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BT天堂站长获刑三年,盗版市场“辉煌落幕”,能否为正版让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BT天堂站长获刑三年,盗版市场“辉煌落幕”,能否为正版让路

已经走上正轨的正版市场,是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问题只在于这个过程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走完罢了。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被告人袁某某获刑三年,并处罚金八十万元人民币。这一消息顿时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其中不少言论达成了高度一致,比如说——“好人一生平安”。

被告人袁某某为国内知名网站“BT天堂”的站长,该站点凭借数量庞大的盗版影视资源,长期占据国内搜索排行第一位,高峰时期日均访问量超过了60万。以庞大的流量为基础,袁某某凭借广告植入的方式非法牟利达140余万元,堪称是当代中国在线盗版影音市场的“龙头老大”。

随着2016年国内大范围打击盗版产业,袁某某于同年9月因涉嫌侵犯他人影视作品著作权、非法牟利被公安机关抓获,中国盗版影音市场“最后的辉煌”也随之落幕。

“第九区”DVD:扭曲而昌盛的盗版市场

20世纪80时代初,日本的录像机曾大量引入国内,掀起录播电视节目的风潮。但和日本延续至今的录播文化相比,国内的录播热潮却在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消退,较高的录制成本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电视节目资源的匮乏,才是推动国内影迷另寻观影手段的主要成因。

来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索尼株式会社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了CD格式这一全新的影视载体,俗称“镭射光盘”的VCD有着容量大、便携性好的优点,并且在画质上也足以和录像带抗衡,迅速成为新的影视主流载体。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对影视作品的审批进度缓慢、审批流程严格,正版影视资源的引入和发行速度不尽人意,直到1993年VCD引入国内,这一问题才得到改善。相比起电影上映,VCD的审批制度更加宽松,使得原本许多无法出现在电影院大荧幕上的影视作品,也有了正规途径走进影迷的家庭。

但问题只是得到了改善,却没有彻底解决,诸如贾樟柯的《站台》,其VCD正式在国内发行时,距离首映已经过去了足足六年时间。讽刺的是,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依然是VCD,因为它低廉的制作成本成为了盗版行业最为牢固的基石。

贾樟柯的《站台》

在游戏玩家口中,我们偶尔会听到“锁区”这一说法,意指某些在线游戏商店因应各国汇率及经济市场差异而实行的分区政策,甚至某些游戏只会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上线出售。

实际上,对于接触过正版DVD的消费者来说,锁区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由美国八大影业共同制定的“DVD区码”就是更早期的锁区政策。在DVD区码政策下的DVD机,只能有限次数地变更自己的所在地区,当次数用完之后,就会永久锁定在最后变更的地区上。

在DVD区码的八大区中,中国大陆地区被单独列为第六区,第七区为预备的留白,第八区则是国际航班、游轮等地方使用的国际区,所以DVD区码又常常会被称为六大区。然而,在国内的影迷口中,除了空白的第七区和甚少接触的第八区,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第九区”——也就是盗版DVD。

“九区”DVD是国内影迷口中的一种暗语,这些DVD的本体就是现在人们也很熟悉的“破解版”,它们可以在任何区块的DVD机上使用,在单一影视作品上的内容甚至比正版更加丰富,因为它可以涵括所有区块的特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字幕、特效、花絮、以及各种加长版。

如今二十多年时间过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的盗版市场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盈利方式从直接出售变成植入广告,盗版用户获取资源的成本越发降低,获取途径也越发便捷。在这种盗版横行的“大环境”下,国内消费者的正版意识极为稀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2016年,也就是国内展开大范围打击盗版行业行动的那一年,在全球综合数据资料库Statista的公开数据中,中国盗版软件比例高达70%,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87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软件行业中的数据。

