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自知粗俗不堪,却渴望看懂《地球最后的夜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自知粗俗不堪,却渴望看懂《地球最后的夜晚》

文艺电影,不应当变成费心思的捉迷藏,或无意义的猜谜游戏。

文|娱乐硬糖 谢明宏

编|李春晖

我叫凯珍,是凯里的珍珠。

当听到汤唯对黄觉这么自我介绍的时候,翻查了一下回忆,影像里的凯里绝不是现实里的凯里。

《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凯里永远是阴天和雨天,处处潮湿阴暗,破烂的厂房,剥落的墙皮,漏雨的屋子,狭窄的街道,烂尾的工程。看完之后,硬糖君好想给男女主买几袋除湿剂。

冬天的火锅有多美味,抖音上的毛毛姐告诉你。凯里的冬天有多湿冷,一镜到底的毕赣告诉你。平安夜卖不完的苹果有多难啃,李鸿其含泪告诉你。

硬糖君去过凯里,酸汤好喝,路人好客。夏天的时候,会有很多老奶奶和大妈在景区路边卖煮玉米,又甜又糯,量大打折。

很明显,《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凯里,被毕赣的影像故意“丑化”了。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贾樟柯镜头中的汾阳,那里垃圾遍地,尘土飞扬,高音喇叭拼命叫喊,商店的录音机播放低劣的磁带……

虽然都是拍家乡,两位导演却不约而同将家乡描写得不怎么美好。黔东南的人们被生活禁锢着,这种状态在“华灯璀璨”的环境中显然无法呈现。毕赣要让观众感受到片中人物那种困顿又难以挣扎的状态。因此,他将凯里营造成潮湿、阴暗、脏乱、衰败、荒凉的样子。

可是,如果我们把创伤叙事、边缘底层空间,当作文艺片的标配,很可能酝酿出一颗隐形定时炸弹。《地球最后的夜晚》“平流层跳水式”的电影票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首日票房2.62亿,次日票房1116万,第三日票房190万,第四日票房硬糖君撰稿时仍未破百万。别的电影或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或平平无奇,或半路逆袭。《地球最后的夜晚》路子太野了,一上映就把自己推到喜马拉雅之巅,然后往马里亚纳海沟蹦极。

票房惊艳一跳,更连带出品方华策影视跌停,市值缩水16亿。这哪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啊,分明是“华策最后的夜晚”。如此不堪大任,以后哪个金主爸爸不要命敢投文艺片?

不能同时叫好叫座,似乎是文艺片的宿命。其中的缘由固然复杂,既有发行营销的局限,也有院线制度的瓶颈,甚至还可以怪罪受众的品位使然。

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球最后的夜晚》灰色的品相与晦涩的表达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接受的空间。这种近乎固执的价值诉求既是文艺片的诱惑,又是文艺片的陷阱。

“普罗大众的灭顶灾难、电影迷的沉思与惊喜、学院派影评人的狂欢”,影片受到的诸如此类的评价,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市场乱象和观众纠结的心态:

尽管我深知自己粗俗不堪,可仍然渴望看懂《地球最后的夜晚》。

看不懂,不必太羞惭

《地球最后的夜晚》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跨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又接近“白描”的迥异世界。

在影评人的眼中,导演毕赣从塔尔可夫斯基、侯孝贤、贾樟柯、安哲罗普洛斯等写实主义大师处汲取了艺术养分,而《地球最后的夜晚》则是一部竭力向某种美学主张靠近的作品。

电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梦境,区分方式为2D部分为黄觉饰演的罗纮武的现实经历与记忆,3D部分则是他在影院睡着之后的梦境虚幻。

在影片播映之前,就有字幕提示:“这不是一部3D电影,但是请在合适的时间跟随男主一起佩戴眼镜”。这就好比你牛排吃一半的时候,厨子跳出来示范,接下来应该如何吃一样粗暴。

毕导,这不是给观众添堵吗?你让朋友问起我这是2D还是3D电影的时候怎么交代,2.5D电影,还是高兴2D就2D,高兴3D就3D电影?只花了一道菜钱,却享受了“双拼”的服务。那些骂电影圈钱的观众,是不是欲求不满?

