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音乐APP往事:腾讯音乐成功上市,背后有多少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音乐APP往事:腾讯音乐成功上市,背后有多少故事?

中国的在线音乐起步也相对较早。2002年,上海人郑南岭正在开发一款“MP3随身听”的听歌软件,他非常喜欢陈慧娴演唱的歌曲《千千阙歌》,在正式上线上线将产品更名为“千千静听”,这款软件就是中国音乐播放器的鼻祖。

作者:宋谨

昨晚,腾讯音乐登录美国拉斯达克。在险象环生的资本环境下,可见腾讯音乐对自己业务还是充满自信,但估值还是与几月前盛传的300亿折损了三分之一。这是自今年全球最大的音乐软件Spotify上市后,该领域的第二家公司,也是中国的第一家。

两家公司的上市背后,是在线音乐发展了20年的成果。无数从业者铺就了大众移动端听歌的路途,而有至少6位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

一、“浪子”肖恩和两位辍学生变革全球音乐产业

“互联网泡沫”临近破灭的前夜,20世纪的最后一年的5月,20岁的肖恩·帕克和19岁的黑客肖恩·范宁推出了歌曲下载软件Napster,这款产品可以让用户在上面随意分享、下载免费音乐,很快,Napster 的用户量就突破了千万。但由于侵犯了美国唱片业的利益,这款产品在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诉讼下宣布关闭。

Napster的失败让帕克在一段时间内身无分文,女朋友建议他找一份服务员的工作,但肖恩的故事远没有止步。

2001年11月的时候, 他的社交网站 Plaxo 登场了,并在随后拿到红杉资本的启动资金,但生活和工作作风与常人迥异的帕克后被股东联合赶出公司。天才总有些独到之处,帕克“勾搭”上了扎克伯格,成为Facebook投资人和首任总裁,利用之前两次创业的成功经验,帮助Facebook迅速走红。他的故事出现在电影《社交网络》之中。

不光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几年后,帕克还主动帮助了后来成为全球最大音乐软件Spotify的创业。

另一位众所周知的大神即将登场。

2001年,乔布斯发布了音乐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式设备——ipod,人类第一次在一个小设备中装入1000首歌曲。也就是这一年,全球数字音乐开始产生营收,达到6亿美元。

2003年苹果的iTunes 4发布,宣告线上音乐商店诞生,每张专辑内的歌曲都可以在iTunes 单独购买,0.99美元一首,每首歌曲都带有FairPlay DRM权限保护。理论上人们终于可以随意听任何一首正版歌曲了,只需通过网络将其下载到本地,但每首计价的模式只有少部分“土豪“才可随意享用。苹果虽然实现了数字音乐的正版化,但并没有打开线上音乐的消费潜力,数字音乐占比只有当年音乐市场的3%。

时间到了2006 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辍学生丹尼尔·埃克和马丁·洛伦兹,在提供非授权歌曲下载的Napster和昂贵的苹果iTunes之后走出了第三条路。他们开发了一款能够即点即播的听正版歌曲的软件Spotify。2008年10月产品正式上线,提供了按月付费和免费两种服务,免费用户在使用Spotify的服务时将被插播一定的广告。

当时,正值全球音乐产业的销售量不断下滑,收入降至169亿美元,Spotify比较容易的争取到了“四大”唱片公司(EMI、索尼、环球和华纳音乐公司)的音乐版权使用,条件是四大唱片公司以11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了Spotif有20%的股份,成为Spotify的最大股东。

2009年,Spotify发展让数字音乐领域的前驱肖恩帕克留意到了,帕克写了份“1700字的情书”,表达了他对Spotify的用户界面和分享功能的极大好感。之后,肖恩还将尼尔·埃克介绍给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通过与Facebook的合作,Spotify在美国快速打开市场。

Spotify彻底改写了全球音乐产业的发展轨迹,随着更多类似产品的加入,通过流媒体方式听歌的用户快速扩大,推动下滑多年的音乐产业也开始逐步回升。今年4月Spotify在美国上市,如今已经成为一家市值超过300亿美元、月活1.8亿、付费用户超过8300万的流媒体巨头。

而最大的竞争者是对数字音乐发展贡献颇多的苹果。2015年6月,苹果发布了自家音乐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正式与Spotify展开竞争。凭借着遍布全球近10亿的硬件用户,以及“前三个月免费“试听的模式,经过3年的发展,Apple Music在全球收获了四千多万用户,更是在不久前于美国本土超过了Spotify。

过去一年,Apple Music的年增长超过了50%,包括Apple music在内的服务业务在今年第三财季获得了95.5亿美金的收入。预计苹果今年全年的服务营收将超过整个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的体量。摩根士利丹甚至预测,未来5年,服务业务的营收将占有苹果总营收的一半。