PSP“破解事件”:扭曲的盗版观念

盗版行业里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吗?他们的目的全都是为了赚钱吗?这还真不一定,但盗版行业近乎扭曲的昌盛,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好几代人的消费和道德观念,这从一些事件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在长达十数年的游戏机禁令时期里,所有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都被禁止生产和销售,但却有一款掌上游戏机成功大范围普及,那就是索尼的PSP系列。

PSP之所以能在盗版横行外加政策打压的双重压迫下推广开来,完全是得益于它在完美破解前提下所产生的超高性价比。一位ID为liquidzigong的A9VG(电玩部落)论坛会员对PSP破解工作的贡献,就在整个PSP时期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Liquidzigong制作的普罗米修斯系统完美破解了索尼的PSP,可以让用户在无需任何插件的情况下运行所有PSP游戏,因此被国内众多玩家亲切地称为“大神”。然而,最后让这位大神黯然隐退的,却也正是其中一部分盗版玩家。

淘宝上出售的PSP3000破解机

2010年11月24日,在PSP著名大作《怪物猎人P3》发布一周前,Liquidzigong就发帖表示破解该款游戏以及6.35系统不成问题。

11月28日,例行的偷跑iOS系统流出,Liquidzigong第一时间着手破解,并于5小时后的11月29日凌晨完成破解工作,其中包括了比预期更高版本的6.36系统。

破解工作完成之后,Liquidzigong为了不影响正版游戏的销量,决定在《怪物猎人P3》的首周销量公布后再发布破解补丁,这一决定顿时让翘首以盼的盗版玩家们十分失望,一时间竟然口诛笔伐不计其数。

12月1日,《怪物猎人P3》的正式发布,面对海量的实机画面和情报,盗版玩家对Liquidzigong的负面舆论达到了巅峰,认为他损害了广大玩家群体的“根本利益”。

12月2日凌晨,Liquidzigong发帖宣布永远退出PSP破解工作,随后破解补丁就被提前泄露,由于Liquidzigong分发给各大论坛汉化组的破解补丁均有打上标记,泄露源头马上就被查明。

Liquidzigong自始至终没有用自己的破解技术赚取盗版玩家一分钱,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公布的普罗米修斯系统和破解游戏,最后“破解大神”却被盗版玩家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由赶走了。破解机和盗版游戏并非国内独有的情况,但“正常”的盗版玩家理应清楚自己处于道德低谷的位置,而不是四处张扬自己的所作所为,更不会去“维护”自己并不存在的“根本利益”。

破解后的《怪物猎人P3》,血量显示也为破解后的插件提供

这只是国内盗版环境下的乱象之一,类似的还有2008年微软针对国内盗版XP系统的“黑屏事件”,而方才提到的PSP“破解大神”隐退事件,甚至还催生出一条国内游戏玩家群体的“鄙视链”——玩正版机的看不起玩破解机的,玩破解机的看不起玩山寨机的,玩山寨机的看不起玩网游的。

这条“鄙视链”看上去就十分滑稽,手里玩着盗版游戏的却看不起手里拿着盗版机器的,而网游玩家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遭黑的事情。

在游戏机禁令期间,PSP破解机确实为掌机文化在国内的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种传播到底有多少正面意义却不好评论,因为它也从根本上扭曲了国内掌机消费者的观念,让必然到来的正版市场在起步阶段就显得一蹶不振。

广州动漫星城某店家出售的“破解NS”

2007年7月,PSP在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了2000万台,其中有多少最终流向了中国?当时上海的一个数码广场柜台,平均每天可以售出15台PSP,按照这个销售情况,一年就可以售出接近5500台,这还只是中国一个城市里一个柜台的销售数量。

要知道,广州的PSP销售情况就比上海更为火爆,不少店家还专门设有为PSP刷机的工作室,当时甚至就连网上下载的各种视频,都附带有PSP专用格式的资源。

根据各地的销售情况来推测,2007年累计发行的2000万台PSP中,大约有超过四分之一最终流入了中国,而当时国内还处于游戏机禁令时期,也就是说这些数量惊人的PSP无一例外都是水货,这意味着光鲜亮丽的销售数量本身,并没有为索尼带来原本所预期的利益。

