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查沁君
八月的《时代》杂志封面,身着一袭明黄色皮草的亚裔面孔——吴恬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旁边配文写道:“《摘金奇缘》将改变好莱坞!”吴恬敏作为女主角出演了该电影。
如果从《摘金奇缘》过去三个月在北美票房的表现以及社交网络上的讨论热潮来看,这种改变正在发生。作为时隔25年后的第二部全亚裔阵容影片,自8月15日北美上映,首日票房2651万美元,并连续三周位居北美票房榜首,烂番茄评分高达93%。
这部改编自关凯文小说《疯狂的亚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的电影,展现了亚洲文化的细腻多样,而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和两代人的价值观差异则是核心聚焦点。
“这对于好莱坞亚裔电影来说是一件大事,它填补了好莱坞亚裔移民题材的缺失,同时对于好莱坞的亚裔演员来说有了更多被看见和担任主演的机会。”制片人John Penotti对《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表示。
但目前来看,《摘金奇缘》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11月30日《摘金奇缘》正式登上国内荧幕,首日票房287.5万元,预测票房1256.5万元。在猫眼上得分8.4分,豆瓣上得分6.2分。
“因为文化、投资、执行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们在中国以外的成绩可能更好一点,但这也让我们更希望能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我们是打算长期在中国发展的,不会因为短期遇到的挫折而选择离开。” John Penotti透露说,关凯文“亚洲富豪三部曲”的后两部《中国富女友》和《富人问题一箩筐》也正在电影改编的开发中,“也会有更多与中国相关的剧情出现。”
“我很难预测中国观众的口味,就像我也很难预测好莱坞的市场和观众的口味,市场瞬息万变,我觉得电影的成功与否只与故事质量、制作质量与口碑有关系。”
北美“摘金”记
《摘金奇缘》的诞生源自于Ivanhoe Picture和华纳兄弟的一次大胆尝试。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关凯文的《疯狂的亚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一书。Ivanhoe Picture制片人John Penotti是在2013年看到的这个故事,当时该书尚未出版,“我有幸读到了它的手稿,我爱极了。”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小说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我找到另外几位制片人,这其中包括《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的制片人妮娜 雅各布森(Nina Jacobson)和布拉德 辛普森(Brad Simpson)以及原著作者关凯文(Kevin Kwan)。我们的合作团队就这样组建起来了。”
在分工上,Nina Jacobson 和Brad Simpson的优势在于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此前的《饥饿游戏》就是最好的例证;关凯文并未直接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之中,但会对剧本改编的方向提供意见;而最了解亚洲的John Penotti则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用建议,因其公司Ivanhoe Picture在新加坡设有办事处,与故事背景地一致,同时也便于调解拍摄。
出于对原著的高度还原,原作者兼制片人关凯文坚持使用全亚裔的演员阵容。在此之前曾有制片厂建议他将女主瑞秋换成白人,被他坚决否定。《摘金奇缘》之前,上一部全亚裔的好莱坞电影还是25年前的《喜福会》。
“我们当时确实有想过美国观众对于全亚裔班底的接受程度,但我们从未害怕过。只要我们故事讲得出色,就会超越这些意义而成为一部吸引全部观众的优秀作品。” John Penotti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而杨紫琼是他唯一考虑过饰演艾莉诺这个角色的演员。
杨紫琼饰演的艾莉诺
实际上,以上这些努力也证实了John Penotti对于亚洲市场的重视以及信心。“一开始只是书的阶段,所有的老牌电影公司与互联网平台都不感兴趣,完全没兴趣。” 由于多年没有出品全亚裔阵容的电影,他们对此仍存有疑虑。
为了向这些好莱坞影视公司证明《摘金奇缘》的未来想象空间,团队将书改编成剧本,并邀请朱浩伟执导这部电影。“整个主创盘子组建起来后,这些好莱坞主流电影公司才站出来说,希望能参与这部时隔25年的又一部全华裔电影。幸运的是,我们最终和华纳兄弟达成合作。”
之所以选择华纳兄弟,John Penotti说道:“出于尊重关凯文和朱浩伟的意见,他们二人都具有强烈的愿望,期望这部影片能被搬上荧幕,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在影院看到,享受最传统的观影体验,而华纳兄弟是走全球院线发行,虽然从经济实用性方面来看可能确实会有一些短期的损失,但是从创作方面来考量,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个决定。”
