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中石油云南安宁项目环评报告的合理性分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中石油云南安宁项目环评报告的合理性分析

炼油厂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引起了多方关注,尤其是当地居民、相关专家、公益组织提出质疑和反对。

背景:

·         云南1000万吨炼油项目位于昆明市下辖的安宁市草铺镇。

·         项目计划建设一座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的炼油厂,向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5省市提供成油品。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在2013年6月公开了由青岛中油华东院安全环保有限公司出具的《中国云南1000万吨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供公众审阅。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在2015年4月15日公示发布了由青岛中油华东院安全环保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国石油云南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优化调整(中国石油-沙特阿美合资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称“优化简本”)向公众征询意见。

·         炼油厂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引起了多方关注,尤其是当地百姓、相关专家、公益组织提出质疑和反对。

质疑1

环评报告中提出为保证项目排污,选择进行“总量控制”,而项目所在地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负荷都已严重超过环境容量,进行“总量控制”是否合理?

项目纳污水体已无环境容量

图说:项目的纳污河螳螂川各断面水质多年来均为劣五类,超标1-5项不等。项目周边的地表水水质都已劣于Ⅴ类(表1)[1]。环评全本中也提出,该项目的纳污河螳螂川已经无任何环境容量。

项目所在地空气污染物超标酸雨频发

数据显示[1-10],自2006年起,安宁市和草铺镇集区域的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浓度限值40μg/m3,而安宁市市区的二氧化硫历年浓度也呈上升趋势,草铺地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005-2009年超过二级空气标准浓度限值60μg/m3。图1和图2显示了2005-2010年间安宁市和草铺镇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浓度情况。

图 1 昆明市、安宁市和草铺镇集区域2006-2013年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

注:安宁及草铺镇集地区2011-2013年数据缺失;

来源:昆明数据摘自2005-2013年云南省环境公报;安宁和草铺镇集地区数据摘自中石油环评书

图 2 昆明市、安宁市和草铺镇集区域2005-2013年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

注:安宁及草铺镇集地区2011-2013年数据缺失;

来源:昆明数据摘自2005-2013年云南省环境公报;安宁和草铺镇集地区数据摘自中石油环评书

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地区环境也在恶化。《云南省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安宁市酸雨频率最高,八成降雨系酸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正是酸雨的空气污染主要贡献物。安宁市酸雨频率显著增加,由2007年没有酸雨发生,急骤增长到2012年80%的酸雨发生频率。

图 3 安宁市酸雨出现频率

质疑2

即使总量控制的制度和方法合理,实际执行情况是否确如环评所设想的一样,总量控制能否实现?

A、 COD削减方案不落实

·       环评方案目标:昆明市通过安宁市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项目减排总量来作为炼油项目的“点对点”COD削减方案,计划在2014年实现减排COD165吨/年,从而在该项炼油项目落地后COD入河增量实现“增量不增污”。此外,项目所需的COD排放指标75吨/年来源于昆明第七污水处理厂减排项目。

·    优化简本宣称的执行情况:昆明第七污水处理厂已于2010年投运,实际运行稳定达标。简本对“点对点”削减方案减排主体安宁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执行情况避而不提。

·    “增量不增污”实际执行情况: 根据2014年第一季度,第4、5月份的《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情况表》[11],安宁市污水处理厂未按要求完成COD削减任务。截止2014年5月,该厂完成削减量甚至不到年削减任务量的20%。昆明第七、八污水处理厂2014年第一季度未能按要求完成削减任务。截止2014年5月,仅完成年削减任务的32%。

注:以上为网络检索可获得的全部数据。安宁污水处理厂COD削减情况6月以后数据缺失;昆明第七、八污水处理厂COD削减情况4月数据及6月以后数据缺失

B、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不符合实际

·       环评报告所提的区域总量控制减排目标和来源:

1) 氮氧化物: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锅炉减排氮氧化物8,348吨/年;云南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型干法窑炉1、2号线尾气减排氮氧化物1,710吨/年;

2)二氧化硫: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制酸工艺改进提供1,538.78吨/年减排量;安宁永昌钢铁有限公司增加脱硫设施提供2,913.29吨/年减排量

·       该环评报告所提的项目总量指标和来源为:

1)氮氧化物: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脱硝项目提供1,300吨/年减排量

2)二氧化硫: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号、2号和3号烧结机脱硫污染减排项目提供2,600吨/年减排量

·       优化简本宣称的执行情况:武钢集团昆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2,3号烧结机脱硫工程、云南昆钢嘉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号生产线低氮燃烧改造和2号生产线脱硝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    实际执行情况:

1)氮氧化物:2011-2013年,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均有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情况发生。2013年第1-3季度的排放超标,都来自减排措施中计划改进的2号机组。2012年的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比率甚至达到64.9%[12] (表3); 由于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为新建项目,相关数据缺乏。但调研发现,在昆明市另一下属县城,距离昆明东南36公里的宜良县,国电阳宗海发电有限公司2011-2013年同样存在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现象,其中2012年第一季度超标比率达到54.4% (表4)。也就是说,除了纳入减排方案的企业,周边排放氮氧化物的企业,特别是排放量较大的大型企业,也应当实施监控,否则总量目标将难以得到实现。

2)二氧化硫:2012、2014 年,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均有大气污染物排放违规情况发生,其中2012年因“三烧1号烧结机烟气脱硫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不规范,导致脱硫设施长期运行不稳定,脱硫效率低”被挂牌督办;2014年6月环保部下发公告,对19家2013年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予以处罚,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12]。同时,永昌钢铁有限公司在2013年5月发生超标情况。

总结

 

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负荷都已严重超过环境容量。

2、COD削减量不落实,执行不力,总量控制很难实现,安宁地区水环境质量堪忧。

3、就大气污染物而言,减排主体非但没有实现减排目标,甚至连达标排放都不能做到,安宁地区大气环境势必进一步恶化。

就该项目而言,其所在地草铺镇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现状已无“环境容量”来接纳新项目。该环评提及的“增产不增污”的区域总量控制论述缺乏现实依据,难以令人信服,实现可能性低,项目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将对当地民众造成难以预测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建议

1、建议安宁市环保局制定详尽的减排规划,并在提供和落实行政问责方案的基础上监督所有企业严格实施。

2、建议在实现该地区规划的年减排量并维持一定稳定期,区域环境有了改观,经过核查后,才能考虑上马中石油项目。

3、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民间环保机构和公众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取信息并向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促进地方环保局推进减排方案的制定、实施,并监督减排方案的执行。

4、建议省环保厅加强督查。

教员点评

1、反思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关于“总量控制”的规定并结合地方实际加以贯彻

项目所在地草铺镇的水和大气环境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大大超过规定的排污总量指标,这时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将现状排污总量削减到低于核定的排污总量后,才能考虑新建该类排污企业。也就是说,即使该项目可以取得总量指标,也不允许审批其环评文件(根据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何况该地区处于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下,仍引用“总量控制”原则,这完全是不合理,不允许的。

2、“重规划轻执行”的习惯性思维定式急待改变

在项目建设和投产前,就应将职责确定落实到具体部门以及个人,严格问责机制,处理并追责执行不善的情况,确保环评制度的有效执行。

3、先兑现法定的环境承诺,再上马新的建设项目

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合理的顺序应当是先兑现环境承诺,留出足够的缓冲时间和环境容量空间,才能考虑上马新的建设项目,从而保证对于地方民众的健康与环境效益不增加新的损害

4、基础数据必需公开透明以促进公众监督

环境保护法第五章对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了明确规定。作为第三方机构,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是监督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公众监督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

5、缺少“替代方案”

提出“替代方案”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核心内容,但是,该环评缺少项目选址的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环保厅, 云南省环境公报[OL], http://www.ynepb.gov.cn/.

