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港交所变革,内地企业扎堆赴港IPO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港交所变革,内地企业扎堆赴港IPO

港股市场的“热闹”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曾树佳

在一个IPO发布会上,投资者的第一个发问,即触及该公司管理层敏感的神经:“公司此次IPO的募资金额,比此前披露的数字削减了八成以上,请问这会对公司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没有公布过发行规模的相关数据”,公司管理层略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今天的香港市场可能‘天气多变’,公司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去把握市场情况,推进上市计划的……我们非常看好香港市场,否则也不会选择在香港上市。”

这样的对话,几乎在每个发布会上都会上演一遍。一问一答之间,既折射出房企们对上市的迫切,又将他们对资本市场不可控的“无奈”展露无遗。

但久而久之,许多后来举行IPO发布会的公司领导层都“释怀”了,对于募资额削减等问题也逐渐免疫,形成一套应对的说辞,例如“不是为了巨大估值而上市”“只想做好自己”等等,避开对客观环境的探讨,强化了主观能动性的阐述。

但在与外界投资者周旋的话术中,众多上市企业不约而同地透露出了他们坚持上市的原因:“假设遇到一些机会,需要融一点钱,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在一级市场则需要一些时间;所以上市会为未来的发展铺平很多道路……”

这是今年前仆后继涌向港股市场的房地产企业,在上市中留下的一个鲜明的注脚。

港股IPO大年

经常听投行的工作人员说,今年特别忙,手上的港股IPO项目数量相当于往年的几倍。他们在接下项目之后,往往聚集在中环写字楼的某个办公室里,不分昼夜地奋战。这满满的工作量,来源于港股市场的“热闹”。

仅仅在第三季度,港股主板单季募资总额就达1900亿港元,超过2017年全年募资总额,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季。截至第三季度末,香港主板共录得88宗IPO,募资总额为2382亿港元,跻身全球交易所IPO募资总额的首位。

在融资总额上,小米集团的426亿港元、美团点评的331亿港元、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的88亿港元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量。

回望去年,港交所的IPO募资规模屈居第四,为1290亿港元;这对于九年来拿过5次第一名的交易所而言,显然差强人意。

至今年4月,港交所实行25年来最重大的改革,决定改变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结构公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将港交所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在港上市。

效果立竿见影,新的上市机制吸引“新经济”公司的浓厚兴趣,截至第三季度末,香港市场已录得3家“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2家具有“同股不同股权”架构的公司上市,充实了募资规模。

从某个层面来讲,港交所已转型成为“新经济”公司的上市枢纽。截至9月14日,2018年按照传统上市要求成功上市的公司中,超过20%以上均为新经济公司,而2017年则少于10%。

另一方面,A股上市审核趋严、排期时间长等因素,催生着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动机;而香港融资环境较为宽松,与内地在地域和文化上有着许多共性,这也使内地企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

搭乘港股IPO的上市热潮,各领域的企业都竞相登场。

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前三季度,在88宗港股IPO中,基础设施/房地产数量占比最大,为23%,募资金额为190.56亿港元。而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消费品市场,工业市场,教育等行业的IPO数量占比,则依次位列其后,分别为17%、13%、10%、9%。

“起码上市了”

屏幕上的数字一秒一秒地跳跃着,港交所悬挂的铜锣在镜面反射下闪着金黄的光,旁边站着一位西装革履、面带微笑的公司领导层。眼看着到了九点三十分,他敲响了铜锣,人们的目光瞬间转移到显示股票交易情况的电子屏上。

举着酒杯的来宾们没有欢呼的身影:“呦,破发了。”

“起码上市了。”也有人低声说道。

这是某家房企敲钟上市的情景。上市首日,破发逾20%,但在很多人眼中,无论怎么说,上市就是一个里程碑。

“股价受很多方面的影响,而现在的市场是比较动荡的。”从路演到敲钟,一路上唱低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是站在企业层面,许多人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募资额削减”“认购不足”“破发”等,而在于是否完成上市。

上市终归是解决资金问题、获得更多独立性的关键一环。

具体而言,港股市场资金的量、估值的高度不及A股市场,而小米集团、美团点评、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等巨无霸的上市,为港股市场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上市公司带来抽血效应,导致它们的认购不足。再加上美元的加息以及其他相关的政治因素,影响着投资者的积极性。

而除了面对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之外,一些企业也仍然头顶着超高的负债率、现金流负值等指标,进入公众的视线。翻开厚厚的招股书,平时不太抢眼的“风险因素”章节,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也更容易成为疑虑的依据。

投资者提出的疑问,公司管理层太极式的回应解答,显然无法打消投资者的担忧。

正如一家地产公司所表述:“高杠杆率水平、经营负现金流量净额要求我们须获得充足的外部融资以满足我们的财务需求。倘我们无法做到,我们可能无法按时履行支付义务,亦无法按计划开发项目。”

