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社交产品,「自我」难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社交产品,「自我」难寻

在过去的一年里,内容以及兴趣社交的领域突然多了一批新的玩家,它们的切入角度皆以重构社交媒体的目的出发,试图自上而下的为用户圈出一块自留地,这是很有意思的行业现象。

文 | 阑夕

在宣布Google+的关停通知之后,Google的又一次社交试水,倒在了无人问津的现实面前,适逢身为行业霸主的Facebook身陷囹圄的一年,尽管用户反对情绪高涨,但是网络效应的规律仍然使得用户放弃和迁徙自己的关系链几乎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Google倒是不曾讳言它的这次社交尝试是多么的一败涂地——其体验部门负责人Ben Smith承认,「90%的Google+用户每次访问时间连5秒钟都不到」——和Google Reader的「意外去世」相仿,产品上的优雅和好评并未换来同等级别的市场,这是Google及其拥趸通常难以接受的事情。

Google+被称作是「典型的Google产品」,即工程师气质极其突出,理性、克制、崇尚效率——包括引导用户按照群组分享内容,而不是对所有好友开放隐私——这些都是Facebook的反面,照例来说确实足以构成差异化竞争的特点,然而事实证明,用户或许需要新的替代方案,但是并非只要是新的,就能够实现替代。

知易行难,从来都是如此。

在中国,微信——乃至腾讯——遭到的最有效进攻,来自今日头条和抖音的错位竞争,后者没有选择直接动摇社交关系、而是通过内容挤占用户的时间资源,已经连续两个季度造成了通讯类应用的负增长。

微信的应对本身就可以评估这种冲击带来的影响,在最新版本的产品改动里,无论是把点赞功能和「看一看」的强行捆绑,还是把创造小视频的通知提权到了用户头像上面,都是旗帜鲜明的在用对手的方式接招,「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不再。

或许正是吻合了「超越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这句箴言,原本驰骋于陌生人社交赛道的陌陌,更是直接转型成为了一家准移动直播公司,与认识朋友的主张渐行渐远。

至于最刻薄的评论,莫过于「连支付宝都放弃做社交了」,当素以屡败屡战著称的巨头都开始迂回起来,只能说明社交产品的壁垒太强,若是缺乏撬动地球的支点,它的沉没成本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Facebook和微信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立足于产品矩阵的完整结构,前者是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Facebook/Instagram,后者是通讯录+公众号+朋友圈,简而言之,就是社交与内容一体化的生态池,用户的人际关系和信息传播都在这个池里完成,自给自足,弹性丰富。

而在Google+的彻底失败和今日头条的胜负未定之间,差别在于是从底层发起挑战,还是在上游构建水源,事实证明,说服用户切换并重建社交关系,这已不具备可行性,且越是往后越不可能,但是为用户提供新的内容消费渠道,把用户拉进来细火慢炖的运营,这是可以做到并取得成效的。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内容以及兴趣社交的领域突然多了一批新的玩家,它们的切入角度皆以重构社交媒体的目的出发,试图自上而下的为用户圈出一块自留地,这是很有意思的行业现象。

比如其中的异类,「Ta在」。

据说「Ta在」的创始人对BBS时代颇为眷恋,认为那种产品架构才意味着平等主义,而以关注为代表的内容分发体系则易导致资源分布的不均,头部内容过于享受马太效应的红利,最终在社交和媒体的勾兑上,压低了前者的需要,放大了后者的属性。

以新浪微博为例,在整个2018年,不足5万人的大V所生产的内容,贡献了微博全站高达54%的阅读量,利好与利空无疑同时存在,对于大多数的普通用户而言,「透明化」的体验相当突出,他们是内容消费的角色,但并不具备内容生产的回报。

所以「Ta在」索性去掉了关注按钮,每个用户都以素人身份登录,经由算法黏合内容和人,只要持续的使用、生产和交互,用户就能发现气味相投的同类。

这看上去有些类似新闻客户端式的调教系统,引导用户训练机器,只要予以足够量级的时长和行为,产品就能日臻读懂用户的偏好,进而为其定制兴趣图谱。只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所谓「信息茧房」的存在,算法取悦用户的理想终点,是完全排除掉用户讨厌的内容推送,就像偏食的害处那样,偏见和立场——而不是丰富和客观——组成了用户的世界观。

而「Ta在」的算法体系,则是推翻现行逻辑的产物。

「信息茧房」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主流算法都是以标签为基石,颗粒度极粗,也限制了人的多样性,贴标签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刻板印象逐渐形成的过程,点击一次沙雕视频,接下来就会给你推送十个沙雕视频,这样的算法当然粗暴不堪。

