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的凝视:界面影像2018推荐书单

2018,我们如何观看?

2018年,又有许多与摄影有关的书问世。我们邀请了行业内的六名推荐者,为我们推荐了十本与摄影有关的读物。这六位推荐者包括摄影师、媒体工作者、摄影机构职员、策展人等。按照出版的时间顺序排列,这些书籍将注视着摄影的视线延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展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时代背景在当今所赋予摄影的含义。最终,我们如何观看,又如何在观看中确认自身,或许可以从这些书籍中找到些许答案。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

推荐人:张之琪,界面文化记者 

[英] 约翰·伯格 著  任悦 译

出版社:理想国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3月

约翰·伯格是一位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斜杠青年”,他是小说家/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甚至跨界电视制作,为BBC打造了著名的电视纪录片《观看之道》。在他的众多身份中,唯独找不到“摄影史家”或“摄影理论家”的标签。但这位既不研究摄影史,也不亲自拍摄照片的写作者,对于谈论照片怀有极大的兴趣,他的一系列摄影批评和理论文章,后来被他的好友、英国作家杰夫·戴尔集结出版。这本《理解一张照片》后来成为了与本雅明的《摄影小史》、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和罗兰·巴特的《明室》齐名的摄影理论圣经,有趣的是,这四位作者全都是摄影的门外汉。正如杰夫·戴尔在引言中所谈到的,他们“并不是带着策展人或摄影史家的权威在谈论摄影,而是作为散文家和作家在探索摄影”,正是这种“局外人”的视角和“探索者”的好奇心,让他们的摄影写作具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深度和趣味。

 

《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

推荐人:甘莹莹,自由摄影师,撰稿人,策展人

[英] 夏洛蒂·柯顿 著 陆汉臻 / 毛卫东 / 黄月 译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摄影是一种讲故事的工具,还是行为的忠实记录仪,是体现私密关系的旁观者,还是侧写历史的批判手段?作为一本推荐艺术摄影的实用书籍,《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的分类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将当代艺术摄影分为八个板块进行讨论,它按照构思或表现形式来介绍了250多个摄影师的精彩作品。比起按照题材、风格或编年的顺序来说,这本书的分类方式更容易解答这些疑惑:在艺术摄影越来越被作为一种类别被提出的当下,到底什么叫做艺术摄影,怎样的摄影可以被称为艺术?尽管对于每位摄影师作品的分析略微琐碎,不过仅作为探讨艺术与摄影关系的论证点来说倒是可以理解。

 

《失明的摄影师》

推荐人:田佳惠,前界面文化实习生

[英] 朱利安·罗森斯坦等 编著  陈觅 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失明的摄影师》是一本由盲人完成的非视觉摄影集,收录了来自全世界50多位盲人的170余幅摄影作品,他们来自包括墨西哥、英国、斯洛文尼亚、坦桑尼亚、印度和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那么,什么是非视觉摄影?摄影这一如此依赖视觉的行为与艺术,离开了视觉的支撑又如何成立呢?我们可以依靠其他感官直觉拍照片吗?

正如《失明的摄影师》一书编者梅尔·古丁在本书序言中提醒的那样,本书中的作品是否“成功”或“动人”,是由照片的观者,即每一个观看过这些作品的“你”来决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码设备快速增长的时代,摄影被用于制造重复的陈词滥调与无谓的随意记录,成了绝对即时与转瞬即忘的媒介。在这样的时代,书中这些作品尤其能给我们带来愉悦与激情:它们脱胎于必要而多样的主体,挣脱了满是阴影或黑暗的生存困境投射到我们所有人都栖息其中的寻常光芒中。它们是理解与互动的中介:双向并行地驱使着盲人与视力健全的人去充分想象对方的世界。”

 

《萨尔加多传》

推荐人:许瀚文,现就职于中国摄影出版社,网络编辑

[巴西]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著 赵迎新 译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年11月

