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造血的”港股通再发神威,政策暖风吹响“小米+美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造血的”港股通再发神威,政策暖风吹响“小米+美团”

12月9日,沪深港三地交易所联合宣告,决定把同股不同权的股票纳入港股通。

前言:

“政策的利好消息一边倒”,这一次,互联互通新政再度向H股释放了新的“造血功能”。

刚在11月17日过完四周年纪念日,港股通迎来一场“政策暖风”。12月9日,沪深港三地交易所联合宣告,决定把同股不同权的股票纳入港股通。

不少网友戏称:“小米、美团挺住!内资南下资金马上就要来解救你们了!”

正文:

数九寒冬,挑拨投资者神经的不止是寒冷的天气,还有市场吹拂的政策暖风。

投资者周末又被一则利好消息刷屏。为进一步优化互联互通机制,12月9日,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联合发布通知,已就同股不同权股票纳入港股通达成共识。

最新消息显示,三家交易所将抓紧制定相关规则,预计规则将于2019年中生效实施。

财华社从小米公司获悉,就在港交所发布上述公告后,小米雷军第一时间转发了这则消息,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

12月10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参加“香港经济峰会2019”时表示,这一政策肯定是好消息,市场不要过份焦急,详情正在规划,会在明年年中公布。

有关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这是H股与A股进一步融合开放的例证;另一方面,A股投资者可以在一个合适的时点参与小米、美团等同股不同权股票的交易。

随着港股通三地联动机制成熟,以港股通交易渠道为代表的A股和H股两大市场强强联合,其更长远的目标是吸引国际投资者。

具体说来,这意味着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即将成为港股通标的,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来进行投资。

目前,港股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主要有小米集团(01810-HK)、美团点评(03690-HK),这两家最快可于2019年中对A股投资者开放港股通购买渠道。

两地股市进一步融合

港股通作为资本链接的一个重要渠道,为国内资本打开了一扇多姿多彩的窗口,也为香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港股上市公司相对A股来说,整体交投清淡,如果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则意味着成交量增大、交投活跃,股价也更能体现公司价值。因此,能否进入港股通标的,对港股上市公司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直观来看,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纳入港股通,是为内地投资者增加了一个投资新经济企业的渠道。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内地资本丰裕,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日益提升,资金南下势头凶猛,不少内地投资者希望能够在港股实现价值投资,毕竟港股有不少企业处于价值洼地。

更深层次来看,除了对能够纳入港股通的标的企业构成利好之外,对港交所、券商、资管行业也将构成间接利好,有助改善港股市场结构,增强香港市场吸引力。

根据wind数据,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传统经济板块,其中银行、证券、房地产占香港市场总市值比重超过四成,科技股占比仅13%,优质科技股屈指可数。

相比较美股市场,其科技股占比27%,是占比最大的板块。随着港交所对“同股不同权”开放更多权限,未来会吸引更多新经济股来香港上市,港股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

最为吸引人的是,沪港通、深港通开放,大量内地资本流向香港,使得港股的资金参与者在发生变化,香港市场正在由外资主导转向为内外资兼容过渡。

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入,不仅为港股带来了增量资金,更引发了投资逻辑的变化,未来A股和港股会有更多交融和协同。

强化港股通的“造血功能”

远隔香江,在港上市的小米和美团们都对回A翘首期盼。

小米为了回A,也曾尝试发行CDR招股书,但因种种机制问题未果。同在港股上市的美团遭遇了和小米一样的处境,两家公司自上市后均跌破发行价,急切需要活水救市。

各种曲折途径都试过了,哪知道这一次得来全不费工夫。投资者也许未曾想到,小米、美团回A却是通过如此简单的港股通路径。

沪深港通开通四年,作为三地资金输送的一个通道,备受国内外投资者青睐,自然是各大港股上市公司争抢源头活水的一剂良药。

不少网友戏称:“小米、美团挺住!内资南下资金马上就要来解救你们了!”

