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风洞、潜水,引进这些争奇斗艳的新业态真的好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风洞、潜水,引进这些争奇斗艳的新业态真的好吗?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商场为了吸引眼球,提升客流量,各家购物中心更是变着法儿打造或引入各种新奇特业态。

消费升级“新常态”下,购物中心亟需以更快速的业态迭代、更新奇的业态组合,贴近当下年轻客群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和个性化情感诉求。

“走量而不走心”的增量时代,“盖个场子就开mall”;进入存量时代,因地制宜的业态创新,“人格化”的精细运营,是购物中心突围的制胜法宝。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商场为了吸引眼球,提升客流量,各家购物中心更是变着法儿打造或引入各种新奇特业态:滑雪场,娱乐风洞,潜水体验馆,动物园,水族馆,海洋公园,恐怖鬼屋,惊魂主题体验馆等体验性游乐项目……流量肯定是有了,却也爆出了不少槽点,甚至是引人深思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01  滑雪场

人们对于鲜少尝试的东西会有好奇心,这就可以让滑雪场业态在商场火爆。其实目前已有不少商场尝试引入真冰溜冰场。尤其是南方城市,很少有机会滑雪、溜冰,因此能在商场内玩就非常吸引人。

以迪拜为例,当地大型MALL内就巨资建设了滑雪场,迪拜当地常年炎热,即便是冬季也有20摄氏度左右,因此购物中心内一出现滑雪场立即吸引客源,其曾在当地看到,40多摄氏度的夏季,滑雪场内人满为患,这也大幅拉动了商场内的餐饮和服饰类消费,加之滑雪场的门票等收益,创造了当地夏天淡季的高额消费。

但是滑雪场业态,需要大面积的无立柱的场地,且由于要建造室内缆车等,还需要达到非常高的层高要求。因此必须招商先行,否则将造成后期规划、硬件建设和相关证照方面的问题。

02娱乐风洞

引入商场的飞行娱乐风洞: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风洞发端于空气动力学,它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常常用于飞行器研制过程中的试验、宇航员模拟失重训练等领域。近年来,风洞技术渐渐被应用于娱乐领域,甚至被作为娱乐项目引入购物中心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背起行囊,放下城市的喧嚣去找寻自我,当物质生活不再成为唯一追求时,自由个性的表达也就成了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杭州大悦城利用购物中心8楼顶层的挑高优势,引入国际知名航空体育品牌飞行家打造华东地区首个18米高全封闭立式娱乐风洞。

这一在工程技术获多次专利的飞行体验馆,除了能够让杭州的年轻人感受到室内风洞带来的神奇又刺激的飞行体验外,它究竟是否能够为娱乐风洞业态嫁接出一片蓝海?还得经过时间的检验。

03潜水体验馆

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学潜水,年轻人对潜水这项运动尤其热衷,25~35岁之间来学潜水的人最多。普通的运动娱乐项目已无法满足现代年轻人越来越复杂挑剔的品味了。

不过,内陆远离大海的区域,会很受欢迎吧,不过其造价成本,也是很高的。据某商场引入的潜水体验馆负责人透露:“我们提前近一年开始规划,对建筑进行加固,让它能承重6吨左右的重量,临街的亚克力玻璃厚度达到了20厘米。加上购买装备,整个潜水池造价超过400万。不算人力成本,这个恒温潜水池1个月的维护费就达到了3万元......”

04  动物园

在购物中心内引入动物园,对商业地产业内来说并非是稀罕事儿。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加拿大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迪拜瓦菲购物中心以及美国尼米尔斯购物中心均开设了室内动物园。国内,已有武汉Zoolung天津Zoonly动物主题乐园上海Mr Zoo 小小动物元,和福州超级萌物等等。

成本:动物园作为购物中心的主力店,租金水平较一般零售、餐饮都会低很多。但是大头部分在动物的引入、饲养、环境维护更新等。

盈利方式:除了依靠门票收入以外,还通过动物周边产品和个体验式互动项目的销售来实现盈利。

不过最终取决于购物中心定位及平日客流状态,也就是说吸引到的人流越多,这些动物园就能越快盈利。据小编了解,贵州项目2017年5月开业,投入的成本在半年左右收回。成本相对来说不高。武汉项目,也是半年左右能收回成本。

05水族馆和海洋公园

水族馆和主题乐园则是另两大平衡淡旺购物季的热门业态。业界认为,这两大业态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儿童客源,家长都非常愿意在孩子身上“砸”钱,所以一旦在商场内建设了水族馆、主题乐园等业态则大大增加家庭客源。

据了解,目前日本、韩国、迪拜等地区有不少结合了水族馆和主题乐园的购物中心出现。有些日本地区的商场内水族馆是免费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人流,创造其他消费收益,而在迪拜MALL,其水族馆是收费的,不仅吸引人气还提升门票收益。

为平衡购物淡旺季,迪拜MALL甚至还举办3个月的短期嘉年华KITTY主题乐园,此举为当地淡季带来诸多客源。迪拜政府商业及旅游业推广局表示,迪拜当地的年客流量已达1160万人次,计划到2020年的年客流量可达2000万人次,这其中结合异业发展的商场功不可没。

