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尚权力的撬动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尚权力的撬动者

数字经济对于传播图谱的解构,远不止于轻击鼠标就能上网——它激发了信息阶层的流动性,彻底颠覆了生产和消费的线性关系。

我时常惊讶于一些主播的带货能力,在近乎逼仄的室内,她们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换上几十件衣裳或是试用几十款面膜,并以喊麦式的热忱动员观众下单购买,在这套已然工业化的流程背后,是对电商供应链的一次细水长流的改变。

淘宝总裁蒋凡亦披露称,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淘宝平台里的个性化推荐流量超过了用户搜索商品的流量,这是史无前例的变化,它意味着连花钱买东西这件事情,用户都趋于向技术让渡选择权:我不知道、也懒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如你告诉我吧。

事实上,曾在PC时代就开始作为电商平台的个性化导购网站的蘑菇街,在几经迭代的路途中,这一能力贯穿始终,并将运营模式锚定到了「内容为王」的轴线上,这个原本出自媒体行业的概念,为巨头之外的新型平台照亮了一条通路。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说过的一句话很能代表这些非头部玩家的上位策略:「他们建帝国、争地盘,然而只有错位竞争才能生存。」他甚至还曾和蘑菇街的创始人陈琪聊过在「在巨头夹缝中野蛮生长」这个话题,只不过后者的表达更为柔和,认为「和大象共舞」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打开蘑菇街的应用,是人——而非商品——活跃在玲琅满目的橱窗里,年轻时尚的姑娘们分享穿搭照片和话题标签,为用户提供着装参照和消费方案,品牌商家则顺势享受着这场集中再分发的流量盛宴,精心控制销售渠道的成本和回报。

传统意义而言,在时尚传媒界,主编意味着一个媒体的精气神,主导着杂志的核心和走向。然而,数字经济对于传播图谱的解构,远不止于轻击鼠标就能上网——甚至有过「你不知道网线那边是不是一条狗」的轻佻说法——它激发了信息阶层的流动性,彻底颠覆了生产和消费的线性关系。

在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共同主演的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初出茅庐的时尚杂志编辑因为设计师在两种几乎一模一样的颜色之间不知如何选择而感到可笑,而她的顶头上司、杂志主编则以无可辩驳的一番羞辱证明了她的无知:

「你刚才挑了那件蓝色的条纹毛衣,你以为你自己是按你的意思认真的选出这件衣服。但是,首先你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青绿色或琉璃色,实际上它是天蓝色的,而你从没搞清这个事实;而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从2002年Oscar de la Rent的发布会第一次出现了天蓝色礼服,然后我记得,Yves Saint Laurent也随之展示了天蓝色的军服系列,很快的,天蓝色就出现在随后的八个设计师的发布会里,然后,它就风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级卖场,最后大面积的流行到街头,然后就看到你在廉价的卖场里买了它。事实上,这种天蓝色,产生了上百万美元的利润和数不尽的工作机会,还有为之付出的难以计算的心血……你觉得你穿的这件衣服是你自己选择的,以为你的选择是在时尚产业之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你穿的衣服实际上就是这间屋子里的人,替你选的,就是从这一堆玩意儿里。」

这段演绎或许也不局限于时尚产业,在任何产业链的分工体系里,价值水位的从高到低都需要经历漫长而复杂的传导,最终就像上述所言,消费者的每一次从货架上拿到的商品,其实都经历了难以言喻的争斗,但是他们只会看到包装、广告和价签,并以为这就是最佳的选择。

而当这个链条有希望变得更短的时候——这往往也象征着效率的提升——没有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商,都不会错过改变的机会。

在蘑菇街的经营里,维护一个健全的三边网络——用户/消费、达人/内容、商家/品牌——成为核心目标,抛弃层层传递的繁复工序,那些可能不是时尚产业直接受众的人,开始寻求更为生动的蓝色毛衣,它不再陈列在本地商场的柜台上,而是由那些她们憧憬和向往的网红们亲自穿着上阵,在镜头前如同朋友那样讲述怎样把这件衣服穿得好看。

