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徒
- 01 -
面对舆论攻击,六小龄童一度表现的十分硬气。
10月9日,六小龄童参加人民艺术家权益保护座谈会时,主动提到自己一直遭受到网络暴力。
10天后,他在微博上发文,“我已聘请律师,对继续对我恶意抹黑、进行人身攻击的人,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六小龄童的愤怒在于,一位重庆的大学生“恶意”剪辑他的作品内容,吐槽他是戏霸。
10月底,六小龄童接受《每日文娱播报》采访时,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我已经忍了一年多了,凭什么要忍受这么多诋毁。”
然而,围绕六小龄童更为深重的舆论风暴已经在此刻蓄势。
一个月后,有网友在微博上发文称:吴承恩故居成了“六小龄童展览馆”,猴王世家展品比吴承恩的展品多;吴承恩的形象展示用六小龄童的照片;故居的文化广场被命名为“六小龄童广场”,广场中央树立的还是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塑像。
全称为“六小龄童学”的“六学”随即引发舆论狂欢高潮。
微博上围绕六小龄童的关键词变成了“语录”、“西霸”、“复读机”、“文体两开花”。
他在微博置顶参加公益活动的通稿,接受媒体采访时态度也不再强硬:“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演过孙悟空的老演员。”
六小龄童怎么也没想到,明明两年前大家还在追捧着自己,如今就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2016年是猴年,年初百事可乐联手六小龄童拍的“苦练72变,笑对81难”猴王世家广告在朋友圈刷屏。
掀起第一波回忆杀。
在网友爆出六小龄童没有收到央视春晚邀请的消息时,网友的怀旧情绪抵达沸点。
春晚导演吕逸涛在微博发文“拥抱2016,新年好”,蜂拥而来的206万的评论里,一部分是要求让六小龄童上春晚,另一部分则是辱骂。
与此同时,六小龄童的微博粉丝数量暴增400万,评论从平时的几十直接破万。
#帮六小龄童上春晚#、#六小龄童节目被毙#等话题霸榜热搜。
“六小龄童”的名字首次在明星的热搜榜单上出现,前面两名分别是易烊千玺和王俊凯。
2016年1月26日,六小龄童在微博上发出猴妆照片,配文“准备录制”。网友贡献出没有水分的20多万转发、130万点赞以及近13万的评论。
10天后,六小龄童出现在辽宁卫视春晚上时,网友们纷纷留言:听到背景音乐,眼泪就滚下来了。
那时,爱他的人还很多。
- 02 -
出身猴王世家的六小龄童,出道就是“超级偶像”。
1986年春节,《西游记》在央视首播时,收视率达到89.4%。
农村的夜晚,有电视机的人家会把14寸的黑白电视放院子里,整个院子都围满了村民。
86版《西游记》是第一批出口到海外的电视剧,在越南播放时,大街上小偷、警察都不见踪影。
在缅甸,人们一提起中国电视剧,首先会想到《西游记》。
2014年,86版《西游记》重播超过3000次,成为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被吉尼斯纪录载入史册。
作为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去国外访问时,人人称他是“再世孙悟空”、“猴圣”。
粉丝不知道他的本名“章金莱”,喜欢称呼他为“孙老师”、“六老师”。
公安部为六小龄童特批,让他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身份证号码、两个身份证的人。
然而,曾经靠实力说话的老艺术家们,难以理解新时代互联网的黑红法则。
2016年4月,知乎上开始有人对六小龄童提出质疑。
先是“西霸”:
1997年《大话西游》在内地走红时,他在多个场合吐槽:人妖不分!编剧导演需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主持人正面问他对《大话西游》的看法,他说:“我没看过,我也不知道。”
2007年3月,六小龄童在新书《六小龄童品西游》签售现场,再次吐槽:要恶搞,就去恶搞你爷爷奶奶。
然后是“复读机”:
不同的采访场所,他都会提到“刚刚有小朋友问我,孙悟空叔叔有几个妖怪女朋友?”
他各大高校演讲现场,模仿至尊宝双臂扛金箍棒的神态,吐槽“美猴王的精气神没了那就是个傻猴。”
再是“语录”:
我很少对一些有关西游的作品发表观点了。
一千个观众心目中只有一个美猴王。
最后是“说谎”:
2016年2月,他在微博上回答网友提问时写道“当年拍摄《西游记》没有替身,再难再苦的戏,都是亲自上”。
早在2014年,《西游记》的摄像唐继全就在微博上说过,《西游记》前25集中绝大部分镜头都由六小龄童完成,特别情况下会有人顶替。
2016年11月,六小龄童在微博上宣传新书《六小龄童品西游》:购买此书的读者将获赠我亲笔签名的猴缘照片。
六小龄童在多个场合讲述“猴缘”背后的故事:见到这只猴子时,它正在山上跑来跑去,猴子主动跟我敬礼,这是自己最大的荣誉。
然而在照片的背后,这只猴子的腿上拴着铁链子。只要一接到指令就会敬礼。
六小龄童还将自己装在套子里,但大圣的“信徒”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
2015年央视《开讲了》现场,一名初中生直言不讳:不喜欢《西游记》这样古老的、已经过时了的作品。
六小龄童怔住了,他回答:“这不可能是初中生,全国我去过一百多个中学,没一个人问过这个问题的。”
- 03 -
在很多70、80后观众的世界里,86版《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既有大闹天庭的洒脱,对师傅的忠诚,也有对弱小者的保护,符合人们对英雄的最大定义。
这些观众觉得,六小龄童演绎的大圣最完美,最经典。“他就是孙悟空。”
在黄渤演绎新版孙悟空的时候,有网友评论:这不是真实的孙悟空,怎么会这么丑?
有家长吐槽,孙悟空面目狰狞咬驱魔人,把孩子都吓哭了。
有观众看到恶搞版的“孙悟空”视频,会大骂“孙悟空不是你能侮辱的!”
戏里戏外,人们将大圣一步步推向神坛,将其视作自己的人生偶像。
他们期待六小龄童能完美演绎孙悟空的人生。
当大家发现两者差别越来越大,人们会失望、不满,甚至会因为曾经自己的过度崇拜而感到更加愤怒。
大家不知道的是,“偶像”的官方释义是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
雕塑向来易碎,神佛都在走下神坛的路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