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补偿52亿!沃特玛李瑶对赌失败,坚瑞沃能或因此“退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补偿52亿!沃特玛李瑶对赌失败,坚瑞沃能或因此“退市”

坚瑞沃能可能要“退市”了。

文|电动公会 西四环顽主

对沃特玛所欠下的债务,我李瑶砸锅卖铁也会负责到底,决不食言。

这是今年4月,沃特玛董事长李瑶对103家供应商的诚挚表态。而彼时的沃特玛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

长期的债务压顶以及资金断裂,导致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股价大幅跳水。

坚瑞沃能12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

公司收到大股东李瑶的申明书,已确认深圳市沃特玛电池2018年度将发生严重亏损,实际已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并且差额巨大,业绩对赌失败。

按照《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和《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确认其对公司的补偿金额为52亿元的补偿上限,同意使用其名下公司的股份和自有资金对坚瑞沃能进行补偿。

坚瑞沃能称,根据申明书内容,李瑶再对坚瑞沃能履行补偿义务5037.45万元,以其对坚瑞沃能的5037万元债权进行冲抵。

李瑶曾经立下的誓言,如今到了该兑现的时候了。

1

作为坚瑞沃能的大股东,李瑶于2016年2月29日与坚瑞沃能签订《盈利承诺及补偿协议》,并于2016年4月12日与公司签订了《盈利承诺及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就其在业绩承诺期内的承诺净利润及补偿方式进行了约定。

不过,由李瑶带领的沃特玛公司,在2017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累积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未达到业绩承诺值,而沃特玛的三季报表明2018年度仍会继续大幅亏损。

李瑶也已承认,对赌目标公司沃特玛已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业绩对赌完全失败。

作为业绩补偿义务人,李瑶在三年的业绩承诺期满后,按照《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和《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对公司进行补偿,补偿金额为52亿元的补偿上限。

目前,李瑶已以其对坚瑞沃能的5037.45万元债权进行冲抵。

虽然上述申明书的出具,对业绩补偿义务人履行对公司的业绩补偿事宜有积极作用,但坚瑞沃能仍面临经审计后的2018年年末净资产为负而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风险。

坚瑞沃能据此申明书,即将申明书中收到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对公司债务的消减、净资产的充实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过,该部分补偿款能否确认在2018年公司净资产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如今坚瑞沃能不仅面临“退市”风险,公司及大股东李瑶还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与两年前的风光相比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

2

2016年,斥资52亿元收购而来的沃特玛,让坚瑞沃能风光一时,一度实现从消防行业到新能源电池行业的转型。

然而,好景不长,被坚瑞沃能收购后,沃特玛大幅提高生产规模,试图通过走量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不过,问题也随之暴露。由于步子迈得太大,发展过于激进,加上对政策环境变化预估不足,直接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

2016年年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非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运营需满3万公里方可领取补贴"的规定。政策出台以后,沃特玛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影响,回款周期至少延长了一年半以上。

李瑶对媒体的回应中也表示,补贴退坡本身并不会对公司造成很大影响,但主要问题是补贴到位时间太长,使得沃特玛回款周期变长,同时运营公司难以在租赁过程中收取高价,导致运营公司发展困难。

补贴退坡不会影响市场和行业信心,但补贴资金不及时到位,就会让企业过得很艰难。

此外,2018年锂电池新政提高了续航里程要求,规定续驶里程100≤R<1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2018年不再享受补贴。这又戳中了沃特玛的命门。

沃特玛3季报披露存货有56亿,由于对新政策判断比较乐观,估计4季度库存进一步提高。按照新规,存货里面有相当部分电池没有达到补贴规定电池能量密度要求。

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这部分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卖,已经没人买了。

沃特玛采取的方法是发展储能电池业务,将这部分库存转化为储能电池进行销售,但利润空间显著下降。下游客户回款周期大幅拖长,公司存货周转难度加大,而公司巨额负债还得还,这直接导致债务违约。

从坚瑞沃能去年财报不难发现,激进的战略失误对业绩造成了严重影响。坚瑞沃能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52亿元;而根据其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5.22亿元,换言之,仅2017年4季度就亏了2.3亿元。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规模的债务逾期导致公司及沃特玛大量银行账户被冻结、经营性资产被查封,人员流失严重,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不难看出,埋伏在坚瑞沃能风险事件背后的是产业的更迭逻辑问题,政策演变催化对一家公司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这也是在“警告”那些资金不够充实,技术不够雄厚的企业,如果只是出于当下利益的选择,一味地进行扩张、拉长战线,并且抱着依赖补贴存活的心理,势必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窘境,最后只能被市场淘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补偿52亿!沃特玛李瑶对赌失败,坚瑞沃能或因此“退市”