「五环外的人群」是一个很直观的概念,它呈现出了原本遭到折叠的世间百态,从友邦惊诧到习以为常的过程,同时也是是商业规律自证客观的经历,据说当蘑菇街上线小程序之后,那些把微信当成移动互联网的、来自三四线城市年轻用户的大量涌入,一度让蘑菇街上的热门商品产生断供现象。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近年以来三四线城市的整体消费增速已经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这是在全国经济步入下行空间、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出并未停止这两个条件成立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趋势,换句话说,那些小城市里的年轻人开始释放被长期低估的消费能力,而主流的销售渠道——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数字的——都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这个时间差,也是蘑菇街在过去的日子里捕捉到的机遇之一。

在今年「双十一」前夕,蘑菇街带着上百名主播,用大巴车把她们拉到了杭州的三个电商供货基地,直接现场选货议价,供应链被整合成为主播影响力的支撑。

在这样的产销模式里,买手制只是显性的一环,实现C2B/C2M的柔性供应链、以规模化压低成本、以先播后长抵消库存,才是对供应链的彻底改造,主播在直播间里演示的只是样品,只有订单完成汇总之后,再才交给商家到工厂组织生产和发货,把效率的发动机拉到最高值。

美国作家彼得·布雷厄姆说:「时尚法则的与众不同在于,它必需经过时尚工业的过滤。」他其实代表社会学家对于时尚产业的一贯看法,也就是时尚本身就是一种模仿上流阶层的方式,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只是从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宫廷,到开着智能手机观看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的今天,有着太多的权力在被洗刷和更替着。

说起来,那个已经向埃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 X预定了2023年月球之旅的首位太空旅客、身家百亿的日本企业家前泽友作其实也在和蘑菇街做着相似的事情,他所创办的电商平台Zozotown都是借助「虚拟店长」来为品牌进行宣传和销售,在他看来,用年轻人去向年轻人兜售潮流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在一点一滴的撬动看似亘古不变的商业规则。

至少,就东亚而言,这样的案例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蘑菇街

1.5k
  • 蘑菇街业务总经理范懿铭升任新CEO,陈琪继续担任董事长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尚权力的撬动者

数字经济对于传播图谱的解构,远不止于轻击鼠标就能上网——它激发了信息阶层的流动性,彻底颠覆了生产和消费的线性关系。

我时常惊讶于一些主播的带货能力,在近乎逼仄的室内,她们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换上几十件衣裳或是试用几十款面膜,并以喊麦式的热忱动员观众下单购买,在这套已然工业化的流程背后,是对电商供应链的一次细水长流的改变。

淘宝总裁蒋凡亦披露称,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淘宝平台里的个性化推荐流量超过了用户搜索商品的流量,这是史无前例的变化,它意味着连花钱买东西这件事情,用户都趋于向技术让渡选择权:我不知道、也懒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如你告诉我吧。

事实上,曾在PC时代就开始作为电商平台的个性化导购网站的蘑菇街,在几经迭代的路途中,这一能力贯穿始终,并将运营模式锚定到了「内容为王」的轴线上,这个原本出自媒体行业的概念,为巨头之外的新型平台照亮了一条通路。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说过的一句话很能代表这些非头部玩家的上位策略:「他们建帝国、争地盘,然而只有错位竞争才能生存。」他甚至还曾和蘑菇街的创始人陈琪聊过在「在巨头夹缝中野蛮生长」这个话题,只不过后者的表达更为柔和,认为「和大象共舞」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打开蘑菇街的应用,是人——而非商品——活跃在玲琅满目的橱窗里,年轻时尚的姑娘们分享穿搭照片和话题标签,为用户提供着装参照和消费方案,品牌商家则顺势享受着这场集中再分发的流量盛宴,精心控制销售渠道的成本和回报。

传统意义而言,在时尚传媒界,主编意味着一个媒体的精气神,主导着杂志的核心和走向。然而,数字经济对于传播图谱的解构,远不止于轻击鼠标就能上网——甚至有过「你不知道网线那边是不是一条狗」的轻佻说法——它激发了信息阶层的流动性,彻底颠覆了生产和消费的线性关系。

