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柏林的“马蹄铁”社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柏林的“马蹄铁”社区

这个新月状的现代住宅群落和它“很不德国”的屋顶,是现代主义价值观的象征,与当年纳粹推崇的传统斜屋顶恰好相反。

战时,柏林在郊区建造了大量的房屋。搭地铁(U-Bahn)到东南部郊区,在Parchimer Allee站下车,你会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原来的仿都铎式别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排的平顶、低层公寓楼。公寓楼的配色十分引人注目,蓝、红、白、黄彼此相映,阳台和门窗的对比色也格外显眼。与以往人们在前花园中饲养花草不同,公寓楼的顶层种植着浓密的绿色植物。

沿着红色的公寓楼走一段距离,你就会看到两座侧面相接的小楼。两座小楼并不对称,而是形成了一定的角度,一条长长的台阶会将你引向一座既像马蹄铁、又像新月的公寓楼,公寓楼的中间是一个池塘,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戏剧性。这里就是柏林-布里茨社区,因其中央的新月状的胡斐森群落而更加知名,也被称为“马蹄铁形社区”。无论是从审美上,还是政治上来看,这里都与英国的知名郊区小镇瑞思里普和埃德巴斯顿相距甚远。

柏林-布里茨社区,因其中央的新月状的胡斐森群落而更加知名,也被称为“马蹄铁形社区”。

继续走向马蹄铁形社区时,你会看到与之前所见不同的住房风格,它的色彩更为柔和。刷着白色和天蓝色涂料的门廊,比德迈风格的细节,老虎窗,百叶窗,以及巨大的斜屋顶尽在眼前。这是因为柏林-布里茨社区,是少有的、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结束那场政治和建筑纷争的地区之一。那场争议中,现代主义和传统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作为那个时代里最大规模的现代主义住房项目,这里的居民并不是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高端客户,而是柏林的普通工人阶层。

从布鲁诺·陶特和马丁·瓦格纳设计的胡斐森群落的中间看见的景象。

马蹄铁形社区内有3000名GEHAG的成员。GEHAG是德国工会在1924年间成立的一个建房互助协会。协会的建立得到了社会民主党的帮助,担任协会领导的则是社会民主党党员、建筑师、规划师马丁·瓦格纳(Martin Wagner)。被他们选为建筑师的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则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和乌托邦式的建筑师,他沉迷于色彩研究和有色玻璃的应用。但工程的低预算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有色玻璃作为材料,所以陶特专注于在这些简单有序的砖石建筑上,使用狂野且富有戏剧性的色彩。这些房屋后来被GEHAG的成员或转卖或租赁,接手的通常是工团主义者或熟练的技术工人。

与此相对的另一个建筑协会——DEWEGO,是由职员工会建立起来的。他们的建筑师恩格尔曼(Engelmann)和方迈耶(Fangmeyer),更钟爱传统。当时,德国媒体(不仅仅是建筑界)被卷入了一场“平顶争论”中。在德国右翼看来,平顶非常的“不德国”,而是一种地中海式或阿拉伯式的建筑,尤其像犹太式。而斜屋顶是具有德国本土特色的。对于纳粹来说,这是一场事关种族特征的争论,斜屋顶建筑有一张“德国脸”,而现代主义建筑的外观是“堕落的”。这类攻击并不是单方面的,陶特和GEHAG的成员也十分轻视他们对手的传统建筑。那条隔开这两处不同风格住宅的长长街道,因此有了“红色战线”这样的称号。

对于这些争论,可以进行这样的总结,当然也许并不准确:现代建筑是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的,面向工人阶级的,而传统建筑则是保守的、面向中产阶级的。这场争论最后带来了真正的政治后果。1933年,新纳粹政府很快就解雇了作为柏林规划师的瓦格纳,陶特则经由苏联逃往了土耳其。

然而,这两类风格的住宅实际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明显。风格上的细节暂且不论,两类建筑都体现了独特的中欧花园城市的理念,用公寓楼代替独栋住房,用丰富的公共空间来代替私人的前花园。区别不在于建筑是用来做什么的(两类建筑都是公益住房,都是公寓楼,都在郊区),而在于它们的形式是如何来定义城市和现代主义的。DEWEGO的住宅只是一系列漂亮且有点做作的公寓楼;而以马蹄铁形社区为代表的建筑,则是对未来的一种自信展示,从社会性上来说,住宅的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周围则是郁郁葱葱的公共空间。

陶特和瓦格纳设计的社区(这只是1920年代末期五个主要建设项目中最大的),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社区的大部分区域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但是,这类建筑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到了193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建筑由开始向古典的、白墙建筑靠拢,陶特所钟意的色彩实验并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就建筑风格而言,马蹄铁形社区并不是现代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性化的技术,驯服的自然,现代化,自信和融入社会,以及接触城市的多样方式。在社区的中心地带,是一片钻石状的绿色空间,环绕它的是两条修着斜屋顶的游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场关于屋顶的争论,形状是事关生死的,是种族是否纯洁的标志。但是对于陶特和瓦格纳来说,屋顶形状只是他们根据地形和偏好而进行的实验罢了。在这场争论中,所有的纯化论者和顽固者都是传统主义者,而不是现代主义者。

来源:卫报

原标题:Berlins flat-roofed Hufeisensiedlung – a history of cities in 50 buildings, day 1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柏林的“马蹄铁”社区