盗版Windows系统的下载资源

正版市场已经走上正轨,只是仍需等待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盗版问题,各国都出台了不尽相同的政策,对正版产业的扶持,对盗版产业的打压,都是最为常见的直接手段。至于厂商方面,即使他们没有强硬的手腕,也同样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相信《魔兽世界》的早期玩家都还记得,九城代理时期的《魔兽世界》游戏账号并不是免费的,每个账号都要先花15元来购买CD-Key用以激活,简单来说就是,第一张30块4000分钟游戏时间的点卡,只会有2000分钟游戏时间到账。

但《魔兽世界》作为一款网游,需要花钱购买账号,又和推动正版市场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就在于这种消费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主机或PC单机游戏开始支持联网,比如从PSP的线下联机到PSV的网络联机,单机游戏也逐渐开始加入网络游戏的功能。

其中上文提到的《怪物猎人》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携带版的续作中加入网联功能之后,联机服务器就成了制约盗版产业的一大关键,因为当服务器检测到破解机接入时就会将其账号永久封禁。这样一来,即使无法根治,但极高的使用风险仍然会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除了市场因素之外,消费者的年龄层变迁也开始逐渐改善盗版横行的问题。

许多盗版市场的消费者是以80后和90后为主体,如今这批消费者已经全面步入社会,收入的提升使得他们开始愿意“花钱省事”,比如说省去找盗版资源的时间,省去配置盗版游戏环境的时间,省去升级破解系统的时间,这些都是推动正版市场发展的积极因素。

但无可否认,凭借现阶段普遍的消费水平,在很多方面都并不允许国内的消费者全面支持正版。比如说家庭版888元的WIN10系统,又比如说498元一年的家庭版Office办公软件“使用权”,这对于国内绝大部分的消费者、甚至是公司而言,都不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拒绝盗版的价格。

就和消费观念一样,经济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已经走上正轨的正版市场,同样是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问题只在于这个过程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走完罢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BT天堂站长获刑三年,盗版市场“辉煌落幕”,能否为正版让路

已经走上正轨的正版市场,是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问题只在于这个过程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走完罢了。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被告人袁某某获刑三年,并处罚金八十万元人民币。这一消息顿时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其中不少言论达成了高度一致,比如说——“好人一生平安”。

被告人袁某某为国内知名网站“BT天堂”的站长,该站点凭借数量庞大的盗版影视资源,长期占据国内搜索排行第一位,高峰时期日均访问量超过了60万。以庞大的流量为基础,袁某某凭借广告植入的方式非法牟利达140余万元,堪称是当代中国在线盗版影音市场的“龙头老大”。

随着2016年国内大范围打击盗版产业,袁某某于同年9月因涉嫌侵犯他人影视作品著作权、非法牟利被公安机关抓获,中国盗版影音市场“最后的辉煌”也随之落幕。

“第九区”DVD:扭曲而昌盛的盗版市场

20世纪80时代初,日本的录像机曾大量引入国内,掀起录播电视节目的风潮。但和日本延续至今的录播文化相比,国内的录播热潮却在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消退,较高的录制成本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电视节目资源的匮乏,才是推动国内影迷另寻观影手段的主要成因。

来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索尼株式会社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了CD格式这一全新的影视载体,俗称“镭射光盘”的VCD有着容量大、便携性好的优点,并且在画质上也足以和录像带抗衡,迅速成为新的影视主流载体。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对影视作品的审批进度缓慢、审批流程严格,正版影视资源的引入和发行速度不尽人意,直到1993年VCD引入国内,这一问题才得到改善。相比起电影上映,VCD的审批制度更加宽松,使得原本许多无法出现在电影院大荧幕上的影视作品,也有了正规途径走进影迷的家庭。

