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吴奇隆演男月嫂,集撒狗血和正能量为一体的剧竟然没人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吴奇隆演男月嫂,集撒狗血和正能量为一体的剧竟然没人看?

这部剧诚实地展现了男月嫂面临的文化困境,还通过剧情暗示了突破这些困境的方法,很聪明。

在我的印象中,吴奇隆一直都是俊朗帅气男人味的代名词。

或者是帅气不羁的萧十一郎,

图/豆瓣

或是沉稳忧郁的四爷,

图/豆瓣

或是狂妄霸气的上官警我。

图/豆瓣

无论是何种形象,吴奇隆都能熟练驾驭,给观众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出所料,这次他颠覆性地扮演的一位“月嫂”,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吴奇隆的新剧《月嫂先生》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都市情感剧。

图/豆瓣

很少看见既撒狗粮又当课代表的偶像剧男主,更少看见干涉了孩子婚恋后诚心道歉的长辈。

像这样集狗血与正能量于一身的科普情感轻喜剧,可以拍个续集!

这是一个关于男月嫂的故事

《月嫂先生》讲述了吴奇隆扮演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海归博士沈心唯,在学习母婴护理、持证上岗当“月嫂”的同时,和李小冉扮演的单身孕妈那娜相恋的曲折故事。

图/豆瓣

最近几年的国产剧越来越认真地塑造专业人士,但《月嫂先生》更进一步:

吴奇隆在剧中大肆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安利方便孕妈生活的黑科技,而我居然被种草了。

吴奇隆在这部剧中的人设,就像母婴护理界的梁文道。他辛苦背的大段专业台词,为我节省了许多啃育儿书的时间。

《月嫂先生》的剧情设计既有新意,又接地气。除了介绍母婴护理知识,还讨论了育儿中的父亲参与和代际冲突等议题,满足了观众对科学育儿的渴望。

图/搜狗

月嫂先生代表的男性群体,是打破性别偏见的男月嫂,更是重视家庭生活、积极参与子女成长的新型爸爸。

这两类男性的出现,和非传统家庭逐渐走上台面息息相关。

《月嫂先生》着重刻画了三类非传统家庭。

第一类非传统家庭中,妈妈不爱或者不会当妈妈。代表人物是沈心唯的妈妈和一位女客户。

图/爱奇艺

沈心唯的妈妈是人类学家。她在学术上极有抱负,和儿子关系疏远。

沈心唯和那娜结婚后,她的主要功能是劝他们离婚。

沈心唯的女客户是一个用生命在打游戏的玩家妈妈。

那娜的妈妈看不下去,竟免费为她当保姆。

图/爱奇艺

第二类非传统家庭的代表人物是那娜。

她是一位成功女性,意外怀孕后想过堕胎和当单身妈妈。

图/爱奇艺

为了隐瞒孩子父亲的身份,她骗父母说孩子是试管婴儿。这一系列剧情涉及了单身生育的部分情况。

第三类非传统家庭中,有拒绝母职惩罚的妈妈,代表人物是女二阮溪溪。

她是演员,生育后一心想着早日复出。

图/搜狗

如今,宣扬“娘道”真的不好使了。

在新型家庭的日益增多的新时代,催生了男月嫂,更召唤那些尊重性别平等的家人。

此外,编剧塑造了一批奇葩配角来暗怼男权和父权,如巨婴父母(尤其是那娜的妈妈和男二刘傥的父母)、妈宝男(刘傥)、渣男(那娜的前任)、干预儿女婚恋的父母(剧中所有的父母)。

这些配角的存在,反衬出沈心唯代表的新型丈夫和父亲形象,才是大势所趋。

他们有志,有识,有爱,有为;当然,他们面对的文化挑战也不容小觑。

男月嫂沈心唯在职场和亲友中受到全面的性别歧视。

从月子中心的老板和客户,到妻子和好兄弟,都对他的职业选择发出过质疑。

图/搜狗

这些质疑,体现了大众依然较为保守的生育观念和性别意识。

这部剧诚实地展现了男月嫂面临的文化困境,还通过剧情暗示了突破这些困境的方法,很聪明。

既然现在国家鼓励生育,那么改变大众对母婴护理、育儿、家庭责任分配的认知很重要,否则女性是不愿意生育的。

男保姆如何突破文化障碍

《月嫂先生》不是第一部讨论男保姆的影视剧。

对照国外类似的影视剧,可以看出这类作品的共同点:

