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娜·勒波维茨(Shana Lebowitz)是Business Insider的商业记者。当她给朋友发信息表示想写一篇关于收件箱反应个人性格的文章时,朋友马上回复她:“我邮箱有3封未读邮件,这反映出我是什么性格?”
莎娜回复:“表示你不怎么样。”
当然这其实是莎娜在表达嫉妒:“你管理数字生活的能力正是我渴望的,所以我很嫉妒你啊。”
莎娜的嫉妒当然有原因。因为她自己的邮箱中正躺着57封未读邮件、以及上千条懒得归档或删除的信息。其实要不是她刚刚利用一个周末解决了将近1000封邮件,这个数字将更大。所以鉴于此莎娜还对自己的速度有点小自豪。
在这个研究的一开始,莎娜试图搞清楚无法保持整洁的收件箱是否是消极个性的代表,换句话说,这是否暗示邮箱主人潜意识曾遭受过感情打击或天生条理混乱。相对而言是不是像莎娜朋友那样擅长整理邮箱的人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要做研究,样本的收集非常重要,得检查每个人的收件箱甚至分清楚邮箱主人是高效行动派还是强迫症患者(后者就不算样本了)。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个人管理电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比如公司本身有一套邮件邮件办公流程,就能间接帮他规范邮箱。
当然在和心理学家们对话的过程中,莎娜也渐渐认同他们那些惊人的关于人格特点影响电邮习惯的观点。
筛选与删除邮件
这种人一旦看到邮箱里出现新邮件将立即采取行动。例如,他会立即阅读,如有必要会立即回复,之后会因为邮件不在有效而删除或归档在一特定文件夹中。这样的人的未读邮件数量通常是0。
心理学家拉里·罗森(Larry Rosen)承认自己属于这一类人。她说一旦长久不查看邮箱她会很紧张,她甚至怀疑是否大脑受过影响而产生了这种焦虑。
当面对一大堆未读信息时,大脑会做出消极的应对决策,例如“筛选/删除”。“这是因为此时大脑中释放出大量类似皮质醇的神经递质,它会让人感到紧张焦虑。”拉里·罗森说。所以保持整洁的收件箱可以平复焦虑,哪怕只是暂时的。
管理邮箱的力度取决于一个人的控制欲。拉里·罗森建议那些控制欲强的人最好适当离开住所、远离电邮,因为不断的筛选删除会让他们疯狂。他们需要电邮以外的途径去分散控制欲。而邮箱则设置自动筛选系统帮他们管理邮件就够了。
保存邮件
习惯保存的人收件箱几乎没有未读邮件,但读过之后很少将邮件删除。
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Pamela Rutledge)对这种存储行为潜在动因做出解释。有些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要执行邮件内的所有要求。”帕梅拉·拉特利奇说:“这种人通常会有个待处理分类,存放短期内无法解决或用不上的邮件。”有的邮件可能永远都用不上。
基本上,保存邮件是中自我欺骗行为,认为自己日后会将所有邮件都解决掉。
帕梅拉·拉特利奇指出,习惯保存邮件的人感觉删除行为存在风险,一旦有需要能随时找到邮件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
无视邮件
直接无视邮件是莎娜·勒波维茨自己非常理解的一种心态,想想她那接近1000的未读邮件,真是无视得够彻底。
罗恩·弗里德曼(Ron Friedman)也是位心理科学家,曾撰写了一本办公环境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书。他说收件箱里累积成百上千的未读邮件不一定就代表这个人碌碌无为。
罗恩·弗里德曼表示,放任邮件不管一方面表示这个人不知所措甚至在逃避,而另一方面则表示他不相信邮箱自动管理系统能起到作用,这是理智的表现。
一个无视邮件的人恐怕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组织性。毕竟“邮箱自动筛选出的不一定就是你的重点工作,不一定是你需要关注的信息。”罗恩·弗里德曼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