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主要股市5月进入震荡调整模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主要股市5月进入震荡调整模式

美联储哪怕是小幅度缓慢加息,只要利率不再为零,低成本、低风险买入股票推升股价的好日子就即将到头,流动性抽紧就会漫延至全球。

图片来源:CFP

美国和中国股市的现状现在看起来有点像,除了震荡加剧之外,他们还越来越多受到市场外消息的影响——这很难说好还是不好,只是显示了投资者已经意识到风险加剧。

美国东部时间5月6日,美联储主席耶伦与IMF总裁德拉吉这两位全球金融界奇女子开始对股市和“非银行金融”风险喊话。

这一天美股连续两个交易日收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86.22点,跌幅0.48%报17841.98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9.31点,跌幅0.45%报2080.1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9.68点,跌幅0.40%报4919.64点。

耶伦表示,长期利率目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首次加息之后,长期利率可能急剧上升,并称股市估值已经相当高,可能引发金融动荡。

她对股市估值过高的表态或可视为是对未来加息的铺垫,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因为在股市过高的情况下,一旦美联储加息,将造成剧烈波动。

事实上,最近全球主要国家的长期利率水平已经开始上升。

手握投票权的亚特兰大联储行长洛克哈特较为直接地表态称,FOMC可能很快会考虑重大政策调整,经济数据会得到密切关注和仔细解读。在洛克哈特看来,尽管美国经济增长状况在2015年开局疲弱,但美联储已经具备年中加息的条件。他称市场对9月加息的预期,与美联储的看法相符且合理。

但拥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看法却不尽一致,美国东部时间5月7日,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仍预计2016年是理想的加息时间,丝毫不怀疑当前股市过高。他说:“美国经济将从疲软的第一季度中反弹;美联储加息将依赖于数据的好坏;希望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3%。”

或许是埃文斯表态刺激了美国股市,5月7日道琼斯平均指数上涨82.08点,收盘17924.06点,上涨0.46%;纳斯达克上涨25.89点;标普500小幅上涨7.85点,一改前两日疲态。

美联储官员的分歧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加剧美股震荡。

另一边,德拉吉的讲话更加意味深长。她提到了金融系统应面向实体经济,“金融应服务于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服务金融。”这简直如同中国政府的代言人。

更为重要的是,她指出非银行金融风险在上升,尤其是新兴市场的金融扩张应警惕风险,金融深化过度对社会稳定有害。

看来最大的新兴市场就是中国。

此时中国A股正在遭遇两年来最黑暗的3天——一改此前持续上涨的强势,出现宽幅震荡并连续下挫。

德拉吉警示的非银行金融业务有哪些?券商、基金、信托、保险、期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租赁等等,以前五位为最重要,显而易见的是近些年券商、基金、信托、保险以及相关“资管”业务及其产品的扩张。

事实上,中国监管层也已经在着手防范,只是此间不敢用力过猛。

北京时间5月6日晚,关于“两融余额不得超过(券商)净资本4倍”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扩散。虽然次日早间(开盘前)中国证监会紧急澄清这只是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的个人建议,但这意味着规范两融、防止股市过度杠杆化已经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阶段,尽可能量化两融业务实施标准,以避免政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令市场有章可循。

其指向意义很明确,就是降杠杆,否则任由杠杆过度扩张,中国股市将成为一个高度投机的赌场。未来对两融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监管是显而易见的,此消息对股市肯定不是利好。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上市企业盈利暗淡而股价虚高,这在全球股市中普遍存在,以中国为最,故事都会越来越难以为继。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股市震荡下跌都有很多显性诱因,但最后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会落在全球最大放水央行——美联储终将提升利率上。哪怕是小幅度缓慢加息,只要利率不再为零,低成本、低风险买入股票推升股价的好日子就即将到头,流动性抽紧就会漫延至全球。

近期美债收益率的强劲上涨,已经预示这一日子可能很快到来。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到了两个月最高水平。

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央行,放水力度可能远不如市场预期,即使在“稳经济”已经作为头等大事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发力可能会较货币政策更加有效,投鼠忌器是央行一大难题。降息、降准势在必行,但超预期放水和中国版QE恐怕是子虚乌有。

日本央行放水已久,可收效甚微,经济仍挣扎在衰退边缘;欧洲也没有摆脱麻烦,希腊虽小,但始终是个雷。

股市如果展开调整,上述因素会相互作用,各个市场也会相互影响,并在全球漫延。从五月开始,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印度、香港股市都可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震荡、调整。

至于原因,很难用一句话说清。诱发全球股市波动导火索或许是美国就业数据大幅向好,或许是企业盈利暗淡、投资人离场,或许是主动规避加息的获利了结,又或许是中国股市的猛烈调整。

总之,在股价被高估的时候,任何一个坏消息都会引发投资者集中卖出,尤其是在程序化交易盛行的今天。

中国A股会在整个五月份持续调整,如果说牛市符合国家意志,但在注册制推出前股价就飞上天同样是管理层不愿看到的,中国政府“纠结而暧昧”的态度会是近期股市震荡的最大因素。

全球主要股市震荡、调整何时完结最重要、最直接的一个指标还是美元指数。美元指数预期实际就是利率预期,关系到全球固定收益和权益。美元指数横盘已久,正处于杀跌阶段。看起来整个五月份美元指数仍会处于纠结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主要股市5月进入震荡调整模式

