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连尚网络,外界可能不太熟知,但对于这家公司的产品WiFi万能钥匙,那几乎无人不知。
据报道,WiFi万能钥匙自2012年上线至今,已经拥有9亿多的月活跃用户。这样的体量,大概仅次于微信和QQ两大国民级的APP应用了。
但相比腾讯,这家位于上海的企业却低调很多。但日前,连尚网络却通过媒体发布会的方式,对外“放了一个大卫星”。
“放卫星”在一般语境下,是浮夸、吹牛的意思,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连尚确实公开宣布,要发射卫星。
据了解,连尚卫星上网计划,要投资30亿元,一共发射272颗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免费的卫星网络上网服务,第一颗卫星“连尚一号”将于2019年择机发射。
连尚卫星上网计划中的“连尚蜂群星座系统”,一共由272颗低轨道卫星以及数据处理应用中心构成。天上的卫星采用两层式分布设计,600km高空分布有200颗卫星节点,1000km还有72颗。
一般认知中,发射卫星都是国家行为,普通企业是没有能力和必要发射卫星的,至少没有能力发射数百颗卫星。
即便在国外,大约也只是听说过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公布过卫星发射计划,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结果。那么,连尚网络的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到底能否实现呢?
钉科技注意到,认证为通信业博士、科普作者的“奥卡姆剃刀”在今日头条上对此有过一段评论:
“昨天央视正面报道了某民营企业的Wi-Fi卫星计划,称计划投资30多亿,到2026年发射272颗卫星全球组网,为全世界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
这个计划是美国玩剩下的,从谷歌热气球,到脸书无人机,最后是SpaceX的“星链”,全是设立高空或太空的Wi-Fi,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上网服务,但全都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2015年马斯克公布了五年计划,要在2020前发射4425颗卫星,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大半,终于发射了两颗上去。剩下的一年多点时间还有4423颗卫星要发射,您觉得来得及吗?
眼看着要露馅了,现在计划又变成了12000颗,要在2025年前发射完毕,这个消息又在国内媒体上高潮了。不妨简单算一算,现在距离2025年还有2320天,要发射11998颗卫星,平均每天要发射5.4颗,而且节假日无休,您信吗?
凡事都得名正言顺,Wi-Fi是个商标名称,其实质是802.11协议,是基于2.4GHz和5GHz的短距无线通信协议,跟工作于Ku和Ka频段的卫星无法通信,Wi-Fi卫星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
现在全世界有500多万4G基站,尚且远远无法满足几十亿人的上网需求,区区几百个卫星,就敢称为上亿的人服务?最多也是为上亿人中的极个别人服务而已。
通信卫星非常重要,应该大力发展,民营航空航天事业也应该扶持。但更应该的是实事求是,不能用噱头忽悠公众和政府决策者,这是一条红线。”
当然,连尚网络之所欲敢于公开表示“放卫星”,显然也是早有准备,且有十足信心。
比如,关于成本问题,连尚网络卫星团队首席科学家安洋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就表示:“连尚网络的272颗卫星大部分都是比较小的卫星。小卫星研制一颗大概需要200-300万量级,大卫星批量化发射后成本大概在2000-3000万量级。如此计算起来,272颗卫星的成本大概是20亿元,剩下10亿元用于地面运维系统、卫星的测控站、运控站。”
牌照和人才方面,连尚方面也表示,目前第一颗卫星已经取得了发射资格许可,核心成员均来自航天院所总体设计单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核心人员平均具备15年卫星研发经验。
在如何盈利的问题上,连尚网络CEO王小书表示主要是通过后端运营部分挖掘增值空间,包括对企业提供更高级的定制服务等。
总体看,连尚网络的卫星计划堪称宏大,但也少不了外界的质疑。至于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既定的目标,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