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民企融资调查:“难”在渠道收缩, “贵”在借贷利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民企融资调查:“难”在渠道收缩, “贵”在借贷利率

整体来看,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下一步要加强督导督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推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李岚

最近,来自中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00家民营企业中,超过90%未通过债券市场、影子银行、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等其他渠道获得过融资,仅有13%从信托、证券、租赁和私募渠道获取了少量融资。34%的企业认为,2018年以来银行以外的融资渠道收缩,24%的企业认为,银行外的融资难度增大。

“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逐步降低融资成本”,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及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帮助民营企业解困。

然而,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现的一些新表现值得关注。中行近日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100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发现,一方面,去杠杆和防风险背景下社会融资渠道显著收缩,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不同融资渠道利率分化,导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有所上升。与此同时,不同的主体、行业和区域融资问题表现不同,小微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

“难”在渠道收缩 “贵”在民间借贷

中行调查显示,今年以来,由于严监管导致其他融资渠道受限,许多企业融资向银行贷款迁移,一方面,导致银行贷款增速加快,贷款利率上升,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上升;另一方面,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券、股票等渠道融资规模显著减小。

与此同时,实体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呈上升趋势。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由2017年3月的5.53%上升至2018年9月的5.94%,提高了41个基点;而票据和债券收益率自今年以来有所下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

“2018年银行贷款利率高企,其原因是在其他融资渠道收紧的同时,银行贷款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资金供给有限和需求短期猛增,加之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风险偏好变化,进而导致银行资金成本有所上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宗良分析。

不过,调查中,企业普遍认为,商业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资金并不“贵”,约70%的企业认为,银行贷款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更便宜、但更难获得,企业融资“贵”主要“贵”在民间借贷等其他融资渠道。

2018年10月末,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为17.1%,远高于银行贷款、债券、票据等渠道的融资成本。浙江省湖州市某企业负责人反映,在当地民间借贷市场紧急拆借100万元,要付息1500元/天,年息高达54%。部分企业在新旧贷款“接续期”,不得不利用民间借贷等过桥资金满足资金需求。担保费、审计费、评估费、保险费等也是企业融资不小的支出。

此外,银行对抵质押物要求较为严格,并要求企业提供担保,这原本是出于防控风险的需要,但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往往进行相互担保,形成“互保链”,既推高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又埋下了很大的连带风险隐患。

融资难各不相同

小微、制造业及中西部问题突出

同是民营企业,不同主体、行业、区域融资问题表现也不相同。调查表明,小微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

一方面,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需支付的利率往往更高。中行调查显示,83%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在基准利率上浮10%或更多,而大中企业样本中该比例仅为37%。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不动产抵押物不足的问题,12%的小微企业曾因抵押担保不足而被拒绝贷款,而大中企业这一比例为9%。同时,23%左右的大中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而小微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4.6%。

分行业看,稳健经营的企业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产能过剩企业则不然——部分传统制造业如纺织、化纤及橡胶等上下游企业资金较为紧张。中行调研发现,浙江、江苏等地的服装加工企业希望降低资金成本的愿望更为迫切,这类企业净利润率较低,仅为3%至5%,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趋紧、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融资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中西部地区以及前期不良贷款上升较快的地区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未能很好地满足小微企业需求。

宗良分析,究其原因,

一是信贷门槛高,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调查中,近80%的小微企业表示获取银行贷款困难。

二是流程繁琐,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

三是贷款期限小于企业生产周期,约84%被调查的小微企业所获银行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

四是重资产抵押,轻企业信用。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授信仍主要基于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的资产抵押,提供的信用贷款较少。

鼓励银行创新 推动扶持政策落地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中行认为,应鼓励商业银行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积极性;完善服务实体企业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同时,加快运用金融科技等手段提升对实体企业的服务效率;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担保,多措并举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生态环境。

宗良表示,首先,应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商业银行从审批流程、产品创新、提升效率等多方面努力,帮助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补偿激励机制,提高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外贸企业渡过难关的积极性。

此外,完善金融机构考核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向小微企业倾斜。通过差异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容忍度。弱化对普惠金融事业部门单一指标的考核,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其次,引导银行业走差异化、分层化的发展道路,避免过度同质化。从政策、监管等方面引导中小银行、地区性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同时,扩大实体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更多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

“整体来看,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下一步要加强督导督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推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地。”宗良建议,一是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条件,扩大减税覆盖面;二是统筹相关基金使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研发、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补贴力度;三是进一步研究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社保缴费政策,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适当调低缴费比率,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实体经济发展减负。

