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密码极客
1989年大学毕业,算起来今年已经50多岁的Nick Szabo依然很“可爱”。在推特,他将一名看报男童设成了头像。图上的男孩跟Szabo一样,浅棕头发、长脸、不高兴嘴,但你依然无法确定这是他本人,还是他儿子,或者他孙子。
这个给自己备注“区块链、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先驱”的男人,是要将神秘进行到底了。
走向失败的密码朋克
真正的能者,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而且是全人类的自由。
上世纪80年代末,Szabo开始投身到“密码朋克”运动,并和Tim May(发起人)、Tim-Berners Lee(万维网发明者)、Julian Paul Assange(维基解密创始人)等人创建了同名组织。
关于密码朋克,是一场在密码学领域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以前,密码学的研究和实践仅限于军事和间谍机构。直到80年代,David Chaum博士写了一篇关于数字货币(包括安全和匿名)的文章,这才为Szabo等年轻人的密码朋克运动打开了大门。
Szabo曾经在采访中提到这段过去,
“Tim May想造网络世界的高尔特峡谷(由一群无政府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创建的乌托邦),他认为当时密码学发展已经可以将其变为现实。我基本同意,但觉得还是需要解决合约执行、财产保护之类的问题。”
之后,他们就开始研究在网络空间里,怎么用计算机科学保护交易的进行。可惜的是,这个峡谷连底都没有搭起来。
据密码极客不完全统计,密码朋克成员们在数字货币上的失败案例多达数10个:比特金(Bit Gold),RPOW,B钱(B-Money)……
比特金的发明者正是Szabo,他在1998年首次提出了Bit Gold概念。比特金是基于工作证明,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磨灭的货币体系。Szabo将自己对货币哲学的研究融入了比特金的概念,尤其是从物物交换系统到货币的固有缺陷,包括贵金属、收藏品等等。
作为第一个完整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理论,Szabo本人和中本聪都认为“比特金是比特币的先驱”。
而这个重要证据,也让Szabo变成“寻找中本聪”的头号嫌疑人。
中本聪头号嫌疑人
实际上,比特金仅仅是一个概念或理论,它从未被编码过。
Szabo曾公开发布请求,希望有程序员将他的概念变为现实。当然,没人知道他是否在开玩笑。因为这条信息发布在2008年,
“Bit Gold 将极大地有利于一个示范、实验性市场(例如,一个可信赖的第三方取代了真实系统所需的复杂安全性)。有人想帮我编码吗?”
在此之前,当中本聪在网上讨论比特币相关时,Szabo总是保持沉默。甚至在比特币发布白皮书不久后,Szabo改变了Bit Gold讨论的日期,使其看起来像是在比特币发布之后才开始的讨论。
尽管Szabo总是在尽力疏远,但中本聪似乎并不这么想。虽然中本聪没有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到过“Bit Gold”,但他确实引用了“Bit Gold”著作中的许多参考文献。
在“Szabo是否是中本聪”的一系列猜测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Nick Szabo和Satoshi Nakamoto名字间的关系。
在Reddit上,有网友专门开贴扒了这俩人名字的秘密。
中本聪曾把自己的比特币地址发给Hal Finney:1NS wywA5Dvuyw89sfs ......
同样也是在这封邮件中,中本聪自爆:
“最终会有人暴力破解出我的比特币地址,以便找到几个根据我名字定制的字符,就像拼出一个电话号码。但确实是偶然,这里面有我的名字缩写。”
一般情况下,人们给自己起网络名,会受到本人真名和兴趣的影响。而Nick Szabo的缩写(NS)就是Satoshi Nakamoto首字母(SN)的简单转换。很多人开始相信,Szabo花了很长时间才决定让Satoshi Nakamoto成为他完美的匿名身份。
改变名字,对于Szabo和其他嫌疑人来说都太过容易。但一个人的写作习惯,却很难被改变和隐藏。
基于这样的论点,来自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一支40人的团队开始进行了语言学研究。他们将Szabo连同其他11名“嫌疑人”的博客文章和学术著作,与中本聪关于比特币的早期论文进行比较。
最终得出的结果是:Szabo的写作与Satoshi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包括类似的写作习惯和措辞。
把两者常用的短语转化成中文,就是“受信任的第三方”、“为了我们的目的”、“需要”、“不过”、“当然”、“只要”、“如”,以及包括“,”在内的各种标点符号模式。
兴师动众的研究,最后被Szabo本人一句话否决,
“All I’m saying is, there are all these parallels, and it looks funny to me, and looks funny to a lot of other people; (…) all this speculation is flattering, but wrong — I am not Satoshi.”
即便过去几年里,Szabo曾多次在公众场合露面,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关于“Szabo就是中本聪”的言论。密码极客在他2015年出席的Devcon 1中发现,很多人还是更愿意叫他“中本聪”。
智能合约之父
即便不跟中本聪扯上关系,Szabo靠“智能合约”就能吹一辈子牛。
1994年,也就是Szabo大学毕业5年后,他第一次提出“智能合约”的概念。隔年,在他发表的文章中,Szabo预测数字革命将彻底改变合同签订的方式。更甚一步,他开始质疑传统合同是否会消失在网络时代。
关于智能合约,Szabo将其定义为“一组以数字形式指定的承诺,包括双方在其中履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Szabo对合约的兴趣,来源于他的“自由意志主义意识形态”,这也是法学院最基本的概念。作为计算机科学和法律的双学士,Szabo学习法律仅仅是因为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做智能合约,难免和现实脱节。
在Tim Ferriss的播客节目《Let’s Talk Bitcoin》中,他曾谈到,
“物权法和合同法是社会的基石,我很好奇怎么把这些移植到网络空间”。
至此以后,Szabo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独一无二的存在:能够将编程、编码和法律结合的人。
而那一年,中国刚刚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这个大家庭的第77名成员。
无论Szabo多神秘,都不能否认他是数字世界的未来。当然,他也曾在纽约时报第一次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他的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逃离匈牙利,这使得Szabo成为在美国出生的第一代匈牙利人。
在美利坚的土地上,Szabo学会了“自由”。在网络的世界里,他想要给所有人自由。
(关于Nick Szabo以及那些中本聪候选人,你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本文原创作者为密码极客,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