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文化类综艺年终考:百花齐放,“清流”成潮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文化类综艺年终考:百花齐放,“清流”成潮流

清流成潮流,爆款别苛求。

文│夏天

在政策及市场的双重引导下,2017年综艺市场刮起了一阵“文化风潮”,数据显示,各大电视台及视频平台2017年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数量超50档,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或刷新至70档,风潮“力度”只增不减。

这一年,“匠心导演”关正文携《一本好书》回归,通过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再现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场景,品质上再次承接住了观众期待,豆瓣评分高达9.3分。新晋文化类综艺《上新了,故宫》邀请当红明星加盟,让故宫“零距离”走进公众视野,以创新的方式传承着故宫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综艺节目“综N代”不负众望,升级归来。《朗读者》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人文温度,制作升级,品质升级,豆瓣评分由第一季的8.6分升至9.2分。《国家宝藏》第二季融入音乐剧、舞剧、民族器乐剧等更多艺术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为丰富多元。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喧嚣的综艺市场中“攻城略地”,囊获一批忠实受众。

从“一夜爆火”到“百花齐放”,2018年,文化类综艺节目已成长为综艺界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深入浅出,百花齐放

2017年,《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书信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爆火,将此类节目推向了一个风口。

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类综艺节目聚焦于诗歌、成语、字词、书信等文学类内容上,以演播室内的演讲形式呈现,题材扎堆、同质化竞争态势凸显。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历史故事、文化交流、诗词、文学、家风5类题材占据全年文化类综艺节目总量的62%。

到了2018年,这一现象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和缓解。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从演播室内走了出去,充分利用户外资源、实地文化资源,以“文化+”模式寻求差异化道路,不断降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接收门槛,发掘新的可能性。

就是在这一年,文化类综艺节目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多档模式新颖的文化综艺节目凭借精良的制作大获观众好评。在2018年32档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综艺节目中,文化艺术类节目就占据了12档。

由知名主持人窦文涛领衔的户外文化探寻类节目《一路书香》,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带领观众领略行读新体验。节目邀请明星大咖一起读书行走,无形中降低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参与门槛。《上新了,故宫》同样巧妙的利用了“明星效应”,引入当红明星邓伦、周一围担纲常驻嘉宾,扮演文物故事中的相关角色,吸引观众了解历史。

《声入人心》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加入古典音乐的美声唱法,将节目立意升至文化传播的高度,玩出了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打法。《经典咏流传》和《国乐大典》,同样运用“文化+音乐”的组合方式,通过音乐、诗歌等具体的形式,让观众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体会中华文化的韵味。

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寻找到更为精准、更为多元的文化切入口,升级节目内容及形式,将抽象的“文化”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出来。内容不失文化底蕴,表达方式则更为深入浅出、举重若轻,“阳春白雪”走下神坛,以更为通俗的方式俘获大众的注意力。

爆款难出?别苛求

与此同时,2018年,文化类综艺节目还面临着新晋综艺爆款难出,高口碑“综N代”热度难续的困境。

《上新了!故宫》作为第一档故宫最大程度开放资源协助拍摄的文化综艺,邀请来邓伦、周一围等当红明星坐镇,爱奇艺热度值难破5000,成绩仍难与热门娱乐类综艺相匹敌。《一本好书》采用360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进行高效率的内容展示,逐步拉近大众与经典书籍的距离,12集累计播放量2.1亿,与《见字如面》第二季14集共7.2亿的播放量相比,成绩不可同日而语。

打造爆款不易,守爆款则更难。由主持人董卿倾力打造的《朗读者》系列,口碑一路走高,豆瓣评分由第一季的8.6分升至9.2分,评分人数则由第一季的17952人骤降至5791人。高口碑综艺《国家宝藏》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豆瓣评分由第一季的9.0分升至9.4分,评分人数却从65538人降至7145人。

尽管很难据此将《朗读者》《国家宝藏》定性为陷入了“综N代”困境,但文化类综艺节目第二季热度及声量普遍不及首季,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豆瓣评分一路走高,评分人数却持续凋零,侧面反映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叫好不叫座”“热度难续”的尴尬现状。

显然,这些“困境”大多由文化类综艺节目自带的先天局限所致。此类节目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知识壁垒,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一定局限,显得相对小众,这也使得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受众拓展、节目形式、节目招商,与观众形成有效互动,构成观众深度参与和讨论的娱乐模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文化综艺节目终究也是一档几十分钟的综艺节目,它不仅不应该被赋予过于厚重的文化功能、任务,也不应该被赋予过高的市场期待。如何创造节目热度,留住年轻人的目光,不只是困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难题,它就像是一把悬在综艺节目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敲打着内容创作者。如果就凭借“爆款难出”这一评判标准,认定文化类综艺节目难迎春天,疲态渐显,则也显得颇有些片面和苛刻。

