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消除通缩隐忧 降准已箭在弦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消除通缩隐忧 降准已箭在弦上

新一轮货币放松呼声愈见高涨。此前央行已通过逆回购和MLF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因M2增速远低于预期,多位分析人士预计本月央行将打开降准窗口。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伴随一季度金融数据浮出水面,新一轮货币政策放松的呼声也愈加高涨。虽然央行此前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但M2增速仍远低于预期。业内多位分析人士预测,本月降准窗口有望打开。

4月15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M2增速同比上涨11.6%,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也较上月末下降了0.9个百分点。M2增速的滑坡,令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再度升温,以免经济增速出现更大程度放缓。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将有进一步的政策宽松,最快可能在4月降准25个基点。报告还指出,从降息的动作来看,中国央行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时间将在6月。但今年下半年不会出现降息,因为通胀率有可能上升。

其同时指出,股市强劲上扬可能造成中国央行在进一步量化宽松方面更加谨慎;央行可采用定向措施,如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中期借贷便利等来管理市场流动性。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认为,降息降准刻不容缓。他指出,经济增速和通胀率双双持续下行,表明总需求小于供给能力,出现产出负缺口。货币财政政策宽松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但却是扩需求稳增长的有效工具。

高盛也认为,未来几周需要进一步降准,或进行等效的公开市场操作或定向流动性安排。高盛在研报中表示,3月份的货币数据凸显了中国政府在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中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放松政策,近几周银行间利率走低(从超过4%降至不到3%)清晰表明了人民银行进一步放松金融状况的意愿。

中金宏观团队发布报告称,一季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回落不明显,央行需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维持年内还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和6次降准的判断。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压力较大,PPI持续下降、通缩压力上升,外汇占款持续低迷,特别是广义货币增速趋降。

考虑到通缩预期上升,实际利率仍在攀升。在通缩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实际利率高造成消费和投资的进一步放缓,由此带来通缩预期上升,实际利率进一步攀升,一旦形成这种负循环,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中金认为,要打破这种负循环需要央行进一步主动放松货币政策,改变货币政策滞后调整的局面。

交通银行则认为,在当前经济运行压力较大,PPI持续下降、通缩压力上升,外汇占款持续低迷,特别是广义货币增速趋降。在这一背景下,上半年可以考虑进一步下调准备金率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调节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持续增加,这是国内经济结构重布局、通缩风险上升、境内外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差异增大等多维度因素交互影响所致。下半年,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向好,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将有所缓解,准备金率下调的压力将随之减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消除通缩隐忧 降准已箭在弦上

新一轮货币放松呼声愈见高涨。此前央行已通过逆回购和MLF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因M2增速远低于预期,多位分析人士预计本月央行将打开降准窗口。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伴随一季度金融数据浮出水面,新一轮货币政策放松的呼声也愈加高涨。虽然央行此前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但M2增速仍远低于预期。业内多位分析人士预测,本月降准窗口有望打开。

4月15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M2增速同比上涨11.6%,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也较上月末下降了0.9个百分点。M2增速的滑坡,令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再度升温,以免经济增速出现更大程度放缓。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将有进一步的政策宽松,最快可能在4月降准25个基点。报告还指出,从降息的动作来看,中国央行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时间将在6月。但今年下半年不会出现降息,因为通胀率有可能上升。

其同时指出,股市强劲上扬可能造成中国央行在进一步量化宽松方面更加谨慎;央行可采用定向措施,如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中期借贷便利等来管理市场流动性。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认为,降息降准刻不容缓。他指出,经济增速和通胀率双双持续下行,表明总需求小于供给能力,出现产出负缺口。货币财政政策宽松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但却是扩需求稳增长的有效工具。

高盛也认为,未来几周需要进一步降准,或进行等效的公开市场操作或定向流动性安排。高盛在研报中表示,3月份的货币数据凸显了中国政府在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中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放松政策,近几周银行间利率走低(从超过4%降至不到3%)清晰表明了人民银行进一步放松金融状况的意愿。

中金宏观团队发布报告称,一季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回落不明显,央行需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维持年内还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和6次降准的判断。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压力较大,PPI持续下降、通缩压力上升,外汇占款持续低迷,特别是广义货币增速趋降。

考虑到通缩预期上升,实际利率仍在攀升。在通缩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实际利率高造成消费和投资的进一步放缓,由此带来通缩预期上升,实际利率进一步攀升,一旦形成这种负循环,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中金认为,要打破这种负循环需要央行进一步主动放松货币政策,改变货币政策滞后调整的局面。

交通银行则认为,在当前经济运行压力较大,PPI持续下降、通缩压力上升,外汇占款持续低迷,特别是广义货币增速趋降。在这一背景下,上半年可以考虑进一步下调准备金率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调节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持续增加,这是国内经济结构重布局、通缩风险上升、境内外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差异增大等多维度因素交互影响所致。下半年,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向好,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将有所缓解,准备金率下调的压力将随之减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