以沪港通和深港通为标志的互联互通机制,既有南下资金投入港股通,也有北向资金投入沪股通和深股通。四年以来,港股通渠道通过稳健的运营,其在三地的成交额不断增长,为两地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流动性和投资选择。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总成交金额达人民币8.77万亿元,累计净流入6,148亿元人民币;南向港股通(包括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总成交金额达6.55万亿港元,累计净流入8,128亿港元。

在跨境流动最小化的基础上,沪深港通帮助国内外投资者实现多元化的海外资产配置,开创了全新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模式。

随着港股通对标的公司进入政策进一步开放,将会有更多新兴、优质企业加入三地流通渠道,港股市场对新经济企业的吸引力在增强。

拥抱新经济企业的价值投资

“同股不同权”是当下一批新经济企业的管理特点,也因这一点让新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显得格格不入。这曾经是港交所不愿提及的一个痛处。

早在2014年,因为不能接受“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港交所将阿里巴巴拒之门外。远赴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是有目共睹的,这也让港交所痛定思痛,决意改革。

今年4月30日,港交所宣布放行同股不同权,这是港交所二十五年来的最大一次改革。筑巢引凤,港交所不久就迎来了“同股不同权”的第一股小米。

就在大家期待小米集团可以纳入港股通之际,7月14日沪深交易所却突发公告表示,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暂不纳入港股通名单范围。

对此,港交所积极奔走呼吁,在与沪、深交易所的积极协商下,为“同股不同权”争取到了这项权利。投资者们感慨,不得不为港交所的改变点赞,今年来其革新之大,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对内地新经济企业的热衷,表明港交所正在加速创造条件拥抱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

革新后的港交所愈发显得有魅力,对于靠流量红利崛起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前期的烧钱模式不能迅速盈利,而漫长的等待期又无法应对风云变幻的互联网市场,这时赴港上市成为不二选择。

业内人士分析,小米、蚂蚁金服等巨头,快手、斗鱼、微医等“小独角兽”都有可能成为这一新规的首批受益者。这对香港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刺激的同时,也疏通了国内VC/PE的退出渠道。

业界预测,港交所已经为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扫清障碍,成必将为创投企业的一个新战场。

随着赴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逐渐增多,对于提升港股活力和吸引海外和内地投资者都具有极大的提振作用,对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资产管理行业也将是长期利好。

作者:李莹

编辑:黎璐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造血的”港股通再发神威,政策暖风吹响“小米+美团”

12月9日,沪深港三地交易所联合宣告,决定把同股不同权的股票纳入港股通。

前言:

“政策的利好消息一边倒”,这一次,互联互通新政再度向H股释放了新的“造血功能”。

刚在11月17日过完四周年纪念日,港股通迎来一场“政策暖风”。12月9日,沪深港三地交易所联合宣告,决定把同股不同权的股票纳入港股通。

不少网友戏称:“小米、美团挺住!内资南下资金马上就要来解救你们了!”

正文:

数九寒冬,挑拨投资者神经的不止是寒冷的天气,还有市场吹拂的政策暖风。

投资者周末又被一则利好消息刷屏。为进一步优化互联互通机制,12月9日,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联合发布通知,已就同股不同权股票纳入港股通达成共识。

最新消息显示,三家交易所将抓紧制定相关规则,预计规则将于2019年中生效实施。

财华社从小米公司获悉,就在港交所发布上述公告后,小米雷军第一时间转发了这则消息,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

12月10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参加“香港经济峰会2019”时表示,这一政策肯定是好消息,市场不要过份焦急,详情正在规划,会在明年年中公布。

有关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这是H股与A股进一步融合开放的例证;另一方面,A股投资者可以在一个合适的时点参与小米、美团等同股不同权股票的交易。

随着港股通三地联动机制成熟,以港股通交易渠道为代表的A股和H股两大市场强强联合,其更长远的目标是吸引国际投资者。

具体说来,这意味着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即将成为港股通标的,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来进行投资。

目前,港股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主要有小米集团(01810-HK)、美团点评(03690-HK),这两家最快可于2019年中对A股投资者开放港股通购买渠道。

两地股市进一步融合

港股通作为资本链接的一个重要渠道,为国内资本打开了一扇多姿多彩的窗口,也为香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港股上市公司相对A股来说,整体交投清淡,如果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则意味着成交量增大、交投活跃,股价也更能体现公司价值。因此,能否进入港股通标的,对港股上市公司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直观来看,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纳入港股通,是为内地投资者增加了一个投资新经济企业的渠道。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内地资本丰裕,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日益提升,资金南下势头凶猛,不少内地投资者希望能够在港股实现价值投资,毕竟港股有不少企业处于价值洼地。

