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城市布局看产业,成都最缺这类产业人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城市布局看产业,成都最缺这类产业人才

核心产业集中发展区人才吸附力巨大,而绝大部分人才缺口也主要分布在核心产业集中区。

产业推动城市发展,产业实现人口聚集。身为第六座“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常住人口超1600万,管理人口达2030万,并且随着城市产业高速发展,成都人口流入规模高达百万级。

这些因产而聚的人都从事哪些行业?成都最缺哪类产业人才?这些人才将聚集在成都的哪些区域?我们可以结合成都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招聘数据、区域产业发展类型三个维度进行探究。

▌产业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目标增加值是先进制造业的1.5倍

在成都去年提出的“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与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推进向“高端高效、集约集群、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循环”转型发展。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城市的发展(区别于增长)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不断淘汰。

所以,为了尽快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成都明确在2020年以前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资金统统要往产业转型方面大力倾斜。并且,在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中,电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产业明确为成都当前的主导产业。

来源:中指院整理

再看主营业务收入目标,到 2020 年,成都力争工业增加值达到 6500 亿元,新增 2 个千亿产业集群和 1 个万亿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9800 亿元左右,且服务业目标增加值是先进制造业的1.5倍。

▌人才缺口——岗位缺口超30万,第三产业人才缺口最大

根据最新招聘信息显示,成都人才缺口超过31万,主要集中在互联网/IT、金融、房地产领域。招聘岗位数量位列第一的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并远超于其他岗位数量。其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教育培训和院校位列岗位需求量第三。保险、基金、证券及期货等岗位需求也很大。

来源:中指院整理

▌区域分布——核心产业集中发展区人才吸附力巨大

从区域分布来看,一圈层是传统主城区区域,人口密度大,岗位需求也为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二圈层和三圈层。武侯区因为包括了高新技术及金融业为主的高新区,所以岗位需求最大,远超其他各区,且是锦江区的2-3倍需求量。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也因传统主城区,配套完善,岗位需求大。

再来看二圈层,产业聚集发展的郫都区、双流区和龙泉驿区岗位需求较大。因为郫都区包含高新西区,双流区包含部分天府新区,所以龙泉驿的岗位需求也是占比较大的。

(根据行政区划划分,武侯区包含高新区、郫都区包含高新西区、双流区包含天府新区)

根据成都主要产业园区聚集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一圈层高新技术、金融、高端商贸、高端商务产业发展区域。

二圈层人才缺口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富集区域,如郫都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双流发展航空产业。而造成这样产业划分的圈层结构主要是历史条件及空间结构导致。原主城老区居住密度高,用地紧张,交通较为拥堵,而二圈层的区域却能满足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且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功能。

可以看出,核心产业集中发展区人才吸附力巨大,而绝大部分人才缺口也主要分布在核心产业集中区。除了本身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以外,主要是新兴发展产业受政策扶持,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核心人才逐渐转变为关键性力量。因产生的人才缺口,成都市政府也分区域分类型出台了相关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落户买房等激励政策。

随着成都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逐步落地,人才政策助力,成都将吸引更多更加优质的产业人才,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城市布局看产业,成都最缺这类产业人才

核心产业集中发展区人才吸附力巨大,而绝大部分人才缺口也主要分布在核心产业集中区。

产业推动城市发展,产业实现人口聚集。身为第六座“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常住人口超1600万,管理人口达2030万,并且随着城市产业高速发展,成都人口流入规模高达百万级。

这些因产而聚的人都从事哪些行业?成都最缺哪类产业人才?这些人才将聚集在成都的哪些区域?我们可以结合成都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招聘数据、区域产业发展类型三个维度进行探究。

▌产业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目标增加值是先进制造业的1.5倍

在成都去年提出的“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与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推进向“高端高效、集约集群、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循环”转型发展。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城市的发展(区别于增长)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不断淘汰。

所以,为了尽快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成都明确在2020年以前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资金统统要往产业转型方面大力倾斜。并且,在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中,电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产业明确为成都当前的主导产业。

来源:中指院整理

再看主营业务收入目标,到 2020 年,成都力争工业增加值达到 6500 亿元,新增 2 个千亿产业集群和 1 个万亿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9800 亿元左右,且服务业目标增加值是先进制造业的1.5倍。

▌人才缺口——岗位缺口超30万,第三产业人才缺口最大

根据最新招聘信息显示,成都人才缺口超过31万,主要集中在互联网/IT、金融、房地产领域。招聘岗位数量位列第一的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并远超于其他岗位数量。其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教育培训和院校位列岗位需求量第三。保险、基金、证券及期货等岗位需求也很大。

来源:中指院整理

▌区域分布——核心产业集中发展区人才吸附力巨大

从区域分布来看,一圈层是传统主城区区域,人口密度大,岗位需求也为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二圈层和三圈层。武侯区因为包括了高新技术及金融业为主的高新区,所以岗位需求最大,远超其他各区,且是锦江区的2-3倍需求量。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也因传统主城区,配套完善,岗位需求大。

再来看二圈层,产业聚集发展的郫都区、双流区和龙泉驿区岗位需求较大。因为郫都区包含高新西区,双流区包含部分天府新区,所以龙泉驿的岗位需求也是占比较大的。

(根据行政区划划分,武侯区包含高新区、郫都区包含高新西区、双流区包含天府新区)

根据成都主要产业园区聚集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一圈层高新技术、金融、高端商贸、高端商务产业发展区域。

二圈层人才缺口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富集区域,如郫都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双流发展航空产业。而造成这样产业划分的圈层结构主要是历史条件及空间结构导致。原主城老区居住密度高,用地紧张,交通较为拥堵,而二圈层的区域却能满足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且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功能。

可以看出,核心产业集中发展区人才吸附力巨大,而绝大部分人才缺口也主要分布在核心产业集中区。除了本身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以外,主要是新兴发展产业受政策扶持,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核心人才逐渐转变为关键性力量。因产生的人才缺口,成都市政府也分区域分类型出台了相关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落户买房等激励政策。

随着成都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逐步落地,人才政策助力,成都将吸引更多更加优质的产业人才,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