“节目能够成为热点,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但这是显然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态势。对于文化类节目,静水深流才是一个最佳状态。”在《朗读者》爆火后,董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这样表示。

奋力探索,“清流”已成潮流

“看完《上新了!故宫》又看《国家宝藏》,超喜欢这类型的节目”,在《国家宝藏》第二季弹幕上有观众表示。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至今,热度虽不能与巅峰时期相匹敌,但让人欣喜的是,在多部文化类综艺节目猛烈攻击下,此类节目已沉淀出了大批忠实稳定的受众群体。

追本溯源,文化综艺节目不是近两年诞生的新事物。早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读书类、朗读类、电影推介类的节目就曾经占据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2001年,央视播出的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就是文化节目早期最成功的代表之一,一批学术明星由此诞生,一跃成为红极一时的“文化现象”,最早证明了文化节目的生命潜力。

而在此之后,文化类综艺进入“断代”式发展历程,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影响力始终没有形成规模。直至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走红,以及多方政策的扶持下,文化综艺市场才又重新获得了复苏的机会。历经两年洗涤,到如今,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杀”向市场,已成为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除近两年诞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外,文化类节目还以“脱口秀”或“谈话”的形式在综艺市场持续存在着。例如由高晓松掌舵的脱口秀节目《晓说》,解读文化、历史、热点事件的《观复嘟嘟》,由窦文涛挑大梁的谈话节目《圆桌派》,画家陈丹青主持的欣赏名画、洞见世界的文化节目《局部》,有多档文化类节目持续曝光,播放量稳定,且口碑不俗。

尤其在文化访谈节目《十三邀》中,作家许知远带着自己的“偏见”来“拷问”世界,他与李诞、马东的对谈,曾掀起了大规模讨论,“底色是悲凉”一时间成为流行语。文化类综艺节目虽难出爆款,但也表现出了超高的关注度及长久的生命力。

2018年,制作升级、形式升级后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百花齐放,虽无爆款出现,但朝着品质的方向奋力生长,此类节目已在综艺舞台上搏得了自己的一隅之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文化类综艺年终考:百花齐放,“清流”成潮流

清流成潮流,爆款别苛求。

文│夏天

在政策及市场的双重引导下,2017年综艺市场刮起了一阵“文化风潮”,数据显示,各大电视台及视频平台2017年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数量超50档,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或刷新至70档,风潮“力度”只增不减。

这一年,“匠心导演”关正文携《一本好书》回归,通过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再现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场景,品质上再次承接住了观众期待,豆瓣评分高达9.3分。新晋文化类综艺《上新了,故宫》邀请当红明星加盟,让故宫“零距离”走进公众视野,以创新的方式传承着故宫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综艺节目“综N代”不负众望,升级归来。《朗读者》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人文温度,制作升级,品质升级,豆瓣评分由第一季的8.6分升至9.2分。《国家宝藏》第二季融入音乐剧、舞剧、民族器乐剧等更多艺术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为丰富多元。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喧嚣的综艺市场中“攻城略地”,囊获一批忠实受众。

从“一夜爆火”到“百花齐放”,2018年,文化类综艺节目已成长为综艺界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深入浅出,百花齐放

2017年,《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书信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爆火,将此类节目推向了一个风口。

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类综艺节目聚焦于诗歌、成语、字词、书信等文学类内容上,以演播室内的演讲形式呈现,题材扎堆、同质化竞争态势凸显。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历史故事、文化交流、诗词、文学、家风5类题材占据全年文化类综艺节目总量的62%。

到了2018年,这一现象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和缓解。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从演播室内走了出去,充分利用户外资源、实地文化资源,以“文化+”模式寻求差异化道路,不断降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接收门槛,发掘新的可能性。

就是在这一年,文化类综艺节目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多档模式新颖的文化综艺节目凭借精良的制作大获观众好评。在2018年32档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综艺节目中,文化艺术类节目就占据了12档。

由知名主持人窦文涛领衔的户外文化探寻类节目《一路书香》,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带领观众领略行读新体验。节目邀请明星大咖一起读书行走,无形中降低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参与门槛。《上新了,故宫》同样巧妙的利用了“明星效应”,引入当红明星邓伦、周一围担纲常驻嘉宾,扮演文物故事中的相关角色,吸引观众了解历史。

