要钱、有人想结婚、有人想当协警、有人想当老大、有人想活着、有人想自杀。

正是这些各怀心思的人物,碰撞在一起,才有了让人啼笑皆非、又哭又笑的荒诞。

导演将小人物的心结放大,捅破,再放在台面上深究。

这很残忍,他逼着观众看清现实——活在这世上,没有谁不是千疮百孔

可仔细想想,却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治愈——即便是一群无名之辈,也能有自己的尊严。

很多人都说,《无名之辈》里稍稍透出的黑色幽默、带着悲凉底色的现实背景、小人物间的纠缠与摩擦、永远无法被直视的理想……

这些喜剧背后的悲剧,是电影大放异彩的最重要成色。

但我却觉得,那些隐藏在细节处的温暖,才是电影能够烙进人心里的最大理由。

“大头”,又傻又憨的他陪着兄弟去抢劫,他想着心上人说:如果抢劫分到十万块,七万块装修,两万块结婚,剩下的一万全部给她买棒棒糖,因为她最爱吃棒棒糖。

他收到约会信息,看到被封锁的歌舞厅,明知是陷阱,却依旧奋不顾身的去了。

他说,我不在乎她以前是谁,只关心她以后是谁。

刘雯虹,高明为了她抛妻弃子,她成了别人眼中的第三者。她愤恨、委屈、蛮横、任性,甚至在车里与高明纠缠扭打。

然而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更高明一起回去,当高明被讨债的黑社会殴打的时候,她来不及多想,只是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替他和他儿子挡住拳脚。

还有很多——

当着所有人面打女儿的马先勇,危难时刻依旧为女儿挡下了子弹。

说着“从我爱上你时,就没有儿子了”的高明,依旧为儿子单枪匹马上阵打架。

生无可恋的嘉祺对着门外的哥哥大吼,要他记住自己是被他害成这样的。接着又流着眼泪对“眼镜”说,我其实原谅他了。

嚣张跋扈的“眼镜”把头倚在嘉祺的脚上,是怀着怎样的温柔才在画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以后的桥我想陪你一起走”。

一点一滴的,这些被藏起来的温暖,让这个原本只有苦和笑的喜剧,又多了些激荡人心的涟漪。

而最美的,还是电影里的两个场景。

一是在嘉祺家的天台,大头和眼镜“摆弄”着她,为她拍摄看起来像正常人的照片。

嘉祺躺在地上,“张开双臂”、“行走”、“飞翔”、“跳跃”,大笑。

那一回,是真的大笑。

二是在西山大桥,逃过警察视线的真真突然拉起大头的手,在桥上狂奔。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大头吓到了,他震惊,随后笑了,任由真真拉着他跑。

此时镜头开始变慢,他的眼里洋溢着幸福,幸福到似乎观众都可以听到他心里的话:多希望时间就这样逐渐缓慢直到静止,多希望我们就一直这样跑下去。

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

真正的喜剧,是温暖的。

当然了,这样的解读视角或许有些偏颇,或许有些不合大众,甚至或许都不是创作者本身的目的。

但我们总想在一部电影里得到什么,而如果在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剧里,你得到的是温暖,又有何不可呢。

事实上,当每个人都能从一部电影里解读出不同的感触时,才说明了它能够拿下8.1分的理由。(目前已涨至8.4)

不过,这并不代表《无名之辈》是完美的,它的缺陷和优点一样显而易见——

比如,刻意的煽情。

眼镜和嘉祺最后的感情线、依依拿给爸爸看的书本上的签名。都暴露出导演结尾处理时的慌张与生疏。

比如,崩坏的群戏。

同样出现在结尾处,两段高潮的重复设置,非但没有递进感,反而略显尴尬。

可即便如此,小猩依旧想为它打CALL,因为正如一张海报里写的,这部电影证明了——

好演员的春天来了,好电影的春天也来了。

最后提一下这部电影的定档海报,也十分有趣。

主角们躺在海报里,指着屏幕外的人大笑,看起来是不是像在说——

嘿嘿,无名之辈,我们都一样。

- E N D -

撰文:倪小猩

出品:影视猩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豆瓣8.4,它才是11月电影的最强黑马

很多人都说,《无名之辈》里稍稍透出的黑色幽默、带着悲凉底色的现实背景、小人物间的纠缠与摩擦、永远无法被直视的理想……

北宋年间,又是一季寒秋。

一位词人正准备从汴京南下,这一日他将与心爱之人分别。

秋风萧瑟,寒蝉凄切,离别之苦涌上心头,想着此去经年,不知何时相见,他满眼泪花写下一首词。

词人名叫柳永,这首词叫《雨霖铃·寒蝉凄切》。(帮大家回忆一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011年,一位民谣歌手将这首词用贵州方言进行翻唱。