不过在购物中心打造水族馆也不是什么易事,水族馆的玻璃是特制的,必须能承受巨大的水力压强,否则就会造成事故,让业主方得不偿失。养护费用也同样非常高,尤其是海洋生物的存活必须以高成本保证,经营风险较高。

06恐怖鬼屋与密室

根据2015年专业机构的商业调查报告,如今在国内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鬼屋已经成为最赚钱的业态之一,年盈利可达 300 万元。在如今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鬼屋提供了一种简单又快捷的刺激体验,可以帮助人们在惊声尖叫中释放情绪。

由于消费群体的固定和市场容量有限,密室和鬼屋往往被打上“短命”的烙印。但现今各个密室和鬼屋积极引进各类“声光电”高科技设备以增加用户体验,为了保持参与者的新鲜感和提升玩家体验,密室逃脱和鬼屋内的各类“机关”均会定期更换。

密室逃脱平均逃脱率在18%,巧妙利用消费者不服输的心理,吸引消费者进行多次消费。另外,购物中心内密室逃脱等开始延长消费时段,例如X先生密室营业至凌晨四点,而其午夜的销售额与上午时段几乎持平。而鬼屋项目则采用流动的形式,过一段时间就去不同的城市,通过种种改进使其走出这个怪圈。

另外,在带动人流方面,文艺类业态尤其是各类展览能带来20%以上人流量增长,这类业态日益开始在购物中心中扮演重要角色。

综述

在体验消费流行的时代,新兴业态无论从视觉感官、氛围营造还是情感共鸣来看,都非常容易直抵消费者内心,也因此更易成为“人气磁石”,达到较好的聚客效果。

这些业态也不负厚望地成为了所进驻购物中心的一大亮点,甚至是主力担当。“商业+文化体验”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运营模式,未来新兴体验业态呈现形式将会更多样,从而更丰富购物中心的消费体验。

凡事都有两面性,当人们开始将异业引入商场的同时也需注意风险。首先,所有的异业业态必须招商先行,否则将造成后期规划、硬件建设和相关证照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特殊业态的建设必须要注意特殊材料。

当然,最关键点还是投资回报率,相对而言,临时搭建的嘉年华,其门票收益和消费品收益会很高,而短期活动的成本可以由主办方承担,商场只需出租场地,属于低成本高收入。因此不管是单独划场地还是租借,当实体零售业者进行异业结合投资时必须做大量可行性研究,既要尝试转型,也不能盲从,需量力而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风洞、潜水,引进这些争奇斗艳的新业态真的好吗?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商场为了吸引眼球,提升客流量,各家购物中心更是变着法儿打造或引入各种新奇特业态。

消费升级“新常态”下,购物中心亟需以更快速的业态迭代、更新奇的业态组合,贴近当下年轻客群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和个性化情感诉求。

“走量而不走心”的增量时代,“盖个场子就开mall”;进入存量时代,因地制宜的业态创新,“人格化”的精细运营,是购物中心突围的制胜法宝。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商场为了吸引眼球,提升客流量,各家购物中心更是变着法儿打造或引入各种新奇特业态:滑雪场,娱乐风洞,潜水体验馆,动物园,水族馆,海洋公园,恐怖鬼屋,惊魂主题体验馆等体验性游乐项目……流量肯定是有了,却也爆出了不少槽点,甚至是引人深思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01  滑雪场

人们对于鲜少尝试的东西会有好奇心,这就可以让滑雪场业态在商场火爆。其实目前已有不少商场尝试引入真冰溜冰场。尤其是南方城市,很少有机会滑雪、溜冰,因此能在商场内玩就非常吸引人。

以迪拜为例,当地大型MALL内就巨资建设了滑雪场,迪拜当地常年炎热,即便是冬季也有20摄氏度左右,因此购物中心内一出现滑雪场立即吸引客源,其曾在当地看到,40多摄氏度的夏季,滑雪场内人满为患,这也大幅拉动了商场内的餐饮和服饰类消费,加之滑雪场的门票等收益,创造了当地夏天淡季的高额消费。

但是滑雪场业态,需要大面积的无立柱的场地,且由于要建造室内缆车等,还需要达到非常高的层高要求。因此必须招商先行,否则将造成后期规划、硬件建设和相关证照方面的问题。

02娱乐风洞

引入商场的飞行娱乐风洞: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风洞发端于空气动力学,它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常常用于飞行器研制过程中的试验、宇航员模拟失重训练等领域。近年来,风洞技术渐渐被应用于娱乐领域,甚至被作为娱乐项目引入购物中心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背起行囊,放下城市的喧嚣去找寻自我,当物质生活不再成为唯一追求时,自由个性的表达也就成了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杭州大悦城利用购物中心8楼顶层的挑高优势,引入国际知名航空体育品牌飞行家打造华东地区首个18米高全封闭立式娱乐风洞。

