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诚智
最近从脱口秀行业出来了一个梗:写谐音梗要扣钱。这个传统来源于出品《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的笑果文化,他们的总策划李诞半开玩笑地禁止了编剧在创作段子时“智力活动过低”的行为。“人还是得进步呀朋友们”,李诞在自己的微博上总结。
李诞的期待正在实现。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以年轻观众为目标人群的喜剧内容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和高质,这些内容成功地击中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悦和烦恼,逐渐改变了这些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和面对生活的态度。
在成都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笑果文化的创始人、董事长叶烽,笑果文化的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吐槽大会》的主持人张绍刚,还有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天图投资合伙人潘攀等关注喜剧与脱口秀的从业者一起参与了“年轻态 新表达——年轻态节目的创新之路”论坛,关注怎么创作出符合观众新要求的喜剧内容。
这些愿意参与喜剧、消费喜剧的年轻人仅仅是第一批“喜剧人口”。中国观众对于新颖和高质的喜剧内容的需求依然没有被满足。综艺、音频节目、单口相声、情景喜剧……在不同的喜剧内容品类上,内容创作者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
怎么做年轻态的喜剧
线下脱口秀演出品牌噗哧经常会走进大学校园,举办向大学生介绍脱口秀的活动,“半夏的纪念”巡演。张绍刚在论坛上回忆,“好多演员最怕去中国传媒大学,原因是观众太活跃,集体接梗,一旦演员慢了就被抢一个梗。”
张绍刚还热心介绍:脱口秀演员庞博在4月去中传的时候都快被吓坏了,“台下700多个人接梗”,但“下来之后觉得真刺激”,因为“这是现场博弈”。
这样的关系同样呈现在了像《吐槽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和上亿观众之间的互动上。“当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他会猜你的梗,如果观众猜中了他们就会特别快乐,觉得自己特别聪明,也觉得你没有他好。”张绍刚解释,这让创作喜剧成为了一个编剧与观众无限较劲的过程,让“梗的深度、有机程度,包括对于表演的预感尺度的拿捏都成为了一门专业。”
比如,在本季《吐槽大会》里,张绍刚觉得最难的就是吐槽女团“火箭少女101”的成员杨超越的那一期。“因为网上有太多吐槽杨超越的段子,你一不使劲,就没人家说的好。如果说有3000万人吐槽过杨超越,那就意味着我们的30个编剧要跟3000万人比拼谁跟聪明。”
这也成为了张绍刚所理解的年轻态喜剧的核心:受众永远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并且很聪明;喜剧的创作者就只能更加聪明。
而情感共鸣则是聪明上的更深一层的需求。同一场论坛上的著名脱口秀翻译者谷大白话感慨,在不同的视频平台上,可选择的内容太多了,而选择成本极低;所以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为了留住观众,就一定要和他们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我们有很多喜剧的形式,做得最好的就是观察生活。”谷大白话举了笑果文化研发的新项目脱口秀专场节目《笑场》的例子,“每个演员,给他30分钟站在舞台上,他们讲的东西都是观察生活,而且都是年轻人的生活,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点。”
在中国,还没有产生过一档专门的喜剧节目,让喜剧编剧和演员专门讲述自己的烦恼、观点和生活,在谷大白话看来,这其实特别重要。在新的演员不断涌现、新的内容不断诞生的情况下,怎么让观众记得自己、产生情感联系,只能靠更真诚地展现自我才能做到。
脱口秀演员思文曾经在《脱口秀大会》上讲过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描述婚姻生活逐渐走向平缓,调侃丈夫程璐(《周六夜现场》总编剧)最后成为了自己“睡在上铺的兄弟”。张绍刚表示,“这个段子已经流传了一年半,我们就知道对于生活的敏感和准确表达,在脱口秀上的生命力有多旺盛。”
