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豆瓣赢了,卖男童”原味”袜子的许豪杰会怎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豆瓣赢了,卖男童”原味”袜子的许豪杰会怎样

恋童癖最怕曝光。

文|橙雨伞公益   BJB

还记得曾经的视频大V、“90后创业者”许豪杰吗?

他被豆瓣网友爆料“恋童癖”、创办儿童色情网站、贩卖男童“原味”袜子,并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对男童的性冲动。

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愤慨。

而许豪杰一边通过发视频,写长文,接采访等途径做出回(xi)应(bai),另一边他甚至还反咬了豆瓣一口,告豆瓣网络侵权。

结果,豆瓣赢了!

图/中国裁判文书网

被网友盯得死死的许豪杰,老实了吗?

并没有。

为什么要盯紧许豪杰?

去年五月,豆瓣网友爆料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个戴头套的“星座袋头哥”。

从图片中露出的眼睛,讲话方式,短视频内容和常用的背景音乐,可推断“星座带头哥”是许豪杰小号的可能性非常大。

再对比许豪杰以前在b站发布的视频内容,确实都是同一个套路。

在社交app层出不穷的今天,许豪杰没了微博、b站后,还可以向其它网络平台进军,只要他换个马甲就行。

换了马甲的他,可以继续积攒流量,做他所谓的“儿童摄影”和“正太控”网站。因为他知道,只要他继续打着擦边球,游走在灰色地带,大家就拿他没有办法。

在这个信息井喷式爆发的年代,一个事件发生后,没多久就会被另一个新事件掩盖,这也许也是许豪杰不害怕的原因。

就像他反复为自己洗白的那样:”我不是恋童癖,我是正太控。“

被问及买卖“原味袜子”和儿童视频时,许豪杰也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那天爆出的标题是许豪杰是个“正太控”而非“恋童癖”,也许根本算不上一个新闻。

“恋童癖”和“正太控”有何区别?

“正太控”一词来源于日本,指的是对于小男孩不涉及情爱方面的喜爱,用英文来说就是no romantic feeling。

尚且不说正太控到恋童癖之间的界限其实很模糊,更没人知道一个正太控何时会对男孩产生爱情。

许豪杰称自己只是“正太控”,而非“恋童癖”

许豪杰的种种行为,包括买卖男孩穿过的袜子、传播小男孩穿着清凉的照片或视频、在微博上看到小男孩的照片会说“叔叔很热”,都足以说明他对男童的情感已不仅是喜欢了,而是上升到了会产生性冲动的程度。

也就是说,他在声明中偷换概念地说自己只是“正太控”,暗斥网友小题大做,事实上他的行径早已超出了正太控的范围。

许豪杰在网上贩卖儿童贴身衣物,“原味”袜子

而在西方,似乎没有“正太控”这一说,有的只是恋童癖一词pedophilia。

很多西方国家的幼儿园和小学,甚至托儿所都对恋童癖的警惕心都很高。

比如:即使在酷暑难耐的夏天,托儿所阿姨也不让婴幼儿在操场上脱去上衣、穿小裤衩或光屁股玩耍,就是为了防范潜伏在居民区的恋童癖们。

各国对于恋童癖的惩罚力度也是很大,他们一旦被关进监狱,就如生活在地狱一般。

研究表明,因为猥亵儿童罪进牢房的犯人,很少会再犯。因为在其他犯人眼中,猥亵儿童是最让人不齿的一种犯法方式。

“恋童癖”可能产生真爱吗?

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曼弗雷德·卡尔芮曼曾花了一年的时间潜入恋童癖群体,记录下了这些恋童癖者的故事。

其中有一名恋童癖者叫康拉德。

他亲切地称男童尤里乌斯为“小不点”,他和“小不点”在一起已有三年。

他们一起去游泳,乘坐高空飞车,互诉心事。

每次在傍晚送别小家伙时的恋恋不舍,简直和恩爱的情侣没什么两样。

来自恋童癖者世界的一份杂志《童心结》也曾刊登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是变态,只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变态。”

“我们这些恋童癖者,现今被镇压、被迫害,正如同当年的犹太人和所谓的女巫一样。”