回顾摄影术发明的179个年头,无数位摄影师的名字如群星般闪耀在历史长河之中,他们的艺术成就影响着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甚至超过多个时代,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便是其中之一。1944年,萨尔加多出生于巴西艾莫雷斯,原本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的他于1970年开始接触摄影,40余年的摄影创作,在他的大型拍摄项目《移民:迁移中的人性》《劳动者》《非洲》《创世纪》中,记录过世间最苦难的场景,也定格下自然界最华丽的瞬间。

今天推荐给读者的这本《萨尔加多传》,2018年11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引进出版,开本为16开。文字由萨尔加多口述,伊莎贝尔·弗朗柯(Isabelle Francq)整理完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由现任中国摄影报社社长,原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赵迎新女士亲自翻译。此前,中国摄影出版社曾于2015年10月引进出版其另一本著作《萨尔加多咖啡创世纪之旅》,较之前这本有很大不同,《萨尔加多传》以文字内容为主,全书用25个片段,勾勒了这位传奇摄影师的每一个关键性时刻,阅读这本传记之前,你是被其作品所震撼,那么细读本书之后,你定会被他摄影所承载的政治、道德观念所折服。即便您对摄影并不感冒,以平常心态来阅读一位74岁老人在经受岁月洗礼后的所思所感,跟随这些鲜活的文字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几乎赤裸》(Almost Naked)

推荐人:傅尔得专栏作家,策展人,著有《一个人的文艺复兴》、《肌理之下》。对一切未知的未发生的事情抱持强烈的好奇心。

摄影师:沈玮

出版社:假杂志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今年各摄影出版社所出版的书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事之一,当然有假杂志出版的旅美摄影艺术家沈玮十年前的作品《几乎赤裸》。年轻艺术家如果要叩开艺术圈的大门,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一部有份量的作品,若将时间拉回十年前,当时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不久的沈玮,在公布了自己历时五年完成的项目《几乎赤裸》后,便受到了来自欧美影像艺术圈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几乎赤裸》算是沈玮在欧美影像艺术圈打响名号的成名作,当然,虽然沈玮在近十年来,陆续有多个系列的延续及转折型创作,他也广泛涉猎了录像、绘画、雕塑等创作方式,但《几乎赤裸》却实在是我们了解这位擅长以肖像进行情感探索,表达身份与欲望、自我认知与社会文化议题的艺术家的重要渠道。

 

《伤心的街道》(Street of Broken Heart)

推荐人:钟林春,三影堂图书扫架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

[韩] 金重晚(Kim Jungman) 著

出版社:The Museum of Photography, Seoul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3日

此刻,想推荐者,金重晚《伤心的街道》。

生于1954年的他,一度是韩国知名时尚摄影师。或是于中心倦,2006年后,他停下这一切,将相机对向这片土地。这一沉寂,就是九年多,他重交出来的作品,即此系列。

所摄者,是他从家到工作室,不过一千多米的街上,那些日夕相见而渐少的树,偶尔飞过的鸟。雨,雪,风,种种日光下,行过春夏秋冬又一春,拍了几千张的黑白宝丽来撕拉片。印制时,他保留了撕拉的痕迹,一幅一页,或跨页,甚简而大气。厚的纸,黑的外封,与作品浑然一体,一打开即可感受到艺术家本人的气息。他的收藏级作品,极大,约2.4×1.8米,同是黑的框,而输出在桑树制的手工韩纸上,每幅只做一版。近看或翻阅,其伤悲之心,每可感受,很震撼,但又是克制的。

如他街上的树,因人,因风,种种,被损害,日减少。我们终在不断地告别什么,而借影像,暂存于眼前。一切无可挽留,梦幻泡影的世界中,但祈愿者,心力有加增。

 

《Luigi Ghirri: 地图与疆域》(Luigi Ghirri - The Map and The Territory)

