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近期越发凶猛,上证综指从去年1996.2点已冲至眼下4400点,沪深两市热得发烫,日成交额更创下1.8万亿元的历史新高。
然而,股市的好兄弟---经济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速创出24年来的最低值7.4%。今年一季度,增速更是险守7%。最近几日,小编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中国经济这么差股市还使劲上涨?”老人儿常说“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现在此话也不尽然。
目前中国陷入了股市牛与经济熊的“新牛熊对决”。中国经济需要牛市,国家鼓励和支持万众创业,全民炒股。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资金流入股市是对实体经济的一种支持。股市持续的震荡上行给中国经济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正效应。
去年年底某专家向金融之家表示:股市上涨给个人和企业带来的财富效应将进入实体经济形成正循环,股市上行将成今年经济拉动力。最近不少报道都提到赚了钱的股民买房买车的热情高涨,他们在旅游、购物、娱乐等方面也变得更加慷慨,股市的“牛气”明显带动了消费的“豪气”。
随着股市大牛的一路高歌,监管层也越发坚定为支持股票市场轮番站台喊话,都表现出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国家战略意志。这种场景可是中国股市25年来破天荒的头一次。
为何监管层的态度急速转变呢?据金融之家分析师分析,股市上涨可提升国有股权价格,有利于国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重组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处置国有资产的过程更为容易;股市上涨可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个久而不解的难题打开方便之门,有利于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所引发的金融风险。
资金的本质都是逐利的,哪里收益高,就投向哪里。当房地产投资不再那么景气、当余额宝的收益率降到5%以下、当P2P网贷平台风险频现,火的发烫的股市自然就成为相当不错的投资选择。股市大热,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邻里乃至刚大学毕业的90后纷纷的加入了炒股大军中,股民们都怕去晚了吃不到肉而喝汤又不解馋。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是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首先,主要指标增速明显放缓。其次,企业效益持续下滑。最后,增长底部尚未探明,预计三季度宏观经济能触底反弹。去年垫底的东北三省,连李克强总理都直言东北经济数据让他感到“揪心”。
虽然GDP同比仅增长7.0%,但第三产业的增长达到了7.9%,它的增加值占整体的比重已经超过50%(51.6%)。工业的创新升级步伐也在加快,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长7.7%,这些都超过了GDP的整体增速。与此同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却同比下降了5.6%,这都说明我们国家经济放缓了一些速度,但带来了质量的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加强了。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已经发现,经济增速的下滑与股市的红火之间并不矛盾,而且很多业内专家认为,这次股市之所以能获得大量的资金青睐并上涨,实际上也正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实施精准调控的结果,是投资者对改革有信心,对经济预期有信心,这是一轮真正的改革牛。
股市与经济不能以输赢定论,经济增速和股市上涨的对应是非常自由的,经济高速增长股市可能很差也可能很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股市可能很差也可能很好。
牛市,因中国经济走熊而起,也会因中国经济走牛而终。经济L型探底企稳,牛市有顶部;经济U型反弹,牛市不言顶;经济止不住下跌,重回熊市。
证券市场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股市的红利也不是一天就吞完。我们期许一个持续的牛市,它既能够真正滋润中国实体经济,也能让居民分享经济增长和股市发展的双重红利。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快速上涨、股民喜形于色,然而一旦股市形成泡沫,加上越来越多的新手进入股市,那可能出现的就是愁眉苦脸。所以金融之家提醒股民在投资时一定要谨慎谨慎,不要被火热的股市烧坏了脑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