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25年之久,马克·麦朴思的名字是和新兴市场投资相伴相随的。马克·麦朴思秃头,精力旺盛,经常穿一身白色西装,在推特或者电视上鼓动投资者把钱投到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2007年,一本马克·麦朴思漫画书记载了他环球旅行的英勇事迹。在美国,他被同侪推选为20世纪前10名投资人,与沃伦·巴菲特、朱利安·罗伯逊、乔治·索罗斯比肩。麦朴思在新兴市场的地位可与比尔·格罗斯在债券市场的地位相比,是毋庸置疑的王者。
然而,他的统治可能就要走到尽头。如格罗斯一样,78岁的麦朴思近年来业绩平庸,投资者也纷纷撤离。尽管仍在盈利,但麦朴思在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所管理的13只最大的基金中有11只表现不佳,甚至不如过去五年的基准点。据彭博社报道,在他顶峰期的2011年,麦朴思曾管理着390亿美元的资产,到今天,直降到260亿美元。去年12月,他的旗舰产品——亚洲发展基金(Asian Growth Fund)失去了在该领域长期稳坐的头把交椅,该位置被第一国家投资亚太领导人基金所占领。“他(麦朴思)是新兴市场投资领域少数的知名人士之一。”标普Capital IQ的共同基金和ETF研究总监Todd Rosenbluth表示,“但很遗憾,业绩低于平均水平,投资者缺乏信心。”
据彭博社报道,在一封邮件中,麦朴思认为他的投资策略——投资被低估的股票,在一个“情绪驱动”的市场环境中举步维艰。因为“情绪驱动”市场中的投资者更关注整体经济形势而非企业的基本面。“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必须有耐心和信念来应对市场环境的长期波动。”他写到,“我们在其他人逃离时进入市场。尽管我们的基金在某些时点表现不佳,但我们坚信,反向投资的做法会让我们的股东获得长期回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放缓,以及巴西和俄罗斯等前佼佼者增长乏力,众多新兴市场的基金经理正在挣扎着生存。根据彭博社的数据,33只总部设在美国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基金,其中有17只,总资产超过10亿美元,业绩表现不如过去五年的基准点。“对新兴市场的基金经理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时候。”Unicorn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货币经理Peter Walls评论道。Peter Walls投资了麦朴思的基金,他认为麦朴思“正准备东山再起”。
麦朴思出生于纽约州的亨普斯特德镇。父亲来自德国,母亲来自波多黎各。他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了PHD学位。1987年,他加入Templeton,Galbraith & Hansberger基金公司,在当时,投资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新事物。后来他被公司创始人约翰·邓普顿赏识,专门管理邓普顿新兴市场基金,这是该公司首次进军新兴市场投资领域。麦朴思对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有灵敏嗅觉,并因此声名远扬。
现在,一年中有250天,他仍交叉往返于不同的大洲,向他的团队提供脚踏实地的研究结果。他的团队中包括50位货币经理、分析师和研究员,分散于全球18个办公室,负责超过30只基金的日常投资运营。

过去的五年对富兰克林·邓普顿公司来说颇为艰难,不仅错误地押注了能源和采矿行业,而且对科技股的投资严重不足。截至3月31日,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所持资产的33%都是能源股和材料股,这部分股票仅占基准点——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洲(除日本)指数的9%。一般认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洲(除日本)指数能够反映亚洲地区股市的情况。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在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为4.3%,而指数的该指标则为8.1%。在相同的时间跨度里,它落后于46只同体量基金中的44只,管理费却高达每年2.2%——在这些基金中排名第二。
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重仓持有了印度头号精炼铜生产商Sesa Sterlite公司的股票。然而,在过去五年,受累于中国经济放缓,大宗商品需求疲软,Sesa Sterlite公司的股价重挫了51%。除此之外,中国公司兖州煤业的股价自2010年4月以来下挫了66%。“他们有大型团队,业绩却并不好看。”香港晨星公司分析师Germaine Share表示。
根据彭博社数据,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尽管近几年表现不佳,但其28年前所管理的10万美元资产至今已经升值到330万美元。麦朴思至今仍未有任何退休或降低工作量的打算。4月末,他写了一篇关于外汇储备的博文,在CNBC上谈论希腊的财政状况,还庆祝了邓普顿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首次亮相的罗马尼亚基金。他认为,像罗马尼亚或蒙古这样的国家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
“当连续三四年都业绩平庸时,焦虑是难免的。”伦敦Numis Securities公司的投研主管Charles Cade表示,“富兰克林·邓普顿的业绩表现不如以往。新兴市场业务已是主流,再要增值比较困难。与以前相比,现在要保持良好业绩更为艰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