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事情先从卡哇伊·莱昂纳德说起。
最近,波波维奇被动提起莱昂纳德,内容却不太友好,“卡哇伊很好,但从来不是领袖”。面对老东家的代表发言,已经在新球队启动转型的当事人莱昂纳德立即否决,态度之强硬和先前判若两人,“这对我来说非常搞笑。我不知道他指的是不是去年,但我猜如果你不能上场打球,他们就忘了你怎么领导球队”。关于莱昂纳德是不是领袖的问题,即将成为一种辩论,不过两方到最后可能都没错,因为波波维奇开始还补充有前提,“或许他某天就能成长为领袖”。
至少,莱昂纳德质变猛龙。尽管确实没有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老大气场,不怒自威,但凭真本事和赢球现象正在积累着豪强底蕴,让经历分区榜首身份被横扫和特殊核心交易等重大事件可能被打散凝聚力的那个阵容成为长期联盟第一,绝对达到成为领袖的资本,好像见谁都能赢。原本大范围流行的“体系球员”谬论,彻底被扫进历史的垃圾箱里。
昨天,老大爷韦德就是碰上这样上市的莱昂纳德。闪电侠因为要陪刚出生的女儿缺席一阵子,这段日子,迈阿密热火并不好过,虽然他已经是阵容中的替补,并且才在赛季前宣布这是“最后一支舞”接近退役,然而那份莱昂纳德所不具备的领袖属性却仍然强烈地作用于球队——精神象征、更衣室保障、俱乐部荣耀和时常重返巅峰的即战力,等等,都集中在德怀恩·韦德这个人物身上。更具体的反映:35分5篮板6助攻。
暴走的韦德使外界恍惚,忽略任何可能阻碍判断的因素,自此,年龄伤病状态什么的都瞬间被排除在外。和罗斯的50分不同,旁观者并没有过分为韦德感动,只是惊喜于该场面,因为我们太容易对巅峰闪电侠代入这个数据:常规操作罢(也由于没有赢球)。可如果必须地较真,会发现,韦德变得手段“温柔”,全靠意识、经验和技巧,没有太多相关独特优势(就算想速度和力量显然也力不从心),后期向来如此。
不过该尽力会疯狂,季后赛上,韦德尤其有存在感。他也自信,“我仍然能够做到,仍然能够有所成就,与球队一起、与正确的教练一起、在合适的情况下”。官宣退役,根本就不是篮球原因,想暴走,韦德还是很有条件的,倘若无效,也能从其他渠道但不包括“最艰难的路”获得延续职业生涯长度的方式。总之,韦德能打球,他坦诚即便离开联盟也会非常想念这里的一切。高质量体验这项运动本身超过16个赛季,或许谁都无法彻底终结其中蕴含的无限魅力吧。
有一种爱叫放弃,韦德是这样认为。看起来矛盾的想法却无比真实,他可是超巨啊,极致尊严握在手过,怎会不要强呢?像乔丹、詹姆斯和科比那样,结果只有两个:争冠,或退役。如此级别的重磅人物,在面对《肖申克的救赎》式提问“要么忙着去死,要么忙着活着”时,都是朝着可以想象的傲娇方向推进的。眼睁睁瞧着自己的全力以赴无法兑换成为脑海中预期的结果,是在慢性自杀,韦德不会允许这种假设成真。
成为替补对于大佬来说确实不好安排,韦德在克利夫兰有过犹豫。被交易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兜兜转转一圈再来旧地已物是人非,那就认命吧,这个过程加速韦德对自己的认知——“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失去了一些东西,关于这项运动的”,“之后我被交易回了迈阿密,我找回了一些,但还不够”——什么呢?管理层不讲人情的运作还是岁月摧残留下痕迹,或者全部都有。现实是:韦德决定退出不再属于自己的时代。地位靠底蕴积累,但阵容由于商业控制,韦德没办法将两种“老大”身份综合起来放在身上,违反他一直遵守的方式,事实退役是最好的答案。
正如韦德自己所说,他“为这项运动付出了一切”,“对此很高兴”。我们自然也是同样的心情,并且希望延续对他的即时欣赏。不过,既然韦德已经倾其所有,就表示,他有没有再打几年球都一样。韦德已经没必要刻意去矮化自己地竞争分量不够高的总冠军,他的心气从未退出巅峰,去年还曾经以杀气逼得因为冒犯地提问为什么不去金州勇士的主持人连续道歉。没有韦德的日子,我们仍然,正如《多伦多太阳报》记者莱恩·沃尔斯塔特昨天在猛龙主场目睹神迹后所言,“我会怀念看韦德比赛的时光,他是多伟大的一个球员啊”。
更何况,韦德是那样地顾家,为了女儿不惜“浪费”巡回赛放弃最后仅有的为主队征战的阶段请假。长期在外打工日夜操劳休赛期还有任务或者训练实在有愧家庭,从五岁起至今打了三十一年,韦德不想再让篮球彻底占据生活,他必须呵护亲情。还是那句话,有一种爱叫放弃。既然家庭和职业无法兼得,那么在不同时期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未必不是中庸之道呢?
所以,就让韦德退役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