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尼泊尔地震让谷歌失去一个英雄,但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尼泊尔地震让谷歌失去一个英雄,但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弗雷丁堡今年只有33岁,加入谷歌已有8年时间。深挖下去,才知道他在谷歌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意义。因为谷歌地图上的第一张360度街景照片,就是弗雷丁堡采集并上传的。

4月25日发生在尼泊尔的8.1级地震,对于谷歌来说无疑是惨痛的回忆。就在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内,谷歌“隐私与安全”团队主管丹·弗雷丁堡(Dan Fredinburg)被证实已在地震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中罹难。

先发一张此君在Instagram上的照片表示哀悼并致以敬意。

弗雷丁堡今年只有33岁,加入谷歌已有8年时间。深挖下去,才知道他在谷歌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意义。因为谷歌地图上的第一张360度街景照片,就是弗雷丁堡采集并上传的。

谷歌街景是弗雷丁堡加盟谷歌当年(2007年),谷歌地图推出的一项特色服务。是由专用街景车进行拍摄,然后把360度实景拍摄照片放在谷歌地图里供用户使用。这项工作对于酷爱登山和冒险的弗雷丁堡来说,简直是棒极了。他和他的团队在这些年中始终致力于一个目标,即用谷歌街景为那些无法亲临的人,展现世界的雄奇的景观。

科技、极限与充满情怀的浪漫主义糅合在一起,难免不让人心潮澎湃。只是这一次,在攀登世界之巅的过程中遭遇了意外。弗雷丁堡的团队总共4人,只有他一人不幸遇难,而其余的人仍将把这项事业推进下去。

但是谷歌在这场灾难中的使命远未结束。就在救灾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时,谷歌寻人(People Finder)又和Facebook等知名的社交媒体一道,为尼泊尔地震受灾地区推出寻人服务。其实自2010年之后,谷歌寻人一直在全球重大的自然、人为灾害的减灾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谷歌寻人是灾难的产物,也在历次人类的劫难中完善着自己。当然,它也不是次次都管用的。譬如2010年6月的巴基斯坦洪灾,就因为当地没有互联网接入而成为败笔。

5年时间,我们且来看看谷歌寻人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缘起911

事实上,谷歌寻人的创意雏形从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最初的应用范围较窄,只是用在美国本土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地区,进行区域范围内的幸存者登记。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本土造成超过1800人遇难,而谷歌寻人的雏形在这次灾难中又再度得到了升级。这套系统被称为“卡特里娜飓风寻人系统”,应用也从单一一地,拓展到更广阔的人群和空间。

这两次“试运行”也让谷歌看到了重大灾难之后,寻人信息发布的一些弊端。简单说来,许多不同组织均发布了大量寻人信息,但因为疏于整理而造成“信息烟囱”(Information Silo)(注:“信息烟囱”又称“信息孤岛”,指的是信息系统无法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进行互操作的情况。)问题。举个例子,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多个网站发布了失踪者登记专用工具——虽然为家属和救援人员提供了更多信息,但由于网站之间无法共享,他们不得不在多个网站进行搜索与登记,非常不便。

谷歌想做的,就是整合包括CNN、纽约时报在内的各家主流媒体的寻人信息。

与时间赛跑

灾后寻人,本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这一点,负责谷歌寻人开发的谷歌产品经理普利姆·拉马斯瓦米(Prem Ramaswami)肯定最有体会。

他回忆起当年谷歌研发寻人工具的过程,用“疯狂”一词来形容。怎么说?当时他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多名工程师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前仆后继。每人平均连续工作12小时,然后休息,并在睡觉前将工作移交给刚休息好的同事,如此保持24小时不停歇。最终这帮IT狂人开发除了一款可以在各类数据库之间通用的语言——“寻人互通格式”。这也成了谷歌寻人的核心。

一个明显的进步是,谷歌寻人在每次灾难之后需要的启动时间越来越短。2010年1月发生在海地的7.0级大地震,是谷歌寻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亮相,从地震发生到页面上线控制在72小时之内。那次之后,谷歌寻人的每次反应时间都控制在一天之内。最快的一次是2011年2月新西兰基督城的6.3级地震,反应时间仅有3小时。

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谷歌寻人也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重大灾害的发生只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在谷歌的规划中寻人工具并不是“一时所需”的产品。就在海地大地震之后,拉马斯瓦米和同事一道亲赴海地,学习救灾相关的知识。在海地停留5天之后,他和他的团队返回美国,向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建议,希望建立一支永久的、专门的团队,从事灾难救援方面的项目。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谷歌灾害响应(Google Crisis Respond)。