来源:观点地产网

原标题:香港传真丨前仆后继房企IPO剪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港交所变革,内地企业扎堆赴港IPO

港股市场的“热闹”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曾树佳

在一个IPO发布会上,投资者的第一个发问,即触及该公司管理层敏感的神经:“公司此次IPO的募资金额,比此前披露的数字削减了八成以上,请问这会对公司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没有公布过发行规模的相关数据”,公司管理层略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今天的香港市场可能‘天气多变’,公司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去把握市场情况,推进上市计划的……我们非常看好香港市场,否则也不会选择在香港上市。”

这样的对话,几乎在每个发布会上都会上演一遍。一问一答之间,既折射出房企们对上市的迫切,又将他们对资本市场不可控的“无奈”展露无遗。

但久而久之,许多后来举行IPO发布会的公司领导层都“释怀”了,对于募资额削减等问题也逐渐免疫,形成一套应对的说辞,例如“不是为了巨大估值而上市”“只想做好自己”等等,避开对客观环境的探讨,强化了主观能动性的阐述。

但在与外界投资者周旋的话术中,众多上市企业不约而同地透露出了他们坚持上市的原因:“假设遇到一些机会,需要融一点钱,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在一级市场则需要一些时间;所以上市会为未来的发展铺平很多道路……”

这是今年前仆后继涌向港股市场的房地产企业,在上市中留下的一个鲜明的注脚。

港股IPO大年

经常听投行的工作人员说,今年特别忙,手上的港股IPO项目数量相当于往年的几倍。他们在接下项目之后,往往聚集在中环写字楼的某个办公室里,不分昼夜地奋战。这满满的工作量,来源于港股市场的“热闹”。

仅仅在第三季度,港股主板单季募资总额就达1900亿港元,超过2017年全年募资总额,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季。截至第三季度末,香港主板共录得88宗IPO,募资总额为2382亿港元,跻身全球交易所IPO募资总额的首位。

在融资总额上,小米集团的426亿港元、美团点评的331亿港元、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的88亿港元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量。

回望去年,港交所的IPO募资规模屈居第四,为1290亿港元;这对于九年来拿过5次第一名的交易所而言,显然差强人意。

至今年4月,港交所实行25年来最重大的改革,决定改变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结构公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将港交所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在港上市。

效果立竿见影,新的上市机制吸引“新经济”公司的浓厚兴趣,截至第三季度末,香港市场已录得3家“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2家具有“同股不同股权”架构的公司上市,充实了募资规模。

从某个层面来讲,港交所已转型成为“新经济”公司的上市枢纽。截至9月14日,2018年按照传统上市要求成功上市的公司中,超过20%以上均为新经济公司,而2017年则少于10%。

另一方面,A股上市审核趋严、排期时间长等因素,催生着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动机;而香港融资环境较为宽松,与内地在地域和文化上有着许多共性,这也使内地企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

搭乘港股IPO的上市热潮,各领域的企业都竞相登场。

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前三季度,在88宗港股IPO中,基础设施/房地产数量占比最大,为23%,募资金额为190.56亿港元。而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消费品市场,工业市场,教育等行业的IPO数量占比,则依次位列其后,分别为17%、13%、10%、9%。

“起码上市了”

屏幕上的数字一秒一秒地跳跃着,港交所悬挂的铜锣在镜面反射下闪着金黄的光,旁边站着一位西装革履、面带微笑的公司领导层。眼看着到了九点三十分,他敲响了铜锣,人们的目光瞬间转移到显示股票交易情况的电子屏上。

举着酒杯的来宾们没有欢呼的身影:“呦,破发了。”

“起码上市了。”也有人低声说道。

这是某家房企敲钟上市的情景。上市首日,破发逾20%,但在很多人眼中,无论怎么说,上市就是一个里程碑。

“股价受很多方面的影响,而现在的市场是比较动荡的。”从路演到敲钟,一路上唱低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是站在企业层面,许多人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募资额削减”“认购不足”“破发”等,而在于是否完成上市。

上市终归是解决资金问题、获得更多独立性的关键一环。

具体而言,港股市场资金的量、估值的高度不及A股市场,而小米集团、美团点评、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等巨无霸的上市,为港股市场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上市公司带来抽血效应,导致它们的认购不足。再加上美元的加息以及其他相关的政治因素,影响着投资者的积极性。

而除了面对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之外,一些企业也仍然头顶着超高的负债率、现金流负值等指标,进入公众的视线。翻开厚厚的招股书,平时不太抢眼的“风险因素”章节,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也更容易成为疑虑的依据。

投资者提出的疑问,公司管理层太极式的回应解答,显然无法打消投资者的担忧。

正如一家地产公司所表述:“高杠杆率水平、经营负现金流量净额要求我们须获得充足的外部融资以满足我们的财务需求。倘我们无法做到,我们可能无法按时履行支付义务,亦无法按计划开发项目。”

来源:观点地产网

原标题:香港传真丨前仆后继房企IPO剪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