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首个地方版互联网贷款监管规定来了,浙江对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亮出“不跨区域”杀手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首个地方版互联网贷款监管规定来了,浙江对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亮出“不跨区域”杀手锏

9号文明确了“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要求,对于去年11月流传的地方商业银行向外省发放互联网贷款额度比例不得超总额的20%这一规定却未有申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郝昕瑶

2018年11月,一份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全国性监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媒体披露之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范围、额度及授信等问题一度引发热议。如今,地方版的互联网贷款监管规定真的来了!

界面新闻获悉,1月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下称浙江银保监局)向各银保监分局、杭州银行和各城市商业银行杭州分行下发了《关于加强互联网助贷和联合贷款风险防控监管提示的函》(下称9号文)。该文件为银保监会地方监管系统首份互联网贷款业务合规文件。

界面新闻获取的这份文件显示,近年来,辖内城商行和民营银行通过引入互联网科技公司助贷或者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展联合贷款业务(以下统称互联网联合贷款),扩大了业务场景、增加了客户引流渠道、推动了业务发展。但是部分银行开展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不够审慎、合规。因此,浙江银保监局强调,城商行和民营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时要遵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第141号),并对辖内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提出了几点要求。

针对近日来市场最为关注的城商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能否跨属地问题,9号文明确,城商行、民营银行开展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应坚守“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定位,将长期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通过互联网渠道引入在自身营销、服务和风险管控能力范围内的客户。

在客户属地认定方面,要按照客户身份证地址、主要业务经营地、主要居住生活地等维度,建立统一的属地经营规则,按照异地授信管理相关文件的精神严格管控异地授信。开展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辖内城商行、民营银行法人原则上只能经营本行有分支机构的地域的客户,辖内城商行分行原则上只能经营省内的客户。

这一要求无疑对此前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行为敲响了警钟,也被市场人士认为是金融风控的进一步加强。对于此前众多依靠互金平台开展助贷业务的银行或将造成较大影响。

某商业银行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要求可谓是监管亮出的”杀手锏“,江浙地区的金融监管往往比较与时俱进,是否会推广至全国,还要看这是否是全国性的问题。

9号文虽明确了“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要求,但是,对于去年11月流传的地方商业银行向外省发放互联网贷款额度比例不得超总额的20%这一规定却未有申明。

接近监管的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9号文的政策是否会面向全国推广目前尚不明确,许多问题仍在讨论研究当中。

9号文对于商业银行的风控环节也提出了要求。

一是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环节外包,不能异化为单纯的放贷资金提供方。参与银行应开发与业务匹配的风控系统、风控模型,配备专业人员。应独立开展客户准入、风险评测、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确定、贷后资金用途管理。

二是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资质的机构提供放贷资金,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三是不具备互联网贷款的核心风控能力和条件的银行,不得开展联合贷款业务。

事实上,众多为互金平台、消费金融公司跨区域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城商行,在风控方面早已选择各种专业的第三方信用平台进行合作和控制,银行自身受地域、技术的限制并未独立进行客户准入、风险评测等管理工作。9号文的这一要求虽然是旧事重提,但配合该文件“不跨区域”的要求来看,监管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风控方面的整治力度或将逐步加强。

此外,9号文重申,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梳理完善与合作机构合作的协议条款,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职责边界,明确银行与合作机构在客户信息共享、风险防控、不良处置化解、贷款核销、消费者保护等领域的权利义务。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对于无法提供贷款审查审批基本资料,或者所提供信息无法满足贷款审查审批需要的合作机构,不得与其开展联合贷款业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首个地方版互联网贷款监管规定来了,浙江对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亮出“不跨区域”杀手锏

9号文明确了“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要求,对于去年11月流传的地方商业银行向外省发放互联网贷款额度比例不得超总额的20%这一规定却未有申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郝昕瑶

2018年11月,一份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全国性监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媒体披露之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范围、额度及授信等问题一度引发热议。如今,地方版的互联网贷款监管规定真的来了!

界面新闻获悉,1月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下称浙江银保监局)向各银保监分局、杭州银行和各城市商业银行杭州分行下发了《关于加强互联网助贷和联合贷款风险防控监管提示的函》(下称9号文)。该文件为银保监会地方监管系统首份互联网贷款业务合规文件。

界面新闻获取的这份文件显示,近年来,辖内城商行和民营银行通过引入互联网科技公司助贷或者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展联合贷款业务(以下统称互联网联合贷款),扩大了业务场景、增加了客户引流渠道、推动了业务发展。但是部分银行开展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不够审慎、合规。因此,浙江银保监局强调,城商行和民营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时要遵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第141号),并对辖内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提出了几点要求。

针对近日来市场最为关注的城商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能否跨属地问题,9号文明确,城商行、民营银行开展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应坚守“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定位,将长期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通过互联网渠道引入在自身营销、服务和风险管控能力范围内的客户。

在客户属地认定方面,要按照客户身份证地址、主要业务经营地、主要居住生活地等维度,建立统一的属地经营规则,按照异地授信管理相关文件的精神严格管控异地授信。开展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辖内城商行、民营银行法人原则上只能经营本行有分支机构的地域的客户,辖内城商行分行原则上只能经营省内的客户。

这一要求无疑对此前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行为敲响了警钟,也被市场人士认为是金融风控的进一步加强。对于此前众多依靠互金平台开展助贷业务的银行或将造成较大影响。

某商业银行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要求可谓是监管亮出的”杀手锏“,江浙地区的金融监管往往比较与时俱进,是否会推广至全国,还要看这是否是全国性的问题。

9号文虽明确了“立足当地、服务当地、不跨区域”的要求,但是,对于去年11月流传的地方商业银行向外省发放互联网贷款额度比例不得超总额的20%这一规定却未有申明。

接近监管的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9号文的政策是否会面向全国推广目前尚不明确,许多问题仍在讨论研究当中。

9号文对于商业银行的风控环节也提出了要求。

一是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环节外包,不能异化为单纯的放贷资金提供方。参与银行应开发与业务匹配的风控系统、风控模型,配备专业人员。应独立开展客户准入、风险评测、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确定、贷后资金用途管理。

二是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资质的机构提供放贷资金,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三是不具备互联网贷款的核心风控能力和条件的银行,不得开展联合贷款业务。

事实上,众多为互金平台、消费金融公司跨区域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城商行,在风控方面早已选择各种专业的第三方信用平台进行合作和控制,银行自身受地域、技术的限制并未独立进行客户准入、风险评测等管理工作。9号文的这一要求虽然是旧事重提,但配合该文件“不跨区域”的要求来看,监管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风控方面的整治力度或将逐步加强。

此外,9号文重申,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梳理完善与合作机构合作的协议条款,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职责边界,明确银行与合作机构在客户信息共享、风险防控、不良处置化解、贷款核销、消费者保护等领域的权利义务。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对于无法提供贷款审查审批基本资料,或者所提供信息无法满足贷款审查审批需要的合作机构,不得与其开展联合贷款业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