这个新月状的现代住宅群落和它“很不德国”的屋顶,是现代主义价值观的象征,与当年纳粹推崇的传统斜屋顶恰好相反。

战时,柏林在郊区建造了大量的房屋。搭地铁(U-Bahn)到东南部郊区,在Parchimer Allee站下车,你会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原来的仿都铎式别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排的平顶、低层公寓楼。公寓楼的配色十分引人注目,蓝、红、白、黄彼此相映,阳台和门窗的对比色也格外显眼。与以往人们在前花园中饲养花草不同,公寓楼的顶层种植着浓密的绿色植物。

沿着红色的公寓楼走一段距离,你就会看到两座侧面相接的小楼。两座小楼并不对称,而是形成了一定的角度,一条长长的台阶会将你引向一座既像马蹄铁、又像新月的公寓楼,公寓楼的中间是一个池塘,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戏剧性。这里就是柏林-布里茨社区,因其中央的新月状的胡斐森群落而更加知名,也被称为“马蹄铁形社区”。无论是从审美上,还是政治上来看,这里都与英国的知名郊区小镇瑞思里普和埃德巴斯顿相距甚远。

柏林-布里茨社区,因其中央的新月状的胡斐森群落而更加知名,也被称为“马蹄铁形社区”。

继续走向马蹄铁形社区时,你会看到与之前所见不同的住房风格,它的色彩更为柔和。刷着白色和天蓝色涂料的门廊,比德迈风格的细节,老虎窗,百叶窗,以及巨大的斜屋顶尽在眼前。这是因为柏林-布里茨社区,是少有的、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结束那场政治和建筑纷争的地区之一。那场争议中,现代主义和传统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作为那个时代里最大规模的现代主义住房项目,这里的居民并不是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高端客户,而是柏林的普通工人阶层。

从布鲁诺·陶特和马丁·瓦格纳设计的胡斐森群落的中间看见的景象。

马蹄铁形社区内有3000名GEHAG的成员。GEHAG是德国工会在1924年间成立的一个建房互助协会。协会的建立得到了社会民主党的帮助,担任协会领导的则是社会民主党党员、建筑师、规划师马丁·瓦格纳(Martin Wagner)。被他们选为建筑师的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则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和乌托邦式的建筑师,他沉迷于色彩研究和有色玻璃的应用。但工程的低预算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有色玻璃作为材料,所以陶特专注于在这些简单有序的砖石建筑上,使用狂野且富有戏剧性的色彩。这些房屋后来被GEHAG的成员或转卖或租赁,接手的通常是工团主义者或熟练的技术工人。

与此相对的另一个建筑协会——DEWEGO,是由职员工会建立起来的。他们的建筑师恩格尔曼(Engelmann)和方迈耶(Fangmeyer),更钟爱传统。当时,德国媒体(不仅仅是建筑界)被卷入了一场“平顶争论”中。在德国右翼看来,平顶非常的“不德国”,而是一种地中海式或阿拉伯式的建筑,尤其像犹太式。而斜屋顶是具有德国本土特色的。对于纳粹来说,这是一场事关种族特征的争论,斜屋顶建筑有一张“德国脸”,而现代主义建筑的外观是“堕落的”。这类攻击并不是单方面的,陶特和GEHAG的成员也十分轻视他们对手的传统建筑。那条隔开这两处不同风格住宅的长长街道,因此有了“红色战线”这样的称号。

对于这些争论,可以进行这样的总结,当然也许并不准确:现代建筑是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的,面向工人阶级的,而传统建筑则是保守的、面向中产阶级的。这场争论最后带来了真正的政治后果。1933年,新纳粹政府很快就解雇了作为柏林规划师的瓦格纳,陶特则经由苏联逃往了土耳其。

然而,这两类风格的住宅实际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明显。风格上的细节暂且不论,两类建筑都体现了独特的中欧花园城市的理念,用公寓楼代替独栋住房,用丰富的公共空间来代替私人的前花园。区别不在于建筑是用来做什么的(两类建筑都是公益住房,都是公寓楼,都在郊区),而在于它们的形式是如何来定义城市和现代主义的。DEWEGO的住宅只是一系列漂亮且有点做作的公寓楼;而以马蹄铁形社区为代表的建筑,则是对未来的一种自信展示,从社会性上来说,住宅的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周围则是郁郁葱葱的公共空间。

陶特和瓦格纳设计的社区(这只是1920年代末期五个主要建设项目中最大的),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社区的大部分区域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但是,这类建筑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到了193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建筑由开始向古典的、白墙建筑靠拢,陶特所钟意的色彩实验并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就建筑风格而言,马蹄铁形社区并不是现代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性化的技术,驯服的自然,现代化,自信和融入社会,以及接触城市的多样方式。在社区的中心地带,是一片钻石状的绿色空间,环绕它的是两条修着斜屋顶的游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场关于屋顶的争论,形状是事关生死的,是种族是否纯洁的标志。但是对于陶特和瓦格纳来说,屋顶形状只是他们根据地形和偏好而进行的实验罢了。在这场争论中,所有的纯化论者和顽固者都是传统主义者,而不是现代主义者。

来源:卫报

原标题:Berlins flat-roofed Hufeisensiedlung – a history of cities in 50 buildings, day 1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