这首歌全程只用了吉他和琵琶进行伴奏。

第二段结尾,琵琶用47秒拨了30次弦,无尽的乡愁一拥而上。街头巷尾,它成了贵州民谣的经典作品之一。

歌手名叫尧十三,这首歌叫《瞎子》。

从伦敦飞往北京的飞机上,一位导演耳机里正播放着这首歌。

陌生城市的高空让他感到窒息,耳朵里传来凄切又熟悉的歌声,眼泪终于忍不住涌出,那是他故乡的声音。

回家,凭着歌曲带来的点滴记忆,他创作了一部电影。

导演名叫饶晓志,这部电影叫《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

 A Cool Fish

这是一部发生在一群小人物身上的荒诞喜剧。

而真正的喜剧,往往是悲伤的。

不论是周星驰,或是卓别林,或是憨豆先生。大笑过后懵懵懂懂的心酸才是它们刻在观众心里的样子。

更何况,《无名之辈》还有另外两个关键词:小人物、荒诞。

故事发生在一座山间小城,登场的人物有很多。

一对被称“年度最蠢”的低配劫匪。

一个落魄泼皮的保安。

一个身残性彪的毒舌女。

一个美丽又干净的妓女。

以及勤勤恳恳日复一日走在生活既定轨道上的无数小人物。

一个平常的日子,一把丢失的老枪,一起乌龙劫案,把所有人,拧在了一条线上。

于是——

爱情、亲情、友情。

残忍、无奈、悲伤。

感动、温暖、美好。

大笑、流泪、心酸。

以上所有的情绪,被压缩在100分钟的片长里,观众离席后开始一点点回味、深思、最后浸入生活。

这样的电影,我愿意称之为“好电影”。

毋庸置疑,精彩的多线叙事是电影的闪光点,而能够将众多复杂人物牵引到一起的,是他们的心结。

人物的心结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内核,也是最贴近现实的部分。

在这部电影里,有人想要钱、有人想结婚、有人想当协警、有人想当老大、有人想活着、有人想自杀。

正是这些各怀心思的人物,碰撞在一起,才有了让人啼笑皆非、又哭又笑的荒诞。

导演将小人物的心结放大,捅破,再放在台面上深究。

这很残忍,他逼着观众看清现实——活在这世上,没有谁不是千疮百孔

可仔细想想,却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治愈——即便是一群无名之辈,也能有自己的尊严。

很多人都说,《无名之辈》里稍稍透出的黑色幽默、带着悲凉底色的现实背景、小人物间的纠缠与摩擦、永远无法被直视的理想……

这些喜剧背后的悲剧,是电影大放异彩的最重要成色。

但我却觉得,那些隐藏在细节处的温暖,才是电影能够烙进人心里的最大理由。

“大头”,又傻又憨的他陪着兄弟去抢劫,他想着心上人说:如果抢劫分到十万块,七万块装修,两万块结婚,剩下的一万全部给她买棒棒糖,因为她最爱吃棒棒糖。

他收到约会信息,看到被封锁的歌舞厅,明知是陷阱,却依旧奋不顾身的去了。

他说,我不在乎她以前是谁,只关心她以后是谁。

刘雯虹,高明为了她抛妻弃子,她成了别人眼中的第三者。她愤恨、委屈、蛮横、任性,甚至在车里与高明纠缠扭打。

然而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更高明一起回去,当高明被讨债的黑社会殴打的时候,她来不及多想,只是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替他和他儿子挡住拳脚。

还有很多——

当着所有人面打女儿的马先勇,危难时刻依旧为女儿挡下了子弹。

说着“从我爱上你时,就没有儿子了”的高明,依旧为儿子单枪匹马上阵打架。

生无可恋的嘉祺对着门外的哥哥大吼,要他记住自己是被他害成这样的。接着又流着眼泪对“眼镜”说,我其实原谅他了。

嚣张跋扈的“眼镜”把头倚在嘉祺的脚上,是怀着怎样的温柔才在画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以后的桥我想陪你一起走”。

一点一滴的,这些被藏起来的温暖,让这个原本只有苦和笑的喜剧,又多了些激荡人心的涟漪。

而最美的,还是电影里的两个场景。

一是在嘉祺家的天台,大头和眼镜“摆弄”着她,为她拍摄看起来像正常人的照片。

嘉祺躺在地上,“张开双臂”、“行走”、“飞翔”、“跳跃”,大笑。

那一回,是真的大笑。

二是在西山大桥,逃过警察视线的真真突然拉起大头的手,在桥上狂奔。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大头吓到了,他震惊,随后笑了,任由真真拉着他跑。

此时镜头开始变慢,他的眼里洋溢着幸福,幸福到似乎观众都可以听到他心里的话:多希望时间就这样逐渐缓慢直到静止,多希望我们就一直这样跑下去。

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

真正的喜剧,是温暖的。

当然了,这样的解读视角或许有些偏颇,或许有些不合大众,甚至或许都不是创作者本身的目的。

但我们总想在一部电影里得到什么,而如果在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剧里,你得到的是温暖,又有何不可呢。

事实上,当每个人都能从一部电影里解读出不同的感触时,才说明了它能够拿下8.1分的理由。(目前已涨至8.4)

不过,这并不代表《无名之辈》是完美的,它的缺陷和优点一样显而易见——

比如,刻意的煽情。

眼镜和嘉祺最后的感情线、依依拿给爸爸看的书本上的签名。都暴露出导演结尾处理时的慌张与生疏。

比如,崩坏的群戏。

同样出现在结尾处,两段高潮的重复设置,非但没有递进感,反而略显尴尬。

可即便如此,小猩依旧想为它打CALL,因为正如一张海报里写的,这部电影证明了——

好演员的春天来了,好电影的春天也来了。

最后提一下这部电影的定档海报,也十分有趣。

主角们躺在海报里,指着屏幕外的人大笑,看起来是不是像在说——

嘿嘿,无名之辈,我们都一样。

- E N D -

撰文:倪小猩

出品:影视猩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