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手机无边框”群殴背后你应该知道的真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机无边框”群殴背后你应该知道的真相

中国厂商要做差异化,纠结于口水仗是小家子气,找上游厂商开发独家专用的技术才是差异化的根本。边框口水仗可以休矣。

最近一段时间,手机边框这个问题成了微博上的热点。起因是乐视发布手机的时候号称自己无边框,但是显示出来一片大黑边。雷军开始调侃说,这能算无边框的话,那小米4和Note也都能叫无边框手机了。此番言论迅速引来乐视TV总裁梁军的回击,他高调向雷军科普了所谓无边框的概念,提出来一个ID无边框,令业界跌碎眼镜。紧接着360与OPPO加入战事,老周对乐视的无边框提出质疑,而陈明永则暗示自己才是无边框技术的“鼻祖”。最后Nubia智能手机总经理倪飞也站了出来,强调Nubia Z9才是真正的无边框手机。

到底谁才是无边框,各个厂商的CEO争吵这个为了啥呢?我们从头说起。

一、从窄边框说起

首先说一句废话,手机是从出现以来就是单手手持打电话的,而不是两只手捧在面前打。也不是用耳机打。因为这种传承下来的操作方式,决定了手机要单手把持。

既然单手把持,就有一个把持舒适的问题。数字键盘机时代,不考虑屏幕大小,手机宽度一般在45mm-50mm,厚度一般在15mm以上。翻盖手机轻易达到25mm,摩托罗拉的v3做到13.9mm就惊为天人了。

早期的WM智能手机大一些,但是事实证明宽度超过70mm,厚度超过15mm,普通人的手掌就很难把持,多普达900这种异类根本就没法单手操作。

iPhone一代就考虑了手掌与大屏幕的矛盾,选择了3.5寸的3:2屏幕,宽度控制在62mm左右,厚度控制在12mm左右,这个尺寸基本就是大部分人手掌把持的极限了。

后来随着手机越来越薄,手机宽度可以大一点,但是到70mm-75mm也就到头了,再大需要vivo这种在UI上为单手操作优化,所以主流手机的宽度基本都在75mm以内。

而手机屏幕越大体验越好。屏幕要大,手机要窄,就只有从边框上做手脚了,这就是厂商要对边框下手的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单边边框(广义概念,手机宽度减去屏幕显示宽度除以2)都在5mm以上。直到iPhone4用金属边框突破了这个极限。此后边框就越来越窄。

魅族MX是很长一段时间边框记录的保持者,3.5mm,在当年这已经是极窄的边框了。

此后随着产业链的成熟(窄边框面板)和手机宽度与屏幕尺寸矛盾的日益突出,窄边框普及。边框记录也被不断刷新。如今2mm左右的边框已经很普及了。

二、从窄边框到无边框

窄边框到了一定极限就无法再窄下去,因为手机侧面是要有保护的,边框窄了,抗摔能力就弱了,这里有个极限。但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厂商不得不动脑筋,于是就有了新技术。

OLED是一种柔性显示屏幕,三星就利用这个特性把屏幕弯曲到了侧面,虽然不是真正的无边框,但是看上去很像无边框了。

而真正动脑筋的还是OPPO,OPPO利用光学折射,把屏幕的内容折射到边框上的盖板玻璃上,这样你正面看,边框的黑边被折射的内容遮挡,看上去就真像无边框了,OPPO还把这个折射申请了专利。

Nubia Z9也号称无边框,目前技术细节还没有透露,不过从图片看和OPPO不太一样,似乎是用2.5D玻璃尽可能把边框做的曲面化,这样边框和屏幕不在一个平面上,看上去也像无边框,和三星有点类似。

至于乐视那个ID无边框,我就无力吐槽了,因为之前没有这么个概念,如果这个能算无边框,那么从全贴合屏幕出现以后,很多手机都算无边框了,难怪雷军吐槽他。

三、差异难找才是炒作无边框的原因

其实边框的炒作在2012年就已经被手机厂商反复用过了,不过当年炒的是窄边框。

厂家纠结这个,还是因为手机同质化严重,差异点难找。自从OPPO Find5之后,手机顶配成为各家旗舰的常态,各家都找供应链最强的硬件,结果就是各家的旗舰都一样。

再加上大屏幕手机的ID设计雷同,要做点差异化实在是太难了。

于是,边框,2.5D玻璃,一块304不锈钢的艺术之旅就成了宣传的热点。为了边框撕逼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以中国厂商现在的规模,有实力有志向的厂商应该走定制硬件这一步了。

苹果独步天下,除了IOS,还因为他收购了CPU设计厂商,有最强的处理器。

三星手里有14nm工艺,在A57核心上就是能压高通一头,三星的旗舰也比各家的安卓旗舰都强。

中国厂商要做差异化,纠结于口水仗是小家子气,找上游厂商开发独家专用的技术才是差异化的根本。边框撕逼可以休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机无边框”群殴背后你应该知道的真相