电影讲述12年前,罗纮武的好友白猫被左宏元杀害,他追查凶手,结果在调查之中爱上了凶手的情人——汤唯所饰演的万绮雯。等等,左宏元不是写《渡情》的嘛,万绮雯难道是到凯里抓僵尸。

人有重名,电影里有个地方还有两个“陈慧娴”呢。在毕导的电影里听到熟悉明星名字的情况,十分普遍。不难猜想,当《地球最后的夜晚》首映的时候,香港有许多艺人打了一晚上喷嚏。

罗纮武和万绮雯,约定杀死爱唱K的左宏元之后,两个人一起逃离凯里。然而,当罗纮武在电影院杀死左宏元之后,万绮雯却拿着他的钱下落不明。天啊,毕导你还我《千年等一回》。

12年后,逃亡的罗纮武回到贵州参加父亲葬礼,熟悉的地方唤起了隐藏的记忆,他想起了万绮雯。于是,他决定去寻找她,在根据照片找到一群人和一系列线索之后,眼看着就要找到她了,他却在电影院陷入了梦境。

此处情境为3D,在梦境中,罗纮武见到了他想要见到的人,但又和现实生活与记忆中的不甚相符:

年幼住在矿洞里的小白猫,染着火红头发与人私奔的妈妈,还有和万绮雯长着同一张脸的凯珍。

在梦境之中,罗纮武与他们接触再到告别。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以和解的方式,最终彻底离开了他的生命。他知道了万绮雯的过去,与她共度了最后浪漫的夜晚。

他们在旋转的房子中亲吻,此刻观众睡意昏沉。在梦里,罗纮武梦到了心心念念的爱人。在影院,观众们补足了一整年困倦的精神。同床异梦的夫妻,难免争吵。一起做梦的观众,不哭不闹。

看懂了,何来优越感

从创作脉络上来看,《路边野餐》是2012年短片《金刚经》的延展与扩充。《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故事仍旧发生在凯里,在叙事上也和前作有着细微的关联。

但比起《路边野餐》,这部影片在制作量级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资金的投入、欧洲制片方和知名卡司的加盟,让影片的完片水准得到很大提高。于是愈加精细的镜头下,也打磨掉了毕赣一闪而过的灵气。

当然,将《地球最后的夜晚》仅仅看成是《路边野餐》2.0升级版是不准确的。如果说后者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导演天马行空的尝试,那么工业的加持,更加迫使毕赣去思考究竟要在这样的形式里,填充怎样的内容。

这个问题毕赣显然没有完全想好,就像一个玩沙子颇有天赋的小孩,突然被告知他能主建一座大厦。他神乎其技地把“沙雕”的技巧,运用在新建筑上,不时还能因为细节引来曾经小伙伴的赞叹。可新观众就像大厦的住户一样,他们关心的只是大厦是否宜居。

多年来,导演不仅坚持在同一空间中,重复使用同一拨演员。前作中曾出现的诸多意象,如手表、渡船、诗歌、流行金曲等,均被一一编织进更为繁复的长片叙事中。

《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因此呈现出既无限贴近日常生活,又充满超现实间离感的驳杂性。如果仅仅是炒冷饭倒还罢了,关键是火候不够,变成了夹生。观众固然能从中挑出色泽金黄的蛋花来夸,也能找到半生不熟的肉丝来骂。

针对观众“看不懂”的质疑,毕赣回应“没有看不懂的电影,只有不想看懂的”。这其实,指向了文艺片本身表达倾向的多义性。关于电影的探讨,本身就是不确定或是无解的,需要开放性地引导观众去揣摩参透。

同时,《地球最后的夜晚》给人的观感是沉重和疲惫的,包括观看过程中为了理解影片所指而思索的疲倦,也包括沉重的主题直击人心后的压抑。

身处转型期的经济背景下,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早已侵占生活。影院观影更多的成了一种宣泄情绪、缓解压力的休闲娱乐方式。但观看《地球最后的夜晚》非但不能疏通气脉、超越苦痛,反而一头雾水,看不懂故事,不理解内涵,找不着答案,反过来给生活“添堵”。

《地球最后的夜晚》长达60分钟的3D梦境,没能带给观众解脱。反而因为回忆与现实交叉重叠,方言与诗歌莫名其妙,让观众如坠云里雾里。几乎全程使用方言,让大多数观众只能阅读字幕,显然消减了欣赏的专注,客观上也形成另一种“文化折扣”。

