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点剧读 胡洋
自2011年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重新敲开大陆青春片市场以后,青春题材便迅速从“量少而质佳的1.0时代”奔向“量多而粗放的2.0时代”。到了3.0时代,青春题材佳作辈出,更是涌现了《小美好》、《最好的我们》等多部爆款,成绩卓然。但好景不长,2018,青春网剧进入了发展瓶颈期。
20日晚,一片“泪目”中,腾讯自制剧《人不彪悍枉少年》迎来收官。当晚,该剧衍生的三个相关话题,#花彪终于亲上了#、#李渔黄澄澄没在一起#、#人不彪悍枉少年收官#纷纷登上了微博热搜,全网热度持续攀升。与此同时,该剧的网络播放量也突破了10亿大关,冲击当前网剧排行第一;至于口碑层面,“中国版请回答1988”、“豆瓣7.6分”的评论中,不难窥见整部剧制作水准处于中等偏上地位。
(图片来源于:骨朵传媒)
不讳言,《人不彪悍枉少年》是今年青春网剧市场中的佼佼者。除去年初播出的《忽而今夏》《快把我哥带走》两部青春题材网播量破10亿大关以外,其余青春题材基本处于“低流量”领域。这当中,尽管不乏《泡沫之夏》《流星花园》《甜蜜暴击》等台网同步青春剧,但基本都处于“烂剧”集中营领域,尚未出现“小美好”般的爆款作品。
青春网剧,似乎也开始步入了发展困境。
陷入“同质化”的怀旧题材
2015年冬季,韩剧《请回答1988》引入内地市场后,其质朴、温暖的情节,不仅跨越了中韩文化差异,更在内地青春剧市场掀起一股“怀旧”热潮。2016年4月,新兴影视公司北京小糖人文化率先抓住市场风口,打造出豆瓣8.8高分的《最好的我们》,勾起大批90后追忆青春的同时,也顺势捧红了刘昊然、谭松韵两位演艺圈新人。
这往后,青春题材便犹如打开了水龙头阀门,“一涌而出”,出现了播放量破60亿的《春风十里,不如你》、引发圈层爆款的《小美好》,以及豆瓣评分高达8.7分的《你好,旧时光》。
“爆款”虽不可复制,但爆款的制作路径,却被业内人士摸得一清二楚。继年初的《忽而今夏》开始,国产青春网剧便频频被观众贴上“同质化”的标签。
年代背景上,大多数青春剧都开始走起了“怀旧”路线,将年代落在八九十年代,诸如《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中大量展现的八十年代初的北京胡同,《人不彪悍枉少年》背景中提到的“王军霞长跑夺冠”、“香港回归”以及“追看黎明演唱会”、“读金庸”、“看灌篮高手”等等。特定的年代背景,虽进一步加证了青春剧的“真实性”,但相似的背景年代也开始让观众频频出戏。
人物塑造上,每一部青春剧也都开始逐渐向“群戏”靠拢。《忽而今夏》中的“三条感情戏”、《教室的那一间》中的“四人小组”、《原来你还在这里》中的“高中回忆”,以及《人不彪悍枉少年》中的“飞车五人组”等,都给观众一种“人物不同,命运差不多”的错觉感。
甚至,在男女主人设搭配上,也基本秉承了“男主学霸、女主学渣、男二暖男”的人设。这当中,《人不彪悍枉少年》更是“撞梗”的集大成者。有网友总结:男女主人物关系是《小美好》的“青梅竹马+闯入者”翻版、“年代感细节化”撞梗《请回答1988》、“男一学神男二学霸”以及“学霸爱学渣,最后学渣逆袭”的人物设定撞梗《最好的我们》......类似的,还有《我的青春遇见你》、《我们的青春》等等,从名字上就难以分辨。
不可置否,相较于1.0时代的青春题材作品,进入3.0时代的青春作品,已经逐渐摆脱了“堕胎”、“三角恋”、“无病呻吟”的狗血套路,开始在精品化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但如此大篇幅的“怀旧”,对标韩剧《请回答1988》的同质化属性,自然也让观众丧失了“追剧”兴趣。
“青春锦鲤”成效不再?