[2]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S][D]. , 2012.

[3]徐星娜.昆明市城区近8年来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J]. 昆明学院学报,2009,06:139-142.

[4] 黄晓. 昆明市“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与对策[J]. 环境科学导刊,2007,S1:58-60.

[5] 高原. 昆明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J].环境科学导刊,2011,01:79-81.

[6] 陈松. 昆明市主城区近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14,05:72-76.

[7] 白爱民. 云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系统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03:30-31.

[8] 殷丽萍. 开展PM_(2.5)监测对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2013,03:128-130.

[9] 王红梅,黄晓. 20年来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10,02:71-74.

[10] 罗延龄,李发荣,李晓铭,严谷芬,黄俊,陈松,余冬,耿国斌. 安宁草铺地区环境污染特征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2014,04:29-31+44.

[11]云南省环境保护厅, 2014年第一季度,第4、5月份的《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情况表》,http://www.ynepb.gov.cn/zlkz/

[12]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企业环境表现[OL], http://www.ipe.org.cn/pollution/corporation.aspx

[13] 安宁市环保局, 安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宁市污染源削减实施方案的通知[OL], http://ynxxgk.yn.gov.cn/M1/view.aspx?int_Document_ID=1163785

[14]云环发〔2013〕62号云南省关于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OL]http://www.7c.gov.cn/xxgk/read.aspx?newsid=39425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试行。

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要素纳入各种开发行动决策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指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协调。绿色种子计划开设环境影响评价网络课程的目的,是希望为有志于改善中国环境,改变社会现状的个人、团队和机构服务提供专业的知识储备,推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专业建设。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网络课程招收了11位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机构的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参与的学员运用课程的知识,以《中国云南1000万吨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为案例,联系实际,进行深入剖析,评估该报告的有效性,最后提交了一份评估报告。“绿色种子计划”整合其中的优秀习作,与大家分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中石油云南安宁项目环评报告的合理性分析

炼油厂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引起了多方关注,尤其是当地居民、相关专家、公益组织提出质疑和反对。

背景:

·         云南1000万吨炼油项目位于昆明市下辖的安宁市草铺镇。

·         项目计划建设一座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的炼油厂,向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5省市提供成油品。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在2013年6月公开了由青岛中油华东院安全环保有限公司出具的《中国云南1000万吨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供公众审阅。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在2015年4月15日公示发布了由青岛中油华东院安全环保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国石油云南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优化调整(中国石油-沙特阿美合资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称“优化简本”)向公众征询意见。

·         炼油厂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引起了多方关注,尤其是当地百姓、相关专家、公益组织提出质疑和反对。

质疑1

环评报告中提出为保证项目排污,选择进行“总量控制”,而项目所在地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负荷都已严重超过环境容量,进行“总量控制”是否合理?

项目纳污水体已无环境容量

图说:项目的纳污河螳螂川各断面水质多年来均为劣五类,超标1-5项不等。项目周边的地表水水质都已劣于Ⅴ类(表1)[1]。环评全本中也提出,该项目的纳污河螳螂川已经无任何环境容量。

项目所在地空气污染物超标酸雨频发

数据显示[1-10],自2006年起,安宁市和草铺镇集区域的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浓度限值40μg/m3,而安宁市市区的二氧化硫历年浓度也呈上升趋势,草铺地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2005-2009年超过二级空气标准浓度限值60μg/m3。图1和图2显示了2005-2010年间安宁市和草铺镇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浓度情况。

图 1 昆明市、安宁市和草铺镇集区域2006-2013年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

注:安宁及草铺镇集地区2011-2013年数据缺失;

来源:昆明数据摘自2005-2013年云南省环境公报;安宁和草铺镇集地区数据摘自中石油环评书

图 2 昆明市、安宁市和草铺镇集区域2005-2013年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

