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市公司爆料入局P2P真相:病急乱投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市公司爆料入局P2P真相:病急乱投医?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就已有4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P2P平台的运营中来,总投入金额达数十亿元。

很难想象,曾经一度以加入P2P而获得股价上涨的上市公司,如今反成累赘。

也很难想象,曾经一度以上市公司作为宣传噱头的P2P公司,最后事与愿违。

从2015年高频率的喜结良缘,到如今高频率的互相嫌弃并和平分手,坊间传出的是叹息的声音。

而对于上市公司与P2P而言,这并不意外,从姻缘开始的那一刻,他们早已料想到自己的结局。

他们也早已知道,这不过是一场相互利用的商业手段,为的只是各取所需。

故事的主角,大多没有走心,唯有吃瓜群众,天真的以为这是一场永久的婚姻,并为此下注。

“上市系”P2P数量十一个月锐降34%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一篇文章,该文称目前上市公司对于P2P的热情递减,就连曾经已经入股的网贷平台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对其进行剥离。

据融360网贷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12月底,有79家上市公司参与投资了98家P2P平台。

但目前仅有64家上市系P2P平台正常运营,10个月间平台数量降幅超过34%。

而上市公司控股的在运营P2P平台数量降至22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6家上市公司拟和P2P进行切割。

曾经的花好月圆,如今怎么就风流云散了?这部分与双方联姻时的初衷有关。

先说上市公司,大概在2014年的时候,上市公司就开始入股P2P,有些公司甚至扬言,后期会将网贷业务作为公司的重点发展战略。

这样的勇气来自何处?

第一,彼时的网贷行业刚好进入发展的高潮,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火热,资本家主观试水。

举个例子,用友软件在2014年的时候就已开始运营“友金所”,用当年该公司董事长在内部讲话时,如此说道:“宁可死在互联网化的路上,也不要在传统世界里活着。”

熊猫烟花也在2014年实现了对银湖网的100%控股,据资料显示,彼时的雄猫烟花豪掷一个亿,成为当时上市公司中投入P2P最多的一家公司。

不仅如此,银湖网副总裁李俊超还公开表态,这1亿元注资仅仅是个开始,后期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投入。

但现实是,今年8月,银湖网已经开始出现逾期及挤兑,四年的布局,付诸一炬,结果以失败告终。

第二:大环境所逼,病急乱投医。

“当初不少上市公司涉足互金行业,只是为了做市值管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直言,“布局P2P网贷行业的上市公司中,70%左右的公司此前都是从事传统行业,如房地产、有色金属、医疗、农业、制造等。”而彼时这些传统行业刚好处于不景气周期,不得不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救命稻草。

不过,大多数布局者没有想到的是,风口会过得如此之快,从高潮到如今的低潮,不过四年之间,也没有想到,两者的联姻竟会成为彼此发展的掣肘。

今年的网贷行业堪称多事之秋,爆雷加之监管的趋严,平台们如履薄冰,这无疑会冲击到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

据统计,有一半的上市系P2P平台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甚至拖累上市公司业绩。

而同样,当下不如意的股价表现,以及业绩状况,也会影响到投资人对于P2P平台选择的态度。

紧密的关系,让上市公司与P2P联姻之后,相互折磨,却又无力挣脱,如今,双方“心甘情愿”的切割,大多为不得已而为之。

融360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旗下出现问题的平台数量达到34家,其中19家提现困难或逾期,另外9家平台退出或停业转型,6家被警方介入。

而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上市公司与P2P的分离就已初显端倪。

“不过,这一切并不意外”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从入股P2P时,就可以预测到如今的局面,既没有行业经验,又没有技术。门外汉进场,淘汰率肯定会很高。

曾经,彼之蜜糖

而在3—4年前,除了行业部分从业者,大概鲜有人会料到上市公司与P2P之间,会是这样的结局,毕竟,彼时他们也曾互为臂膀,各得所需,配合得极为默契。

P2P平台以上市公司为背景重点宣传,吸引投资人关注,毕竟盈利的上市公司现金流充沛,如果平台发生问题,可以进行兜底,投资人对这点深信不疑。

而上市公司则借着互联网金融的热潮,股价一路飙升,行业火热的时候,坊间对未来发生的无限种可能,满怀憧憬。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就已有4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P2P平台的运营中来,总投入金额达数十亿元。

截止到2016年5月,业内几家大平台已经纷纷找到了各自的靠山,比如银豆网与凯瑞德子公司、招商贷与中天城投、投哪网与大金重工、团贷网与浩宁达,这些上市公司在短时间内便尝到了甜果,效果立竿见影。

以浩宁达为例,在收购团贷网之后,该公司股价一度上涨40%,按其股价市值升幅计算,至少提升了30亿元,远高于收购成本6.6亿元。

熊猫烟花在设立银湖网之后,更名为熊猫金控,拟收购你我贷未果、定增30亿元加码投资互联网金融,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熊猫金控的市值由不到15亿元飙升至73亿元,暴增近5倍。

而对于彼时的P2P平台来说,他们则更看重上市公司提供的增信,当时有平台CEO直言:“伴随着行业的前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平台有了上市公司做增信,更容易胜出。”

事实证明,亦是如此,不少平台在获得上市公司的增信之后,以此作为宣传的亮点,吸收了不少新的投资人。

曾经的天作之合,如今看起来却不尽人意,双方虽均有各自的优势,但面对行业的发展变化,有很多始料未及的地方。

一开始,双方都只看到了彼此的优势,加之迫切发展,以至于忽视了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而如今却一一暴露。