坚瑞沃能可能要“退市”了。

文|电动公会 西四环顽主

对沃特玛所欠下的债务,我李瑶砸锅卖铁也会负责到底,决不食言。

这是今年4月,沃特玛董事长李瑶对103家供应商的诚挚表态。而彼时的沃特玛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

长期的债务压顶以及资金断裂,导致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股价大幅跳水。

坚瑞沃能12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

公司收到大股东李瑶的申明书,已确认深圳市沃特玛电池2018年度将发生严重亏损,实际已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并且差额巨大,业绩对赌失败。

按照《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和《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确认其对公司的补偿金额为52亿元的补偿上限,同意使用其名下公司的股份和自有资金对坚瑞沃能进行补偿。

坚瑞沃能称,根据申明书内容,李瑶再对坚瑞沃能履行补偿义务5037.45万元,以其对坚瑞沃能的5037万元债权进行冲抵。

李瑶曾经立下的誓言,如今到了该兑现的时候了。

1

作为坚瑞沃能的大股东,李瑶于2016年2月29日与坚瑞沃能签订《盈利承诺及补偿协议》,并于2016年4月12日与公司签订了《盈利承诺及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就其在业绩承诺期内的承诺净利润及补偿方式进行了约定。

不过,由李瑶带领的沃特玛公司,在2017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累积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未达到业绩承诺值,而沃特玛的三季报表明2018年度仍会继续大幅亏损。

李瑶也已承认,对赌目标公司沃特玛已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业绩对赌完全失败。

作为业绩补偿义务人,李瑶在三年的业绩承诺期满后,按照《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和《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对公司进行补偿,补偿金额为52亿元的补偿上限。

目前,李瑶已以其对坚瑞沃能的5037.45万元债权进行冲抵。

虽然上述申明书的出具,对业绩补偿义务人履行对公司的业绩补偿事宜有积极作用,但坚瑞沃能仍面临经审计后的2018年年末净资产为负而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风险。

坚瑞沃能据此申明书,即将申明书中收到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对公司债务的消减、净资产的充实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过,该部分补偿款能否确认在2018年公司净资产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如今坚瑞沃能不仅面临“退市”风险,公司及大股东李瑶还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与两年前的风光相比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

2

2016年,斥资52亿元收购而来的沃特玛,让坚瑞沃能风光一时,一度实现从消防行业到新能源电池行业的转型。

然而,好景不长,被坚瑞沃能收购后,沃特玛大幅提高生产规模,试图通过走量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不过,问题也随之暴露。由于步子迈得太大,发展过于激进,加上对政策环境变化预估不足,直接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

2016年年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非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运营需满3万公里方可领取补贴"的规定。政策出台以后,沃特玛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影响,回款周期至少延长了一年半以上。

李瑶对媒体的回应中也表示,补贴退坡本身并不会对公司造成很大影响,但主要问题是补贴到位时间太长,使得沃特玛回款周期变长,同时运营公司难以在租赁过程中收取高价,导致运营公司发展困难。

补贴退坡不会影响市场和行业信心,但补贴资金不及时到位,就会让企业过得很艰难。

此外,2018年锂电池新政提高了续航里程要求,规定续驶里程100≤R<1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2018年不再享受补贴。这又戳中了沃特玛的命门。

沃特玛3季报披露存货有56亿,由于对新政策判断比较乐观,估计4季度库存进一步提高。按照新规,存货里面有相当部分电池没有达到补贴规定电池能量密度要求。

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这部分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卖,已经没人买了。

沃特玛采取的方法是发展储能电池业务,将这部分库存转化为储能电池进行销售,但利润空间显著下降。下游客户回款周期大幅拖长,公司存货周转难度加大,而公司巨额负债还得还,这直接导致债务违约。

从坚瑞沃能去年财报不难发现,激进的战略失误对业绩造成了严重影响。坚瑞沃能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52亿元;而根据其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5.22亿元,换言之,仅2017年4季度就亏了2.3亿元。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规模的债务逾期导致公司及沃特玛大量银行账户被冻结、经营性资产被查封,人员流失严重,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不难看出,埋伏在坚瑞沃能风险事件背后的是产业的更迭逻辑问题,政策演变催化对一家公司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这也是在“警告”那些资金不够充实,技术不够雄厚的企业,如果只是出于当下利益的选择,一味地进行扩张、拉长战线,并且抱着依赖补贴存活的心理,势必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窘境,最后只能被市场淘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