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台APP同质化严重,蜻蜓FM上市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台APP同质化严重,蜻蜓FM上市难

鉴于国内电台APP同质化的现状,蜻蜓FM注定要走上一段颠簸、崎岖的上市路。

近期,国内最大的音频公司蜻蜓FM首席执行官杨廷皓接收采访时表示,蜻蜓FM目前已近完成三轮融资,其中C轮融资金额是同行中最大的,同时强调蜻蜓FM将在两三年内启动IPO。

据悉,蜻蜓FM目前已经拥有1.5亿用户,日活跃用户量高达900万人,自发布以来蝉联iOS、Android下载量榜首,收录了全国3000多家电台广播。从这个角度而言,蜻蜓FM的上市梦想倒也不是妄言。然而,国内电台APP同质化的现状,注定其要走上一段颠簸、崎岖的上市路。

掀起“融资潮”,跟风谋上市

在国内主流电台APP这个圈子中,融资谋求上市的并非蜻蜓FM一根独苗。相比其它行业,电台APP这个圈子似乎更加痴迷于融资这件事,甚至连步伐都几乎一致。

据了解,与蜻蜓FM一年面世的荔枝FM同样完成了三轮融资。2013年,荔枝FM在广州成立;2014年11月,B轮获得晨兴创投、经纬中国1000万美元投资;2015年1月,C轮获小米科技、顺为资本、经纬创投、晨兴资本等2000万美元投资。

而到了2014年,移动网络电台更是掀起了一股“融资潮”。优听Radio、多听FM、喜马拉雅电台等先后完成了近千万美元的融资。

内容同质化,版权纠纷多

总体来看,目前电台APP节目内容主要分为PGC和UGC两大类。PGC内容主要由台电、电视台等机构和专业人士制作而成;UGC内容主要由草根用户、电台发烧友自制而成。随着电台APP的快速发展,节目内容也开始向“PGC+UGC”模式发展。

目前,PGC内容获取方式包括四种:一是与电台、电视台授权合作;二是版权购买;三是艺人、主播、评论人士等专业人士自制上传;四是自制节目。

如此透明的内容运作机制,致使电台APP行业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甚至经常上演版权纠纷大战。

打开任意一款电台类产品,音乐、电影、诗歌、旅游、教育、英语等传统主题比比皆是,类似“人人都是播客”的宣传语应接不暇,点播类播客内容早就不是独家专利。

2014年以来,内容同质化引起的版权纠纷在行业内开始弥漫。

先前,喜马拉雅电台曾因著作权侵权被央广之声告上法庭,最终支付赔偿。

今年2月,New Radio创始人在其微博公开炮轰多听FM ,称其抄袭了New Radio的所有节目。

近期,考拉FM以侵权为由起诉了蜻蜓FM,声称蜻蜓FM非法传播考拉版权节目《二货一箩筐》和《野史三国》。

商业模式不成熟,烧钱成主流

在移动电台风生水起的背后,却难以掩盖住“目前尚无一家移动电台盈利”的怪象。

正如蜻蜓FMFM首席执行官杨廷皓所说:“移动电台还远不到谈盈利的时候。”在这种官方语言回应的背后,其实存在一份难言之隐。

目前,移动电台行业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只能咬着牙以烧钱为代价,投石问路寻求盈利机遇。

关于移动电台如何赚钱,业内普遍认同两种方式:一是植入广告;二是VIP增值服务。

前者指的是,电台APP进入前的开屏广告页面,应用最下角的Banner宣传以及音频广告植入;后者指的是,用户若想听无广告或更高质量的音频便要付费增值订阅。

听起来,两种盈利模式既简单又靠谱,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甚至阻力重重。

目前,年轻的移动电台市场尚未被第三方权威机构锁定在调研瞄准镜中。因此,也就导致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权威机构数据来说广告投放效果。没有可信的统计报告,广告商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就显得及其没有底气。

“在移动台电做广告,究竟是互联网广告,还是广播广告?”这个问题也让广告商大为头疼。移动电台这种“混血”身份,让广告商在财务上难以进行精准把握。

很明显,移动电台“难定性”的属性以及不明朗的广告效果,都让广告投放商顾虑重重。

长期以来,收听传统电台都不收费,谁会愿意为了一家移动电台的节目掏腰包呢。以目前的移动电台市场现状来看,愿意订阅增值服务的用户绝对是少之又少。

无疑,移动电台行业亟待探寻出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否则,想上市就只能过过嘴瘾。

车载市场受同质化制约

车载市场于移动电台而言,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更是一个新的挖金点。

目前,车载市场已经成为移动电台的必争之地。据报道,蜻蜓FM和考拉FM已跟汽车厂商合作,而多听FM也正在布局车载市场。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同质化的制约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大多数移动电台企业只是将现有的APP载入车载系统,而节目内容并未重新打磨加工。

一个没有优质内容的移动电台,就算是穿上了车载市场这件新外套,也摆脱不了同质化的真相。长此以往,早晚会被用户拆穿,最终被遗弃在角落里。

总而言之,在现有市场发展环境下,电台APP企业要想上市谈何容易?即便是势头正劲的蜻蜓FM,也先要跳出同质化的圈子,否则上市会难于上青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台APP同质化严重,蜻蜓FM上市难