注:安宁及草铺镇集地区2011-2013年数据缺失;

来源:昆明数据摘自2005-2013年云南省环境公报;安宁和草铺镇集地区数据摘自中石油环评书

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地区环境也在恶化。《云南省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安宁市酸雨频率最高,八成降雨系酸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正是酸雨的空气污染主要贡献物。安宁市酸雨频率显著增加,由2007年没有酸雨发生,急骤增长到2012年80%的酸雨发生频率。

图 3 安宁市酸雨出现频率

质疑2

即使总量控制的制度和方法合理,实际执行情况是否确如环评所设想的一样,总量控制能否实现?

A、 COD削减方案不落实

·       环评方案目标:昆明市通过安宁市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项目减排总量来作为炼油项目的“点对点”COD削减方案,计划在2014年实现减排COD165吨/年,从而在该项炼油项目落地后COD入河增量实现“增量不增污”。此外,项目所需的COD排放指标75吨/年来源于昆明第七污水处理厂减排项目。

·    优化简本宣称的执行情况:昆明第七污水处理厂已于2010年投运,实际运行稳定达标。简本对“点对点”削减方案减排主体安宁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执行情况避而不提。

·    “增量不增污”实际执行情况: 根据2014年第一季度,第4、5月份的《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情况表》[11],安宁市污水处理厂未按要求完成COD削减任务。截止2014年5月,该厂完成削减量甚至不到年削减任务量的20%。昆明第七、八污水处理厂2014年第一季度未能按要求完成削减任务。截止2014年5月,仅完成年削减任务的32%。

注:以上为网络检索可获得的全部数据。安宁污水处理厂COD削减情况6月以后数据缺失;昆明第七、八污水处理厂COD削减情况4月数据及6月以后数据缺失

B、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不符合实际

·       环评报告所提的区域总量控制减排目标和来源:

1) 氮氧化物: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锅炉减排氮氧化物8,348吨/年;云南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型干法窑炉1、2号线尾气减排氮氧化物1,710吨/年;

2)二氧化硫: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瑞分公司制酸工艺改进提供1,538.78吨/年减排量;安宁永昌钢铁有限公司增加脱硫设施提供2,913.29吨/年减排量

·       该环评报告所提的项目总量指标和来源为:

1)氮氧化物: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脱硝项目提供1,300吨/年减排量

2)二氧化硫: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号、2号和3号烧结机脱硫污染减排项目提供2,600吨/年减排量

·       优化简本宣称的执行情况:武钢集团昆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2,3号烧结机脱硫工程、云南昆钢嘉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号生产线低氮燃烧改造和2号生产线脱硝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    实际执行情况:

1)氮氧化物:2011-2013年,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均有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情况发生。2013年第1-3季度的排放超标,都来自减排措施中计划改进的2号机组。2012年的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比率甚至达到64.9%[12] (表3); 由于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为新建项目,相关数据缺乏。但调研发现,在昆明市另一下属县城,距离昆明东南36公里的宜良县,国电阳宗海发电有限公司2011-2013年同样存在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现象,其中2012年第一季度超标比率达到54.4% (表4)。也就是说,除了纳入减排方案的企业,周边排放氮氧化物的企业,特别是排放量较大的大型企业,也应当实施监控,否则总量目标将难以得到实现。

2)二氧化硫:2012、2014 年,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均有大气污染物排放违规情况发生,其中2012年因“三烧1号烧结机烟气脱硫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不规范,导致脱硫设施长期运行不稳定,脱硫效率低”被挂牌督办;2014年6月环保部下发公告,对19家2013年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予以处罚,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12]。同时,永昌钢铁有限公司在2013年5月发生超标情况。

总结

 

