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里巴巴架构调整,胡晓明去哪儿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里巴巴架构调整,胡晓明去哪儿了?

胡晓明未来的走向,主要有两种可能。

图片来源:2018广州云栖大会

11月26日,阿里巴巴再一次宣布组织架构升级。第一段话,就是宣布对阿里云事业群的调整,其中又以对前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花名“孙权”)的任命更为神秘。只写了将另有任用,没有公布其未来方向。

外界有一部分悲观情绪。认为胡晓明“下台”颇为可惜,阿里云方面甚至发布了澄清。

阿里巴巴集团表示:“胡晓明在过去四年为阿里云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让阿里云的技术梦想和商业梦想得到融合和实现。他是阿里云技术的最早的应用者,带领并奠定了阿里云在中国市场的绝对领导地位。他将带着技术的基因和阿里云的成功经历,在未来新的重要岗位上创造新的惊喜。新的任用,我们会第一时间公布。”

直接否定了这种看法。

2018年之于阿里,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马云正式宣布退休时间表。张勇正式接棒(自2015年5月担任CEO至今)。阿里CEO张勇发布的这封组织架构及人事调整内部信,预示着阿里正在进入真正的张勇时代。

胡晓明在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以来,带领阿里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阿里云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2016财年年度增幅更是达到138%,接棒成为阿里巴巴的新增长极。全球云计算市场呈现出“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的“3A”竞争格局。

在国内市场中,Forrester发布《The Forrester Wave: Full-StackPublic Cloud Development Platforms In China, Q3 2018》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领导位置。

这四年里,12306将车票查询业务部署在阿里云上,春运高峰分流了75%的流量;阿里云支撑了2015年“双11”912亿元的交易额,每秒交易创建峰值达14万笔;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相继发布,人工智能帮助治理社会问题;去年,首批人工智能国家队亮相,阿里云ET城市大脑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现在,阿里云已经在各个领域落地,胡晓明功不可没。

回顾胡晓明的职位,他的任命跟三个人息息相关: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阿里CEO张勇、阿里创始人马云。界面新闻记者认为,在这种功绩的背景下,胡晓明未来的走向,主要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去蚂蚁金服,这也是外界猜测最多的一种。胡晓明之前有很强的金融背景。2005年,加入阿里集团后,他在阿里内部创业,创建了阿里金融。阿里金融是基于大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被视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早期雏形。

最早以前,他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公司及个人金融业务、微小企业融资、网络信用体系等业务方面见长。他本人在金融领域积累颇深。

现在,蚂蚁金服的情况是,目前只有井贤栋一个总裁。而蚂蚁金服已经是一家估值超过1500亿美金的大集团,相当于两个高盛集团(852亿),覆盖了6.22亿用户,全年的支付交易金额是77万亿、管理着2.2万亿元的财富。

这个成立了四年的企业正处于上市前的关键时期,亟需要更为稳健的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井贤栋也需要合作者。

另一个猜想是,关于“新制造”领域。这是马云在2018年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的核心观点。他认为在DT(Data Technology)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将改变传统制造业,实现按需定制,迎来新制造。

“不是制造业不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是你的制造业不行”,马云道。他认为在未来的10-15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将超乎大家的想象,资源消耗型企业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正如盲人开车,你都不知道谁是你的客户,客户到底需要什么。

按照马云的构想,制造业不会消失,只有落后的制造业会消失。新制造将会重新定义制造业,重新定义供应链、商业服务、运营等,这是一场思想革命和技术革命。

“新制造”是产业角度的趋势,“工业互联网”是技术角度的融合,工业与互联网结合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实现新制造,而新制造的终极目标则是C2B定制。

“新制造”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是回顾历史,现在还在概念中的新制造很像2016年的新零售——接下来的两年里,阿里巴巴对传统零售业的改变铺天盖地,不仅提出了“人、货、场”的新概念、让零售行业各个品牌参与进来,还诞生出了盒马鲜生这种的新物种。

直到今天,在阿里内部,新零售已经成立了独立的事业群,将整合B2B、淘宝、天猫等的技术力量,形成统一策略,为全面实现新零售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新零售的张勇亲自牵头的项目,如果将“新制造”类比“新零售”,它将产生的能量无可估量。新项目也需要一个有绝对能量的领导者。

与新零售不同的是,“新制造”更加需要借助云服务的力量,比如第一步是传统制造业上云。它与胡晓明之前的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否从原先的业务中剥离出来,要看阿里巴巴内部的对“新制造”的态度,究竟认真几何。

有分析认为,在这次组织架构调整中,体现出了阿里巴巴多年的“技术”与“市场”之争。阿里云虽然近些年不断的实现了业务增长,但业务本身的变化却并不明显。而达摩院的加入成为一大变量,这个被马云寄予厚望的阿里未来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核心机构,在研究、落地方面与云业务有着越来越不可分割的联系,将阿里云的业务+技术归于一人,是符合逻辑的。

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胡晓明曾给明年的云栖大会主题定调,“明年我打算的主题是‘中国经验’。此前更多经验来自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在今天,中国公司可以承担更大的科技责任,我认为,中国已经变成全球在数字经济的实验室、样板间”。现在看来,这个预测不会由他本人实行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里巴巴架构调整,胡晓明去哪儿了?

