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消费金融的中欧来客捷信:看到监管严了,竞争对手多了,我们很高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消费金融的中欧来客捷信:看到监管严了,竞争对手多了,我们很高兴

捷信要如何念好中国的消费金融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觉得自己还是天津人。”回到布拉格已经有一段时间,翁德雷还时常有身处中国的恍然。

捷克人翁德雷·弗里德里(Ondrej Frydrych)在两个月前刚升任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此前的整整两年时间都由他来执掌捷信中国业务,担任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而不了解消金行业的人,恐怕也很难相信,这家来自捷克的全外资企业已在中国扎根11年,是首批四家获得银监会颁发的消费金融牌照之一,也是国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的头部玩家。

翁德雷见证了消费金融过去几年在中国的高歌狂飙和火热喧嚣,随即又在激进展业过后迎来现金贷新规等监管痛击。这从捷信过去几年的业绩即可窥见一斑。

2015年至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的业绩实现了三级跳的跨越式发展。营收分别为:26.67亿元、63.92亿元、132.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9.31亿元、10.23亿元。尤其是2017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跻身10亿俱乐部,更是坐稳了行业“老大哥”的位置。

而自去年底现金贷监管趋严之后,也对捷信消费金融的业绩带来冲击。2018年上半年,捷信亏损3.32亿,其中一季度亏损6.98亿,二季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65亿。捷信消费金融方面表示,半年内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落实了国内整体消费信贷市场的监管新政策,风险控制成果明显收稳。据捷信财报显示,2017年,其消费贷业务占比为59%。

一边是国家支持消费信贷力度和监管力度渐成正比,另一边是持牌机构扩容+增资的热潮,互联网巨头和大中型银行都在竞相入场。风口交加之下,捷信这位外来和尚,要如何念好中国的消费金融经?

获客、风控和融资。翁德雷和首席风控官拉德克·普鲁哈(Radek Rluar)等集团高管从消费金融的三大命门谈起,向界面新闻袒露了这家全球布局的老牌消金机构对于中国的情有独钟。

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

界面新闻:资料显示,捷信是全球最大的销售点贷款提供商,而在中国开展业务也是从手机分期切入,通过与迪信通等手机连锁卖场进行合作,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12个城市,在国内设有超过25万个贷款服务网点,在线下具有绝对优势。但我们注意到,2017年末的线下人员较中期有一定幅度的减少,是否意味着地推的“人海战术”有所转向?对于后来居上的招联消费金融等公司的纯线上模式又是怎么看的?

翁德雷:我们的业务模式正在快速切换,从单一的线下模式转变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可以看到,我们在线上的友商和合作商也正在向线下推进。阿里收购盒马鲜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美国市场,百思买(Best Buy)和沃尔玛在电商亚马逊面前展示出的韧性,也很好地证明了你必须成为全渠道(Omnichannel)的零售商。未来将不会再有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模式,而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在许多方面,我们正在引领变革,走在了线下零售商的前面。我们与苏宁的合作表明,我们可以帮助苏宁在线上拓展业务。与此同时,我们也让线上合作商看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O2O模式是一个成功的模式,我们可以在这一模式上帮助他们。

捷信和中国智能手机的生产商关系很好。这些中国的手机生产商也希望把手机卖到东南亚等市场。对当地人来说,手机还是比较贵的商品。我们让生产商作一些补贴,向手机公司的客户提供零利息贷款。我们和oppo、金立、华为都有合作,oppo在菲律宾市场的市场份额从6、7名上升到第2名。

界面新闻:捷信要怎样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消费场景的挖掘上还有哪些布局的想法?

翁德雷:对消费场景的挖掘才刚刚开始。之前,我们最主要的消费场景是手机。

在去年,我们意识到家电、装修、生活美容、旅游、教育等场景潜力巨大。我们不能只是关注我们自身的产品,还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我们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这就是我们在积极追求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拓宽了产品的种类,未来我们要走得更深入一些。

消费场景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人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希望产品展现出怎样的灵活性。我们的目标是把产品做到简单到极致,让客户不再需要致电询问产品的使用。没有人会打电话给苹果或小米询问手机的用法,因为手机的用法每个人都能自己搞明白。我们正在努力提供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自助服务和产品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致电询问的人数。

界面新闻:作为在捷克、俄罗斯、越南等全球10个国家均有展业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在中国的风控决策质量处于怎样的水平,有什么特点和难点?

