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离开富士康11年,她的公司上市,市值高达600多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离开富士康11年,她的公司上市,市值高达600多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文 / 华商韬略 张军智 夏乔

初中毕业,相貌平平,在中国6.5亿女性中,她被评为最富有的第7人。

【1】

1988年,深圳西乡崩山脚下,富士康建立了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深圳海洋电子插件厂。21岁的王来春成了它的第一批工人。

当时工厂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什么都供应不上,停水、停电是常态。富士康规矩多如山,一停电,工期就被耽误了,半夜来了电,都得爬起来到车间抓紧干。

一个夏天折腾下来,不少人受不了,离开了。但王来春坚持了下来,两点一线,没日没夜,任劳任怨地干。

郭台铭曾讲过一句话,“跆拳道打得好,一定是马步蹲得扎实;少林寺和尚功夫千变万化,是挑了多少年水上山。”

王来春在富士康练成的“马步”,是从流水线的操作员开始干。很多人认为流水线的工作重复而乏味,但台湾管理干部培训时,却说这看似简单的事情,非常重要。大多数工友对这些说教没兴趣,只关心干多少活儿,拿多少钱。但王来春却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以超出干部们要求的标准去执行。

下班了,别人都走了,她还留下来工作。后来被主管发现,多次表扬后提拔了她。

此后,王来春伴随着富士康在大陆的发展,步步高升,到1998年,她已是当时大陆人在富士康的最高领导——“课长”,管理员工数千名。

【2】

若问谁是对王来春影响最大的人,答案一定是富士康总裁郭台铭。

王来春说:“派驻干部(台干)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言传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而这作风,首先来自郭台铭。郭台铭强调干部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才能建立权威,领导别人。

郭台铭本人也时常在车间与员工一起解决生产困难。王来春记得,有一次为了尽快把货赶出来,他直接冲到生产线上,卷起袖子,操作机器,三天都没有睡觉。“他不讲究吃穿、不追求享受,办公室简陋无比,连椅子都是食堂退下来的折叠椅。”

郭台铭重视的另外一件事——培训,强调培训就是生产力,学习就是任务。

90年代初,大陆的富士康还是一个小厂时,就设置了培训中心,既对员工进行人生与思想的开启和引导,又对工作流程和技能做专业教育和培训。郭台铭本人也经常登台授课。当时很多员工叫苦连天,但王来春却乐在其中,因而每次升职,她总能快速胜任。

纪律严格、执行力强,是郭台铭给王来春的另一笔财富。

郭台铭说,任何一项工作都对应三个压力:时间,品质与成本。“有压力,才称得上是工作,不然就是玩耍。既然工作难逃压力,就要有一套方法来管理流程,也就是纪律。”

在富士康,纪律比郭台铭的权威更权威。曾有工程师因为不汇报直接开发模具,虽然做出了成绩,仍然被郭台铭辞退。

这种重视纪律性,追求执行力的文化与制度,至今备受争议,但作为富士康最早期的老员工,王来春对此从内心里认可并融入其中。

【3】

1999年,王来春32岁,前途一片光明,但她却离开了富士康。她与哥哥王来胜出资购买了香港立讯公司,干起跟富士康一样的老本行业务:研发、生产、销售各种电子连接线、连接器。

“蹊跷”的地方在于:这看起来是挖富士康的墙角,但却得到富士康的支持。

立讯早期,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领导的正崴精密曾给予其积极协助,而立讯公司最初的业务更是通过第三方代加工生产连接器,然后再卖给富士康。

2004年,王来春回到深圳创办立讯精密。富士康依然是为其贡献超过50%营收的核心客户。战略布局上,王来春紧密围绕着富士康发展,对其进行贴身配套与服务。经营管理上,王来春更是将在富士康学到的“郭台铭精神”深入贯彻,工作中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

依托富士康的业务和精神根基,立讯公司得到飞速的成长。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王来春个人身价达到23亿。曾经的打工妹,登上了中国富豪榜,而郭台铭弟弟郭台强控制的富港电子则为其第三大股东。

上市之后,王来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迅速在连接线、连接器这一领域成为世界王者。其典型成绩包括,成为苹果手表无线充电模组的全球独家供应商,因此每年增加数十亿的收入;成为TYPE-C连接器(不分正反面均可插入的连接器)在中国的唯一标准贡献者,收入也快速增长。如今,立讯精密的市值已高达600多亿,王来春个人财富则突破百亿大关。

这也让郭台铭非常自豪、欣慰,他评论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创造了很多亿万富翁,王来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而王来春自己总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王来春

