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数十个小朋友围着一个外国人正欢快地练习口语发音,这个老外是小区的外籍业主,利用空闲时间来辅导小邻居们。
清晨,正逛果蔬市场的李阿姨看到新上市的新鲜水果,打算多买一些,带给对门邻居也尝尝鲜。
阳光正盛,两三个邻居相约登门看望同栋楼的独居奶奶,一边陪老人闲话家常,一边顺手收拾着房间卫生。
作为宜居住区引领者的孔雀城,从2017年开始就发起了“一千件小事”的正能量传递活动,通过孔雀城业主自发记录下身边发生的温暖小事,在朋友圈接力传递,以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与邻居互相帮助,重新建立起温暖和睦的关系。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全民传递城市的温度
释放善意是相互的,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被他人温柔以待。但在越来越冷漠的今天,善意需要被唤醒。
一时兴起做一件温暖人心的事不难,但能做到持之以恒实属不易。在用“一千件小事”温暖人心上,孔雀城已经坚持了整整一年。一年的时间,参与人数实现从一到百到万的倍增,活动牵引的范围也从固安孔雀城、廊坊孔雀城,八达岭孔雀城延展到沈阳等全国各地的孔雀城社区。
2018年,这场持续唤醒正能量的城市爱心接力活动不断发酵,影响力已经从孔雀城业主扩散到整座城市。在固安,“1000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就得各机构组织的积极响应,并纷纷发出倡议,号召全城居民共建美好家园,掀起了全民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传递城市温度的连锁效应。
难能可贵的是,在一千件小事持续的一整年时间里,孔雀城业主之间通过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来帮助身边的人,推动了众多陌生邻居的相识、相知、相亲,建立起彼此的情感链接,每天传递着温馨的笑容和热切的关怀,让社区成为一个有温度的生活空间。
重建邻里间的亲密关系,引领“幸福邻里”价值观
一个人生活在城市中,有时会被突然涌起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掀翻在地,却找不到人倾诉,找不到任何人为你停下脚步,关切地问一句“你还好吗?”。
在无数道防盗门窗的锁闭下,层层混凝土墙壁的隔阂下,社区邻里之间的亲密正在被慢慢割裂,上下楼甚至对门邻居之间大多互不相识,即便看着脸熟在社区里碰面了也很少主动开口交谈。
豆荚也知修邻好,殷情引蔓过院墙。近年来,作为宜居住区引领者的孔雀城聚焦于幸福邻里社区文化的构建,以社区生活为载体平台,重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新型邻里关系,让全龄业主共享和谐社区的雨露阳光和温馨生活环境。
在孔雀城的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看到热心为孩子们剧场表演化妆拍照的专业级业主,看见下雨天开车接送邻居孩子的热心家长,合力救助小动物的邻居,争当环保小卫士、主动在社区清理纸屑的小玩伴。
社区本质而言是一个大家庭,人情温度是互相传递的,和谐的邻里气氛、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靠每个人去努力创造。邻里之间同心同向,互相关怀照顾,用真诚、质朴的情感对待左邻右舍,用善念和慷慨多一些包容,和谐温情的邻里关系自然会不断叠加。而温馨的社区生活又会对居民产生反作用力,推动包容和睦的邻里关系生长。
融洽的邻里关系,和谐的社区生活,也是城市美好生活的基石。邻里间亲密互信,能提升整个社会的信任度,从而实现城市精神文明的传递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藩篱,为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培育出强有力的抓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打造“城市级”社群生态链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见面一句关切的问候,偶尔互相串个门闲话家常,结伴去消遣业余时光,中国人向往的美好生活,紧紧围绕着这种彼此亲近、其乐融融的温情生活铺展而开。
为了不断拉进彼此心与心的距离,不少兴趣相投的邻里开始结伴到公用活动空间去休闲,或一起分享最近的读书心得,或相约打一场大汗淋漓的篮球赛,或带上自家萌宠纯粹聊聊天。
在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中,居民们敞开心扉,互相探讨,找到了同道知音,并将这份友谊带到了生活相处中,生腾出其乐融融、温馨幸福的邻里亲情。
1000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展满一年了,孔雀城在人们心间种下的释放善意的种子,如今正在温情的催化下茁壮成长、结出硕果。这些小事催生出的有温度、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仍在从固安不断向全国的孔雀城社区蔓延,并影响着整座城市的人自发参与进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