拉德克:捷信集团每个月一般要做六百万到七百万个信贷决定,这其中有两百万个决定是在中国发生。但是,在双十一或其他的购物季,我们要做的信贷决定的数量还会上涨。

中国的风控团队使用的科技是整个集团最先进的。在中国,做出信贷审批决定,中位时间只需要十三秒。

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才能够确保数据的预测能力,从而帮助我们鉴别好客户与坏客户。在以前,我们需要问客户很多问题。在这之后,出现了一些外部的征信系统,像银行和捷信这样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去查客户的信用记录,风控决策也变得更容易了。

但是市场上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才刚毕业、初进职场,没有信贷记录。对于这类信贷记录缺失的客户,去判断他们的贷款逾期概率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出现,人在一生中的很多节点都可以被记录下来,特别是客户在日常生活中所留下来的电子痕迹都非常具有价值。

比如,客户会不会大量使用手机流量?客户会不会出国旅游,使用漫游业务?客户使用的手机是新款还是已经淘汰的旧款?客户会不会经常使用手机电子钱包?客户在上班时间的手机定位是在他所宣称的公司吗?客户使用的是电信运营商的预付费服务,还是后付费服务?

P2P平台和线上的借贷机构从来不向征信系统上传数据。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客户的手机里安装了P2P平台的应用程序,那么这个信息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所以,通过扩大数据源的种类,我们可以做出更加可靠的决定,更加负责任地进行借贷。

所有这些数据可以整合在一起,通过精巧的黑匣子建模,判断客户是否会还款。截至今年10月,我们的大数据合作伙伴有132个,去年底这个数字是99。在过去三年来,我们在中国的决策质量提高了一倍。

我们最终最理想的状态是,只需要扫描客户的眼睛虹膜或者采集客户的指纹,在识别确定客户的身份之后,所有的其他数据就会自动汇集到我们手上。我们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在有些国家,我们的客户只需要填写三到五项信息就足够了。

界面新闻:国内目前的2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系居多,在融资端实力上较为雄厚。捷信在这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

翁德雷:捷信在中国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比如说跟金融机构的双边债券或双边贷款。

今年3月,我们成功筹组了在岸人民币银团贷款,这是一种很成功的能够确保国际银行参与的融资方式,与央行提出的让更多国际银行加入中国市场的战略也是吻合的。今年我们还成功地发行了金融债券和三轮ABS,都获得了超额认购。

我们能够使用的融资工具是非常多元化的,也在不断引入其他市场的先进做法。有一些产品,我们希望能够将其引入到中国市场。我知道监管机构一直在认真研究国际市场的趋势,所以我们相信这些创新在未来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界面新闻:怎么看待当前监管对于现金贷的严监管,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请成潮。这两种现象是否都会对捷信中国带来一定冲击?

翁德雷:这两种现象都让我们感到高兴。

就第一种现象而言,我们看到,自从去年监管机构宣布要整顿金融市场之后,对P2P平台的监管成效显著。现在,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对小额贷款公司也实行监管。我们相信这是一种积极的变化。市场正在朝“没有牌照就不能放贷”迈进,这绝对是正确的方向。

在我们看来,遵从同一套规则的有序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因为它可以促使我们快速创新,走到竞争对手的前面。如果大家能遵从同样的规则,那么这就是公平竞争。在过去一年来,监管机构的整顿工作卓有成效,把秩序带入了市场。

国有银行和信托公司成立新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表明消费金融公司不再是市场上稀有或边缘的产品,而是已经成为主流,让那些传统机构也开始考虑进入消费借贷领域。

当捷信进入中国市场之时,我们是最早获得试点牌照的四家公司之一,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你们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你们有在所有省份的合法经营权吗?你们需要在本地注册吗?你们不需要注册吗?你们有能力还款吗?你们的风险是什么?