二、中国音乐软件的三段历程:起于大神程序员,归于巨头

中国的在线音乐起步也相对较早。2002年,上海人郑南岭正在开发一款“MP3随身听”的听歌软件,他非常喜欢陈慧娴演唱的歌曲《千千阙歌》,在正式上线上线将产品更名为“千千静听”,这款软件就是中国音乐播放器的鼻祖,因“小而美”的风格和齐全的歌曲风靡一时。郑南岭换在后来开发了另一款风靡一时的软件“快图浏览”。

2004酷狗音乐上线,紧接着2005年酷我音乐、QQ音乐推出,在加上在线下载音乐的百度MP3,这就是当时的中国数字音乐的头部选手。很多人应该记得打开酷狗软件时的“Hello,酷狗”声音,和找歌神器的百度MP3。

此时,中国互联网的版权意识不浓,这些企业将所能收集到的歌曲全部放到服务器供用户下载。

2006年7月,百度收购了千千静听。2007年,随着iPhone横空出世带来的交互方式的变革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迎来第二个数字音乐的创业浪潮。2008年,码农出身的王智罡推出了一款产品设计和名称与千千静听非常相似的产品天天动听,主要定位于手机听歌,笔者看到能在手机显示桌面歌词的APP,非常激动。这款软件借助了诺基亚塞班的颠峰时期,并赶上安卓/iOS起步时的大潮,快速崛起。紧接着,酷狗、酷我也推出手机版听歌软件。

2010年,手机厂商“中华酷联”通过运营商渠道向市场投放大量千元安卓手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大幕正式拉开,围绕中国大众移动听歌的争夺战随之展开。

2010年5月7日,现为映客直播创始人的奉佑生成立了彩云在线,推出多米音乐。这款软件在国内首推了歌单模式,以其精美的界面与丰富的歌曲歌手信息,迅速俘获了一大批刚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到2015年用户量超过了4亿。

而直到2013年4月,一个后知后觉的参与者登场了,网易推出了网易云音乐。在发布会上,一向对小众歌曲有癖好的网易创始人丁磊说“移动化、云服务化、社会化已让数字音乐的传播和消费发生革命性变化”。网易云音乐很好的吸收了多米音乐的产品界面及Spotify的歌单推荐功能,加上网易一向擅长的“跟帖”功能营造了乐评社区。我们在不同音乐APP点开同一首歌曲,网易云音乐上的评论数量几乎都超过了在估值和营收上领先它的QQ音乐,有超过20万用户在金玟岐的《岁月神偷》下分享与歌曲有关的故事。

乐单+乐评的独特模式让网易云音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2015年7月用户数获得1亿用户以后,随着口碑的发酵,接下来用了一年便获得了第二个1亿用户,紧接着第三、第四个1亿用户仅用了7个月,截止2017年底,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已经突破了4亿。

2013年,开始部署大文娱业务的阿里,2004年,阿里收购天天动听,2015年3月,阿里将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组成了阿里音乐公司。

第三阶段,版权争夺时代。2015年是中国的“音乐版权元年”,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这条被人们称为“史上最严版权令”的通知瞬间改变了互联网音乐的格局,在线音乐市场结束了“免费的午餐”阶段,音乐平台在限令到期后主动下架没有获得授权的歌曲,当时用户就会发现每过几天有些歌曲就变成“灰色”,无法播放。同时,各大广播电台、商场、卡拉OK商家也开始缴纳版权使用费。

最严版权令生效初期,音乐平台开始需要支付大量版权费,而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没养成,突如其来的版权成本上升让中国在线音乐进入了阵痛期,一场合并重组的浪潮便拉开帷幕。

2015年底,百度与音乐版权公司太和音乐宣布合并。腾讯、阿里凭借充足的资金频繁出手,拓展独家版权资源,阿里购得了滚石、相信音乐、华研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腾讯更是先后与索尼、环球、华纳三大唱片业巨头签署了独家数字音乐领域版权协议。而昔日的老大老二酷狗、酷我结盟重组为“海洋音乐集团”抵抗BAT的猛烈袭击,并于2016年初冲击IPO。

几月后,腾讯向海洋音乐集团伸出了橄榄枝,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以及QQ音乐三个平台合并,重组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数字音乐公司。

围绕版权的明争暗斗此起彼伏。各大厂商利用手中的音乐版权在相互之间发起“维权诉讼大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腾讯以版权为由屏蔽网易云音乐的分享链接。

而中小品牌音乐软件开始加速消亡,甚至数亿多米音乐浑然倒下。2018年3月,多米音乐宣布永久停更。

自此,中国的流媒体音乐被BATN股份。而整合还在继续,玩坏了“天天静听”的百度,在10月战略投资了网易云音乐。

与乱世出英雄相似,一个产业的变革过程中总会英雄辈出,但时间却最终吝于将他们全放到聚光灯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音乐APP往事:腾讯音乐成功上市,背后有多少故事?