1.强调男性育儿时的蹩脚;

图/世界杯奶爸

2.强调能干的男保姆很“娘”;

图/少男奶爸

3.强调男主人对男保姆的不适;

《老友记》中,罗斯很抗拒瑞秋为女儿找的男保姆

然而正面塑造男保姆的形象,无疑能帮助男保姆战胜性别歧视,突破文化困境。

不过,未来的编剧们只要考察一下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的男保姆市场,就能获得许多灵感。

各国的男保姆招聘网站在招贤纳才时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为男保姆及其代表的性别平等文化喝彩,二是对男保姆提出高要求。

来源ABC NEWS

2006年,澳大利亚的两名女保姆在伦敦成立了名为“我的大伙伴”的男保姆公司。

“我的大伙伴”公司里的男保姆

她们坚信,一些孩子能够获益于男性榜样的鼓励、照顾与热情。12年来,这个公司在英国和澳大利亚都成立了办事处。

美国的“洛杉矶男保姆”公司要求求职者在幼教领域有五年的经验,持有效的急救术资格证,有大学教育程度,无犯罪记录,有驾照和良好的驾驶记录,交通工具必须可靠、有保险,愿意在这个职位工作至少一年……

“洛杉矶男保姆”公司的男保姆

美国的“我的男保姆”公司在做应聘者背景调查时,会查全国犯罪信息系统、性犯罪者登记处等四个数据库。

英国保姆网站“男保姆和我”介绍,他们雇用的男女保姆都在攻读硕士或更高学位。

“男保姆和我”网站的两位创始人

男保姆的收入也很可观。

两年前纽约州的最低时薪是9美元,而兼职男保姆的时薪就普遍是20美元了。纽约上东区的男保姆一年可赚8万-10万美元,外加医保等福利。

所以,如果《月嫂先生》拍续集,可以拍拍沈心唯手下的男月嫂或男保姆们,如何一边勤劳致富,一边帮10后们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作者

哈哈

喜欢娱乐新闻,9岁入坑,传播学研究硕士,关注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暴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吴奇隆演男月嫂,集撒狗血和正能量为一体的剧竟然没人看?

这部剧诚实地展现了男月嫂面临的文化困境,还通过剧情暗示了突破这些困境的方法,很聪明。

在我的印象中,吴奇隆一直都是俊朗帅气男人味的代名词。

或者是帅气不羁的萧十一郎,

图/豆瓣

或是沉稳忧郁的四爷,

图/豆瓣

或是狂妄霸气的上官警我。

图/豆瓣

无论是何种形象,吴奇隆都能熟练驾驭,给观众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出所料,这次他颠覆性地扮演的一位“月嫂”,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吴奇隆的新剧《月嫂先生》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都市情感剧。

图/豆瓣

很少看见既撒狗粮又当课代表的偶像剧男主,更少看见干涉了孩子婚恋后诚心道歉的长辈。

像这样集狗血与正能量于一身的科普情感轻喜剧,可以拍个续集!

这是一个关于男月嫂的故事

《月嫂先生》讲述了吴奇隆扮演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海归博士沈心唯,在学习母婴护理、持证上岗当“月嫂”的同时,和李小冉扮演的单身孕妈那娜相恋的曲折故事。

图/豆瓣

最近几年的国产剧越来越认真地塑造专业人士,但《月嫂先生》更进一步:

吴奇隆在剧中大肆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安利方便孕妈生活的黑科技,而我居然被种草了。