来源:金融时报

原标题:“难”在渠道收缩 “贵”在民间借贷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新表现值得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民企融资调查:“难”在渠道收缩, “贵”在借贷利率

整体来看,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下一步要加强督导督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推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李岚

最近,来自中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00家民营企业中,超过90%未通过债券市场、影子银行、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等其他渠道获得过融资,仅有13%从信托、证券、租赁和私募渠道获取了少量融资。34%的企业认为,2018年以来银行以外的融资渠道收缩,24%的企业认为,银行外的融资难度增大。

“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逐步降低融资成本”,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及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帮助民营企业解困。

然而,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现的一些新表现值得关注。中行近日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100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发现,一方面,去杠杆和防风险背景下社会融资渠道显著收缩,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不同融资渠道利率分化,导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有所上升。与此同时,不同的主体、行业和区域融资问题表现不同,小微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

“难”在渠道收缩 “贵”在民间借贷

中行调查显示,今年以来,由于严监管导致其他融资渠道受限,许多企业融资向银行贷款迁移,一方面,导致银行贷款增速加快,贷款利率上升,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上升;另一方面,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券、股票等渠道融资规模显著减小。

与此同时,实体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呈上升趋势。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由2017年3月的5.53%上升至2018年9月的5.94%,提高了41个基点;而票据和债券收益率自今年以来有所下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

“2018年银行贷款利率高企,其原因是在其他融资渠道收紧的同时,银行贷款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资金供给有限和需求短期猛增,加之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风险偏好变化,进而导致银行资金成本有所上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宗良分析。

不过,调查中,企业普遍认为,商业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资金并不“贵”,约70%的企业认为,银行贷款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更便宜、但更难获得,企业融资“贵”主要“贵”在民间借贷等其他融资渠道。

2018年10月末,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为17.1%,远高于银行贷款、债券、票据等渠道的融资成本。浙江省湖州市某企业负责人反映,在当地民间借贷市场紧急拆借100万元,要付息1500元/天,年息高达54%。部分企业在新旧贷款“接续期”,不得不利用民间借贷等过桥资金满足资金需求。担保费、审计费、评估费、保险费等也是企业融资不小的支出。

此外,银行对抵质押物要求较为严格,并要求企业提供担保,这原本是出于防控风险的需要,但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往往进行相互担保,形成“互保链”,既推高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又埋下了很大的连带风险隐患。

融资难各不相同

小微、制造业及中西部问题突出

同是民营企业,不同主体、行业、区域融资问题表现也不相同。调查表明,小微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

一方面,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需支付的利率往往更高。中行调查显示,83%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在基准利率上浮10%或更多,而大中企业样本中该比例仅为37%。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不动产抵押物不足的问题,12%的小微企业曾因抵押担保不足而被拒绝贷款,而大中企业这一比例为9%。同时,23%左右的大中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而小微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4.6%。

分行业看,稳健经营的企业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产能过剩企业则不然——部分传统制造业如纺织、化纤及橡胶等上下游企业资金较为紧张。中行调研发现,浙江、江苏等地的服装加工企业希望降低资金成本的愿望更为迫切,这类企业净利润率较低,仅为3%至5%,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趋紧、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融资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中西部地区以及前期不良贷款上升较快的地区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未能很好地满足小微企业需求。

宗良分析,究其原因,

一是信贷门槛高,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调查中,近80%的小微企业表示获取银行贷款困难。

二是流程繁琐,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

三是贷款期限小于企业生产周期,约84%被调查的小微企业所获银行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

四是重资产抵押,轻企业信用。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授信仍主要基于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的资产抵押,提供的信用贷款较少。

鼓励银行创新 推动扶持政策落地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中行认为,应鼓励商业银行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积极性;完善服务实体企业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同时,加快运用金融科技等手段提升对实体企业的服务效率;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担保,多措并举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生态环境。

宗良表示,首先,应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商业银行从审批流程、产品创新、提升效率等多方面努力,帮助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补偿激励机制,提高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外贸企业渡过难关的积极性。

此外,完善金融机构考核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向小微企业倾斜。通过差异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容忍度。弱化对普惠金融事业部门单一指标的考核,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其次,引导银行业走差异化、分层化的发展道路,避免过度同质化。从政策、监管等方面引导中小银行、地区性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同时,扩大实体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更多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

“整体来看,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下一步要加强督导督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推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地。”宗良建议,一是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条件,扩大减税覆盖面;二是统筹相关基金使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研发、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补贴力度;三是进一步研究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社保缴费政策,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适当调低缴费比率,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实体经济发展减负。

来源:金融时报

原标题:“难”在渠道收缩 “贵”在民间借贷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新表现值得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