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88年10月2日,梅艳芳生日会上,张学友酩酊大醉,他拿起旁边的生日蛋糕胡乱扔向人群,引起一阵骚乱,记者趁机抓拍。
混乱的场面随着第二天的报纸流向市井。
张学友的形象一落千丈,他走到公园能听到身后的骂声,上台演唱时观众席上嘘声一片。
这一刻,张学友觉得世界只剩灰暗,唱片卖不好,他无法提供父母的生活费,还清哥哥的赌债。
在酒馆,已经分手5个月的罗美薇找到他,“我只想听你唱歌,并希望你能一直唱下去,唱给喜爱的人听。”
张学友感觉到罗美薇对自己依旧有爱。
年底,他再次向罗美薇表白,希望能够挽回昨天,罗美薇没有直接拒绝。
张学友知道,答案就看自己未来的表现,唱好歌能够改变家庭的生活环境,挽救失去的爱情。
梅艳芳生日会的风波影响并不大,彼时人们正关注谭张争霸,谭咏麟和张国荣才是香港音乐坛的主角。
唱片店老板们在门口放个小黑板,实时更新谭咏麟和张国荣的专辑销量。
歌迷们为了帮助偶像压倒对手,疯狂掏钱购买唱片。
媒体引用各种据说、传闻,利用没有实锤的传言把两人推向风口浪尖。
1987年度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谭咏麟宣布不再参加任何音乐歌曲比赛。
1989年,张国荣双眼空洞,用颤抖的双手放下麦克风,他决定不再唱歌。
两位天王级人物,一退一隐,香港娱乐陷入了空档。
这一年,努力改变自己的张学友推出《只愿一生爱一人》,总销量超过80万张。
他不仅重新确立了自己在歌坛的地位,还重新追回了罗美薇。
爱人回来了,地位上升了,一心爱唱歌的人,老天还是眷顾的。
02
张学友的好运气并没有消失。1992年的香港乐坛格外地不平静,许冠杰宣布隐退,梅艳芳告别舞台。
这一年,香港颁奖典礼上,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四人的歌曲占据了香港四大颁奖典礼的七成。
全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东方日报》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
这一刻,张学友与香港乐坛同声。
四大天王出现后,其影响力迅速扩张到整个大中华地区和亚洲,也是从那个时候,大陆出现了追星族。
一年后,香港乐坛气氛再次凝重。
35岁的陈百强因为逐渐性脑衰竭永远躺在了病床上, 31岁的黄家驹跌下了无尽的深渊。
香港再次失声。这一刻,张学友的歌声就是香港的歌声,他凝聚着香港神魂。
这一年,张学友推出了第二张国语唱片《吻别》。
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让风痴笑我不能拒绝。
歌声飘遍大街小巷。
《吻别》销量136万张,全球狂销400万,打破多个地方的唱片历史最高销量。
这一年,张学友成为世界十大畅销歌星的唯一亚洲歌手,他得到“歌神”的封号。
香港歌坛从此进入了四大天王统治时期,无人能够超越。
1995年,张学友连续在世界各地进行了100场次的巡回演唱会,并于同年推出了《真爱新曲+精选》,销量超过1000万张。
他的歌声已不属于他,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香港。
03
1995年,香港乐坛掀起原创歌曲运动,抵制国外的改编歌曲,为本地创作人开拓空间。
可惜,香港的创作人才不多,对着需求庞大的亚洲市场,只能硬着头皮降低创作水准,制作更多作品。
与此同时,香港开始出现盗版唱片,并越发猖狂。
1997年之后,唱片销售额开始走低,到了1998年,销售额已经不足95年的一半。
香港明星们开始聚焦电影和演唱会。
曾通过电影《痴心的你》与女友罗美薇一见钟情,饰演电影《旺角卡门》里的乌蝇,获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张学友却逐步退出影坛,钟情于音乐,而香港歌坛也没有辜负张学友的付出。
90年代的香港,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小姐的歌声,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先生的音乐回荡。
张学友是四大天王中唱歌最好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但是,香港乐坛的新人都要活在四大天王的阴影下,无法出头。
1999年,张学友、黎明先后退出了四大天王行列,不再接受、不再参加有任何音乐歌曲比赛。
四大天王时代正式结束。
新人有了上位的机会,香港音乐在21世纪初迸发最后的精彩。
如今,已经57岁的张学友依旧在全球开演唱会,场场爆满。
在台北场开卖时,30万人同时上线抢票,9分钟抢完6万6千张门票。
一网友发文,分手三天的女友突然联系自己,只为讨要张学友的门票。
据最新统计,张学友的演唱会上已经逮捕了55名逃犯。
这一刻,我们爱他,不是因为歌神的传说,不是因为四大天王的名号,只是因为张学友。
2018年9月21日,夜幕下沉,一架无人机悄然起飞,升至遂宁河东体育中心边缘。舞台上,张学友轻哼《吻别》。
无人机镜头中灯光忽闪,作别30年的青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