中国厂商要做差异化,纠结于口水仗是小家子气,找上游厂商开发独家专用的技术才是差异化的根本。边框口水仗可以休矣。

最近一段时间,手机边框这个问题成了微博上的热点。起因是乐视发布手机的时候号称自己无边框,但是显示出来一片大黑边。雷军开始调侃说,这能算无边框的话,那小米4和Note也都能叫无边框手机了。此番言论迅速引来乐视TV总裁梁军的回击,他高调向雷军科普了所谓无边框的概念,提出来一个ID无边框,令业界跌碎眼镜。紧接着360与OPPO加入战事,老周对乐视的无边框提出质疑,而陈明永则暗示自己才是无边框技术的“鼻祖”。最后Nubia智能手机总经理倪飞也站了出来,强调Nubia Z9才是真正的无边框手机。

到底谁才是无边框,各个厂商的CEO争吵这个为了啥呢?我们从头说起。

一、从窄边框说起

首先说一句废话,手机是从出现以来就是单手手持打电话的,而不是两只手捧在面前打。也不是用耳机打。因为这种传承下来的操作方式,决定了手机要单手把持。

既然单手把持,就有一个把持舒适的问题。数字键盘机时代,不考虑屏幕大小,手机宽度一般在45mm-50mm,厚度一般在15mm以上。翻盖手机轻易达到25mm,摩托罗拉的v3做到13.9mm就惊为天人了。

早期的WM智能手机大一些,但是事实证明宽度超过70mm,厚度超过15mm,普通人的手掌就很难把持,多普达900这种异类根本就没法单手操作。

iPhone一代就考虑了手掌与大屏幕的矛盾,选择了3.5寸的3:2屏幕,宽度控制在62mm左右,厚度控制在12mm左右,这个尺寸基本就是大部分人手掌把持的极限了。

后来随着手机越来越薄,手机宽度可以大一点,但是到70mm-75mm也就到头了,再大需要vivo这种在UI上为单手操作优化,所以主流手机的宽度基本都在75mm以内。

而手机屏幕越大体验越好。屏幕要大,手机要窄,就只有从边框上做手脚了,这就是厂商要对边框下手的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单边边框(广义概念,手机宽度减去屏幕显示宽度除以2)都在5mm以上。直到iPhone4用金属边框突破了这个极限。此后边框就越来越窄。

魅族MX是很长一段时间边框记录的保持者,3.5mm,在当年这已经是极窄的边框了。

此后随着产业链的成熟(窄边框面板)和手机宽度与屏幕尺寸矛盾的日益突出,窄边框普及。边框记录也被不断刷新。如今2mm左右的边框已经很普及了。

二、从窄边框到无边框

窄边框到了一定极限就无法再窄下去,因为手机侧面是要有保护的,边框窄了,抗摔能力就弱了,这里有个极限。但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厂商不得不动脑筋,于是就有了新技术。

OLED是一种柔性显示屏幕,三星就利用这个特性把屏幕弯曲到了侧面,虽然不是真正的无边框,但是看上去很像无边框了。

而真正动脑筋的还是OPPO,OPPO利用光学折射,把屏幕的内容折射到边框上的盖板玻璃上,这样你正面看,边框的黑边被折射的内容遮挡,看上去就真像无边框了,OPPO还把这个折射申请了专利。

Nubia Z9也号称无边框,目前技术细节还没有透露,不过从图片看和OPPO不太一样,似乎是用2.5D玻璃尽可能把边框做的曲面化,这样边框和屏幕不在一个平面上,看上去也像无边框,和三星有点类似。

至于乐视那个ID无边框,我就无力吐槽了,因为之前没有这么个概念,如果这个能算无边框,那么从全贴合屏幕出现以后,很多手机都算无边框了,难怪雷军吐槽他。

三、差异难找才是炒作无边框的原因

其实边框的炒作在2012年就已经被手机厂商反复用过了,不过当年炒的是窄边框。

厂家纠结这个,还是因为手机同质化严重,差异点难找。自从OPPO Find5之后,手机顶配成为各家旗舰的常态,各家都找供应链最强的硬件,结果就是各家的旗舰都一样。

再加上大屏幕手机的ID设计雷同,要做点差异化实在是太难了。

于是,边框,2.5D玻璃,一块304不锈钢的艺术之旅就成了宣传的热点。为了边框撕逼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以中国厂商现在的规模,有实力有志向的厂商应该走定制硬件这一步了。

苹果独步天下,除了IOS,还因为他收购了CPU设计厂商,有最强的处理器。

三星手里有14nm工艺,在A57核心上就是能压高通一头,三星的旗舰也比各家的安卓旗舰都强。

中国厂商要做差异化,纠结于口水仗是小家子气,找上游厂商开发独家专用的技术才是差异化的根本。边框撕逼可以休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