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近期,你可能会感兴趣的活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近期,你可能会感兴趣的活动

多元文化、消费主义、政治抗议、后工业化、民族传统、阶级制度以及日常生活,这一切都在此次展览更广泛的主题下浮现出来。

1.麦客·侯登科纪实影像原作展

▲时间:2015年4月20日-5月20日

▲地点: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B栋大乾艺术中心(华侨城B3出口 沿着汉唐大厦的方向)

▲策展:陈东 罗涌

▲联合执行:大乾艺术机构 全视影像机构

在《侯登科日记》中他曾表示,“对于一个伟大的心灵,没有比良知更为贴切的。良知,首先是对自己人性的美与丑的洞悟洞察和认同。”这是一个人性的恒久探索者,不倦的推翻、建立属于自身的哲学思辨体系。他是中国摄影史上壹个独特而深刻的坐标式人物;他被和布列松、马克吕布这样的世界级摄影大师相提并论;他是当代中国最具人文和哲学思辨色彩的摄影家;他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先锋;侯登科——壹个中国摄影史无法绕开的名字。“侯登科先生不仅是一个纪实摄影师,他的文字作品也非常优秀。所以,在这次的展览手法上,我们尝试将文字与影像结合,给观者营造了一个朴素的视觉环境。”

2一人一世界”——21世纪体验设计 第一场:逃避现实体验

▲时间:2015年4月24日晚7点

▲地点: 深圳市华侨城OCT创意文化园A3+(侨城东A出口)

▲讲者: 杨阡先生 (深圳胖鸟剧团艺术总监 )陈红娟女士 (资深媒体制片人,体验设计学生)▲主持人:马立安博士 (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客座讲师)当下的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艺术能否应该成为逃避现实的理由?又应该如何让艺术体验帮助人们暂时逃离现实,这是一个当今艺术设计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人认为“戏剧不应该鼓励观众逃避现实,而应该通过某种方式让现实变得一目了然。”但有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戏剧是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形式,能够帮助人们脱离现实,暂时忘记痛苦与烦恼。深圳胖鸟剧团,在“跨界”和“先锋”的理念下,剧团创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戏剧。剧团艺术总监杨阡先生将分享他在深圳创作戏剧的初衷与心得。作为曾担任湖南卫视、华娱卫视资深节目制作人的陈红娟女士,一直致力于通过电视这个视听媒介回应各种社会现实,让观众在电视节目中获得娱乐的快感及生活的慰藉。经过一年多的体验设计研究生学习,她从味觉和嗅觉出发,创作了一份量身定制的礼品,为夜班工作人士,如保安、协警等的沉闷的工作提供一个诗意温暖的体验。

3【请按钮:瞻前顾后......】梁志和个展

时间:2015年4月25日——2015年6月30日

地点: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OCAT A展厅(侨城东A出口)

策展人:卢迎华

主办: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深圳馆

“请按钮:瞻前顾后……”。这是香港艺术家梁志和在大陆举办的首个个展,也是他第一个事业中期的回顾性展览。梁志和是长期活跃于香港和国际艺术界的资深艺术家,他的实践多样,视野宽阔,此次展览仅仅呈现了他的众多创作中的30件作品,时间跨度从1993年至2015年。其中2015年的工作包括了他最新的一件作品,是基于艺术家在童年时期每周跨境来深圳治病的经历所创作的。

梁志和于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于香港,成长、生活并工作于香港,亲身目睹并亲历了香港的多重演变。他的作品以摄影、表演、文字、录像、装置等媒介出现,往往从城市空间、城市语言、城市记忆、殖民历史和官僚架构及嵌入其中的意识形态、艺术世界和艺术史这些维度来描摹和考察他的家乡香港。同时他的思考也能够跳出香港的范畴,对历史意识、历史的记忆及其它的叙述方式这些本质上是建构的领域进行提问和反思。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有意不按照时间的线索或以严格的主题划分来组织和呈现他的创作,而是借用德勒兹的块茎论(小编也不明白 可以参考豆瓣http://www.douban.com/note/268410675/)的概念来建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组织方式和时空关系,贴切地描述在他的创作中纵横交错的指涉,其中包含了“城市与神话”、“主观记忆”、“不确定性的文字和语言”、“我的小小艺术界”和“空间的视角”等主题。这些创作的方向彼此无中心、无高潮、无终点,处于变化和生成的状态之中,并通过作品与作品之间微妙的暗示和关联被我们所感知。