以“恋童”为主题的《洛丽塔》,一度被列为禁书

有人说,故事很“美好”,是因为洛丽塔没有开口说话。

这样的“受害者”言论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曾经的同性恋者——他们也曾经不被世人理解,被社会迫害。

但是,恋童癖和同性恋,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性恋可以对某个个体产生长时间的爱情,进入关系的双方是平等自愿的,是成年人间互相负责的亲密关系。

而恋童癖者爱的却是个体的部分,即年龄。

“康拉德来自柏林,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恋童癖者。

周日早晨,柏林市内新克尔恩区跳蚤市场,康拉德和他的朋友闲逛着。他们正在寻找“库尔登男孩”(这种男孩有着西亚血统,肤色白皙,浓眉大眼)。

不久,眼前出现一个男孩。

打量片刻后,他们撇了撇嘴,毫无兴趣地说:“看见他嘴唇上的浅色胡须了吗?我想大概他裤子里的毛也该长了不少,那还有什么意思!”

出现了体毛,意味着超龄。恋童癖者不会对成年女性或是男性产生任何兴趣。

康拉德这样形容:

“游泳池里,总是会有出众的女孩和成年女人从你身旁滑水而过,当然会吸引你去看上一两眼。

可这时如果有一个小男孩出现……”

作为恋童癖里的“恋男童者”,康拉德这样描述自己喜欢的类型:

“体型匀称,长相可爱,如果裤档那儿还有个可爱的小鼓包,更让人激动。

身体部位中我最喜欢直而长的大腿,身材苗条但不瘦弱,还有甜美光滑的臀部。”

对于大部分恋童癖来说,“童”才是满足他们的核心。

一旦他们喜欢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对ta的感情便会消失。

恋童癖是天生的吗?

对于恋童癖的形成原因,至今还未能有定论。

早年的理论大多倾向于后天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认为恋童癖者是因为他们和成年人交往有障碍,恐惧成人间的勾心斗角和压力,才导致他们只想和不谙世事的儿童待在一起。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认为恋童是一种天生的取向,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恋童癖者的大脑中的“白质”异于常人:

简单的说,灰质构成大脑,白质在灰质之间传输信号。

正常人在看到儿童时会产生保护欲、而恋童者则是产生性欲。

而这一科学发现,也引发了那些宣称“恋童癖不应受到歧视”的论调,他们的理由是,这种喜爱儿童,甚至对儿童产生性冲动的心理是天生的。一个人怎么能因为天生如此而被惩罚呢?

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家的恋童癖群体曾结成权益组织,呼吁恋童癖不是病,企图唤起人们对恋童癖的理解和关心,并要求政府推出“未成年人性主权”的法令。

荷兰某性学家称,孩子的性启蒙早晚不一,个别早熟的孩子六岁就“准备好了”,因此孩子应该有性主权。

虽然崇尚性自由学派的人们对恋童癖的行为持保留意见,但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恋童癖者在孩子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时对孩子“下手”,是绝对不可取的行为。

更何况,中国的性教育一直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在一个性科普工作远远达不到平均水平的国家里谈性自由,确实为时过早。

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恋童癖者,听起来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实则比我们想像的要普遍。尤其是网络的发展给恋童癖者提供了一个能交流经验,分享资源的避风港。

除了一些类似于许豪杰创办的儿童色情网站,互联网上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聊天室、论坛等,恋童癖者在那儿津津有味地交流如何放松小孩的警惕、如何规避警方,以及各种性体验和经历。

恋童癖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在从事与儿童紧密相关的职业,如教育、保健、医疗、体育等。

而剩下的一部分也都知道如何和孩子们交往,争取他们的信任和依赖,成为他们的忘年交。

恋童癖们守候在城市各角落的游戏场和露天泳池,耐心等候,从不轻举妄动。

要想保护孩子免受恋童癖者的侵害,除了提防身边可能出现的恋童癖者,还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性教育、教会孩子应对性骚扰。

除此之外,恋童癖最怕曝光。所以,该做什么,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不要让恋童癖者毁了孩子们本该幸福的一生。

P.S.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图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豆瓣赢了,卖男童”原味”袜子的许豪杰会怎样

恋童癖最怕曝光。

文|橙雨伞公益   BJB

还记得曾经的视频大V、“90后创业者”许豪杰吗?