现在有很多大机构开设了消费金融公司,这赋予了整个行业可信度,我们获得融资也更加方便了。我们在地方跟工商局、金融办解释我们的业务、牌照、以及面临的监管也更加方便。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在没有太多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做到行业第一,与面临众多有雄厚资金支持的友商参与的市场环境是不同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好。我们不仅仅是因为最早进入这一行业而做到了第一,即使在传统机构的竞争下,我们也有能力保持领先地位。这证明了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对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消费金融的中欧来客捷信:看到监管严了,竞争对手多了,我们很高兴

捷信要如何念好中国的消费金融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觉得自己还是天津人。”回到布拉格已经有一段时间,翁德雷还时常有身处中国的恍然。

捷克人翁德雷·弗里德里(Ondrej Frydrych)在两个月前刚升任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此前的整整两年时间都由他来执掌捷信中国业务,担任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而不了解消金行业的人,恐怕也很难相信,这家来自捷克的全外资企业已在中国扎根11年,是首批四家获得银监会颁发的消费金融牌照之一,也是国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的头部玩家。

翁德雷见证了消费金融过去几年在中国的高歌狂飙和火热喧嚣,随即又在激进展业过后迎来现金贷新规等监管痛击。这从捷信过去几年的业绩即可窥见一斑。

2015年至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的业绩实现了三级跳的跨越式发展。营收分别为:26.67亿元、63.92亿元、132.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9.31亿元、10.23亿元。尤其是2017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跻身10亿俱乐部,更是坐稳了行业“老大哥”的位置。

而自去年底现金贷监管趋严之后,也对捷信消费金融的业绩带来冲击。2018年上半年,捷信亏损3.32亿,其中一季度亏损6.98亿,二季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65亿。捷信消费金融方面表示,半年内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落实了国内整体消费信贷市场的监管新政策,风险控制成果明显收稳。据捷信财报显示,2017年,其消费贷业务占比为59%。

一边是国家支持消费信贷力度和监管力度渐成正比,另一边是持牌机构扩容+增资的热潮,互联网巨头和大中型银行都在竞相入场。风口交加之下,捷信这位外来和尚,要如何念好中国的消费金融经?

获客、风控和融资。翁德雷和首席风控官拉德克·普鲁哈(Radek Rluar)等集团高管从消费金融的三大命门谈起,向界面新闻袒露了这家全球布局的老牌消金机构对于中国的情有独钟。

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

界面新闻:资料显示,捷信是全球最大的销售点贷款提供商,而在中国开展业务也是从手机分期切入,通过与迪信通等手机连锁卖场进行合作,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12个城市,在国内设有超过25万个贷款服务网点,在线下具有绝对优势。但我们注意到,2017年末的线下人员较中期有一定幅度的减少,是否意味着地推的“人海战术”有所转向?对于后来居上的招联消费金融等公司的纯线上模式又是怎么看的?

翁德雷:我们的业务模式正在快速切换,从单一的线下模式转变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可以看到,我们在线上的友商和合作商也正在向线下推进。阿里收购盒马鲜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美国市场,百思买(Best Buy)和沃尔玛在电商亚马逊面前展示出的韧性,也很好地证明了你必须成为全渠道(Omnichannel)的零售商。未来将不会再有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模式,而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在许多方面,我们正在引领变革,走在了线下零售商的前面。我们与苏宁的合作表明,我们可以帮助苏宁在线上拓展业务。与此同时,我们也让线上合作商看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O2O模式是一个成功的模式,我们可以在这一模式上帮助他们。

捷信和中国智能手机的生产商关系很好。这些中国的手机生产商也希望把手机卖到东南亚等市场。对当地人来说,手机还是比较贵的商品。我们让生产商作一些补贴,向手机公司的客户提供零利息贷款。我们和oppo、金立、华为都有合作,oppo在菲律宾市场的市场份额从6、7名上升到第2名。

界面新闻:捷信要怎样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消费场景的挖掘上还有哪些布局的想法?

翁德雷:对消费场景的挖掘才刚刚开始。之前,我们最主要的消费场景是手机。

在去年,我们意识到家电、装修、生活美容、旅游、教育等场景潜力巨大。我们不能只是关注我们自身的产品,还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我们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这就是我们在积极追求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拓宽了产品的种类,未来我们要走得更深入一些。

消费场景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人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希望产品展现出怎样的灵活性。我们的目标是把产品做到简单到极致,让客户不再需要致电询问产品的使用。没有人会打电话给苹果或小米询问手机的用法,因为手机的用法每个人都能自己搞明白。我们正在努力提供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自助服务和产品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致电询问的人数。

界面新闻:作为在捷克、俄罗斯、越南等全球10个国家均有展业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在中国的风控决策质量处于怎样的水平,有什么特点和难点?