4行走的建筑:土地复兴

时 间:2015年4月26日14:30—17:00

地 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少年宫F出口直走)

主办单位:深圳市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本期讲座由三位分别来自意大利和中国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主持演讲。对城市更新,本土文化保育进行思考,并尝试以国际“生态博物馆”理论为启发,从理论起源,具体实践,以及对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探究进行分享。

“生态博物馆”,一个起源于法国,用于活化社区的理论,在国际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实践已经有40余年。在社区的运作中,“生态博物馆”的理念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它作用于区域的传统遗产,为活化当地的特色事物提供方法,并注入其新的意义。以此,其不同于一般城市更新大多只关注建筑等物质修复,其更多是鼓励公众参与,关注社区本身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Leggeri S.r.l.在欧洲具有100多年建筑修复与工程经验,其注重人文关怀并与广大的艺术家合作,其作品曾经在欧洲著名的活动(如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展出,以及与画廊、收藏家和艺术家(如John Armleder, Maurizio Cattelan,Michelangelo Pistoletto, 蔡国强等)合作。

最后结合中国本土情况,提出本土文化保育的思考。并介绍几个正在进行时的中国传统村落的项目,尝试结合国际“生态博物馆”理论给予的启发,对本土文化,生活习惯,传统遗产,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辨。

5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展

时间:5月9日—7月5日

地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侨城东A出口穿过南区)

主办: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策展:英国摄影美术馆

《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展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和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由北京品项策划,英国摄影美术馆策展,将于2015年5月9日至7月5日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展出。本次展览作为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项目之一,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英国摄影巡回展,未来还将上海展出。展览将展出38位著名摄影师和艺术家的400多幅作品,创作领域跨越了不同的类型和方法,包括新闻摄影、肖像、时尚和纯艺术。展览透过纪实摄影实践,回顾了1960年代以来的英国摄影,展出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摄影师和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摄影在英国乃至国际舞台上日益获得的地位。展览按年代顺序编排,通过过去五十年来不断变化的民族特性、态度和活动来探索英国社会。多元文化、消费主义、政治抗议、后工业化、民族传统、阶级制度以及日常生活,这一切都在此次展览更广泛的主题下浮现出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近期,你可能会感兴趣的活动

多元文化、消费主义、政治抗议、后工业化、民族传统、阶级制度以及日常生活,这一切都在此次展览更广泛的主题下浮现出来。

1.麦客·侯登科纪实影像原作展

▲时间:2015年4月20日-5月20日

▲地点: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B栋大乾艺术中心(华侨城B3出口 沿着汉唐大厦的方向)

▲策展:陈东 罗涌

▲联合执行:大乾艺术机构 全视影像机构

在《侯登科日记》中他曾表示,“对于一个伟大的心灵,没有比良知更为贴切的。良知,首先是对自己人性的美与丑的洞悟洞察和认同。”这是一个人性的恒久探索者,不倦的推翻、建立属于自身的哲学思辨体系。他是中国摄影史上壹个独特而深刻的坐标式人物;他被和布列松、马克吕布这样的世界级摄影大师相提并论;他是当代中国最具人文和哲学思辨色彩的摄影家;他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先锋;侯登科——壹个中国摄影史无法绕开的名字。“侯登科先生不仅是一个纪实摄影师,他的文字作品也非常优秀。所以,在这次的展览手法上,我们尝试将文字与影像结合,给观者营造了一个朴素的视觉环境。”

2一人一世界”——21世纪体验设计 第一场:逃避现实体验

▲时间:2015年4月24日晚7点

▲地点: 深圳市华侨城OCT创意文化园A3+(侨城东A出口)

▲讲者: 杨阡先生 (深圳胖鸟剧团艺术总监 )陈红娟女士 (资深媒体制片人,体验设计学生)▲主持人:马立安博士 (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客座讲师)当下的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艺术能否应该成为逃避现实的理由?又应该如何让艺术体验帮助人们暂时逃离现实,这是一个当今艺术设计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人认为“戏剧不应该鼓励观众逃避现实,而应该通过某种方式让现实变得一目了然。”但有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戏剧是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形式,能够帮助人们脱离现实,暂时忘记痛苦与烦恼。深圳胖鸟剧团,在“跨界”和“先锋”的理念下,剧团创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戏剧。剧团艺术总监杨阡先生将分享他在深圳创作戏剧的初衷与心得。作为曾担任湖南卫视、华娱卫视资深节目制作人的陈红娟女士,一直致力于通过电视这个视听媒介回应各种社会现实,让观众在电视节目中获得娱乐的快感及生活的慰藉。经过一年多的体验设计研究生学习,她从味觉和嗅觉出发,创作了一份量身定制的礼品,为夜班工作人士,如保安、协警等的沉闷的工作提供一个诗意温暖的体验。