他被豆瓣网友爆料“恋童癖”、创办儿童色情网站、贩卖男童“原味”袜子,并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对男童的性冲动。

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愤慨。

而许豪杰一边通过发视频,写长文,接采访等途径做出回(xi)应(bai),另一边他甚至还反咬了豆瓣一口,告豆瓣网络侵权。

结果,豆瓣赢了!

图/中国裁判文书网

被网友盯得死死的许豪杰,老实了吗?

并没有。

为什么要盯紧许豪杰?

去年五月,豆瓣网友爆料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个戴头套的“星座袋头哥”。

从图片中露出的眼睛,讲话方式,短视频内容和常用的背景音乐,可推断“星座带头哥”是许豪杰小号的可能性非常大。

再对比许豪杰以前在b站发布的视频内容,确实都是同一个套路。

在社交app层出不穷的今天,许豪杰没了微博、b站后,还可以向其它网络平台进军,只要他换个马甲就行。

换了马甲的他,可以继续积攒流量,做他所谓的“儿童摄影”和“正太控”网站。因为他知道,只要他继续打着擦边球,游走在灰色地带,大家就拿他没有办法。

在这个信息井喷式爆发的年代,一个事件发生后,没多久就会被另一个新事件掩盖,这也许也是许豪杰不害怕的原因。

就像他反复为自己洗白的那样:”我不是恋童癖,我是正太控。“

被问及买卖“原味袜子”和儿童视频时,许豪杰也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那天爆出的标题是许豪杰是个“正太控”而非“恋童癖”,也许根本算不上一个新闻。

“恋童癖”和“正太控”有何区别?

“正太控”一词来源于日本,指的是对于小男孩不涉及情爱方面的喜爱,用英文来说就是no romantic feeling。

尚且不说正太控到恋童癖之间的界限其实很模糊,更没人知道一个正太控何时会对男孩产生爱情。

许豪杰称自己只是“正太控”,而非“恋童癖”

许豪杰的种种行为,包括买卖男孩穿过的袜子、传播小男孩穿着清凉的照片或视频、在微博上看到小男孩的照片会说“叔叔很热”,都足以说明他对男童的情感已不仅是喜欢了,而是上升到了会产生性冲动的程度。

也就是说,他在声明中偷换概念地说自己只是“正太控”,暗斥网友小题大做,事实上他的行径早已超出了正太控的范围。

许豪杰在网上贩卖儿童贴身衣物,“原味”袜子

而在西方,似乎没有“正太控”这一说,有的只是恋童癖一词pedophilia。

很多西方国家的幼儿园和小学,甚至托儿所都对恋童癖的警惕心都很高。

比如:即使在酷暑难耐的夏天,托儿所阿姨也不让婴幼儿在操场上脱去上衣、穿小裤衩或光屁股玩耍,就是为了防范潜伏在居民区的恋童癖们。

各国对于恋童癖的惩罚力度也是很大,他们一旦被关进监狱,就如生活在地狱一般。

研究表明,因为猥亵儿童罪进牢房的犯人,很少会再犯。因为在其他犯人眼中,猥亵儿童是最让人不齿的一种犯法方式。

“恋童癖”可能产生真爱吗?

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曼弗雷德·卡尔芮曼曾花了一年的时间潜入恋童癖群体,记录下了这些恋童癖者的故事。

其中有一名恋童癖者叫康拉德。

他亲切地称男童尤里乌斯为“小不点”,他和“小不点”在一起已有三年。

他们一起去游泳,乘坐高空飞车,互诉心事。

每次在傍晚送别小家伙时的恋恋不舍,简直和恩爱的情侣没什么两样。

来自恋童癖者世界的一份杂志《童心结》也曾刊登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是变态,只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变态。”

“我们这些恋童癖者,现今被镇压、被迫害,正如同当年的犹太人和所谓的女巫一样。”

