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在即:到2020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超7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在即:到2020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超7成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完成之后,我国近海生态管理格局或迎来巨变,因部门分割、陆海分治造成的海洋治理困境,将迎来解决的契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仍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 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的叠加期。”2018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柯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我国沿海海域中,渤海湾、辽东湾、黄河口、长江口等重点海域水质堪忧。据《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重点监测的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四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受监控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未见根本好转,赤潮、绿潮(浒苔)等生态灾害多发频发,环境风险压力较大。

此外,柯昶介绍称,长期以来,粗放的围填海活动导致部分沿海地区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的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40年,中国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填海潮,对海洋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开发成为近海环境保护最直接的威胁。仅2005至2012年间,就有9个沿海、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被调减,调减面积达5756.77平方公里。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正逐渐得到政策重视。柯昶透露,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日由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三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3%左右。

行动计划其中一个关键点是陆源污染治理。“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在陆地上,80%的海洋污染物来自陆上。”柯昶说,行动计划将以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为重点,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

发布会重点提及了海洋塑料垃圾。据《中国海洋报》2018年6月报道,2007年起,我国开展近岸海域海洋大型垃圾监测,发现有70%-80%为塑料垃圾。另据媒体公开报道数据,全球每年由陆地向海洋输出的塑料垃圾可达480-1270万吨,其中有将近115-241万吨塑料垃圾由河流输入海洋。

“相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都要求加强塑料陆源入海污染防控,严控塑料垃圾倾倒入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方案,有效减少了陆源和海源垃圾的输入。

柯昶表示,陆海统筹是各个沿海国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的长期课题,环境部正组织研究,在法规标准、空间管控、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对于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在正式发文后也将有更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自然生态比较独特,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柯昶说。

事实上,中国对包括渤海在内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由来已久。1963年,中国在位于渤海湾、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大连蛇岛建立了第一个海洋保护区。此后40余年,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如火如荼。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据,2012至2017年的五年间,中国海洋保护区占中国管辖海域的面积比例从1.2%提升至4.1%。

不过,海洋保护区效果并不理想。业内专家分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海洋保护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多部门管理力量分散、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  

“中国海洋保护区管理是比较乱的,在(大部制)改革之前,涉及海洋保护区管理的部委非常多,包括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湿地中心副主任廖国祥在接受中外对话网站采访时候表示。

2018年3月,中国公布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能及包括国家海洋局在内其他的六个部门的环保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局也被“分解”成三大块,主体并入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环保职能并入生态环境部,海警则编入武警序列。

“此次机构改革强化了陆海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统筹协调,可以避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五龙治海’的问题。”柯昶说。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柯昶此前担任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司长,机构改革之后,这是他首次以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的身份公开亮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在即:到2020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超7成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完成之后,我国近海生态管理格局或迎来巨变,因部门分割、陆海分治造成的海洋治理困境,将迎来解决的契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仍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 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的叠加期。”2018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柯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我国沿海海域中,渤海湾、辽东湾、黄河口、长江口等重点海域水质堪忧。据《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重点监测的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四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受监控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未见根本好转,赤潮、绿潮(浒苔)等生态灾害多发频发,环境风险压力较大。

此外,柯昶介绍称,长期以来,粗放的围填海活动导致部分沿海地区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的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40年,中国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填海潮,对海洋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开发成为近海环境保护最直接的威胁。仅2005至2012年间,就有9个沿海、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被调减,调减面积达5756.77平方公里。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正逐渐得到政策重视。柯昶透露,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日由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三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3%左右。

行动计划其中一个关键点是陆源污染治理。“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在陆地上,80%的海洋污染物来自陆上。”柯昶说,行动计划将以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为重点,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

发布会重点提及了海洋塑料垃圾。据《中国海洋报》2018年6月报道,2007年起,我国开展近岸海域海洋大型垃圾监测,发现有70%-80%为塑料垃圾。另据媒体公开报道数据,全球每年由陆地向海洋输出的塑料垃圾可达480-1270万吨,其中有将近115-241万吨塑料垃圾由河流输入海洋。

“相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都要求加强塑料陆源入海污染防控,严控塑料垃圾倾倒入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方案,有效减少了陆源和海源垃圾的输入。

柯昶表示,陆海统筹是各个沿海国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的长期课题,环境部正组织研究,在法规标准、空间管控、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对于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在正式发文后也将有更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自然生态比较独特,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柯昶说。

事实上,中国对包括渤海在内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由来已久。1963年,中国在位于渤海湾、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大连蛇岛建立了第一个海洋保护区。此后40余年,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如火如荼。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据,2012至2017年的五年间,中国海洋保护区占中国管辖海域的面积比例从1.2%提升至4.1%。

不过,海洋保护区效果并不理想。业内专家分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海洋保护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多部门管理力量分散、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  

“中国海洋保护区管理是比较乱的,在(大部制)改革之前,涉及海洋保护区管理的部委非常多,包括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湿地中心副主任廖国祥在接受中外对话网站采访时候表示。

2018年3月,中国公布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能及包括国家海洋局在内其他的六个部门的环保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局也被“分解”成三大块,主体并入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环保职能并入生态环境部,海警则编入武警序列。

“此次机构改革强化了陆海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统筹协调,可以避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五龙治海’的问题。”柯昶说。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柯昶此前担任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司长,机构改革之后,这是他首次以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的身份公开亮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