目前,“谷歌灾害响应”系统已包含多种灾后服务:如实时更新的灾区卫星图像、慈善捐赠组织分布图、谷歌网页内容拓展和本文介绍的寻人工具等。除了位于旧金山和纽约的两个办公室外,另有一些团队成员位于全球各地,提供7x24小时的服务。此刻,他们正在尼泊尔。

从未缺席

从2010年海地、智利大地震,到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及随后引发的海啸,再到2013年我国雅安发生的地震,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之后都能看到谷歌寻人的迅速反应。

数字可以说明它的作用:谷歌寻人在海地地震中被提交了55100名失踪人口,基督城地震提交了11600失踪人口,而日本地震和海啸中这个数字更是提高到了600000名。2013年4月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谷歌及时启动寻人系统之外,百度、新浪微博、搜狐、搜狗、360搜索等国内品牌也相继推出了地震寻人平台。

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赛发生爆炸事件。

谷歌寻人发挥作用的场景也不仅限于自然灾害。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赛发生爆炸事件,造成3人死亡,180多人受伤,谷歌寻人也在当地手机网络被紧急关闭的情况下,成为了当地人民寻找失踪亲友的最有效途径。

不过也不是每次都管用的。譬如2010年发生在巴基斯坦的洪灾,就因为受灾地区没有互联网接入而效果不佳,这也被看做是谷歌寻人值得称道的历史中少数的败笔之一。

生于灾难、服务灾难的谷歌寻人明白,互联网在灾难响应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当电话断线、手机基站过载时,互联网在多数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如今,它还鼓励新闻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其他机构为这个数据库贡献信息并且使用基于寻人程序API获得最新信息。这也显示了谷歌寻人服务于公益的特性。

但谷歌寻人毕竟不是红十字会(更不是中国红十字会),它毕竟没有庞大的物流系统将水、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物资提供给灾民。但谷歌寻人的核心服务——危机响应,所需的基础就是数据和信息,而这正是谷歌所擅长的。

说回到开头。其实已经离开我们的弗雷丁堡,他和他的团队进行街景采集的过程,也是在为谷歌的灾难响应系统添砖加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谷歌

5.4k
  • 谷歌拟推出能制作旅行攻略的AI工具
  • 欧盟根据《数字市场法案》对苹果、谷歌和Meta启动调查,苹果、谷歌回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尼泊尔地震让谷歌失去一个英雄,但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弗雷丁堡今年只有33岁,加入谷歌已有8年时间。深挖下去,才知道他在谷歌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意义。因为谷歌地图上的第一张360度街景照片,就是弗雷丁堡采集并上传的。

4月25日发生在尼泊尔的8.1级地震,对于谷歌来说无疑是惨痛的回忆。就在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内,谷歌“隐私与安全”团队主管丹·弗雷丁堡(Dan Fredinburg)被证实已在地震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中罹难。

先发一张此君在Instagram上的照片表示哀悼并致以敬意。

弗雷丁堡今年只有33岁,加入谷歌已有8年时间。深挖下去,才知道他在谷歌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意义。因为谷歌地图上的第一张360度街景照片,就是弗雷丁堡采集并上传的。

谷歌街景是弗雷丁堡加盟谷歌当年(2007年),谷歌地图推出的一项特色服务。是由专用街景车进行拍摄,然后把360度实景拍摄照片放在谷歌地图里供用户使用。这项工作对于酷爱登山和冒险的弗雷丁堡来说,简直是棒极了。他和他的团队在这些年中始终致力于一个目标,即用谷歌街景为那些无法亲临的人,展现世界的雄奇的景观。

科技、极限与充满情怀的浪漫主义糅合在一起,难免不让人心潮澎湃。只是这一次,在攀登世界之巅的过程中遭遇了意外。弗雷丁堡的团队总共4人,只有他一人不幸遇难,而其余的人仍将把这项事业推进下去。

但是谷歌在这场灾难中的使命远未结束。就在救灾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时,谷歌寻人(People Finder)又和Facebook等知名的社交媒体一道,为尼泊尔地震受灾地区推出寻人服务。其实自2010年之后,谷歌寻人一直在全球重大的自然、人为灾害的减灾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谷歌寻人是灾难的产物,也在历次人类的劫难中完善着自己。当然,它也不是次次都管用的。譬如2010年6月的巴基斯坦洪灾,就因为当地没有互联网接入而成为败笔。

