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北京公开集中出让13宗地,除一幅位于顺义区的共有产权地块因无人报名而流拍外,其余12宗土地共揽金316.46亿元。
这场持续近7小时的拍卖共吸引了45个竞买主体、近50家房企的参与。本次出让的13宗地块中共9宗“限竞房”地块、3宗共有产权地块及1宗商业用地。
其中,成交价最高的为一宗位于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的居住及基础教育用地。该地块土地面积约6.26万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约16.35万平方米,宗地中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67702元/平方米,且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71087元/平方米。地块挂牌起始价为56亿元,最终由中铁建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铁诺德以70.2亿元竞得。
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一宗位于顺义区后沙峪镇的纯住宅地块。该地块面积约6.65万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约13.3万平方米,挂牌起始价38亿元,宗地中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55711 元/平方米,且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58497 元/平方米。历经31轮举牌过后,由首开+金地联合体以45亿元竞得。
而唯一一宗商业用地由教育机构好未来以13.2亿元底价摘得。根据出让公告,该地块位于昌平区沙河,竞得人须100%自持20年,且入驻企业须符合昌平区和未来科学城的产业发展方向,。
另外,一宗位于顺义区北小营镇的共有产权地块因无人出价遭遇流拍。该地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4.6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约28.84万平方米,挂牌起始价为23.95亿元。
出让公告显示,该宗地居住建筑规模全部用于建设“共有产权住房”,房屋销售价格为20000元/平方米(含全装修费用)。根据出让条件,地块内的基础教育用地由竞得人投资建设,建成后无偿移交给北京市顺义区教育委员会。
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13宗地块的同日出让“盛况”,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于11月7日发布竞买保证金支付方式及竞价时间的补充公告(下称“《公告》”)。除了对挂牌竞价截止时间和现场竞价时间作出调整外,《公告》重点更改了房企竞买保证金的支付方式。
此前,10月22日至23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陆续挂牌13宗位于丰台区、大兴区、顺义区等7个区的地块,并定于11月26日集中出让。
在常规的土地拍卖中,每一宗出让土地均设有相应的竞买保证金,参与房企需针对单宗土地支付相应的保证金。《公告》显示26日的竞拍将分组进行,部分地块还可选择采用共用方式支付竞买保证金,竞买人可通过交纳规定金额的共用竞买保证金方式参与组内所有项目的竞买活动。
基于此,13宗地中的7宗地被划分为三组,采用共用竞买保证金方式进行拍卖,另6宗地将按照原竞拍方式进行。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从土地市场报价与最后竞价情况看,整体土地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房企依然积极拿地。特别是优质地块,争抢依然激烈,房企拿地意愿依然强烈,这种情况下,政策继续执行严格依然是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