拉德克:捷信集团每个月一般要做六百万到七百万个信贷决定,这其中有两百万个决定是在中国发生。但是,在双十一或其他的购物季,我们要做的信贷决定的数量还会上涨。

中国的风控团队使用的科技是整个集团最先进的。在中国,做出信贷审批决定,中位时间只需要十三秒。

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才能够确保数据的预测能力,从而帮助我们鉴别好客户与坏客户。在以前,我们需要问客户很多问题。在这之后,出现了一些外部的征信系统,像银行和捷信这样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去查客户的信用记录,风控决策也变得更容易了。

但是市场上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才刚毕业、初进职场,没有信贷记录。对于这类信贷记录缺失的客户,去判断他们的贷款逾期概率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出现,人在一生中的很多节点都可以被记录下来,特别是客户在日常生活中所留下来的电子痕迹都非常具有价值。

比如,客户会不会大量使用手机流量?客户会不会出国旅游,使用漫游业务?客户使用的手机是新款还是已经淘汰的旧款?客户会不会经常使用手机电子钱包?客户在上班时间的手机定位是在他所宣称的公司吗?客户使用的是电信运营商的预付费服务,还是后付费服务?

P2P平台和线上的借贷机构从来不向征信系统上传数据。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客户的手机里安装了P2P平台的应用程序,那么这个信息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所以,通过扩大数据源的种类,我们可以做出更加可靠的决定,更加负责任地进行借贷。

所有这些数据可以整合在一起,通过精巧的黑匣子建模,判断客户是否会还款。截至今年10月,我们的大数据合作伙伴有132个,去年底这个数字是99。在过去三年来,我们在中国的决策质量提高了一倍。

我们最终最理想的状态是,只需要扫描客户的眼睛虹膜或者采集客户的指纹,在识别确定客户的身份之后,所有的其他数据就会自动汇集到我们手上。我们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在有些国家,我们的客户只需要填写三到五项信息就足够了。

界面新闻:国内目前的2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系居多,在融资端实力上较为雄厚。捷信在这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

翁德雷:捷信在中国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比如说跟金融机构的双边债券或双边贷款。

今年3月,我们成功筹组了在岸人民币银团贷款,这是一种很成功的能够确保国际银行参与的融资方式,与央行提出的让更多国际银行加入中国市场的战略也是吻合的。今年我们还成功地发行了金融债券和三轮ABS,都获得了超额认购。

我们能够使用的融资工具是非常多元化的,也在不断引入其他市场的先进做法。有一些产品,我们希望能够将其引入到中国市场。我知道监管机构一直在认真研究国际市场的趋势,所以我们相信这些创新在未来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界面新闻:怎么看待当前监管对于现金贷的严监管,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请成潮。这两种现象是否都会对捷信中国带来一定冲击?

翁德雷:这两种现象都让我们感到高兴。

就第一种现象而言,我们看到,自从去年监管机构宣布要整顿金融市场之后,对P2P平台的监管成效显著。现在,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对小额贷款公司也实行监管。我们相信这是一种积极的变化。市场正在朝“没有牌照就不能放贷”迈进,这绝对是正确的方向。

在我们看来,遵从同一套规则的有序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因为它可以促使我们快速创新,走到竞争对手的前面。如果大家能遵从同样的规则,那么这就是公平竞争。在过去一年来,监管机构的整顿工作卓有成效,把秩序带入了市场。

国有银行和信托公司成立新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表明消费金融公司不再是市场上稀有或边缘的产品,而是已经成为主流,让那些传统机构也开始考虑进入消费借贷领域。

当捷信进入中国市场之时,我们是最早获得试点牌照的四家公司之一,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你们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你们有在所有省份的合法经营权吗?你们需要在本地注册吗?你们不需要注册吗?你们有能力还款吗?你们的风险是什么?

现在有很多大机构开设了消费金融公司,这赋予了整个行业可信度,我们获得融资也更加方便了。我们在地方跟工商局、金融办解释我们的业务、牌照、以及面临的监管也更加方便。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在没有太多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做到行业第一,与面临众多有雄厚资金支持的友商参与的市场环境是不同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好。我们不仅仅是因为最早进入这一行业而做到了第一,即使在传统机构的竞争下,我们也有能力保持领先地位。这证明了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对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