《声入人心》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加入古典音乐的美声唱法,将节目立意升至文化传播的高度,玩出了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打法。《经典咏流传》和《国乐大典》,同样运用“文化+音乐”的组合方式,通过音乐、诗歌等具体的形式,让观众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体会中华文化的韵味。

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寻找到更为精准、更为多元的文化切入口,升级节目内容及形式,将抽象的“文化”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出来。内容不失文化底蕴,表达方式则更为深入浅出、举重若轻,“阳春白雪”走下神坛,以更为通俗的方式俘获大众的注意力。

爆款难出?别苛求

与此同时,2018年,文化类综艺节目还面临着新晋综艺爆款难出,高口碑“综N代”热度难续的困境。

《上新了!故宫》作为第一档故宫最大程度开放资源协助拍摄的文化综艺,邀请来邓伦、周一围等当红明星坐镇,爱奇艺热度值难破5000,成绩仍难与热门娱乐类综艺相匹敌。《一本好书》采用360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进行高效率的内容展示,逐步拉近大众与经典书籍的距离,12集累计播放量2.1亿,与《见字如面》第二季14集共7.2亿的播放量相比,成绩不可同日而语。

打造爆款不易,守爆款则更难。由主持人董卿倾力打造的《朗读者》系列,口碑一路走高,豆瓣评分由第一季的8.6分升至9.2分,评分人数则由第一季的17952人骤降至5791人。高口碑综艺《国家宝藏》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豆瓣评分由第一季的9.0分升至9.4分,评分人数却从65538人降至7145人。

尽管很难据此将《朗读者》《国家宝藏》定性为陷入了“综N代”困境,但文化类综艺节目第二季热度及声量普遍不及首季,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豆瓣评分一路走高,评分人数却持续凋零,侧面反映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叫好不叫座”“热度难续”的尴尬现状。

显然,这些“困境”大多由文化类综艺节目自带的先天局限所致。此类节目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知识壁垒,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一定局限,显得相对小众,这也使得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受众拓展、节目形式、节目招商,与观众形成有效互动,构成观众深度参与和讨论的娱乐模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文化综艺节目终究也是一档几十分钟的综艺节目,它不仅不应该被赋予过于厚重的文化功能、任务,也不应该被赋予过高的市场期待。如何创造节目热度,留住年轻人的目光,不只是困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难题,它就像是一把悬在综艺节目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敲打着内容创作者。如果就凭借“爆款难出”这一评判标准,认定文化类综艺节目难迎春天,疲态渐显,则也显得颇有些片面和苛刻。

“节目能够成为热点,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但这是显然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态势。对于文化类节目,静水深流才是一个最佳状态。”在《朗读者》爆火后,董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这样表示。

奋力探索,“清流”已成潮流

“看完《上新了!故宫》又看《国家宝藏》,超喜欢这类型的节目”,在《国家宝藏》第二季弹幕上有观众表示。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至今,热度虽不能与巅峰时期相匹敌,但让人欣喜的是,在多部文化类综艺节目猛烈攻击下,此类节目已沉淀出了大批忠实稳定的受众群体。

追本溯源,文化综艺节目不是近两年诞生的新事物。早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读书类、朗读类、电影推介类的节目就曾经占据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2001年,央视播出的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就是文化节目早期最成功的代表之一,一批学术明星由此诞生,一跃成为红极一时的“文化现象”,最早证明了文化节目的生命潜力。

而在此之后,文化类综艺进入“断代”式发展历程,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影响力始终没有形成规模。直至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走红,以及多方政策的扶持下,文化综艺市场才又重新获得了复苏的机会。历经两年洗涤,到如今,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杀”向市场,已成为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除近两年诞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外,文化类节目还以“脱口秀”或“谈话”的形式在综艺市场持续存在着。例如由高晓松掌舵的脱口秀节目《晓说》,解读文化、历史、热点事件的《观复嘟嘟》,由窦文涛挑大梁的谈话节目《圆桌派》,画家陈丹青主持的欣赏名画、洞见世界的文化节目《局部》,有多档文化类节目持续曝光,播放量稳定,且口碑不俗。

尤其在文化访谈节目《十三邀》中,作家许知远带着自己的“偏见”来“拷问”世界,他与李诞、马东的对谈,曾掀起了大规模讨论,“底色是悲凉”一时间成为流行语。文化类综艺节目虽难出爆款,但也表现出了超高的关注度及长久的生命力。

2018年,制作升级、形式升级后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百花齐放,虽无爆款出现,但朝着品质的方向奋力生长,此类节目已在综艺舞台上搏得了自己的一隅之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