更深层次来看,除了对能够纳入港股通的标的企业构成利好之外,对港交所、券商、资管行业也将构成间接利好,有助改善港股市场结构,增强香港市场吸引力。

根据wind数据,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传统经济板块,其中银行、证券、房地产占香港市场总市值比重超过四成,科技股占比仅13%,优质科技股屈指可数。

相比较美股市场,其科技股占比27%,是占比最大的板块。随着港交所对“同股不同权”开放更多权限,未来会吸引更多新经济股来香港上市,港股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

最为吸引人的是,沪港通、深港通开放,大量内地资本流向香港,使得港股的资金参与者在发生变化,香港市场正在由外资主导转向为内外资兼容过渡。

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入,不仅为港股带来了增量资金,更引发了投资逻辑的变化,未来A股和港股会有更多交融和协同。

强化港股通的“造血功能”

远隔香江,在港上市的小米和美团们都对回A翘首期盼。

小米为了回A,也曾尝试发行CDR招股书,但因种种机制问题未果。同在港股上市的美团遭遇了和小米一样的处境,两家公司自上市后均跌破发行价,急切需要活水救市。

各种曲折途径都试过了,哪知道这一次得来全不费工夫。投资者也许未曾想到,小米、美团回A却是通过如此简单的港股通路径。

沪深港通开通四年,作为三地资金输送的一个通道,备受国内外投资者青睐,自然是各大港股上市公司争抢源头活水的一剂良药。

不少网友戏称:“小米、美团挺住!内资南下资金马上就要来解救你们了!”

以沪港通和深港通为标志的互联互通机制,既有南下资金投入港股通,也有北向资金投入沪股通和深股通。四年以来,港股通渠道通过稳健的运营,其在三地的成交额不断增长,为两地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流动性和投资选择。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总成交金额达人民币8.77万亿元,累计净流入6,148亿元人民币;南向港股通(包括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总成交金额达6.55万亿港元,累计净流入8,128亿港元。

在跨境流动最小化的基础上,沪深港通帮助国内外投资者实现多元化的海外资产配置,开创了全新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模式。

随着港股通对标的公司进入政策进一步开放,将会有更多新兴、优质企业加入三地流通渠道,港股市场对新经济企业的吸引力在增强。

拥抱新经济企业的价值投资

“同股不同权”是当下一批新经济企业的管理特点,也因这一点让新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显得格格不入。这曾经是港交所不愿提及的一个痛处。

早在2014年,因为不能接受“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港交所将阿里巴巴拒之门外。远赴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是有目共睹的,这也让港交所痛定思痛,决意改革。

今年4月30日,港交所宣布放行同股不同权,这是港交所二十五年来的最大一次改革。筑巢引凤,港交所不久就迎来了“同股不同权”的第一股小米。

就在大家期待小米集团可以纳入港股通之际,7月14日沪深交易所却突发公告表示,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暂不纳入港股通名单范围。

对此,港交所积极奔走呼吁,在与沪、深交易所的积极协商下,为“同股不同权”争取到了这项权利。投资者们感慨,不得不为港交所的改变点赞,今年来其革新之大,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对内地新经济企业的热衷,表明港交所正在加速创造条件拥抱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

革新后的港交所愈发显得有魅力,对于靠流量红利崛起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前期的烧钱模式不能迅速盈利,而漫长的等待期又无法应对风云变幻的互联网市场,这时赴港上市成为不二选择。

业内人士分析,小米、蚂蚁金服等巨头,快手、斗鱼、微医等“小独角兽”都有可能成为这一新规的首批受益者。这对香港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刺激的同时,也疏通了国内VC/PE的退出渠道。

业界预测,港交所已经为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扫清障碍,成必将为创投企业的一个新战场。

随着赴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逐渐增多,对于提升港股活力和吸引海外和内地投资者都具有极大的提振作用,对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资产管理行业也将是长期利好。

作者:李莹

编辑:黎璐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