“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饶雪漫早期的一句“名言”,似乎已经道出了这几年青春题材作品频出的背后原因。
青春题材最早的“红利场”是在电影行业。赵薇首次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曾以6000万小成本置换了7.19亿票房;随后,《左耳》《同桌的你》《小时代》《何以笙箫默》等同类型题材大肆袭来,并且都在票房上分得一杯羹。但这两年,青春片在电影市场上也逐渐失去了光环,且被观众狂喷为“票房毒药”。
网剧市场“分众化”则更为明显。2014年,网络剧《匆匆那年》刷新“青春电影”狗血印象的同时,也让背后公司小糖人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随后,该公司平均一年一部的“青春剧”计划,也越来越得到观众重视,推出的影视新人,从刘昊然、谭松韵到李兰迪、张新成,也都渐渐在影视圈站稳脚跟,发展最好的刘昊然,不仅是“电影、大IP”常客,代言广告也日渐增多。
青春剧是“新人”练兵场,同时也是“造星”利器,这在业内盛传已久。影视公司、经纪公司,更是渴望着捧出下一个刘昊然、胡一天和沈月;而剧方选择启用新人演员,从源头上就可节省大量开支,更方便于影视剧制作。
但从今年开始,这条“锦鲤”定律却失灵了。以头部剧为例,《忽而今夏》播出期间,该剧的豆瓣评分虽达到8.3分,是今年国产青春剧之首。但该剧的豆瓣打分人数只达到了2万人,而前几年的爆款青春剧评分人数最低者,也达到了6万,可见其中差距。
再来从演员出圈定律来看,该剧女主卜冠今至今仍是影视圈“小透明”,男主白宇虽已“出圈”,却是依靠暑期档爆红的网剧《镇魂》,而非《忽而今夏》。类似的还有《人不彪悍枉少年》中的侯明昊,凭《寒武纪》被大众所知,如今却也止步于此——《人不彪悍枉少年》演技虽受到认可,却因为剧集热度一般而受限于发展。
其实,青春剧在今年之所以反响不如去年,原因就出在“同质化”的类型创作上。当大量青春题材集体打着“怀旧”旗号,唱着“校园”、“高考”的主旋律,试问,又有谁愿意次次买单呢?
“青春+”市场,还有机会吗?
回首过往,我们总会有无限的遗憾;而展望未来,我们又将会有全新的开始。
明年,青春剧市场又将迎来一批新鲜血液。据媒体报道,明年以优爱腾芒为首的四家视频网站,将继续大面积布局青春市场。其中,以腾讯视频势头最为猛烈,已知的数量已达到12部,项目中还包括了两部爆款剧《最好的我们》《小美好》姊妹篇《暗恋橘生淮南》《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IP剧《全职高手》以及邓伦、马思纯“触网”的《加油你是最棒的》。
优酷和爱奇艺则在“演员”上下了一番功夫。“网剧”出身的邢昭林将为观众带来“治愈系”青春剧《强风吹拂》,许魏洲、王以纶、乔欣、张元龙等几位“观众熟脸”也都各自有新的作品;《七月与安生》《蜜汁炖鱿鱼》《独家记忆》等,或凭借着IP、或凭借着演员,也都有各自的群众基础,“看点”上要比今年更有嘘头。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青春剧市场纷纷主打“怀旧”元素的当下,明年待播的青春剧,已经开始弱化了此点,而是将噱头放在了“青春+”上面。杨洋主演的《全职高手》开启了“青春+电竞”领域,杨紫、李现的《蜜汁炖鱿鱼》则主打“青春+职场”,邢昭林的《强风吹拂》侧重点放在了“登山”背景,以及芒果TV的《你好对方辩友》和《出线了!初恋》分别以辩论和足球为故事背景......
可以预见,明年的青春剧市场,将展开大面积的“运动”突击。至于效果如何,尚不好说。但比起整年都在“怀旧”梗上打转的“青春3.0”,观众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迎来4.0,甚至是5.0时代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