  • 福布斯中国2024杰出商界女性:王来春再登顶,孟晚舟跃居第二
  • 别让库克跑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离开富士康11年,她的公司上市,市值高达600多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文 / 华商韬略 张军智 夏乔

初中毕业,相貌平平,在中国6.5亿女性中,她被评为最富有的第7人。

【1】

1988年,深圳西乡崩山脚下,富士康建立了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深圳海洋电子插件厂。21岁的王来春成了它的第一批工人。

当时工厂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什么都供应不上,停水、停电是常态。富士康规矩多如山,一停电,工期就被耽误了,半夜来了电,都得爬起来到车间抓紧干。

一个夏天折腾下来,不少人受不了,离开了。但王来春坚持了下来,两点一线,没日没夜,任劳任怨地干。

郭台铭曾讲过一句话,“跆拳道打得好,一定是马步蹲得扎实;少林寺和尚功夫千变万化,是挑了多少年水上山。”

王来春在富士康练成的“马步”,是从流水线的操作员开始干。很多人认为流水线的工作重复而乏味,但台湾管理干部培训时,却说这看似简单的事情,非常重要。大多数工友对这些说教没兴趣,只关心干多少活儿,拿多少钱。但王来春却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以超出干部们要求的标准去执行。

下班了,别人都走了,她还留下来工作。后来被主管发现,多次表扬后提拔了她。

此后,王来春伴随着富士康在大陆的发展,步步高升,到1998年,她已是当时大陆人在富士康的最高领导——“课长”,管理员工数千名。

【2】

若问谁是对王来春影响最大的人,答案一定是富士康总裁郭台铭。

王来春说:“派驻干部(台干)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言传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而这作风,首先来自郭台铭。郭台铭强调干部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才能建立权威,领导别人。

郭台铭本人也时常在车间与员工一起解决生产困难。王来春记得,有一次为了尽快把货赶出来,他直接冲到生产线上,卷起袖子,操作机器,三天都没有睡觉。“他不讲究吃穿、不追求享受,办公室简陋无比,连椅子都是食堂退下来的折叠椅。”

郭台铭重视的另外一件事——培训,强调培训就是生产力,学习就是任务。

90年代初,大陆的富士康还是一个小厂时,就设置了培训中心,既对员工进行人生与思想的开启和引导,又对工作流程和技能做专业教育和培训。郭台铭本人也经常登台授课。当时很多员工叫苦连天,但王来春却乐在其中,因而每次升职,她总能快速胜任。

纪律严格、执行力强,是郭台铭给王来春的另一笔财富。

郭台铭说,任何一项工作都对应三个压力:时间,品质与成本。“有压力,才称得上是工作,不然就是玩耍。既然工作难逃压力,就要有一套方法来管理流程,也就是纪律。”

在富士康,纪律比郭台铭的权威更权威。曾有工程师因为不汇报直接开发模具,虽然做出了成绩,仍然被郭台铭辞退。

这种重视纪律性,追求执行力的文化与制度,至今备受争议,但作为富士康最早期的老员工,王来春对此从内心里认可并融入其中。

【3】

1999年,王来春32岁,前途一片光明,但她却离开了富士康。她与哥哥王来胜出资购买了香港立讯公司,干起跟富士康一样的老本行业务:研发、生产、销售各种电子连接线、连接器。

“蹊跷”的地方在于:这看起来是挖富士康的墙角,但却得到富士康的支持。

立讯早期,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领导的正崴精密曾给予其积极协助,而立讯公司最初的业务更是通过第三方代加工生产连接器,然后再卖给富士康。

2004年,王来春回到深圳创办立讯精密。富士康依然是为其贡献超过50%营收的核心客户。战略布局上,王来春紧密围绕着富士康发展,对其进行贴身配套与服务。经营管理上,王来春更是将在富士康学到的“郭台铭精神”深入贯彻,工作中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

依托富士康的业务和精神根基,立讯公司得到飞速的成长。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王来春个人身价达到23亿。曾经的打工妹,登上了中国富豪榜,而郭台铭弟弟郭台强控制的富港电子则为其第三大股东。

上市之后,王来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迅速在连接线、连接器这一领域成为世界王者。其典型成绩包括,成为苹果手表无线充电模组的全球独家供应商,因此每年增加数十亿的收入;成为TYPE-C连接器(不分正反面均可插入的连接器)在中国的唯一标准贡献者,收入也快速增长。如今,立讯精密的市值已高达600多亿,王来春个人财富则突破百亿大关。

这也让郭台铭非常自豪、欣慰,他评论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创造了很多亿万富翁,王来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而王来春自己总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