鸡汤用方言念,还是鸡汤。镜头一个比一个长,还是婚庆现场。

夹中间,沉默的螺旋

在某种意义上说,“灰色”与“晦涩”是文艺片的皮肤和血液。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文艺片就很可能滑向危险的陷阱:

过于将焦点集中在社会转型期的各种边缘人物和他们颓废的生活,镜头语言也单调乏味以至于粗粝原始,为追求陌生化而刻意“反电影”。

毁誉参半的《地球最后的夜晚》,那被人津津乐道的60分钟长镜头是否真有必要?对影片的意义和内涵是否存在过度解读?

在影评人和迷影青年交相称赞的舆论场中,如果你提出质疑的声音或者反对的意见,就要冒着被指责批评的风险,甚至被认为业余或外行。

这种类似于“皇帝的新装”的氛围,本可以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 :褒奖的人群越大,质疑的声音越小。这正是文艺片的口碑优势:你根本不好意思说不好。

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宣发困局在于:在娴熟的宣发技巧下,第一时间用“跨年”仪式感盲目吸引了太多并非自己用户的观众。大量涌入的非核心受众,让电影口碑在猫眼等购票平台迅速坍塌,文艺片的口碑优势荡然无存,反而成了和《爱情公寓》一样的“宣发欺诈”。

这和去年的黑马电影《头号玩家》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部“游戏宅”电影,第一时间去看《头号玩家》都是铁杆粉丝,他们将该片的豆瓣口碑推至几乎是“过誉”的程度。这就吸引了大量非游戏粉观影,当这些大众发现这部电影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看,也无非是从9.2降到8.7,已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远超北美的票房。

沉默的螺旋才是大多数,人云亦云更是人性本色,所以第一时间发声的人至关重要。而深入圈层和辐射大众,还值得电影宣发们仔细琢磨一年。

但在此前,真正的立身之本还是:文艺电影,不应当变成费心思的捉迷藏,或无意义的猜谜游戏。也需要有一个诚意的故事讲述,和尽可能赏心悦目的视觉传达,而不只是苍白地涂鸦创作者自己的喜好和符号。

在那一晚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的观众,都没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自知粗俗不堪,却渴望看懂《地球最后的夜晚》

文艺电影,不应当变成费心思的捉迷藏,或无意义的猜谜游戏。

文|娱乐硬糖 谢明宏

编|李春晖

我叫凯珍,是凯里的珍珠。

当听到汤唯对黄觉这么自我介绍的时候,翻查了一下回忆,影像里的凯里绝不是现实里的凯里。

《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凯里永远是阴天和雨天,处处潮湿阴暗,破烂的厂房,剥落的墙皮,漏雨的屋子,狭窄的街道,烂尾的工程。看完之后,硬糖君好想给男女主买几袋除湿剂。

冬天的火锅有多美味,抖音上的毛毛姐告诉你。凯里的冬天有多湿冷,一镜到底的毕赣告诉你。平安夜卖不完的苹果有多难啃,李鸿其含泪告诉你。

硬糖君去过凯里,酸汤好喝,路人好客。夏天的时候,会有很多老奶奶和大妈在景区路边卖煮玉米,又甜又糯,量大打折。

很明显,《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凯里,被毕赣的影像故意“丑化”了。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贾樟柯镜头中的汾阳,那里垃圾遍地,尘土飞扬,高音喇叭拼命叫喊,商店的录音机播放低劣的磁带……

虽然都是拍家乡,两位导演却不约而同将家乡描写得不怎么美好。黔东南的人们被生活禁锢着,这种状态在“华灯璀璨”的环境中显然无法呈现。毕赣要让观众感受到片中人物那种困顿又难以挣扎的状态。因此,他将凯里营造成潮湿、阴暗、脏乱、衰败、荒凉的样子。

可是,如果我们把创伤叙事、边缘底层空间,当作文艺片的标配,很可能酝酿出一颗隐形定时炸弹。《地球最后的夜晚》“平流层跳水式”的电影票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首日票房2.62亿,次日票房1116万,第三日票房190万,第四日票房硬糖君撰稿时仍未破百万。别的电影或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或平平无奇,或半路逆袭。《地球最后的夜晚》路子太野了,一上映就把自己推到喜马拉雅之巅,然后往马里亚纳海沟蹦极。

票房惊艳一跳,更连带出品方华策影视跌停,市值缩水16亿。这哪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啊,分明是“华策最后的夜晚”。如此不堪大任,以后哪个金主爸爸不要命敢投文艺片?

