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农村电影《春天的马拉松》:改革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永远在路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农村电影《春天的马拉松》:改革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永远在路上

《春天的马拉松》标志着上海农村电影的回归,也是中国农村政治电影的回归。

12月21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创作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多位行业专家、领导与导演夏晓昀及电影出品方从创作内涵、创新优势、拍摄手法、人物塑造、作品价值等方面剖析了该部影片,为这类新农村现实题材电影提出了专业、批判的观点。《春天的马拉松》已于12月14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唱响主旋律,聚焦新农村的改革与文化

《春天的马拉松》由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和宁海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片是夏晓昀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由鲁书潮担任制片人,张铎、徐百卉主演,杨立新、杨昆特别出演。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浙东山村在筹备国际山地马拉松分站赛期间,其村长方春天面临一系列涉及村级公务、村民管理及氏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的棘手问题,他代表集体和个人所做的选择与坚守。

影片的核心剧情取材于浙江宁海推行《村级权力清单》(简称《36条》)过程中的真实故事。该清单分类涉及村级集体管理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基本涵盖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行使村务权力的全部内容。在这个创新的故事框架下,电影创作的难度加大,主创团队也因此找到宁海作家协会主席张忌打磨了剧本。但上海影评学会会长朱枫也指出,片中在将权力关进笼子这一立意上戛然而止,疏漏了介绍36条的具体内容,为观众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春天的马拉松》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取景,东部农村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成为影片重要的特点。除了用4K高清摄影技术和无人机航拍拍摄宁海的青山绿水,当地闻名的十里红妆、泥金彩漆、宁海平调等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影片中亮相。上海大学师范大学影视系副主任赵宜将其形容为“传统文化的彩蛋”,而这些“彩蛋”与影片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了”。

事实上,影片经历了多次改名的过程,从《权力的清单》到《郝帅的阳光》,再到现在的《春天的马拉松》,此次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肯定了主创团队对改名的考量。浙江文艺评论家副主席范志忠评价,如今的片名一语双关,“春天”是物理的、个人的、政治新时代;“马拉松”是电影里的动作线,也指改革开放永不停止的前进。朱枫则指出,“马拉松”作为主线的构思巧妙,但缺少了与次要矛盾的勾连,略显单薄。资深媒体人李星文就此提出了拍摄续集的构想。

范志忠认为,《春天的马拉松》展示了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的新起点。该片在浙江省上映时一票难求,据当地媒体报道,很有可能创造了票房的最高纪录。但该片在城市中的反响有待检验,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进一步提出在城市和年轻人中推广此类影片的重要性。

三个“新”孕育不一样的农村题材电影

在最近大批改革开放献礼作品中,有9部电影、30部电视剧,而《春天的马拉松》出品方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也是最近热播的《大江大河》联合出品方,该剧已连续7天获得卫视收视率第一的成绩。《文艺报》的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对这个团队在农村剧的打造上做出积极评价并予以祝福。

导演夏晓昀曾在采访中透露,《春天的马拉松》在风格上曾尝试过传统乡村喜剧、现代黑色幽默等方向,而最终还是定位为轻喜剧以适应观众需要,这一尝试已与农村电影南方偏悲剧、北方偏喜剧的传统相悖。

高小立还提出,《春天的马拉松》与以往的农村剧比较有三个方面的“新”。一是环境新,片中的农村不再脏乱差,故事也不是脱贫致富,导演夏晓昀描绘出了当地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看来,影片在银幕上重建了风景的抒情能力,以景传情。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则指出了一点不足:风景的美与特定情境下的光影处理值得推敲,要与场景、心理和人物的本质色彩吻合。

此外,人物新和村规新也是与其他同题材影片的不同之处。主人公方春天不是地道村干部,而是城市反乡报恩的村官,有识之士反哺农村是近几年为数不多的创新题材。而电影核心的36条村规将制度关进笼子,以小乡村见大问题,既是新意,也构成了故事的矛盾冲突点——“不是脱贫以后就平静了,富裕以后问题更尖锐”。

对于影片的拍摄手法与情节构思,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曾在《解放日报》上发文评价了《春天的马拉松》里“鸿门宴的蒙太奇”,肯定了导演的构思充满细节与生活感,比如对镇长吃不吃野生鱼的刻画就将人物写活了。平行蒙太奇的穿插叙事手法也给李星文留下了印象,其中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农村片回归,上海电影未来还有两步走

