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石化签下重大跨国协议,中国炼化企业“走出去”迎来机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石化签下重大跨国协议,中国炼化企业“走出去”迎来机遇

作者:沐雨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对外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11月28日,在中西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副总经理、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喻宝才与

作者:沐雨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对外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

11月28日,在中西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副总经理、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喻宝才与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TR)副董事长兼CEO胡安·亚多在蒙克洛尔首相府签署了《关于科威特阿祖尔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联合投标协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协议是对2015年双方联合竞标承揽科威特新建炼油EPCC总承包项目取得成果的认可,将大大推动两公司在第三方市场上的项目合作承揽。

最为直接的是,协议的签署预示着炼化工程海外发展未来将迎来新机遇,为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打造成继高铁与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国家名片”再添助力。

以点带面拓宽海外市场 

近年来,众多石油企业走向海外,其中中石化在海外业务的成功开展可以说成为中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良好样板。

11月28日,中国石化炼化工程与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签署了《关于科威特阿祖尔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联合投标协议》。是针对2015年10月,炼化工程集团首次与西班牙TR、韩国韩华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阿祖尔炼厂项目的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阿祖尔炼厂项目合同金额约42亿美元,是当时中东地区规模最大、合同金额最高、同类项目中标准最高的,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最大单体炼厂。

开工两年多来,阿祖尔炼厂项目有序开展,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知名度,更通过以点带面,带来源源不断的潜在合作机会。

以联合体形式参与阿祖尔炼厂项目以来,炼化工程实现多个专业化业务突破。

2016年初,炼化工程集团新近完成专业化重组的子公司中石化重型起重运输工程公司,经过与数家国际知名吊装同行激烈竞争,成功中标科威特阿祖尔炼厂一期36台大型反应器吊装工程。

在2017年初,中石化同科威特国家石油总公司(KPC)围绕原油贸易、油田综合服务、炼化工程、钻井大包、物探、机械产品等方面磋商深化合作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在科威特市场的合作并不限于当下,未来将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据悉科威特未来将大幅提高石油产量,计划到2020年提高到400万桶,届时将有更多企业有望参与其中。

显然,科威特油气市场的打开是中石化多年深耕,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开花的诸多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

 炼化工程成第三张“国家名片”的加速器​

在众多石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石化炼化工程俨然走在前列,国际化经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助力打造第三张“国家名片”。

在海外业务扩展过程中,炼化工程逐渐走向高端市场。目前炼化工程海外业务不仅涉猎EPC承包服务等技术含量相对低的领域,现在发展成涵盖前端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基础设计等高端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服务。

2016年,炼化工程公司在境外新签项目30个,其中设计和EPC等高端业务的新签合同额接近一半,并且逐步向前端咨询、设计、EPC等高端业务转移。

2017年,炼化工程集团在境外13个国家和地区执行50个项目,境外收入占公司总收入近40%,新签境外项目合同中的设计和EPC等高端业务占比80%。

在2018年,中石化炼化工程前9个月新签订合同总值421.58亿元,同比增长54.06%。同时,炼化工程上半年财报显示,净利超11亿元 ,同比增长32.68%。

目前,炼化工程作为全球油气领域前十的工程承包商,发力国际业务,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同时,更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借鉴。同时炼化工程为中国企业在中东、东南亚和中亚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无疑将加速更多炼化企业走向海外。

中国炼化企业“走出去”迎来机遇

炼化工程海外市场的成功,预示着中国炼化企业未来“走出去”的路越来越宽了。

我国炼化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口海外,随着国内炼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的炼化技术与装备已具有同发达国家一较高下的实力,目前大部分石化产品产能位居世界前列。

2014年,我国炼油能力达到7.5亿吨/年,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5.6%,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生产乙烯能力2043万吨/年,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3.1%,位居全球第二位;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能合计占世界总产能的35%,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近日,能源行业著名刊物《石油情报周刊》发布2018年度的全球石油公司排名中,炼油能力方面,中石化和中石油位列前两位。这些都反应了我国炼化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抢市场的硬实力。

同时,在历经油价低谷之后,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国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来减少对本国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石化产业发展便提上了日程。

据悉,未来5年,中东海湾国家在建和拟建的炼油能力达9500万吨/年、石油化学品产能达5400万吨/年。未来10年,俄罗斯将建设6座世界级乙烯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这些对炼油化工技术装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在实力与口碑的双重利好下,中国炼化企业将迎来海外发展的新机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石化