被「Ta在」称作是理解式算法的技术,是没有标签系统的,它更像是Google的Page Rank的实践,以拓扑结构来判断内容价值,如果再加上人的维度,就变成了群体智慧对抗协同过滤的场面,「Ta在」在分析一名用户时,会计算那些和这名用户特征相近的一群用户,把后者的判断作为前者的需求,持续供给。

Page Rank是Google史上最为重要的搜索专利之一,其原理非常质朴,那就是假定一张网页的权重取决于有多少其他网页链接(推荐)它,如同投票计数那样,越是受欢迎的网页,就越是能够在搜索引擎的结果里排名靠前,这是互联网行业最早的群体智慧应用案例。

比Page Rank更加复杂的,是人作为动态变量的加入,它远比一张网页要复杂和厚重,也无法被简单的进行固化处理。在拒用标签的前提下,「Ta在」的算法侧重于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承认抽象和模糊的必要性,让算法在内容和用户之间不断的寻找最大公约数。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是丰沛的,但是人工智能距离理解真正的人类,还有很遥远的路途。就像机器早已可以在计算能力上超越所有自然生物,却迄今为止都在识别一只动物是不是猫这件事情上举步维艰,而在和人性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交行业,敬畏每一个人——而不是把他们扁平化,压成如纸般薄的便签条——或许才是值得推崇的技术路线。

不知为何,「Ta在」总是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有趣发明,那是一个连拿破仑和富兰克林都骗过去了的有据可查的最早一款「人工智能」,奥地利的发明家——或者说魔术师——沃尔夫冈·冯·肯佩伦为了取悦皇室而上贡了一台能够和人类下棋博弈的仿真傀儡,因为傀儡造型是东方的巫师装饰,所以被称作是土耳其行棋傀儡。

在一系列的巡回表演中,土耳其行棋傀儡击败了很多国际象棋的高手,哪怕是很多怀疑者,也都把目光放在了是否有场外因素来控制这个傀儡下棋方面,甚至会采用放置磁铁等手段来对其进行干扰,然而始终一无所获。

没有人猜到那个最简单和直接的答案:在这个枫木箱子里,其实藏了一个有着高超棋艺的活人,就是由他来控制傀儡下棋的。

如此来说,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或者说社交产品的理想形态,就是在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里,真的安置一个能够读懂主人内心的人吧,在心理学里,它的名字,叫作「自我」。在「Ta在」创始人看来,「Ta在」的Ta更像是精神世界的我,「Ta在」就是我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Alphabet

1.9k
  • 机构:2023年全球手游内购收入下降2%至540亿美元
  • Alphabet开盘大涨6.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社交产品,「自我」难寻

在过去的一年里,内容以及兴趣社交的领域突然多了一批新的玩家,它们的切入角度皆以重构社交媒体的目的出发,试图自上而下的为用户圈出一块自留地,这是很有意思的行业现象。

文 | 阑夕

在宣布Google+的关停通知之后,Google的又一次社交试水,倒在了无人问津的现实面前,适逢身为行业霸主的Facebook身陷囹圄的一年,尽管用户反对情绪高涨,但是网络效应的规律仍然使得用户放弃和迁徙自己的关系链几乎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Google倒是不曾讳言它的这次社交尝试是多么的一败涂地——其体验部门负责人Ben Smith承认,「90%的Google+用户每次访问时间连5秒钟都不到」——和Google Reader的「意外去世」相仿,产品上的优雅和好评并未换来同等级别的市场,这是Google及其拥趸通常难以接受的事情。

Google+被称作是「典型的Google产品」,即工程师气质极其突出,理性、克制、崇尚效率——包括引导用户按照群组分享内容,而不是对所有好友开放隐私——这些都是Facebook的反面,照例来说确实足以构成差异化竞争的特点,然而事实证明,用户或许需要新的替代方案,但是并非只要是新的,就能够实现替代。

知易行难,从来都是如此。

在中国,微信——乃至腾讯——遭到的最有效进攻,来自今日头条和抖音的错位竞争,后者没有选择直接动摇社交关系、而是通过内容挤占用户的时间资源,已经连续两个季度造成了通讯类应用的负增长。

微信的应对本身就可以评估这种冲击带来的影响,在最新版本的产品改动里,无论是把点赞功能和「看一看」的强行捆绑,还是把创造小视频的通知提权到了用户头像上面,都是旗帜鲜明的在用对手的方式接招,「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不再。

或许正是吻合了「超越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这句箴言,原本驰骋于陌生人社交赛道的陌陌,更是直接转型成为了一家准移动直播公司,与认识朋友的主张渐行渐远。

至于最刻薄的评论,莫过于「连支付宝都放弃做社交了」,当素以屡败屡战著称的巨头都开始迂回起来,只能说明社交产品的壁垒太强,若是缺乏撬动地球的支点,它的沉没成本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Facebook和微信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立足于产品矩阵的完整结构,前者是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Facebook/Instagram,后者是通讯录+公众号+朋友圈,简而言之,就是社交与内容一体化的生态池,用户的人际关系和信息传播都在这个池里完成,自给自足,弹性丰富。

