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社科院报告: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长三角占8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社科院报告: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长三角占8席

中国社科院报告指出,中国县(市)经济规模差距扩大,千亿元成员中江苏数量最多,达到9个,山东、浙江分别为5个和4个,而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4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市)经济规模差距扩大,千亿元成员中江苏数量最多,达到9个,山东、浙江分别为5个和4个,而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县中占了8席。

该报告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项标准,在全国近2000千个县域经济单元中选择出400 强样本县(市),作为分析研究比较的基础。报告构建了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标体系,对2018年400个县(市)的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

报告指出,2018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中,有8个是长三角地区的县(市)。十强县(市)分布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义乌市、长沙县、慈溪市、宜兴市和龙口市。

全国县域经济研究课题组组长吕风勇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发生逆转,东部调整初步完成,中西部调整有所加剧,中西部发展主要靠投资驱动,对消费品增速有一定的抑制。

在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全国百强县(市)分布17省(市),苏浙鲁三省百强县(市)数目达65席。江苏百强县(市)占25席,与上年持平,浙江和山东百强县(市)分别占21席和19席,浙江与上年持平,山东则减少2席。河南、福建百强县(市)也较多,分别占8席和6席。湖南和贵州各占3席,河北、内蒙古、安徽、广东和陕西各占2席;辽宁、江西、湖北、四川和云南各占1席。山西、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青海、宁夏和新疆都无缘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吕风勇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前十强和前百强排名可以看到,地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形成沿海和内陆的两个极端,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扩散效应,区域头部地区带动效应明显,但是河北省则存在虹吸效应。

报告指出,中国县域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其更容易受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特别是人口增长的有限性甚或是净流出,也决定了其即使在房地产市场火热的情况下,去库存问题也一刻不容忽视。

报告称,2017年,受到货币化棚改政策下沉、乡村投资开发热潮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县域城镇房地产市场库存迅速下降,房价上涨较快,房价超万元县数量迅速增加。

不过,长期看,县(市)处于城市化末端,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较小,随着开发量的再度增长及销量的进一步回落,库存或将重新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特别强调了中国县域地区的债务风险问题。

报告指出,三大地区中,西部地区样本县(市)债务负担最大,中部地区样本县(市)最低。分省份看,主要受其近年来大规模投资的推动,贵州样本县(市)呈现“双高”特征,即高债务率和高负债率,债务负担最重;主要得益于广东对全省债务规模的严格管理,广东样本县(市)债务水平最低。

报告还发现,综合各种衡量方法,约有15%左右的县(市)债务水平都超过了警戒线,如果考虑到无法完整统计的隐形债务以及样本选择可能存在的偏差,这一比重会更高。需重点压缩专项债务的规模,特别是明确和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源。

社科院在报告中建议,要实现中国乡村的振兴,就要对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如区域均衡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县权,扭转县域相对大中城市的竞争劣势;加速城市化进程并稳步推进村落撤并;通过产权改革渐次推动宅基地自由流转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社科院报告: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长三角占8席

中国社科院报告指出,中国县(市)经济规模差距扩大,千亿元成员中江苏数量最多,达到9个,山东、浙江分别为5个和4个,而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4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市)经济规模差距扩大,千亿元成员中江苏数量最多,达到9个,山东、浙江分别为5个和4个,而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县中占了8席。

该报告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项标准,在全国近2000千个县域经济单元中选择出400 强样本县(市),作为分析研究比较的基础。报告构建了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标体系,对2018年400个县(市)的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

报告指出,2018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中,有8个是长三角地区的县(市)。十强县(市)分布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义乌市、长沙县、慈溪市、宜兴市和龙口市。

全国县域经济研究课题组组长吕风勇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发生逆转,东部调整初步完成,中西部调整有所加剧,中西部发展主要靠投资驱动,对消费品增速有一定的抑制。

在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全国百强县(市)分布17省(市),苏浙鲁三省百强县(市)数目达65席。江苏百强县(市)占25席,与上年持平,浙江和山东百强县(市)分别占21席和19席,浙江与上年持平,山东则减少2席。河南、福建百强县(市)也较多,分别占8席和6席。湖南和贵州各占3席,河北、内蒙古、安徽、广东和陕西各占2席;辽宁、江西、湖北、四川和云南各占1席。山西、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青海、宁夏和新疆都无缘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吕风勇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前十强和前百强排名可以看到,地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形成沿海和内陆的两个极端,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扩散效应,区域头部地区带动效应明显,但是河北省则存在虹吸效应。

报告指出,中国县域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其更容易受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特别是人口增长的有限性甚或是净流出,也决定了其即使在房地产市场火热的情况下,去库存问题也一刻不容忽视。

报告称,2017年,受到货币化棚改政策下沉、乡村投资开发热潮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县域城镇房地产市场库存迅速下降,房价上涨较快,房价超万元县数量迅速增加。

不过,长期看,县(市)处于城市化末端,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较小,随着开发量的再度增长及销量的进一步回落,库存或将重新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特别强调了中国县域地区的债务风险问题。

报告指出,三大地区中,西部地区样本县(市)债务负担最大,中部地区样本县(市)最低。分省份看,主要受其近年来大规模投资的推动,贵州样本县(市)呈现“双高”特征,即高债务率和高负债率,债务负担最重;主要得益于广东对全省债务规模的严格管理,广东样本县(市)债务水平最低。

报告还发现,综合各种衡量方法,约有15%左右的县(市)债务水平都超过了警戒线,如果考虑到无法完整统计的隐形债务以及样本选择可能存在的偏差,这一比重会更高。需重点压缩专项债务的规模,特别是明确和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源。

社科院在报告中建议,要实现中国乡村的振兴,就要对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如区域均衡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县权,扭转县域相对大中城市的竞争劣势;加速城市化进程并稳步推进村落撤并;通过产权改革渐次推动宅基地自由流转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