美联储哪怕是小幅度缓慢加息,只要利率不再为零,低成本、低风险买入股票推升股价的好日子就即将到头,流动性抽紧就会漫延至全球。

图片来源:CFP

美国和中国股市的现状现在看起来有点像,除了震荡加剧之外,他们还越来越多受到市场外消息的影响——这很难说好还是不好,只是显示了投资者已经意识到风险加剧。

美国东部时间5月6日,美联储主席耶伦与IMF总裁德拉吉这两位全球金融界奇女子开始对股市和“非银行金融”风险喊话。

这一天美股连续两个交易日收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86.22点,跌幅0.48%报17841.98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9.31点,跌幅0.45%报2080.1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9.68点,跌幅0.40%报4919.64点。

耶伦表示,长期利率目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首次加息之后,长期利率可能急剧上升,并称股市估值已经相当高,可能引发金融动荡。

她对股市估值过高的表态或可视为是对未来加息的铺垫,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因为在股市过高的情况下,一旦美联储加息,将造成剧烈波动。

事实上,最近全球主要国家的长期利率水平已经开始上升。

手握投票权的亚特兰大联储行长洛克哈特较为直接地表态称,FOMC可能很快会考虑重大政策调整,经济数据会得到密切关注和仔细解读。在洛克哈特看来,尽管美国经济增长状况在2015年开局疲弱,但美联储已经具备年中加息的条件。他称市场对9月加息的预期,与美联储的看法相符且合理。

但拥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看法却不尽一致,美国东部时间5月7日,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仍预计2016年是理想的加息时间,丝毫不怀疑当前股市过高。他说:“美国经济将从疲软的第一季度中反弹;美联储加息将依赖于数据的好坏;希望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3%。”

或许是埃文斯表态刺激了美国股市,5月7日道琼斯平均指数上涨82.08点,收盘17924.06点,上涨0.46%;纳斯达克上涨25.89点;标普500小幅上涨7.85点,一改前两日疲态。

美联储官员的分歧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加剧美股震荡。

另一边,德拉吉的讲话更加意味深长。她提到了金融系统应面向实体经济,“金融应服务于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服务金融。”这简直如同中国政府的代言人。

更为重要的是,她指出非银行金融风险在上升,尤其是新兴市场的金融扩张应警惕风险,金融深化过度对社会稳定有害。

看来最大的新兴市场就是中国。

此时中国A股正在遭遇两年来最黑暗的3天——一改此前持续上涨的强势,出现宽幅震荡并连续下挫。

德拉吉警示的非银行金融业务有哪些?券商、基金、信托、保险、期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租赁等等,以前五位为最重要,显而易见的是近些年券商、基金、信托、保险以及相关“资管”业务及其产品的扩张。

事实上,中国监管层也已经在着手防范,只是此间不敢用力过猛。

北京时间5月6日晚,关于“两融余额不得超过(券商)净资本4倍”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扩散。虽然次日早间(开盘前)中国证监会紧急澄清这只是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的个人建议,但这意味着规范两融、防止股市过度杠杆化已经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阶段,尽可能量化两融业务实施标准,以避免政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令市场有章可循。

其指向意义很明确,就是降杠杆,否则任由杠杆过度扩张,中国股市将成为一个高度投机的赌场。未来对两融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监管是显而易见的,此消息对股市肯定不是利好。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上市企业盈利暗淡而股价虚高,这在全球股市中普遍存在,以中国为最,故事都会越来越难以为继。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股市震荡下跌都有很多显性诱因,但最后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会落在全球最大放水央行——美联储终将提升利率上。哪怕是小幅度缓慢加息,只要利率不再为零,低成本、低风险买入股票推升股价的好日子就即将到头,流动性抽紧就会漫延至全球。

近期美债收益率的强劲上涨,已经预示这一日子可能很快到来。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到了两个月最高水平。

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央行,放水力度可能远不如市场预期,即使在“稳经济”已经作为头等大事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发力可能会较货币政策更加有效,投鼠忌器是央行一大难题。降息、降准势在必行,但超预期放水和中国版QE恐怕是子虚乌有。

日本央行放水已久,可收效甚微,经济仍挣扎在衰退边缘;欧洲也没有摆脱麻烦,希腊虽小,但始终是个雷。

股市如果展开调整,上述因素会相互作用,各个市场也会相互影响,并在全球漫延。从五月开始,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印度、香港股市都可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震荡、调整。

至于原因,很难用一句话说清。诱发全球股市波动导火索或许是美国就业数据大幅向好,或许是企业盈利暗淡、投资人离场,或许是主动规避加息的获利了结,又或许是中国股市的猛烈调整。

总之,在股价被高估的时候,任何一个坏消息都会引发投资者集中卖出,尤其是在程序化交易盛行的今天。

中国A股会在整个五月份持续调整,如果说牛市符合国家意志,但在注册制推出前股价就飞上天同样是管理层不愿看到的,中国政府“纠结而暧昧”的态度会是近期股市震荡的最大因素。

全球主要股市震荡、调整何时完结最重要、最直接的一个指标还是美元指数。美元指数预期实际就是利率预期,关系到全球固定收益和权益。美元指数横盘已久,正处于杀跌阶段。看起来整个五月份美元指数仍会处于纠结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