在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共同主演的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初出茅庐的时尚杂志编辑因为设计师在两种几乎一模一样的颜色之间不知如何选择而感到可笑,而她的顶头上司、杂志主编则以无可辩驳的一番羞辱证明了她的无知:

「你刚才挑了那件蓝色的条纹毛衣,你以为你自己是按你的意思认真的选出这件衣服。但是,首先你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青绿色或琉璃色,实际上它是天蓝色的,而你从没搞清这个事实;而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从2002年Oscar de la Rent的发布会第一次出现了天蓝色礼服,然后我记得,Yves Saint Laurent也随之展示了天蓝色的军服系列,很快的,天蓝色就出现在随后的八个设计师的发布会里,然后,它就风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级卖场,最后大面积的流行到街头,然后就看到你在廉价的卖场里买了它。事实上,这种天蓝色,产生了上百万美元的利润和数不尽的工作机会,还有为之付出的难以计算的心血……你觉得你穿的这件衣服是你自己选择的,以为你的选择是在时尚产业之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你穿的衣服实际上就是这间屋子里的人,替你选的,就是从这一堆玩意儿里。」

这段演绎或许也不局限于时尚产业,在任何产业链的分工体系里,价值水位的从高到低都需要经历漫长而复杂的传导,最终就像上述所言,消费者的每一次从货架上拿到的商品,其实都经历了难以言喻的争斗,但是他们只会看到包装、广告和价签,并以为这就是最佳的选择。

而当这个链条有希望变得更短的时候——这往往也象征着效率的提升——没有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商,都不会错过改变的机会。

在蘑菇街的经营里,维护一个健全的三边网络——用户/消费、达人/内容、商家/品牌——成为核心目标,抛弃层层传递的繁复工序,那些可能不是时尚产业直接受众的人,开始寻求更为生动的蓝色毛衣,它不再陈列在本地商场的柜台上,而是由那些她们憧憬和向往的网红们亲自穿着上阵,在镜头前如同朋友那样讲述怎样把这件衣服穿得好看。

「五环外的人群」是一个很直观的概念,它呈现出了原本遭到折叠的世间百态,从友邦惊诧到习以为常的过程,同时也是是商业规律自证客观的经历,据说当蘑菇街上线小程序之后,那些把微信当成移动互联网的、来自三四线城市年轻用户的大量涌入,一度让蘑菇街上的热门商品产生断供现象。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近年以来三四线城市的整体消费增速已经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这是在全国经济步入下行空间、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出并未停止这两个条件成立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趋势,换句话说,那些小城市里的年轻人开始释放被长期低估的消费能力,而主流的销售渠道——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数字的——都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这个时间差,也是蘑菇街在过去的日子里捕捉到的机遇之一。

在今年「双十一」前夕,蘑菇街带着上百名主播,用大巴车把她们拉到了杭州的三个电商供货基地,直接现场选货议价,供应链被整合成为主播影响力的支撑。

在这样的产销模式里,买手制只是显性的一环,实现C2B/C2M的柔性供应链、以规模化压低成本、以先播后长抵消库存,才是对供应链的彻底改造,主播在直播间里演示的只是样品,只有订单完成汇总之后,再才交给商家到工厂组织生产和发货,把效率的发动机拉到最高值。

美国作家彼得·布雷厄姆说:「时尚法则的与众不同在于,它必需经过时尚工业的过滤。」他其实代表社会学家对于时尚产业的一贯看法,也就是时尚本身就是一种模仿上流阶层的方式,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只是从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宫廷,到开着智能手机观看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的今天,有着太多的权力在被洗刷和更替着。

说起来,那个已经向埃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 X预定了2023年月球之旅的首位太空旅客、身家百亿的日本企业家前泽友作其实也在和蘑菇街做着相似的事情,他所创办的电商平台Zozotown都是借助「虚拟店长」来为品牌进行宣传和销售,在他看来,用年轻人去向年轻人兜售潮流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在一点一滴的撬动看似亘古不变的商业规则。

至少,就东亚而言,这样的案例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