不能同时叫好叫座,似乎是文艺片的宿命。其中的缘由固然复杂,既有发行营销的局限,也有院线制度的瓶颈,甚至还可以怪罪受众的品位使然。

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球最后的夜晚》灰色的品相与晦涩的表达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接受的空间。这种近乎固执的价值诉求既是文艺片的诱惑,又是文艺片的陷阱。

“普罗大众的灭顶灾难、电影迷的沉思与惊喜、学院派影评人的狂欢”,影片受到的诸如此类的评价,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市场乱象和观众纠结的心态:

尽管我深知自己粗俗不堪,可仍然渴望看懂《地球最后的夜晚》。

看不懂,不必太羞惭

《地球最后的夜晚》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跨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又接近“白描”的迥异世界。

在影评人的眼中,导演毕赣从塔尔可夫斯基、侯孝贤、贾樟柯、安哲罗普洛斯等写实主义大师处汲取了艺术养分,而《地球最后的夜晚》则是一部竭力向某种美学主张靠近的作品。

电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梦境,区分方式为2D部分为黄觉饰演的罗纮武的现实经历与记忆,3D部分则是他在影院睡着之后的梦境虚幻。

在影片播映之前,就有字幕提示:“这不是一部3D电影,但是请在合适的时间跟随男主一起佩戴眼镜”。这就好比你牛排吃一半的时候,厨子跳出来示范,接下来应该如何吃一样粗暴。

毕导,这不是给观众添堵吗?你让朋友问起我这是2D还是3D电影的时候怎么交代,2.5D电影,还是高兴2D就2D,高兴3D就3D电影?只花了一道菜钱,却享受了“双拼”的服务。那些骂电影圈钱的观众,是不是欲求不满?

电影讲述12年前,罗纮武的好友白猫被左宏元杀害,他追查凶手,结果在调查之中爱上了凶手的情人——汤唯所饰演的万绮雯。等等,左宏元不是写《渡情》的嘛,万绮雯难道是到凯里抓僵尸。

人有重名,电影里有个地方还有两个“陈慧娴”呢。在毕导的电影里听到熟悉明星名字的情况,十分普遍。不难猜想,当《地球最后的夜晚》首映的时候,香港有许多艺人打了一晚上喷嚏。

罗纮武和万绮雯,约定杀死爱唱K的左宏元之后,两个人一起逃离凯里。然而,当罗纮武在电影院杀死左宏元之后,万绮雯却拿着他的钱下落不明。天啊,毕导你还我《千年等一回》。

12年后,逃亡的罗纮武回到贵州参加父亲葬礼,熟悉的地方唤起了隐藏的记忆,他想起了万绮雯。于是,他决定去寻找她,在根据照片找到一群人和一系列线索之后,眼看着就要找到她了,他却在电影院陷入了梦境。

此处情境为3D,在梦境中,罗纮武见到了他想要见到的人,但又和现实生活与记忆中的不甚相符:

年幼住在矿洞里的小白猫,染着火红头发与人私奔的妈妈,还有和万绮雯长着同一张脸的凯珍。

在梦境之中,罗纮武与他们接触再到告别。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以和解的方式,最终彻底离开了他的生命。他知道了万绮雯的过去,与她共度了最后浪漫的夜晚。

他们在旋转的房子中亲吻,此刻观众睡意昏沉。在梦里,罗纮武梦到了心心念念的爱人。在影院,观众们补足了一整年困倦的精神。同床异梦的夫妻,难免争吵。一起做梦的观众,不哭不闹。

看懂了,何来优越感

从创作脉络上来看,《路边野餐》是2012年短片《金刚经》的延展与扩充。《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故事仍旧发生在凯里,在叙事上也和前作有着细微的关联。

但比起《路边野餐》,这部影片在制作量级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资金的投入、欧洲制片方和知名卡司的加盟,让影片的完片水准得到很大提高。于是愈加精细的镜头下,也打磨掉了毕赣一闪而过的灵气。

