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多几个这种医院,就少几个权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多几个这种医院,就少几个权健

正宗医学龙门阵,专注打脸伪科学。

文|华商韬略 徐艳丽

在广大西南尤其是四川人民心中,这家医院就是救世主,就是生死簿。

【“门口打杂的都是博士生”】

1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了一套针对各类虚假保健营销和养生误区的医学科普读物——《华西医学大系·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3册。

集全院24个科室、60名权威专家之力,历时3年撰写319篇文章专门打假各类网红医学谣言、保健营销软文——网友们说,127岁高龄的华西医院怼起骗子来刀刀毙命。

打假,只是华西医院微不足道的业余爱好。

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第5年发布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榜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5年位列第一。

11月,复旦大学最佳医院排行榜上,华西医院因声誉和知名度不及北京协和,连续9年蝉联全国第二。如果单看科研权重,华西以压倒性优势霸顶。

“北京有协和,西南有华西。”

跟前者相比,偏居成都的华西医院不论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学术氛围和人才结构上,都不是一个量级。全国科研能力Top100的医院,整个西南5省总共9家上榜,北京一地就有22家。

由于在整个大西南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华西医院日最高门急诊量超过2万人次。据央视2015年报道,这里平均每天至少6000人排队等待住院,有的需要几个月,有的要等一年以上。一位来自新疆的心脏病患儿父母宁肯蹲守八个月也死活不转院。

“只要保证在挂上号之前不死,基本就能活。”“华西都看不了,回去吃好喝好。”“四川周边快不行的都往这儿送,十有八九能走着回家”……在当地很多病人心里,华西医院就是终审判决。

去年10月,一位体重30多斤、严重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脾脏肿大、腹部鼓胀的8岁患儿被送到华西医院。父母做了最坏的打算。医生切开个钥匙孔大小的创口实施腹腔镜手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没几天出院了。

去年6月,一位百岁老人要换心瓣膜,因年纪太大,术中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或猝死,转了几家医院最后送到华西。医生用半个小时完成心瓣膜植入,换上自主研发的“中国心”,术后3小时拔管,隔天下床,创下该手术全球最高龄记录。

“不是绝症不进华西。”

这家被定为“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国家级中心”的医院,每天有500多台外科手术进行,病患连夜排队,大流量科室医生周末不休息,碰到疑难杂症时,据说两眼放光。

前两年,有位病人家属因为不相信华西医院的配药过程搞医闹,旁边的群众差点上去群殴。事情曝光后,有人在网上回复:“CT室门口喊号打杂的都得是博士生,华西这种医院,开尿给我喝我都信。”

“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国内四大医学高地皆缘起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教会医院兴办浪潮。

1892~1896年,英、美、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先后在成都创建仁济医院、存仁医院和仁济女医院,几所医院在1910年合办一家教学机构——华西协合大学。

作为中国西部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华西协合大学第一期学生仅11人,教师8人(外籍6人)。

虽只设文、理、教育三科,但首任洋校长毕启以15次横渡太平洋的毅力,回北美筹集了400多万美元的办学经费,按当时英美教育模式严格施教,使这仅有的三科位列当时西南地区的顶尖水平。

1914年学校增设医科,3年后多伦多大学牙医学博士、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林则为华西创建牙科系,成为我国现代口腔医学发源地。

秉持全盘西化的理念,初生的华西协合大学迅速建立学界优势,没用多久,华西牙科就打响了“东亚第一”的美誉。抗战爆发后,华西协合与西南联大成为我国教育大后方的并峙双峰。

当时南京的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生及护士专科院校等,先后迁到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时称“华西坝五大学”。

民族炮火涂炭,华西有幸成为存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

那些年,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吴宓、冯友兰、董作宾、冯汉骥等大师云集华西坝,李约瑟、海明威、林语堂等人前来讲学交流,爱因斯坦、罗素致函表达沟通中西的愿望。

在考察华西协合的办学和师资水平后,以治学严苛著称的纽约州立大学决定,凡华西毕业的学生皆授予学士、博士学位,颁发文凭。

华西有多少毕业生呢?