以“恋童”为主题的《洛丽塔》,一度被列为禁书

有人说,故事很“美好”,是因为洛丽塔没有开口说话。

这样的“受害者”言论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曾经的同性恋者——他们也曾经不被世人理解,被社会迫害。

但是,恋童癖和同性恋,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性恋可以对某个个体产生长时间的爱情,进入关系的双方是平等自愿的,是成年人间互相负责的亲密关系。

而恋童癖者爱的却是个体的部分,即年龄。

“康拉德来自柏林,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恋童癖者。

周日早晨,柏林市内新克尔恩区跳蚤市场,康拉德和他的朋友闲逛着。他们正在寻找“库尔登男孩”(这种男孩有着西亚血统,肤色白皙,浓眉大眼)。

不久,眼前出现一个男孩。

打量片刻后,他们撇了撇嘴,毫无兴趣地说:“看见他嘴唇上的浅色胡须了吗?我想大概他裤子里的毛也该长了不少,那还有什么意思!”

出现了体毛,意味着超龄。恋童癖者不会对成年女性或是男性产生任何兴趣。

康拉德这样形容:

“游泳池里,总是会有出众的女孩和成年女人从你身旁滑水而过,当然会吸引你去看上一两眼。

可这时如果有一个小男孩出现……”

作为恋童癖里的“恋男童者”,康拉德这样描述自己喜欢的类型:

“体型匀称,长相可爱,如果裤档那儿还有个可爱的小鼓包,更让人激动。

身体部位中我最喜欢直而长的大腿,身材苗条但不瘦弱,还有甜美光滑的臀部。”

对于大部分恋童癖来说,“童”才是满足他们的核心。

一旦他们喜欢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对ta的感情便会消失。

恋童癖是天生的吗?

对于恋童癖的形成原因,至今还未能有定论。

早年的理论大多倾向于后天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认为恋童癖者是因为他们和成年人交往有障碍,恐惧成人间的勾心斗角和压力,才导致他们只想和不谙世事的儿童待在一起。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认为恋童是一种天生的取向,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恋童癖者的大脑中的“白质”异于常人:

简单的说,灰质构成大脑,白质在灰质之间传输信号。

正常人在看到儿童时会产生保护欲、而恋童者则是产生性欲。

而这一科学发现,也引发了那些宣称“恋童癖不应受到歧视”的论调,他们的理由是,这种喜爱儿童,甚至对儿童产生性冲动的心理是天生的。一个人怎么能因为天生如此而被惩罚呢?

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家的恋童癖群体曾结成权益组织,呼吁恋童癖不是病,企图唤起人们对恋童癖的理解和关心,并要求政府推出“未成年人性主权”的法令。

荷兰某性学家称,孩子的性启蒙早晚不一,个别早熟的孩子六岁就“准备好了”,因此孩子应该有性主权。

虽然崇尚性自由学派的人们对恋童癖的行为持保留意见,但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恋童癖者在孩子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时对孩子“下手”,是绝对不可取的行为。

更何况,中国的性教育一直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在一个性科普工作远远达不到平均水平的国家里谈性自由,确实为时过早。

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恋童癖者,听起来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实则比我们想像的要普遍。尤其是网络的发展给恋童癖者提供了一个能交流经验,分享资源的避风港。

除了一些类似于许豪杰创办的儿童色情网站,互联网上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聊天室、论坛等,恋童癖者在那儿津津有味地交流如何放松小孩的警惕、如何规避警方,以及各种性体验和经历。

恋童癖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在从事与儿童紧密相关的职业,如教育、保健、医疗、体育等。

而剩下的一部分也都知道如何和孩子们交往,争取他们的信任和依赖,成为他们的忘年交。

恋童癖们守候在城市各角落的游戏场和露天泳池,耐心等候,从不轻举妄动。

要想保护孩子免受恋童癖者的侵害,除了提防身边可能出现的恋童癖者,还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性教育、教会孩子应对性骚扰。

除此之外,恋童癖最怕曝光。所以,该做什么,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不要让恋童癖者毁了孩子们本该幸福的一生。

P.S.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图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