这样的内容和阵容,使得这部电影在北美上映后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不止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文化运动。”朱浩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这场文化运动指的便是北美社交平台上自发的GoldOpen(黄金开画)运动。从纽约到洛杉矶、从科技富豪到小老板的全美亚裔集资包下美国数十家影院做点映,他们将电影票免费分发给在美国的亚裔年轻人,观影并扩散口碑。电影上映首周,亚裔观众比例高达38%(此前不足10%),打破北美的亚裔观影纪录。
如此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难免让人将电影的成功归咎于亚裔移民的自娱自乐以及强烈的身份认同。但实际数据显示,在该片所有的购票观众中,白人占41%,高于亚裔的38%,西班牙裔和非裔美国人则各占11%和6%,这样一部浪漫喜剧在多种族群体中展现了其广泛的普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亚洲’故事,而是一个融入家庭因素的浪漫爱情喜剧。甚至也从未想过这是时隔25年后的又一次突破,我只是单纯被故事吸引了,被它的情节逗笑,被她艾莉诺维系这样一个庞大家族所作出的牺牲与付出所触动。” John Penotti说。
中国的试炼场
《摘金奇缘》在北美市场的成功已经得到验证,对其而言,即将面临的更大挑战和试验应该来源于对东方文化更加熟稔的中国大陆市场。
在上映前一周的采访中,对于能否在中国市场继续北美的成功,John Penotti一方面认为《摘金奇缘》聚焦的是亚裔移民,但主题却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东西方以及两代人之间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这部电影的核心是关于爱、家庭、牺牲和勇气,这样一部融合文化观念和价值思考的浪漫爱情喜剧没有严格的国界区分。”
另一方面他也表示:“我很难预测中国观众的口味,就像我也很难预测好莱坞的市场和观众的口味,市场瞬息万变,我觉得电影的成功与否只与故事质量、制作质量与口碑有关系。”
从开画前五天的表现来看,《摘金奇缘》在中国并未复制在北美的成功。截至发稿,《摘金奇缘》累计票房成绩仅943.8万元,当日排片占比3.4%。
这一定程度上与档期的安排有关:《摘金奇缘》在北美上映时是8月15日,但在中国大陆上映已经是11月30日,上映的时间差一方面使得该片在中国上映时难以借助北美的声势,另一方面网络上盗版资源也已经出现进一步削弱了票房驱动力。“如果档期安排更早一些,比如10月大盘遇冷那几个星期,这部片子的成绩会是另一个样子。”一位影评人表示。
事实上,John Penotti也早就表示,不会因为短期的挫折而离开中国市场。在亚洲环境里, Ivanhoe Pictures与韩国导演罗宏镇合作的《哭声》就格外出色,但对与中国本土电影人的合作却仍在摸索当中。
“因为文化、投资、执行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们在中国以外的成绩可能更好一点,但这也让我们更希望能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我们是打算长期在中国发展的,不会因为短期遇到的挫折而选择离开。” John Penotti表示,“我们也和一些中国优秀的电影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光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更是希望能够产出更多优秀的内容作品。我们也希望能够对本土的电影行业做出我们的贡献与支持。”
《摘金奇缘》制片人John Penotti
这源于整个公司的战略要求。在北美,身处好莱坞六大以及Netflix的竞争格局中,以John Penotti和其公司Ivanhoe Pictures为代表的新兴影视公司正在全球市场看到更多机会,并寻求更多内容及形式上的创新。也因此,Ivanhoe Pictures有其看重印度、韩国、日本和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
“它们是不同的市场,拥有不同的受众和观影人群,我们尝试找到本土的制作公司伙伴与电影人合作去讲述适合各自市场的故事。我们并不是想要教这些国家的电影人制作美国电影,而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电影作品并将他们的作品带给全球更多观众。”John Penotti 说道。
在同样的预算之下,与流媒体平台合作也在内容创新上给了Ivanhoe Pictures更多发挥空间。Ivanhoe Pictures在印度拍了一部长达八个小时的犯罪类型电影,在播放渠道上更多偏向Netflix这种流媒体。“我们希望成为面向全球、讲述全球故事的引领者,而越是本土化的故事对于其他国家的观众反而更有吸引力,就好像堪萨斯的观众现在想要看发生在雅加达的故事,以前他们没有渠道看,而现在在键盘上敲击就可以了。”
John Penotti对中国市场也并不陌生。他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2013年我在中国看的《泰囧》,电影院的人们都在前俯后仰的大笑,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喜剧电影的魅力竟然如此大。后来《亲爱的》又让我看到不一样的沉重的叙事,同样在大众范围内引起轰动。”
这些年来,John Penotti一直在思考中国观众的观影喜好和需求。在他看来,中国观众对于电影的品味在不断发展,而现在他们需要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他们喜好的不仅仅是爱情喜剧或是超现实的冒险题材,还有很多可以讲述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