中国的在线音乐起步也相对较早。2002年,上海人郑南岭正在开发一款“MP3随身听”的听歌软件,他非常喜欢陈慧娴演唱的歌曲《千千阙歌》,在正式上线上线将产品更名为“千千静听”,这款软件就是中国音乐播放器的鼻祖。

作者:宋谨

昨晚,腾讯音乐登录美国拉斯达克。在险象环生的资本环境下,可见腾讯音乐对自己业务还是充满自信,但估值还是与几月前盛传的300亿折损了三分之一。这是自今年全球最大的音乐软件Spotify上市后,该领域的第二家公司,也是中国的第一家。

两家公司的上市背后,是在线音乐发展了20年的成果。无数从业者铺就了大众移动端听歌的路途,而有至少6位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

一、“浪子”肖恩和两位辍学生变革全球音乐产业

“互联网泡沫”临近破灭的前夜,20世纪的最后一年的5月,20岁的肖恩·帕克和19岁的黑客肖恩·范宁推出了歌曲下载软件Napster,这款产品可以让用户在上面随意分享、下载免费音乐,很快,Napster 的用户量就突破了千万。但由于侵犯了美国唱片业的利益,这款产品在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诉讼下宣布关闭。

Napster的失败让帕克在一段时间内身无分文,女朋友建议他找一份服务员的工作,但肖恩的故事远没有止步。

2001年11月的时候, 他的社交网站 Plaxo 登场了,并在随后拿到红杉资本的启动资金,但生活和工作作风与常人迥异的帕克后被股东联合赶出公司。天才总有些独到之处,帕克“勾搭”上了扎克伯格,成为Facebook投资人和首任总裁,利用之前两次创业的成功经验,帮助Facebook迅速走红。他的故事出现在电影《社交网络》之中。

不光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几年后,帕克还主动帮助了后来成为全球最大音乐软件Spotify的创业。

另一位众所周知的大神即将登场。

2001年,乔布斯发布了音乐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式设备——ipod,人类第一次在一个小设备中装入1000首歌曲。也就是这一年,全球数字音乐开始产生营收,达到6亿美元。

2003年苹果的iTunes 4发布,宣告线上音乐商店诞生,每张专辑内的歌曲都可以在iTunes 单独购买,0.99美元一首,每首歌曲都带有FairPlay DRM权限保护。理论上人们终于可以随意听任何一首正版歌曲了,只需通过网络将其下载到本地,但每首计价的模式只有少部分“土豪“才可随意享用。苹果虽然实现了数字音乐的正版化,但并没有打开线上音乐的消费潜力,数字音乐占比只有当年音乐市场的3%。

时间到了2006 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辍学生丹尼尔·埃克和马丁·洛伦兹,在提供非授权歌曲下载的Napster和昂贵的苹果iTunes之后走出了第三条路。他们开发了一款能够即点即播的听正版歌曲的软件Spotify。2008年10月产品正式上线,提供了按月付费和免费两种服务,免费用户在使用Spotify的服务时将被插播一定的广告。

当时,正值全球音乐产业的销售量不断下滑,收入降至169亿美元,Spotify比较容易的争取到了“四大”唱片公司(EMI、索尼、环球和华纳音乐公司)的音乐版权使用,条件是四大唱片公司以11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了Spotif有20%的股份,成为Spotify的最大股东。

2009年,Spotify发展让数字音乐领域的前驱肖恩帕克留意到了,帕克写了份“1700字的情书”,表达了他对Spotify的用户界面和分享功能的极大好感。之后,肖恩还将尼尔·埃克介绍给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通过与Facebook的合作,Spotify在美国快速打开市场。

Spotify彻底改写了全球音乐产业的发展轨迹,随着更多类似产品的加入,通过流媒体方式听歌的用户快速扩大,推动下滑多年的音乐产业也开始逐步回升。今年4月Spotify在美国上市,如今已经成为一家市值超过300亿美元、月活1.8亿、付费用户超过8300万的流媒体巨头。

而最大的竞争者是对数字音乐发展贡献颇多的苹果。2015年6月,苹果发布了自家音乐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正式与Spotify展开竞争。凭借着遍布全球近10亿的硬件用户,以及“前三个月免费“试听的模式,经过3年的发展,Apple Music在全球收获了四千多万用户,更是在不久前于美国本土超过了Spotify。

过去一年,Apple Music的年增长超过了50%,包括Apple music在内的服务业务在今年第三财季获得了95.5亿美金的收入。预计苹果今年全年的服务营收将超过整个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的体量。摩根士利丹甚至预测,未来5年,服务业务的营收将占有苹果总营收的一半。