上海是城市电影的发源地,上世纪90年代,上海也是农村题材电影的重镇,拍摄了大批经典电影,如《李双双》、《喜盈门》、《牛百岁》、《月亮湾的风波》等。其中,《李双双》讲述了性格火辣爽直的农村妇女李双双热心集体事业,与自私落后现象作斗争,帮助丈夫喜旺提高思想觉悟的故事,该片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斩获了多个奖项。但在这之后,上海农村片声势减弱,而这部《春天的马拉松》被朱枫称为“上海农村电影的回归”,同时也是“中国农村政治电影的回归”。

上海这一批农村现实题材电影,大多秉持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精神。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郑大圣认为,如今的主旋律题材约等于现实主义创作,强调找真人,找真事,《春天的马拉松》则启发了如何把该类主旋律电影拍得正常,拍得不“伪”。高小立提到,年底电影盘点的一大关键词就是现实主义。今年在电影市场上,出现的几部爆款电影都是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比如《药神》、《无名之辈》等,这为主旋律电影做出了示范。

在研讨会的最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胡劲军做出了总结性的发言。在回忆了《春天的马拉松》剧本创作过程后,他强调,要重视创作的三类来源。青年写作者不应被忽视,对其的培养和挖掘十分重要,行业不能一味盯着大作家来创作。行业内写作者的培养也是一个重点,文字是根本的精神力量。此外,《春天的马拉松》的成功证明了要爱护、引领基层写作者,并向他们倾斜。

胡劲军还对上海电影的未来提出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打造上海出品的电影创制的闭环,完善处于劣势的电影工业体系,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所有类型的电影,在上海注册、拍摄与完成。在这一步上,松江科技影都已经在加快提高数字化水平和集成能力,扩建现有的30万平米影棚。第二步则是形成影视人才教育的闭环,同时培养蓝领与高级人才,让他们真正有行业体面感。

通过此次研讨会,《春天的马拉松》在作品价值和发展空间上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在改革开放献礼影片的浪潮中,这部新时代新农村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创新与不足并存,其在该领域电影创作中带来的启示意义值得深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农村电影《春天的马拉松》:改革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永远在路上

《春天的马拉松》标志着上海农村电影的回归,也是中国农村政治电影的回归。

12月21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创作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多位行业专家、领导与导演夏晓昀及电影出品方从创作内涵、创新优势、拍摄手法、人物塑造、作品价值等方面剖析了该部影片,为这类新农村现实题材电影提出了专业、批判的观点。《春天的马拉松》已于12月14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唱响主旋律,聚焦新农村的改革与文化

《春天的马拉松》由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和宁海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片是夏晓昀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由鲁书潮担任制片人,张铎、徐百卉主演,杨立新、杨昆特别出演。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浙东山村在筹备国际山地马拉松分站赛期间,其村长方春天面临一系列涉及村级公务、村民管理及氏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的棘手问题,他代表集体和个人所做的选择与坚守。

影片的核心剧情取材于浙江宁海推行《村级权力清单》(简称《36条》)过程中的真实故事。该清单分类涉及村级集体管理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基本涵盖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行使村务权力的全部内容。在这个创新的故事框架下,电影创作的难度加大,主创团队也因此找到宁海作家协会主席张忌打磨了剧本。但上海影评学会会长朱枫也指出,片中在将权力关进笼子这一立意上戛然而止,疏漏了介绍36条的具体内容,为观众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春天的马拉松》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取景,东部农村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成为影片重要的特点。除了用4K高清摄影技术和无人机航拍拍摄宁海的青山绿水,当地闻名的十里红妆、泥金彩漆、宁海平调等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影片中亮相。上海大学师范大学影视系副主任赵宜将其形容为“传统文化的彩蛋”,而这些“彩蛋”与影片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了”。

事实上,影片经历了多次改名的过程,从《权力的清单》到《郝帅的阳光》,再到现在的《春天的马拉松》,此次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肯定了主创团队对改名的考量。浙江文艺评论家副主席范志忠评价,如今的片名一语双关,“春天”是物理的、个人的、政治新时代;“马拉松”是电影里的动作线,也指改革开放永不停止的前进。朱枫则指出,“马拉松”作为主线的构思巧妙,但缺少了与次要矛盾的勾连,略显单薄。资深媒体人李星文就此提出了拍摄续集的构想。