吴奇隆在这部剧中的人设,就像母婴护理界的梁文道。他辛苦背的大段专业台词,为我节省了许多啃育儿书的时间。

《月嫂先生》的剧情设计既有新意,又接地气。除了介绍母婴护理知识,还讨论了育儿中的父亲参与和代际冲突等议题,满足了观众对科学育儿的渴望。

图/搜狗

月嫂先生代表的男性群体,是打破性别偏见的男月嫂,更是重视家庭生活、积极参与子女成长的新型爸爸。

这两类男性的出现,和非传统家庭逐渐走上台面息息相关。

《月嫂先生》着重刻画了三类非传统家庭。

第一类非传统家庭中,妈妈不爱或者不会当妈妈。代表人物是沈心唯的妈妈和一位女客户。

图/爱奇艺

沈心唯的妈妈是人类学家。她在学术上极有抱负,和儿子关系疏远。

沈心唯和那娜结婚后,她的主要功能是劝他们离婚。

沈心唯的女客户是一个用生命在打游戏的玩家妈妈。

那娜的妈妈看不下去,竟免费为她当保姆。

图/爱奇艺

第二类非传统家庭的代表人物是那娜。

她是一位成功女性,意外怀孕后想过堕胎和当单身妈妈。

图/爱奇艺

为了隐瞒孩子父亲的身份,她骗父母说孩子是试管婴儿。这一系列剧情涉及了单身生育的部分情况。

第三类非传统家庭中,有拒绝母职惩罚的妈妈,代表人物是女二阮溪溪。

她是演员,生育后一心想着早日复出。

图/搜狗

如今,宣扬“娘道”真的不好使了。

在新型家庭的日益增多的新时代,催生了男月嫂,更召唤那些尊重性别平等的家人。

此外,编剧塑造了一批奇葩配角来暗怼男权和父权,如巨婴父母(尤其是那娜的妈妈和男二刘傥的父母)、妈宝男(刘傥)、渣男(那娜的前任)、干预儿女婚恋的父母(剧中所有的父母)。

这些配角的存在,反衬出沈心唯代表的新型丈夫和父亲形象,才是大势所趋。

他们有志,有识,有爱,有为;当然,他们面对的文化挑战也不容小觑。

男月嫂沈心唯在职场和亲友中受到全面的性别歧视。

从月子中心的老板和客户,到妻子和好兄弟,都对他的职业选择发出过质疑。

图/搜狗

这些质疑,体现了大众依然较为保守的生育观念和性别意识。

这部剧诚实地展现了男月嫂面临的文化困境,还通过剧情暗示了突破这些困境的方法,很聪明。

既然现在国家鼓励生育,那么改变大众对母婴护理、育儿、家庭责任分配的认知很重要,否则女性是不愿意生育的。

男保姆如何突破文化障碍

《月嫂先生》不是第一部讨论男保姆的影视剧。

对照国外类似的影视剧,可以看出这类作品的共同点:

1.强调男性育儿时的蹩脚;

图/世界杯奶爸

2.强调能干的男保姆很“娘”;

图/少男奶爸

3.强调男主人对男保姆的不适;

《老友记》中,罗斯很抗拒瑞秋为女儿找的男保姆

然而正面塑造男保姆的形象,无疑能帮助男保姆战胜性别歧视,突破文化困境。

不过,未来的编剧们只要考察一下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的男保姆市场,就能获得许多灵感。

各国的男保姆招聘网站在招贤纳才时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为男保姆及其代表的性别平等文化喝彩,二是对男保姆提出高要求。

来源ABC NEWS

2006年,澳大利亚的两名女保姆在伦敦成立了名为“我的大伙伴”的男保姆公司。

“我的大伙伴”公司里的男保姆

她们坚信,一些孩子能够获益于男性榜样的鼓励、照顾与热情。12年来,这个公司在英国和澳大利亚都成立了办事处。

美国的“洛杉矶男保姆”公司要求求职者在幼教领域有五年的经验,持有效的急救术资格证,有大学教育程度,无犯罪记录,有驾照和良好的驾驶记录,交通工具必须可靠、有保险,愿意在这个职位工作至少一年……

“洛杉矶男保姆”公司的男保姆

美国的“我的男保姆”公司在做应聘者背景调查时,会查全国犯罪信息系统、性犯罪者登记处等四个数据库。

英国保姆网站“男保姆和我”介绍,他们雇用的男女保姆都在攻读硕士或更高学位。

“男保姆和我”网站的两位创始人

男保姆的收入也很可观。

两年前纽约州的最低时薪是9美元,而兼职男保姆的时薪就普遍是20美元了。纽约上东区的男保姆一年可赚8万-10万美元,外加医保等福利。

所以,如果《月嫂先生》拍续集,可以拍拍沈心唯手下的男月嫂或男保姆们,如何一边勤劳致富,一边帮10后们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作者

哈哈

喜欢娱乐新闻,9岁入坑,传播学研究硕士,关注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暴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