5年时间,我们且来看看谷歌寻人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缘起911

事实上,谷歌寻人的创意雏形从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最初的应用范围较窄,只是用在美国本土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地区,进行区域范围内的幸存者登记。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本土造成超过1800人遇难,而谷歌寻人的雏形在这次灾难中又再度得到了升级。这套系统被称为“卡特里娜飓风寻人系统”,应用也从单一一地,拓展到更广阔的人群和空间。

这两次“试运行”也让谷歌看到了重大灾难之后,寻人信息发布的一些弊端。简单说来,许多不同组织均发布了大量寻人信息,但因为疏于整理而造成“信息烟囱”(Information Silo)(注:“信息烟囱”又称“信息孤岛”,指的是信息系统无法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进行互操作的情况。)问题。举个例子,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多个网站发布了失踪者登记专用工具——虽然为家属和救援人员提供了更多信息,但由于网站之间无法共享,他们不得不在多个网站进行搜索与登记,非常不便。

谷歌想做的,就是整合包括CNN、纽约时报在内的各家主流媒体的寻人信息。

与时间赛跑

灾后寻人,本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这一点,负责谷歌寻人开发的谷歌产品经理普利姆·拉马斯瓦米(Prem Ramaswami)肯定最有体会。

他回忆起当年谷歌研发寻人工具的过程,用“疯狂”一词来形容。怎么说?当时他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多名工程师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前仆后继。每人平均连续工作12小时,然后休息,并在睡觉前将工作移交给刚休息好的同事,如此保持24小时不停歇。最终这帮IT狂人开发除了一款可以在各类数据库之间通用的语言——“寻人互通格式”。这也成了谷歌寻人的核心。

一个明显的进步是,谷歌寻人在每次灾难之后需要的启动时间越来越短。2010年1月发生在海地的7.0级大地震,是谷歌寻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亮相,从地震发生到页面上线控制在72小时之内。那次之后,谷歌寻人的每次反应时间都控制在一天之内。最快的一次是2011年2月新西兰基督城的6.3级地震,反应时间仅有3小时。

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谷歌寻人也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重大灾害的发生只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在谷歌的规划中寻人工具并不是“一时所需”的产品。就在海地大地震之后,拉马斯瓦米和同事一道亲赴海地,学习救灾相关的知识。在海地停留5天之后,他和他的团队返回美国,向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建议,希望建立一支永久的、专门的团队,从事灾难救援方面的项目。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谷歌灾害响应(Google Crisis Respond)。

目前,“谷歌灾害响应”系统已包含多种灾后服务:如实时更新的灾区卫星图像、慈善捐赠组织分布图、谷歌网页内容拓展和本文介绍的寻人工具等。除了位于旧金山和纽约的两个办公室外,另有一些团队成员位于全球各地,提供7x24小时的服务。此刻,他们正在尼泊尔。

从未缺席

从2010年海地、智利大地震,到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及随后引发的海啸,再到2013年我国雅安发生的地震,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之后都能看到谷歌寻人的迅速反应。

数字可以说明它的作用:谷歌寻人在海地地震中被提交了55100名失踪人口,基督城地震提交了11600失踪人口,而日本地震和海啸中这个数字更是提高到了600000名。2013年4月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谷歌及时启动寻人系统之外,百度、新浪微博、搜狐、搜狗、360搜索等国内品牌也相继推出了地震寻人平台。

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赛发生爆炸事件。

谷歌寻人发挥作用的场景也不仅限于自然灾害。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赛发生爆炸事件,造成3人死亡,180多人受伤,谷歌寻人也在当地手机网络被紧急关闭的情况下,成为了当地人民寻找失踪亲友的最有效途径。

不过也不是每次都管用的。譬如2010年发生在巴基斯坦的洪灾,就因为受灾地区没有互联网接入而效果不佳,这也被看做是谷歌寻人值得称道的历史中少数的败笔之一。

生于灾难、服务灾难的谷歌寻人明白,互联网在灾难响应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当电话断线、手机基站过载时,互联网在多数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如今,它还鼓励新闻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其他机构为这个数据库贡献信息并且使用基于寻人程序API获得最新信息。这也显示了谷歌寻人服务于公益的特性。

但谷歌寻人毕竟不是红十字会(更不是中国红十字会),它毕竟没有庞大的物流系统将水、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物资提供给灾民。但谷歌寻人的核心服务——危机响应,所需的基础就是数据和信息,而这正是谷歌所擅长的。

说回到开头。其实已经离开我们的弗雷丁堡,他和他的团队进行街景采集的过程,也是在为谷歌的灾难响应系统添砖加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