而在Google+的彻底失败和今日头条的胜负未定之间,差别在于是从底层发起挑战,还是在上游构建水源,事实证明,说服用户切换并重建社交关系,这已不具备可行性,且越是往后越不可能,但是为用户提供新的内容消费渠道,把用户拉进来细火慢炖的运营,这是可以做到并取得成效的。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内容以及兴趣社交的领域突然多了一批新的玩家,它们的切入角度皆以重构社交媒体的目的出发,试图自上而下的为用户圈出一块自留地,这是很有意思的行业现象。

比如其中的异类,「Ta在」。

据说「Ta在」的创始人对BBS时代颇为眷恋,认为那种产品架构才意味着平等主义,而以关注为代表的内容分发体系则易导致资源分布的不均,头部内容过于享受马太效应的红利,最终在社交和媒体的勾兑上,压低了前者的需要,放大了后者的属性。

以新浪微博为例,在整个2018年,不足5万人的大V所生产的内容,贡献了微博全站高达54%的阅读量,利好与利空无疑同时存在,对于大多数的普通用户而言,「透明化」的体验相当突出,他们是内容消费的角色,但并不具备内容生产的回报。

所以「Ta在」索性去掉了关注按钮,每个用户都以素人身份登录,经由算法黏合内容和人,只要持续的使用、生产和交互,用户就能发现气味相投的同类。

这看上去有些类似新闻客户端式的调教系统,引导用户训练机器,只要予以足够量级的时长和行为,产品就能日臻读懂用户的偏好,进而为其定制兴趣图谱。只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所谓「信息茧房」的存在,算法取悦用户的理想终点,是完全排除掉用户讨厌的内容推送,就像偏食的害处那样,偏见和立场——而不是丰富和客观——组成了用户的世界观。

而「Ta在」的算法体系,则是推翻现行逻辑的产物。

「信息茧房」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主流算法都是以标签为基石,颗粒度极粗,也限制了人的多样性,贴标签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刻板印象逐渐形成的过程,点击一次沙雕视频,接下来就会给你推送十个沙雕视频,这样的算法当然粗暴不堪。

被「Ta在」称作是理解式算法的技术,是没有标签系统的,它更像是Google的Page Rank的实践,以拓扑结构来判断内容价值,如果再加上人的维度,就变成了群体智慧对抗协同过滤的场面,「Ta在」在分析一名用户时,会计算那些和这名用户特征相近的一群用户,把后者的判断作为前者的需求,持续供给。

Page Rank是Google史上最为重要的搜索专利之一,其原理非常质朴,那就是假定一张网页的权重取决于有多少其他网页链接(推荐)它,如同投票计数那样,越是受欢迎的网页,就越是能够在搜索引擎的结果里排名靠前,这是互联网行业最早的群体智慧应用案例。

比Page Rank更加复杂的,是人作为动态变量的加入,它远比一张网页要复杂和厚重,也无法被简单的进行固化处理。在拒用标签的前提下,「Ta在」的算法侧重于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承认抽象和模糊的必要性,让算法在内容和用户之间不断的寻找最大公约数。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是丰沛的,但是人工智能距离理解真正的人类,还有很遥远的路途。就像机器早已可以在计算能力上超越所有自然生物,却迄今为止都在识别一只动物是不是猫这件事情上举步维艰,而在和人性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交行业,敬畏每一个人——而不是把他们扁平化,压成如纸般薄的便签条——或许才是值得推崇的技术路线。

不知为何,「Ta在」总是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有趣发明,那是一个连拿破仑和富兰克林都骗过去了的有据可查的最早一款「人工智能」,奥地利的发明家——或者说魔术师——沃尔夫冈·冯·肯佩伦为了取悦皇室而上贡了一台能够和人类下棋博弈的仿真傀儡,因为傀儡造型是东方的巫师装饰,所以被称作是土耳其行棋傀儡。

在一系列的巡回表演中,土耳其行棋傀儡击败了很多国际象棋的高手,哪怕是很多怀疑者,也都把目光放在了是否有场外因素来控制这个傀儡下棋方面,甚至会采用放置磁铁等手段来对其进行干扰,然而始终一无所获。

没有人猜到那个最简单和直接的答案:在这个枫木箱子里,其实藏了一个有着高超棋艺的活人,就是由他来控制傀儡下棋的。

如此来说,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或者说社交产品的理想形态,就是在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里,真的安置一个能够读懂主人内心的人吧,在心理学里,它的名字,叫作「自我」。在「Ta在」创始人看来,「Ta在」的Ta更像是精神世界的我,「Ta在」就是我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