546
  • 刘志礼将出任康明斯恩泽总经理
  • 石油板块午后走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均跌超2%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石化签下重大跨国协议,中国炼化企业“走出去”迎来机遇

作者:沐雨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对外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11月28日,在中西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副总经理、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喻宝才与

作者:沐雨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对外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

11月28日,在中西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副总经理、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喻宝才与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TR)副董事长兼CEO胡安·亚多在蒙克洛尔首相府签署了《关于科威特阿祖尔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联合投标协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协议是对2015年双方联合竞标承揽科威特新建炼油EPCC总承包项目取得成果的认可,将大大推动两公司在第三方市场上的项目合作承揽。

最为直接的是,协议的签署预示着炼化工程海外发展未来将迎来新机遇,为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打造成继高铁与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国家名片”再添助力。

以点带面拓宽海外市场 

近年来,众多石油企业走向海外,其中中石化在海外业务的成功开展可以说成为中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良好样板。

11月28日,中国石化炼化工程与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签署了《关于科威特阿祖尔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联合投标协议》。是针对2015年10月,炼化工程集团首次与西班牙TR、韩国韩华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阿祖尔炼厂项目的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阿祖尔炼厂项目合同金额约42亿美元,是当时中东地区规模最大、合同金额最高、同类项目中标准最高的,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最大单体炼厂。

开工两年多来,阿祖尔炼厂项目有序开展,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知名度,更通过以点带面,带来源源不断的潜在合作机会。

以联合体形式参与阿祖尔炼厂项目以来,炼化工程实现多个专业化业务突破。

2016年初,炼化工程集团新近完成专业化重组的子公司中石化重型起重运输工程公司,经过与数家国际知名吊装同行激烈竞争,成功中标科威特阿祖尔炼厂一期36台大型反应器吊装工程。

在2017年初,中石化同科威特国家石油总公司(KPC)围绕原油贸易、油田综合服务、炼化工程、钻井大包、物探、机械产品等方面磋商深化合作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在科威特市场的合作并不限于当下,未来将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据悉科威特未来将大幅提高石油产量,计划到2020年提高到400万桶,届时将有更多企业有望参与其中。

显然,科威特油气市场的打开是中石化多年深耕,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开花的诸多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

 炼化工程成第三张“国家名片”的加速器​

在众多石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石化炼化工程俨然走在前列,国际化经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助力打造第三张“国家名片”。

在海外业务扩展过程中,炼化工程逐渐走向高端市场。目前炼化工程海外业务不仅涉猎EPC承包服务等技术含量相对低的领域,现在发展成涵盖前端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基础设计等高端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服务。

2016年,炼化工程公司在境外新签项目30个,其中设计和EPC等高端业务的新签合同额接近一半,并且逐步向前端咨询、设计、EPC等高端业务转移。

2017年,炼化工程集团在境外13个国家和地区执行50个项目,境外收入占公司总收入近40%,新签境外项目合同中的设计和EPC等高端业务占比80%。

在2018年,中石化炼化工程前9个月新签订合同总值421.58亿元,同比增长54.06%。同时,炼化工程上半年财报显示,净利超11亿元 ,同比增长32.68%。

目前,炼化工程作为全球油气领域前十的工程承包商,发力国际业务,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同时,更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借鉴。同时炼化工程为中国企业在中东、东南亚和中亚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无疑将加速更多炼化企业走向海外。

中国炼化企业“走出去”迎来机遇

炼化工程海外市场的成功,预示着中国炼化企业未来“走出去”的路越来越宽了。

我国炼化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口海外,随着国内炼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的炼化技术与装备已具有同发达国家一较高下的实力,目前大部分石化产品产能位居世界前列。

2014年,我国炼油能力达到7.5亿吨/年,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5.6%,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生产乙烯能力2043万吨/年,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3.1%,位居全球第二位;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能合计占世界总产能的35%,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近日,能源行业著名刊物《石油情报周刊》发布2018年度的全球石油公司排名中,炼油能力方面,中石化和中石油位列前两位。这些都反应了我国炼化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抢市场的硬实力。

同时,在历经油价低谷之后,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国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来减少对本国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石化产业发展便提上了日程。

据悉,未来5年,中东海湾国家在建和拟建的炼油能力达9500万吨/年、石油化学品产能达5400万吨/年。未来10年,俄罗斯将建设6座世界级乙烯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这些对炼油化工技术装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在实力与口碑的双重利好下,中国炼化企业将迎来海外发展的新机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