笑果文化创始人、董事长叶烽
年轻态喜剧正是笑果想要钻研的内容。笑果文化创始人、董事长叶烽在论坛上总结,“它会更加追求个性和自我表达,内容生产逐渐去中心化。但它和抖音、快手上的短视频不一样,还是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在里面。(这么做)传播的速度很快,我们深有体会。”
拓展喜剧人口
对于将自己定位为“产业型”公司的笑果文化而言,围绕制作年轻态喜剧这一个核心,他们需要做的东西远远不止于制作综艺节目、推出优质艺人等常见的方式。
“我们把喜剧产业描绘成树。《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或者像李诞这样的演员是上面的果子。如果说我们要收割这个果子、进行最大化的产出,这个属于节目公司的思考;作为产业公司,我们的关注点不单在果子的产出上,也会着力在给这个根施肥、让这棵树能够被复制。”笑果文化的CEO贺晓曦在“年轻态 新表达—年轻态节目的创新之路”论坛上说道。
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
从2015年开始,笑果文化除了做线上节目以外,也开始进行线下演出,并在之后由全资子公司笑友文化主控进行,整合了北上广深不同俱乐部的演出场地和资源,提供一定的演出资源,属于“施肥”的工作。
同时,笑友文化也承担起了培养新演员、新编剧的责任,做“播种”的工作。从“噗哧”冬令营、夏令营开始,发展到现在更为常态化的“噗哧”学院,笑友文化CEO史炎和他的同事已经培养出了一些得意门生,比如,其中一员就是“介于帅与不帅之间”的庞博。
“以前我们行业的力量太薄弱了,没有足够好的人和足够多的内容供应给大家。经过这两年,我们在线下产出了非常多的新人和好的内容。”贺晓曦介绍,笑果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业务爱好者,甚至进入行业工作,成为和“足球人口”相对应的“喜剧人口”。
这棵树也正在开出更多的枝桠。笑果文化正在持续推出不同类型的系列产品,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这些产品正在推动产业变得更加成熟,产生更多的适配的人才。
比如,在今年,除了观众熟悉的《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以外,笑果文化还和优酷合作,出品了《周六夜现场》,这是一档以类直播形式录制的喜剧节目。在一个半小时的录制过程中,演员不能返场、不能修改,几乎没有补救的空间。此前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采访时,执行总导演潘璐斐介绍,在制作《周六夜现场》时学习到的更先进的喜剧创作方法,可以来夯实中国喜剧人创作时的观点和内容。
另外,由笑果文化、B站、青豆结冰联合出品的《故事王》第二季也正在哔哩哔哩弹幕网上更新。作为一档原创节目,《故事王》大量启用了有创作能力的素人(包括笑果正在培养的新人)来一起比赛,根据各种千奇百怪的条件来比拼他们讲故事的能力。
贺晓曦透露,目前笑果文化正在和国内外的公司合作,重点研发情景喜剧内容,也就是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老友记》、《破产姐妹》和《生活大爆炸》等作品的内容形式。
当生产年轻态喜剧的人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成熟,里面传递的态度就会逐渐成为人们默认的一种生活原则,并且具备影响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能力。笑果文化的股东之一、天图投资的合伙人潘攀认为,这正是他看好年轻态喜剧的理由。
在今年,笑果开设了噗哧HUB,中国第一家以喜剧为主题的新消费空间。在里面,除了能够看脱口秀现场表演以外,还有一系列与线上内容相关联的场景,以及笑果文化相关的衍生品等等,目的是为了引导观众也到线下消费喜剧。在户外更广阔的空间里,笑果文化也参与了简单生活节、和自如在协作胡同联合举办喜剧周末等等,探索在丰富场景里面喜剧内容的实践可能。
“它能够推进生活方式,比如李诞喝什么酒有灵感、张绍刚去哪里健身,我就会很感兴趣;第二个是定制生活方式,比如笑果推了一个手机,那个东西特别有趣,在渠道里不常见,那么就有定制生活的雏形了”,更重要的笑果将会通过更多不同的方式如影随形,潘攀解释,“通过大量的喜剧、视频、短视频和现场演出,出现在你身边”。当这几点同时能做到的时候,喜剧产品就能够成功走出自己的圈层,进行破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