胡晓明未来的走向,主要有两种可能。

图片来源:2018广州云栖大会

11月26日,阿里巴巴再一次宣布组织架构升级。第一段话,就是宣布对阿里云事业群的调整,其中又以对前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花名“孙权”)的任命更为神秘。只写了将另有任用,没有公布其未来方向。

外界有一部分悲观情绪。认为胡晓明“下台”颇为可惜,阿里云方面甚至发布了澄清。

阿里巴巴集团表示:“胡晓明在过去四年为阿里云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让阿里云的技术梦想和商业梦想得到融合和实现。他是阿里云技术的最早的应用者,带领并奠定了阿里云在中国市场的绝对领导地位。他将带着技术的基因和阿里云的成功经历,在未来新的重要岗位上创造新的惊喜。新的任用,我们会第一时间公布。”

直接否定了这种看法。

2018年之于阿里,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马云正式宣布退休时间表。张勇正式接棒(自2015年5月担任CEO至今)。阿里CEO张勇发布的这封组织架构及人事调整内部信,预示着阿里正在进入真正的张勇时代。

胡晓明在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以来,带领阿里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阿里云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2016财年年度增幅更是达到138%,接棒成为阿里巴巴的新增长极。全球云计算市场呈现出“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的“3A”竞争格局。

在国内市场中,Forrester发布《The Forrester Wave: Full-StackPublic Cloud Development Platforms In China, Q3 2018》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领导位置。

这四年里,12306将车票查询业务部署在阿里云上,春运高峰分流了75%的流量;阿里云支撑了2015年“双11”912亿元的交易额,每秒交易创建峰值达14万笔;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相继发布,人工智能帮助治理社会问题;去年,首批人工智能国家队亮相,阿里云ET城市大脑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现在,阿里云已经在各个领域落地,胡晓明功不可没。

回顾胡晓明的职位,他的任命跟三个人息息相关: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阿里CEO张勇、阿里创始人马云。界面新闻记者认为,在这种功绩的背景下,胡晓明未来的走向,主要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去蚂蚁金服,这也是外界猜测最多的一种。胡晓明之前有很强的金融背景。2005年,加入阿里集团后,他在阿里内部创业,创建了阿里金融。阿里金融是基于大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被视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早期雏形。

最早以前,他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公司及个人金融业务、微小企业融资、网络信用体系等业务方面见长。他本人在金融领域积累颇深。

现在,蚂蚁金服的情况是,目前只有井贤栋一个总裁。而蚂蚁金服已经是一家估值超过1500亿美金的大集团,相当于两个高盛集团(852亿),覆盖了6.22亿用户,全年的支付交易金额是77万亿、管理着2.2万亿元的财富。

这个成立了四年的企业正处于上市前的关键时期,亟需要更为稳健的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井贤栋也需要合作者。

另一个猜想是,关于“新制造”领域。这是马云在2018年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的核心观点。他认为在DT(Data Technology)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将改变传统制造业,实现按需定制,迎来新制造。

“不是制造业不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是你的制造业不行”,马云道。他认为在未来的10-15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将超乎大家的想象,资源消耗型企业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正如盲人开车,你都不知道谁是你的客户,客户到底需要什么。

按照马云的构想,制造业不会消失,只有落后的制造业会消失。新制造将会重新定义制造业,重新定义供应链、商业服务、运营等,这是一场思想革命和技术革命。

“新制造”是产业角度的趋势,“工业互联网”是技术角度的融合,工业与互联网结合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实现新制造,而新制造的终极目标则是C2B定制。

“新制造”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是回顾历史,现在还在概念中的新制造很像2016年的新零售——接下来的两年里,阿里巴巴对传统零售业的改变铺天盖地,不仅提出了“人、货、场”的新概念、让零售行业各个品牌参与进来,还诞生出了盒马鲜生这种的新物种。

直到今天,在阿里内部,新零售已经成立了独立的事业群,将整合B2B、淘宝、天猫等的技术力量,形成统一策略,为全面实现新零售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新零售的张勇亲自牵头的项目,如果将“新制造”类比“新零售”,它将产生的能量无可估量。新项目也需要一个有绝对能量的领导者。

与新零售不同的是,“新制造”更加需要借助云服务的力量,比如第一步是传统制造业上云。它与胡晓明之前的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否从原先的业务中剥离出来,要看阿里巴巴内部的对“新制造”的态度,究竟认真几何。

有分析认为,在这次组织架构调整中,体现出了阿里巴巴多年的“技术”与“市场”之争。阿里云虽然近些年不断的实现了业务增长,但业务本身的变化却并不明显。而达摩院的加入成为一大变量,这个被马云寄予厚望的阿里未来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核心机构,在研究、落地方面与云业务有着越来越不可分割的联系,将阿里云的业务+技术归于一人,是符合逻辑的。

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胡晓明曾给明年的云栖大会主题定调,“明年我打算的主题是‘中国经验’。此前更多经验来自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在今天,中国公司可以承担更大的科技责任,我认为,中国已经变成全球在数字经济的实验室、样板间”。现在看来,这个预测不会由他本人实行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