当然,将《地球最后的夜晚》仅仅看成是《路边野餐》2.0升级版是不准确的。如果说后者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导演天马行空的尝试,那么工业的加持,更加迫使毕赣去思考究竟要在这样的形式里,填充怎样的内容。

这个问题毕赣显然没有完全想好,就像一个玩沙子颇有天赋的小孩,突然被告知他能主建一座大厦。他神乎其技地把“沙雕”的技巧,运用在新建筑上,不时还能因为细节引来曾经小伙伴的赞叹。可新观众就像大厦的住户一样,他们关心的只是大厦是否宜居。

多年来,导演不仅坚持在同一空间中,重复使用同一拨演员。前作中曾出现的诸多意象,如手表、渡船、诗歌、流行金曲等,均被一一编织进更为繁复的长片叙事中。

《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因此呈现出既无限贴近日常生活,又充满超现实间离感的驳杂性。如果仅仅是炒冷饭倒还罢了,关键是火候不够,变成了夹生。观众固然能从中挑出色泽金黄的蛋花来夸,也能找到半生不熟的肉丝来骂。

针对观众“看不懂”的质疑,毕赣回应“没有看不懂的电影,只有不想看懂的”。这其实,指向了文艺片本身表达倾向的多义性。关于电影的探讨,本身就是不确定或是无解的,需要开放性地引导观众去揣摩参透。

同时,《地球最后的夜晚》给人的观感是沉重和疲惫的,包括观看过程中为了理解影片所指而思索的疲倦,也包括沉重的主题直击人心后的压抑。

身处转型期的经济背景下,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早已侵占生活。影院观影更多的成了一种宣泄情绪、缓解压力的休闲娱乐方式。但观看《地球最后的夜晚》非但不能疏通气脉、超越苦痛,反而一头雾水,看不懂故事,不理解内涵,找不着答案,反过来给生活“添堵”。

《地球最后的夜晚》长达60分钟的3D梦境,没能带给观众解脱。反而因为回忆与现实交叉重叠,方言与诗歌莫名其妙,让观众如坠云里雾里。几乎全程使用方言,让大多数观众只能阅读字幕,显然消减了欣赏的专注,客观上也形成另一种“文化折扣”。

鸡汤用方言念,还是鸡汤。镜头一个比一个长,还是婚庆现场。

夹中间,沉默的螺旋

在某种意义上说,“灰色”与“晦涩”是文艺片的皮肤和血液。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文艺片就很可能滑向危险的陷阱:

过于将焦点集中在社会转型期的各种边缘人物和他们颓废的生活,镜头语言也单调乏味以至于粗粝原始,为追求陌生化而刻意“反电影”。

毁誉参半的《地球最后的夜晚》,那被人津津乐道的60分钟长镜头是否真有必要?对影片的意义和内涵是否存在过度解读?

在影评人和迷影青年交相称赞的舆论场中,如果你提出质疑的声音或者反对的意见,就要冒着被指责批评的风险,甚至被认为业余或外行。

这种类似于“皇帝的新装”的氛围,本可以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 :褒奖的人群越大,质疑的声音越小。这正是文艺片的口碑优势:你根本不好意思说不好。

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宣发困局在于:在娴熟的宣发技巧下,第一时间用“跨年”仪式感盲目吸引了太多并非自己用户的观众。大量涌入的非核心受众,让电影口碑在猫眼等购票平台迅速坍塌,文艺片的口碑优势荡然无存,反而成了和《爱情公寓》一样的“宣发欺诈”。

这和去年的黑马电影《头号玩家》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部“游戏宅”电影,第一时间去看《头号玩家》都是铁杆粉丝,他们将该片的豆瓣口碑推至几乎是“过誉”的程度。这就吸引了大量非游戏粉观影,当这些大众发现这部电影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看,也无非是从9.2降到8.7,已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远超北美的票房。

沉默的螺旋才是大多数,人云亦云更是人性本色,所以第一时间发声的人至关重要。而深入圈层和辐射大众,还值得电影宣发们仔细琢磨一年。

但在此前,真正的立身之本还是:文艺电影,不应当变成费心思的捉迷藏,或无意义的猜谜游戏。也需要有一个诚意的故事讲述,和尽可能赏心悦目的视觉传达,而不只是苍白地涂鸦创作者自己的喜好和符号。

在那一晚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的观众,都没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