但问题只是得到了改善,却没有彻底解决,诸如贾樟柯的《站台》,其VCD正式在国内发行时,距离首映已经过去了足足六年时间。讽刺的是,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依然是VCD,因为它低廉的制作成本成为了盗版行业最为牢固的基石。

贾樟柯的《站台》

在游戏玩家口中,我们偶尔会听到“锁区”这一说法,意指某些在线游戏商店因应各国汇率及经济市场差异而实行的分区政策,甚至某些游戏只会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上线出售。

实际上,对于接触过正版DVD的消费者来说,锁区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由美国八大影业共同制定的“DVD区码”就是更早期的锁区政策。在DVD区码政策下的DVD机,只能有限次数地变更自己的所在地区,当次数用完之后,就会永久锁定在最后变更的地区上。

在DVD区码的八大区中,中国大陆地区被单独列为第六区,第七区为预备的留白,第八区则是国际航班、游轮等地方使用的国际区,所以DVD区码又常常会被称为六大区。然而,在国内的影迷口中,除了空白的第七区和甚少接触的第八区,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第九区”——也就是盗版DVD。

“九区”DVD是国内影迷口中的一种暗语,这些DVD的本体就是现在人们也很熟悉的“破解版”,它们可以在任何区块的DVD机上使用,在单一影视作品上的内容甚至比正版更加丰富,因为它可以涵括所有区块的特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字幕、特效、花絮、以及各种加长版。

如今二十多年时间过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的盗版市场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盈利方式从直接出售变成植入广告,盗版用户获取资源的成本越发降低,获取途径也越发便捷。在这种盗版横行的“大环境”下,国内消费者的正版意识极为稀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2016年,也就是国内展开大范围打击盗版行业行动的那一年,在全球综合数据资料库Statista的公开数据中,中国盗版软件比例高达70%,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87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软件行业中的数据。

PSP“破解事件”:扭曲的盗版观念

盗版行业里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吗?他们的目的全都是为了赚钱吗?这还真不一定,但盗版行业近乎扭曲的昌盛,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好几代人的消费和道德观念,这从一些事件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在长达十数年的游戏机禁令时期里,所有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都被禁止生产和销售,但却有一款掌上游戏机成功大范围普及,那就是索尼的PSP系列。

PSP之所以能在盗版横行外加政策打压的双重压迫下推广开来,完全是得益于它在完美破解前提下所产生的超高性价比。一位ID为liquidzigong的A9VG(电玩部落)论坛会员对PSP破解工作的贡献,就在整个PSP时期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Liquidzigong制作的普罗米修斯系统完美破解了索尼的PSP,可以让用户在无需任何插件的情况下运行所有PSP游戏,因此被国内众多玩家亲切地称为“大神”。然而,最后让这位大神黯然隐退的,却也正是其中一部分盗版玩家。

淘宝上出售的PSP3000破解机

2010年11月24日,在PSP著名大作《怪物猎人P3》发布一周前,Liquidzigong就发帖表示破解该款游戏以及6.35系统不成问题。

11月28日,例行的偷跑iOS系统流出,Liquidzigong第一时间着手破解,并于5小时后的11月29日凌晨完成破解工作,其中包括了比预期更高版本的6.36系统。

破解工作完成之后,Liquidzigong为了不影响正版游戏的销量,决定在《怪物猎人P3》的首周销量公布后再发布破解补丁,这一决定顿时让翘首以盼的盗版玩家们十分失望,一时间竟然口诛笔伐不计其数。

12月1日,《怪物猎人P3》的正式发布,面对海量的实机画面和情报,盗版玩家对Liquidzigong的负面舆论达到了巅峰,认为他损害了广大玩家群体的“根本利益”。

12月2日凌晨,Liquidzigong发帖宣布永远退出PSP破解工作,随后破解补丁就被提前泄露,由于Liquidzigong分发给各大论坛汉化组的破解补丁均有打上标记,泄露源头马上就被查明。