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负荷都已严重超过环境容量。

2、COD削减量不落实,执行不力,总量控制很难实现,安宁地区水环境质量堪忧。

3、就大气污染物而言,减排主体非但没有实现减排目标,甚至连达标排放都不能做到,安宁地区大气环境势必进一步恶化。

就该项目而言,其所在地草铺镇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现状已无“环境容量”来接纳新项目。该环评提及的“增产不增污”的区域总量控制论述缺乏现实依据,难以令人信服,实现可能性低,项目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将对当地民众造成难以预测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建议

1、建议安宁市环保局制定详尽的减排规划,并在提供和落实行政问责方案的基础上监督所有企业严格实施。

2、建议在实现该地区规划的年减排量并维持一定稳定期,区域环境有了改观,经过核查后,才能考虑上马中石油项目。

3、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民间环保机构和公众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取信息并向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促进地方环保局推进减排方案的制定、实施,并监督减排方案的执行。

4、建议省环保厅加强督查。

教员点评

1、反思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关于“总量控制”的规定并结合地方实际加以贯彻

项目所在地草铺镇的水和大气环境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大大超过规定的排污总量指标,这时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将现状排污总量削减到低于核定的排污总量后,才能考虑新建该类排污企业。也就是说,即使该项目可以取得总量指标,也不允许审批其环评文件(根据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何况该地区处于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下,仍引用“总量控制”原则,这完全是不合理,不允许的。

2、“重规划轻执行”的习惯性思维定式急待改变

在项目建设和投产前,就应将职责确定落实到具体部门以及个人,严格问责机制,处理并追责执行不善的情况,确保环评制度的有效执行。

3、先兑现法定的环境承诺,再上马新的建设项目

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合理的顺序应当是先兑现环境承诺,留出足够的缓冲时间和环境容量空间,才能考虑上马新的建设项目,从而保证对于地方民众的健康与环境效益不增加新的损害

4、基础数据必需公开透明以促进公众监督

环境保护法第五章对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了明确规定。作为第三方机构,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是监督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公众监督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

5、缺少“替代方案”

提出“替代方案”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核心内容,但是,该环评缺少项目选址的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环保厅, 云南省环境公报[OL], http://www.ynepb.gov.cn/.

[2]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S][D]. , 2012.

[3]徐星娜.昆明市城区近8年来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J]. 昆明学院学报,2009,06:139-142.

[4] 黄晓. 昆明市“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与对策[J]. 环境科学导刊,2007,S1:58-60.

[5] 高原. 昆明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J].环境科学导刊,2011,01:79-81.

[6] 陈松. 昆明市主城区近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14,05:72-76.

[7] 白爱民. 云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系统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03:30-31.

[8] 殷丽萍. 开展PM_(2.5)监测对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2013,03:128-130.

[9] 王红梅,黄晓. 20年来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10,02:71-74.

[10] 罗延龄,李发荣,李晓铭,严谷芬,黄俊,陈松,余冬,耿国斌. 安宁草铺地区环境污染特征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2014,04:29-31+44.

[11]云南省环境保护厅, 2014年第一季度,第4、5月份的《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情况表》,http://www.ynepb.gov.cn/zlkz/

[12]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企业环境表现[OL], http://www.ipe.org.cn/pollution/corporation.aspx

[13] 安宁市环保局, 安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宁市污染源削减实施方案的通知[OL], http://ynxxgk.yn.gov.cn/M1/view.aspx?int_Document_ID=1163785

[14]云环发〔2013〕62号云南省关于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OL]http://www.7c.gov.cn/xxgk/read.aspx?newsid=39425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试行。

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要素纳入各种开发行动决策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指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协调。绿色种子计划开设环境影响评价网络课程的目的,是希望为有志于改善中国环境,改变社会现状的个人、团队和机构服务提供专业的知识储备,推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专业建设。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网络课程招收了11位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机构的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参与的学员运用课程的知识,以《中国云南1000万吨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为案例,联系实际,进行深入剖析,评估该报告的有效性,最后提交了一份评估报告。“绿色种子计划”整合其中的优秀习作,与大家分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