范志忠认为,《春天的马拉松》展示了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的新起点。该片在浙江省上映时一票难求,据当地媒体报道,很有可能创造了票房的最高纪录。但该片在城市中的反响有待检验,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进一步提出在城市和年轻人中推广此类影片的重要性。

三个“新”孕育不一样的农村题材电影

在最近大批改革开放献礼作品中,有9部电影、30部电视剧,而《春天的马拉松》出品方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也是最近热播的《大江大河》联合出品方,该剧已连续7天获得卫视收视率第一的成绩。《文艺报》的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对这个团队在农村剧的打造上做出积极评价并予以祝福。

导演夏晓昀曾在采访中透露,《春天的马拉松》在风格上曾尝试过传统乡村喜剧、现代黑色幽默等方向,而最终还是定位为轻喜剧以适应观众需要,这一尝试已与农村电影南方偏悲剧、北方偏喜剧的传统相悖。

高小立还提出,《春天的马拉松》与以往的农村剧比较有三个方面的“新”。一是环境新,片中的农村不再脏乱差,故事也不是脱贫致富,导演夏晓昀描绘出了当地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看来,影片在银幕上重建了风景的抒情能力,以景传情。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则指出了一点不足:风景的美与特定情境下的光影处理值得推敲,要与场景、心理和人物的本质色彩吻合。

此外,人物新和村规新也是与其他同题材影片的不同之处。主人公方春天不是地道村干部,而是城市反乡报恩的村官,有识之士反哺农村是近几年为数不多的创新题材。而电影核心的36条村规将制度关进笼子,以小乡村见大问题,既是新意,也构成了故事的矛盾冲突点——“不是脱贫以后就平静了,富裕以后问题更尖锐”。

对于影片的拍摄手法与情节构思,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曾在《解放日报》上发文评价了《春天的马拉松》里“鸿门宴的蒙太奇”,肯定了导演的构思充满细节与生活感,比如对镇长吃不吃野生鱼的刻画就将人物写活了。平行蒙太奇的穿插叙事手法也给李星文留下了印象,其中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农村片回归,上海电影未来还有两步走

上海是城市电影的发源地,上世纪90年代,上海也是农村题材电影的重镇,拍摄了大批经典电影,如《李双双》、《喜盈门》、《牛百岁》、《月亮湾的风波》等。其中,《李双双》讲述了性格火辣爽直的农村妇女李双双热心集体事业,与自私落后现象作斗争,帮助丈夫喜旺提高思想觉悟的故事,该片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斩获了多个奖项。但在这之后,上海农村片声势减弱,而这部《春天的马拉松》被朱枫称为“上海农村电影的回归”,同时也是“中国农村政治电影的回归”。

上海这一批农村现实题材电影,大多秉持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精神。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郑大圣认为,如今的主旋律题材约等于现实主义创作,强调找真人,找真事,《春天的马拉松》则启发了如何把该类主旋律电影拍得正常,拍得不“伪”。高小立提到,年底电影盘点的一大关键词就是现实主义。今年在电影市场上,出现的几部爆款电影都是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比如《药神》、《无名之辈》等,这为主旋律电影做出了示范。

在研讨会的最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胡劲军做出了总结性的发言。在回忆了《春天的马拉松》剧本创作过程后,他强调,要重视创作的三类来源。青年写作者不应被忽视,对其的培养和挖掘十分重要,行业不能一味盯着大作家来创作。行业内写作者的培养也是一个重点,文字是根本的精神力量。此外,《春天的马拉松》的成功证明了要爱护、引领基层写作者,并向他们倾斜。

胡劲军还对上海电影的未来提出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打造上海出品的电影创制的闭环,完善处于劣势的电影工业体系,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所有类型的电影,在上海注册、拍摄与完成。在这一步上,松江科技影都已经在加快提高数字化水平和集成能力,扩建现有的30万平米影棚。第二步则是形成影视人才教育的闭环,同时培养蓝领与高级人才,让他们真正有行业体面感。

通过此次研讨会,《春天的马拉松》在作品价值和发展空间上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在改革开放献礼影片的浪潮中,这部新时代新农村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创新与不足并存,其在该领域电影创作中带来的启示意义值得深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