3【请按钮:瞻前顾后......】梁志和个展

时间:2015年4月25日——2015年6月30日

地点: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OCAT A展厅(侨城东A出口)

策展人:卢迎华

主办: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深圳馆

“请按钮:瞻前顾后……”。这是香港艺术家梁志和在大陆举办的首个个展,也是他第一个事业中期的回顾性展览。梁志和是长期活跃于香港和国际艺术界的资深艺术家,他的实践多样,视野宽阔,此次展览仅仅呈现了他的众多创作中的30件作品,时间跨度从1993年至2015年。其中2015年的工作包括了他最新的一件作品,是基于艺术家在童年时期每周跨境来深圳治病的经历所创作的。

梁志和于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于香港,成长、生活并工作于香港,亲身目睹并亲历了香港的多重演变。他的作品以摄影、表演、文字、录像、装置等媒介出现,往往从城市空间、城市语言、城市记忆、殖民历史和官僚架构及嵌入其中的意识形态、艺术世界和艺术史这些维度来描摹和考察他的家乡香港。同时他的思考也能够跳出香港的范畴,对历史意识、历史的记忆及其它的叙述方式这些本质上是建构的领域进行提问和反思。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有意不按照时间的线索或以严格的主题划分来组织和呈现他的创作,而是借用德勒兹的块茎论(小编也不明白 可以参考豆瓣http://www.douban.com/note/268410675/)的概念来建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组织方式和时空关系,贴切地描述在他的创作中纵横交错的指涉,其中包含了“城市与神话”、“主观记忆”、“不确定性的文字和语言”、“我的小小艺术界”和“空间的视角”等主题。这些创作的方向彼此无中心、无高潮、无终点,处于变化和生成的状态之中,并通过作品与作品之间微妙的暗示和关联被我们所感知。

4行走的建筑:土地复兴

时 间:2015年4月26日14:30—17:00

地 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少年宫F出口直走)

主办单位:深圳市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本期讲座由三位分别来自意大利和中国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主持演讲。对城市更新,本土文化保育进行思考,并尝试以国际“生态博物馆”理论为启发,从理论起源,具体实践,以及对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探究进行分享。

“生态博物馆”,一个起源于法国,用于活化社区的理论,在国际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实践已经有40余年。在社区的运作中,“生态博物馆”的理念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它作用于区域的传统遗产,为活化当地的特色事物提供方法,并注入其新的意义。以此,其不同于一般城市更新大多只关注建筑等物质修复,其更多是鼓励公众参与,关注社区本身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Leggeri S.r.l.在欧洲具有100多年建筑修复与工程经验,其注重人文关怀并与广大的艺术家合作,其作品曾经在欧洲著名的活动(如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展出,以及与画廊、收藏家和艺术家(如John Armleder, Maurizio Cattelan,Michelangelo Pistoletto, 蔡国强等)合作。

最后结合中国本土情况,提出本土文化保育的思考。并介绍几个正在进行时的中国传统村落的项目,尝试结合国际“生态博物馆”理论给予的启发,对本土文化,生活习惯,传统遗产,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辨。

5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展

时间:5月9日—7月5日

地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侨城东A出口穿过南区)

主办: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策展:英国摄影美术馆

《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展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和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由北京品项策划,英国摄影美术馆策展,将于2015年5月9日至7月5日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展出。本次展览作为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项目之一,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英国摄影巡回展,未来还将上海展出。展览将展出38位著名摄影师和艺术家的400多幅作品,创作领域跨越了不同的类型和方法,包括新闻摄影、肖像、时尚和纯艺术。展览透过纪实摄影实践,回顾了1960年代以来的英国摄影,展出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摄影师和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摄影在英国乃至国际舞台上日益获得的地位。展览按年代顺序编排,通过过去五十年来不断变化的民族特性、态度和活动来探索英国社会。多元文化、消费主义、政治抗议、后工业化、民族传统、阶级制度以及日常生活,这一切都在此次展览更广泛的主题下浮现出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