如今的局势,两者再难携手共渡关卡,那么,分离之后,彼此的下一步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市公司爆料入局P2P真相:病急乱投医?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就已有4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P2P平台的运营中来,总投入金额达数十亿元。

很难想象,曾经一度以加入P2P而获得股价上涨的上市公司,如今反成累赘。

也很难想象,曾经一度以上市公司作为宣传噱头的P2P公司,最后事与愿违。

从2015年高频率的喜结良缘,到如今高频率的互相嫌弃并和平分手,坊间传出的是叹息的声音。

而对于上市公司与P2P而言,这并不意外,从姻缘开始的那一刻,他们早已料想到自己的结局。

他们也早已知道,这不过是一场相互利用的商业手段,为的只是各取所需。

故事的主角,大多没有走心,唯有吃瓜群众,天真的以为这是一场永久的婚姻,并为此下注。

“上市系”P2P数量十一个月锐降34%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一篇文章,该文称目前上市公司对于P2P的热情递减,就连曾经已经入股的网贷平台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对其进行剥离。

据融360网贷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12月底,有79家上市公司参与投资了98家P2P平台。

但目前仅有64家上市系P2P平台正常运营,10个月间平台数量降幅超过34%。

而上市公司控股的在运营P2P平台数量降至22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6家上市公司拟和P2P进行切割。

曾经的花好月圆,如今怎么就风流云散了?这部分与双方联姻时的初衷有关。

先说上市公司,大概在2014年的时候,上市公司就开始入股P2P,有些公司甚至扬言,后期会将网贷业务作为公司的重点发展战略。

这样的勇气来自何处?

第一,彼时的网贷行业刚好进入发展的高潮,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火热,资本家主观试水。

举个例子,用友软件在2014年的时候就已开始运营“友金所”,用当年该公司董事长在内部讲话时,如此说道:“宁可死在互联网化的路上,也不要在传统世界里活着。”

熊猫烟花也在2014年实现了对银湖网的100%控股,据资料显示,彼时的雄猫烟花豪掷一个亿,成为当时上市公司中投入P2P最多的一家公司。

不仅如此,银湖网副总裁李俊超还公开表态,这1亿元注资仅仅是个开始,后期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投入。

但现实是,今年8月,银湖网已经开始出现逾期及挤兑,四年的布局,付诸一炬,结果以失败告终。

第二:大环境所逼,病急乱投医。

“当初不少上市公司涉足互金行业,只是为了做市值管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直言,“布局P2P网贷行业的上市公司中,70%左右的公司此前都是从事传统行业,如房地产、有色金属、医疗、农业、制造等。”而彼时这些传统行业刚好处于不景气周期,不得不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救命稻草。

不过,大多数布局者没有想到的是,风口会过得如此之快,从高潮到如今的低潮,不过四年之间,也没有想到,两者的联姻竟会成为彼此发展的掣肘。

今年的网贷行业堪称多事之秋,爆雷加之监管的趋严,平台们如履薄冰,这无疑会冲击到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

据统计,有一半的上市系P2P平台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甚至拖累上市公司业绩。

而同样,当下不如意的股价表现,以及业绩状况,也会影响到投资人对于P2P平台选择的态度。

紧密的关系,让上市公司与P2P联姻之后,相互折磨,却又无力挣脱,如今,双方“心甘情愿”的切割,大多为不得已而为之。

融360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旗下出现问题的平台数量达到34家,其中19家提现困难或逾期,另外9家平台退出或停业转型,6家被警方介入。

而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上市公司与P2P的分离就已初显端倪。

“不过,这一切并不意外”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从入股P2P时,就可以预测到如今的局面,既没有行业经验,又没有技术。门外汉进场,淘汰率肯定会很高。

曾经,彼之蜜糖

而在3—4年前,除了行业部分从业者,大概鲜有人会料到上市公司与P2P之间,会是这样的结局,毕竟,彼时他们也曾互为臂膀,各得所需,配合得极为默契。

P2P平台以上市公司为背景重点宣传,吸引投资人关注,毕竟盈利的上市公司现金流充沛,如果平台发生问题,可以进行兜底,投资人对这点深信不疑。

而上市公司则借着互联网金融的热潮,股价一路飙升,行业火热的时候,坊间对未来发生的无限种可能,满怀憧憬。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就已有4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P2P平台的运营中来,总投入金额达数十亿元。

截止到2016年5月,业内几家大平台已经纷纷找到了各自的靠山,比如银豆网与凯瑞德子公司、招商贷与中天城投、投哪网与大金重工、团贷网与浩宁达,这些上市公司在短时间内便尝到了甜果,效果立竿见影。

以浩宁达为例,在收购团贷网之后,该公司股价一度上涨40%,按其股价市值升幅计算,至少提升了30亿元,远高于收购成本6.6亿元。

熊猫烟花在设立银湖网之后,更名为熊猫金控,拟收购你我贷未果、定增30亿元加码投资互联网金融,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熊猫金控的市值由不到15亿元飙升至73亿元,暴增近5倍。

而对于彼时的P2P平台来说,他们则更看重上市公司提供的增信,当时有平台CEO直言:“伴随着行业的前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平台有了上市公司做增信,更容易胜出。”

事实证明,亦是如此,不少平台在获得上市公司的增信之后,以此作为宣传的亮点,吸收了不少新的投资人。

曾经的天作之合,如今看起来却不尽人意,双方虽均有各自的优势,但面对行业的发展变化,有很多始料未及的地方。

一开始,双方都只看到了彼此的优势,加之迫切发展,以至于忽视了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而如今却一一暴露。

如今的局势,两者再难携手共渡关卡,那么,分离之后,彼此的下一步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