鉴于国内电台APP同质化的现状,蜻蜓FM注定要走上一段颠簸、崎岖的上市路。

近期,国内最大的音频公司蜻蜓FM首席执行官杨廷皓接收采访时表示,蜻蜓FM目前已近完成三轮融资,其中C轮融资金额是同行中最大的,同时强调蜻蜓FM将在两三年内启动IPO。

据悉,蜻蜓FM目前已经拥有1.5亿用户,日活跃用户量高达900万人,自发布以来蝉联iOS、Android下载量榜首,收录了全国3000多家电台广播。从这个角度而言,蜻蜓FM的上市梦想倒也不是妄言。然而,国内电台APP同质化的现状,注定其要走上一段颠簸、崎岖的上市路。

掀起“融资潮”,跟风谋上市

在国内主流电台APP这个圈子中,融资谋求上市的并非蜻蜓FM一根独苗。相比其它行业,电台APP这个圈子似乎更加痴迷于融资这件事,甚至连步伐都几乎一致。

据了解,与蜻蜓FM一年面世的荔枝FM同样完成了三轮融资。2013年,荔枝FM在广州成立;2014年11月,B轮获得晨兴创投、经纬中国1000万美元投资;2015年1月,C轮获小米科技、顺为资本、经纬创投、晨兴资本等2000万美元投资。

而到了2014年,移动网络电台更是掀起了一股“融资潮”。优听Radio、多听FM、喜马拉雅电台等先后完成了近千万美元的融资。

内容同质化,版权纠纷多

总体来看,目前电台APP节目内容主要分为PGC和UGC两大类。PGC内容主要由台电、电视台等机构和专业人士制作而成;UGC内容主要由草根用户、电台发烧友自制而成。随着电台APP的快速发展,节目内容也开始向“PGC+UGC”模式发展。

目前,PGC内容获取方式包括四种:一是与电台、电视台授权合作;二是版权购买;三是艺人、主播、评论人士等专业人士自制上传;四是自制节目。

如此透明的内容运作机制,致使电台APP行业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甚至经常上演版权纠纷大战。

打开任意一款电台类产品,音乐、电影、诗歌、旅游、教育、英语等传统主题比比皆是,类似“人人都是播客”的宣传语应接不暇,点播类播客内容早就不是独家专利。

2014年以来,内容同质化引起的版权纠纷在行业内开始弥漫。

先前,喜马拉雅电台曾因著作权侵权被央广之声告上法庭,最终支付赔偿。

今年2月,New Radio创始人在其微博公开炮轰多听FM ,称其抄袭了New Radio的所有节目。

近期,考拉FM以侵权为由起诉了蜻蜓FM,声称蜻蜓FM非法传播考拉版权节目《二货一箩筐》和《野史三国》。

商业模式不成熟,烧钱成主流

在移动电台风生水起的背后,却难以掩盖住“目前尚无一家移动电台盈利”的怪象。

正如蜻蜓FMFM首席执行官杨廷皓所说:“移动电台还远不到谈盈利的时候。”在这种官方语言回应的背后,其实存在一份难言之隐。

目前,移动电台行业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只能咬着牙以烧钱为代价,投石问路寻求盈利机遇。

关于移动电台如何赚钱,业内普遍认同两种方式:一是植入广告;二是VIP增值服务。

前者指的是,电台APP进入前的开屏广告页面,应用最下角的Banner宣传以及音频广告植入;后者指的是,用户若想听无广告或更高质量的音频便要付费增值订阅。

听起来,两种盈利模式既简单又靠谱,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甚至阻力重重。

目前,年轻的移动电台市场尚未被第三方权威机构锁定在调研瞄准镜中。因此,也就导致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权威机构数据来说广告投放效果。没有可信的统计报告,广告商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就显得及其没有底气。

“在移动台电做广告,究竟是互联网广告,还是广播广告?”这个问题也让广告商大为头疼。移动电台这种“混血”身份,让广告商在财务上难以进行精准把握。

很明显,移动电台“难定性”的属性以及不明朗的广告效果,都让广告投放商顾虑重重。

长期以来,收听传统电台都不收费,谁会愿意为了一家移动电台的节目掏腰包呢。以目前的移动电台市场现状来看,愿意订阅增值服务的用户绝对是少之又少。

无疑,移动电台行业亟待探寻出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否则,想上市就只能过过嘴瘾。

车载市场受同质化制约

车载市场于移动电台而言,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更是一个新的挖金点。

目前,车载市场已经成为移动电台的必争之地。据报道,蜻蜓FM和考拉FM已跟汽车厂商合作,而多听FM也正在布局车载市场。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同质化的制约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大多数移动电台企业只是将现有的APP载入车载系统,而节目内容并未重新打磨加工。

一个没有优质内容的移动电台,就算是穿上了车载市场这件新外套,也摆脱不了同质化的真相。长此以往,早晚会被用户拆穿,最终被遗弃在角落里。

总而言之,在现有市场发展环境下,电台APP企业要想上市谈何容易?即便是势头正劲的蜻蜓FM,也先要跳出同质化的圈子,否则上市会难于上青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