Liquidzigong自始至终没有用自己的破解技术赚取盗版玩家一分钱,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公布的普罗米修斯系统和破解游戏,最后“破解大神”却被盗版玩家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由赶走了。破解机和盗版游戏并非国内独有的情况,但“正常”的盗版玩家理应清楚自己处于道德低谷的位置,而不是四处张扬自己的所作所为,更不会去“维护”自己并不存在的“根本利益”。

破解后的《怪物猎人P3》,血量显示也为破解后的插件提供

这只是国内盗版环境下的乱象之一,类似的还有2008年微软针对国内盗版XP系统的“黑屏事件”,而方才提到的PSP“破解大神”隐退事件,甚至还催生出一条国内游戏玩家群体的“鄙视链”——玩正版机的看不起玩破解机的,玩破解机的看不起玩山寨机的,玩山寨机的看不起玩网游的。

这条“鄙视链”看上去就十分滑稽,手里玩着盗版游戏的却看不起手里拿着盗版机器的,而网游玩家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遭黑的事情。

在游戏机禁令期间,PSP破解机确实为掌机文化在国内的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种传播到底有多少正面意义却不好评论,因为它也从根本上扭曲了国内掌机消费者的观念,让必然到来的正版市场在起步阶段就显得一蹶不振。

广州动漫星城某店家出售的“破解NS”

2007年7月,PSP在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了2000万台,其中有多少最终流向了中国?当时上海的一个数码广场柜台,平均每天可以售出15台PSP,按照这个销售情况,一年就可以售出接近5500台,这还只是中国一个城市里一个柜台的销售数量。

要知道,广州的PSP销售情况就比上海更为火爆,不少店家还专门设有为PSP刷机的工作室,当时甚至就连网上下载的各种视频,都附带有PSP专用格式的资源。

根据各地的销售情况来推测,2007年累计发行的2000万台PSP中,大约有超过四分之一最终流入了中国,而当时国内还处于游戏机禁令时期,也就是说这些数量惊人的PSP无一例外都是水货,这意味着光鲜亮丽的销售数量本身,并没有为索尼带来原本所预期的利益。

盗版Windows系统的下载资源

正版市场已经走上正轨,只是仍需等待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盗版问题,各国都出台了不尽相同的政策,对正版产业的扶持,对盗版产业的打压,都是最为常见的直接手段。至于厂商方面,即使他们没有强硬的手腕,也同样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相信《魔兽世界》的早期玩家都还记得,九城代理时期的《魔兽世界》游戏账号并不是免费的,每个账号都要先花15元来购买CD-Key用以激活,简单来说就是,第一张30块4000分钟游戏时间的点卡,只会有2000分钟游戏时间到账。

但《魔兽世界》作为一款网游,需要花钱购买账号,又和推动正版市场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就在于这种消费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主机或PC单机游戏开始支持联网,比如从PSP的线下联机到PSV的网络联机,单机游戏也逐渐开始加入网络游戏的功能。

其中上文提到的《怪物猎人》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携带版的续作中加入网联功能之后,联机服务器就成了制约盗版产业的一大关键,因为当服务器检测到破解机接入时就会将其账号永久封禁。这样一来,即使无法根治,但极高的使用风险仍然会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除了市场因素之外,消费者的年龄层变迁也开始逐渐改善盗版横行的问题。

许多盗版市场的消费者是以80后和90后为主体,如今这批消费者已经全面步入社会,收入的提升使得他们开始愿意“花钱省事”,比如说省去找盗版资源的时间,省去配置盗版游戏环境的时间,省去升级破解系统的时间,这些都是推动正版市场发展的积极因素。

但无可否认,凭借现阶段普遍的消费水平,在很多方面都并不允许国内的消费者全面支持正版。比如说家庭版888元的WIN10系统,又比如说498元一年的家庭版Office办公软件“使用权”,这对于国内绝大部分的消费者、甚至是公司而言,都不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拒绝盗版的价格。

就和消费观念一样,经济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已经走上正轨的正版市场,同样是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问题只在于这个过程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走完罢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