推荐人:傅尔得

[意] Luigi Ghirri 著

出版社:MACK BOOKS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当摄影语言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我们偶尔会回望一下摄影史,以期在其中重要的或曾被忽略的节点中,找到影像发展的坐标。1943年出生于意大利的Luigi Ghirri,是欧洲彩色摄影的重要先驱之一,在英国策展人James Lingwood看来,Luigi Ghirri是一位被世人所低估的天才艺术家,摄影书《Luigi Ghirri: 地图与疆域》便是由James Lingwood所编辑,与书同名的展览也在2018于德国、西班牙和法国三国的美术馆,相继进行了大型个展。《地图与疆域》一书,展现了身为测量员和绘图员的Luigi Ghirri,在1970和80年代,围绕着“地图”和“疆域”,用一种创新的影像表现的方式,对变动中的世界所进行的再现。

 

《四十:一九七六》(Being 40: Born in 1976)

推荐人:傅尔得

汪滢滢 著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郑幼幼工作室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四十:一九七六》是摄影师汪滢滢于2016年在其年近40岁时,所完成的个人项目。在这项创作中,年龄作为触发点,构成了其拍摄此项目的情绪张力和认知基础。由此出发,汪滢滢以女性的身体、物件等为渠道,探索了中年女性的身份认同与精神风貌。在女性主义势头正日益增长的当今时代,女性如何看待自身?社会世俗如何影响她们的身心及行为?此书的隐形视角实则为社会观看,但呈现的是女性自身的视角,呈现了汪滢滢及其所拍摄的36位出生于1976年的同龄女性,以集体样本呈现的自我观看。汪滢滢的镜头看见了她们,观众是否也能随其镜头真正看见她们呢?这本摄影书,是年届40的女性的一种诗意救赎,是一种集体安慰,更重要的,是年届40的当今女性在自我身份的认同下,在社会视角和自身视角的矛盾角力之下,所逐渐显露出来的自信与自洽。

 

《Alex Prager: 银湖大道》(Alex Prager: Silver Lake Drive)

推荐人:傅尔得

[美] Alex Prager

出版社:Chronicle Books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作为将摄影、电影、艺术、时尚等有机结合的艺术家,Alex Prager擅长利用好莱坞式的拍片手法,将人群以服装、化妆等外形,置于美国怀旧的20世纪40、50、60年代的氛围中,再以灯光塑造出的饱和度极高的色彩,赋予画面夸张的戏剧感和丰富叙事性。《银湖大道》是2018年伦敦摄影师画廊为这位47岁的艺术家所办的一次个人回顾展时所推出的同名画册,画册几乎包含了Alex Prager之前所有的创作系列,我们可以通过此书来全面了解这位善于探索隐蔽情绪世界的摄影师的浓缩电影式的影像。

 

《Provoke 挑衅 复刻版》

推荐人:蔡星卓,界面影像编辑

[日] 多木浩二、中平卓马等 著 林叶等 译

出版社:二手舍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1日

《Provoke 挑衅》是由美术评论家多木浩二(1928-2011)和摄影家中平卓马(1938-2015)策划,邀请诗人冈田隆彥(1939-1997)和摄影家高梨丰以同人身分加入,于1968年11月创刊的摄影同人志。《挑衅》共分为三册,内容由影像、散文和诗歌构成。杂志一共发行了三期,最终于1970年3月结集出版了《先把正确的世界丟弃吧》之后,宣告解散。 

《挑衅》一直是我期待能够看到的摄影杂志。虽然只有薄薄三册,其中每一册都有开篇和后记,来解释隐藏于这些黑白、颗粒粗糙又晃动照片背后的时代,以及这些摄影师的照片所走向的未知边界,在今日回望仍有它极其独特的张力。“挑衅”什么?谁来“挑衅”?这一切又有何意义?摄影呢?……不停地进行挑战和质疑,《挑衅》收录的摄影师并没有遵循传统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了跳脱出先前时代的联盟,而这些相互对立的摄影家们,又各自碰撞产生另一种力量。

“我用天然色的胶卷,打开太阳这颗闪光灯……”

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