二、中国音乐软件的三段历程:起于大神程序员,归于巨头

中国的在线音乐起步也相对较早。2002年,上海人郑南岭正在开发一款“MP3随身听”的听歌软件,他非常喜欢陈慧娴演唱的歌曲《千千阙歌》,在正式上线上线将产品更名为“千千静听”,这款软件就是中国音乐播放器的鼻祖,因“小而美”的风格和齐全的歌曲风靡一时。郑南岭换在后来开发了另一款风靡一时的软件“快图浏览”。

2004酷狗音乐上线,紧接着2005年酷我音乐、QQ音乐推出,在加上在线下载音乐的百度MP3,这就是当时的中国数字音乐的头部选手。很多人应该记得打开酷狗软件时的“Hello,酷狗”声音,和找歌神器的百度MP3。

此时,中国互联网的版权意识不浓,这些企业将所能收集到的歌曲全部放到服务器供用户下载。

2006年7月,百度收购了千千静听。2007年,随着iPhone横空出世带来的交互方式的变革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迎来第二个数字音乐的创业浪潮。2008年,码农出身的王智罡推出了一款产品设计和名称与千千静听非常相似的产品天天动听,主要定位于手机听歌,笔者看到能在手机显示桌面歌词的APP,非常激动。这款软件借助了诺基亚塞班的颠峰时期,并赶上安卓/iOS起步时的大潮,快速崛起。紧接着,酷狗、酷我也推出手机版听歌软件。

2010年,手机厂商“中华酷联”通过运营商渠道向市场投放大量千元安卓手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大幕正式拉开,围绕中国大众移动听歌的争夺战随之展开。

2010年5月7日,现为映客直播创始人的奉佑生成立了彩云在线,推出多米音乐。这款软件在国内首推了歌单模式,以其精美的界面与丰富的歌曲歌手信息,迅速俘获了一大批刚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到2015年用户量超过了4亿。

而直到2013年4月,一个后知后觉的参与者登场了,网易推出了网易云音乐。在发布会上,一向对小众歌曲有癖好的网易创始人丁磊说“移动化、云服务化、社会化已让数字音乐的传播和消费发生革命性变化”。网易云音乐很好的吸收了多米音乐的产品界面及Spotify的歌单推荐功能,加上网易一向擅长的“跟帖”功能营造了乐评社区。我们在不同音乐APP点开同一首歌曲,网易云音乐上的评论数量几乎都超过了在估值和营收上领先它的QQ音乐,有超过20万用户在金玟岐的《岁月神偷》下分享与歌曲有关的故事。

乐单+乐评的独特模式让网易云音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2015年7月用户数获得1亿用户以后,随着口碑的发酵,接下来用了一年便获得了第二个1亿用户,紧接着第三、第四个1亿用户仅用了7个月,截止2017年底,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已经突破了4亿。

2013年,开始部署大文娱业务的阿里,2004年,阿里收购天天动听,2015年3月,阿里将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组成了阿里音乐公司。

第三阶段,版权争夺时代。2015年是中国的“音乐版权元年”,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这条被人们称为“史上最严版权令”的通知瞬间改变了互联网音乐的格局,在线音乐市场结束了“免费的午餐”阶段,音乐平台在限令到期后主动下架没有获得授权的歌曲,当时用户就会发现每过几天有些歌曲就变成“灰色”,无法播放。同时,各大广播电台、商场、卡拉OK商家也开始缴纳版权使用费。

最严版权令生效初期,音乐平台开始需要支付大量版权费,而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没养成,突如其来的版权成本上升让中国在线音乐进入了阵痛期,一场合并重组的浪潮便拉开帷幕。

2015年底,百度与音乐版权公司太和音乐宣布合并。腾讯、阿里凭借充足的资金频繁出手,拓展独家版权资源,阿里购得了滚石、相信音乐、华研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腾讯更是先后与索尼、环球、华纳三大唱片业巨头签署了独家数字音乐领域版权协议。而昔日的老大老二酷狗、酷我结盟重组为“海洋音乐集团”抵抗BAT的猛烈袭击,并于2016年初冲击IPO。

几月后,腾讯向海洋音乐集团伸出了橄榄枝,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以及QQ音乐三个平台合并,重组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数字音乐公司。

围绕版权的明争暗斗此起彼伏。各大厂商利用手中的音乐版权在相互之间发起“维权诉讼大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腾讯以版权为由屏蔽网易云音乐的分享链接。

而中小品牌音乐软件开始加速消亡,甚至数亿多米音乐浑然倒下。2018年3月,多米音乐宣布永久停更。

自此,中国的流媒体音乐被BATN股份。而整合还在继续,玩坏了“天天静听”的百度,在10月战略投资了网易云音乐。

与乱世出英雄相似,一个产业的变革过程中总会英雄辈出,但时间却最终吝于将他们全放到聚光灯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