这一在工程技术获多次专利的飞行体验馆,除了能够让杭州的年轻人感受到室内风洞带来的神奇又刺激的飞行体验外,它究竟是否能够为娱乐风洞业态嫁接出一片蓝海?还得经过时间的检验。

03潜水体验馆

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学潜水,年轻人对潜水这项运动尤其热衷,25~35岁之间来学潜水的人最多。普通的运动娱乐项目已无法满足现代年轻人越来越复杂挑剔的品味了。

不过,内陆远离大海的区域,会很受欢迎吧,不过其造价成本,也是很高的。据某商场引入的潜水体验馆负责人透露:“我们提前近一年开始规划,对建筑进行加固,让它能承重6吨左右的重量,临街的亚克力玻璃厚度达到了20厘米。加上购买装备,整个潜水池造价超过400万。不算人力成本,这个恒温潜水池1个月的维护费就达到了3万元......”

04  动物园

在购物中心内引入动物园,对商业地产业内来说并非是稀罕事儿。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加拿大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迪拜瓦菲购物中心以及美国尼米尔斯购物中心均开设了室内动物园。国内,已有武汉Zoolung天津Zoonly动物主题乐园上海Mr Zoo 小小动物元,和福州超级萌物等等。

成本:动物园作为购物中心的主力店,租金水平较一般零售、餐饮都会低很多。但是大头部分在动物的引入、饲养、环境维护更新等。

盈利方式:除了依靠门票收入以外,还通过动物周边产品和个体验式互动项目的销售来实现盈利。

不过最终取决于购物中心定位及平日客流状态,也就是说吸引到的人流越多,这些动物园就能越快盈利。据小编了解,贵州项目2017年5月开业,投入的成本在半年左右收回。成本相对来说不高。武汉项目,也是半年左右能收回成本。

05水族馆和海洋公园

水族馆和主题乐园则是另两大平衡淡旺购物季的热门业态。业界认为,这两大业态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儿童客源,家长都非常愿意在孩子身上“砸”钱,所以一旦在商场内建设了水族馆、主题乐园等业态则大大增加家庭客源。

据了解,目前日本、韩国、迪拜等地区有不少结合了水族馆和主题乐园的购物中心出现。有些日本地区的商场内水族馆是免费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人流,创造其他消费收益,而在迪拜MALL,其水族馆是收费的,不仅吸引人气还提升门票收益。

为平衡购物淡旺季,迪拜MALL甚至还举办3个月的短期嘉年华KITTY主题乐园,此举为当地淡季带来诸多客源。迪拜政府商业及旅游业推广局表示,迪拜当地的年客流量已达1160万人次,计划到2020年的年客流量可达2000万人次,这其中结合异业发展的商场功不可没。

不过在购物中心打造水族馆也不是什么易事,水族馆的玻璃是特制的,必须能承受巨大的水力压强,否则就会造成事故,让业主方得不偿失。养护费用也同样非常高,尤其是海洋生物的存活必须以高成本保证,经营风险较高。

06恐怖鬼屋与密室

根据2015年专业机构的商业调查报告,如今在国内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鬼屋已经成为最赚钱的业态之一,年盈利可达 300 万元。在如今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鬼屋提供了一种简单又快捷的刺激体验,可以帮助人们在惊声尖叫中释放情绪。

由于消费群体的固定和市场容量有限,密室和鬼屋往往被打上“短命”的烙印。但现今各个密室和鬼屋积极引进各类“声光电”高科技设备以增加用户体验,为了保持参与者的新鲜感和提升玩家体验,密室逃脱和鬼屋内的各类“机关”均会定期更换。

密室逃脱平均逃脱率在18%,巧妙利用消费者不服输的心理,吸引消费者进行多次消费。另外,购物中心内密室逃脱等开始延长消费时段,例如X先生密室营业至凌晨四点,而其午夜的销售额与上午时段几乎持平。而鬼屋项目则采用流动的形式,过一段时间就去不同的城市,通过种种改进使其走出这个怪圈。

另外,在带动人流方面,文艺类业态尤其是各类展览能带来20%以上人流量增长,这类业态日益开始在购物中心中扮演重要角色。

综述

在体验消费流行的时代,新兴业态无论从视觉感官、氛围营造还是情感共鸣来看,都非常容易直抵消费者内心,也因此更易成为“人气磁石”,达到较好的聚客效果。

这些业态也不负厚望地成为了所进驻购物中心的一大亮点,甚至是主力担当。“商业+文化体验”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运营模式,未来新兴体验业态呈现形式将会更多样,从而更丰富购物中心的消费体验。

凡事都有两面性,当人们开始将异业引入商场的同时也需注意风险。首先,所有的异业业态必须招商先行,否则将造成后期规划、硬件建设和相关证照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特殊业态的建设必须要注意特殊材料。

当然,最关键点还是投资回报率,相对而言,临时搭建的嘉年华,其门票收益和消费品收益会很高,而短期活动的成本可以由主办方承担,商场只需出租场地,属于低成本高收入。因此不管是单独划场地还是租借,当实体零售业者进行异业结合投资时必须做大量可行性研究,既要尝试转型,也不能盲从,需量力而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