资料显示,华西第一届11名学生仅有2名获得学位,毕业率18%。从1914年到1949年的35年间,学校共招收博士研究生682人,硕士研究生16人,最后授予博士学位592人,硕士学位6人,硕士毕业率仅为37.5%——严进,更严出。

1951年,熬过半个世纪动荡的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设医学、口腔、卫生、药学4个系和1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其后数十年,这座根基深厚的医学殿堂在轰轰烈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和文革洪流中,历经数次更名、损坏、停招、拆并,渐渐显露老态。

1993年,华西走过它的第100个年头。

这一年,华西医院只有三栋楼,墙面是竹片和泥糊起来的危房,医疗楼里老鼠爬上床咬病人耳朵,宿舍楼一下雨到处用盆接漏,工资少还发不足的医生们热衷接私活,上班时扎堆搓麻将。

曾经名冠“东亚第一”的华西,在国内医院前五十里失去了位置。

1994年某天晚上,一个身影从华西医院住院部破门而入,火冒三丈地掀翻了值班医生的麻将桌。

他就是当时华西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中国最年轻的三甲医院掌门人石应康。

1993年,42岁的石应康接手了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两院院士的“三无”机构华西医院。

随之而来的是华西医院高层地震,官僚做派被剔除,精简机构、重新“组阁”,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按劳分配取代“大锅饭”。

管理整风后,新院长着力干了两件事:一是挖人,二是挖土。

石应康挖人是一绝。

华西引进的第一位院士魏于全,是石应康手写几十封信件、三顾茅庐死缠烂打“追求”来的。

《解密华西》中还记载了他当年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把留美医学硕士、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研究专家李幼平拽回国,给华西医院当副院长——

一个暴风雪之日,石应康风尘仆仆出差到纽约,见到李幼平之后用四句话结束战斗:

石:你先生是做什么的?

李:他是个高级工程师,搞自动控制。

石:那他可以到医院的设备处去。

李:什么意思?

石:你马上跟我回国,我不能再等了,院长4年一届,现在已经过半,我不能把这届等完了。

李:……我回去要建实验室,医院有钱吗?

石:没问题,给你500万。

几个月后,李幼平回国,发现500万根本不存在。当时华西医院一年的科研经费才350万,而石应康的院长一做20年。

就这么“连哄带骗”,石应康在一年内招收了19名海归,既有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留学博士后,也有李幼平这样已经安居海外的学科专家。

一批价值连城的人才渐渐聚拢,短短四五年,没枪没炮的华西医院,奇迹般建立起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实验室、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肿瘤学重点实验室、疾病基因组学和法学实验室等数个国内领先科研基地。

2010年,卫生部评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华西医院共有24个专科入围,总数全国第一。此后再没拿过第二。

“三无”变成“三有”,科研众神归位,软实力上去了,硬件不能太磕碜,石应康开始腾出手来搞扩张。

1993年,只有三栋危楼的华西医院总面积9万平米,病床数一千多张。石应康上任后,医院昼夜不息地扩建至60多万平米,短短十几年,病床增至4800张,职工增至9000人,门诊多达200种,一度登顶全球医院单体规模榜首。

由于步子迈得太猛,石应康很快被冠以“砖头院长”的名号。内部产生分歧时,他拿出了一组数据:1997年川、渝分设之前,四川是全国唯一人口超亿的大省,然而全省能担纲疑难重症诊治的医院仅有5家,床位不过6000张,平均17800人一张床。

他确信,华西宜大不宜小。他也清楚,一座好医院不是砖头堆起来的,是人心堆起来的。

作为公立医院,华西在90年代初也曾“门难进,病难看”,石应康上任不久,先把平均分配变成多劳多得,又把服务效率和医德医风纳入绩效指标,结果被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集体上访告他“走资”。

新世纪后,华西医院服务体制全面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部,专盯各科室服务水准;为严禁大处方和过度医疗,医院极力压缩住院天数,推崇“日间手术”;建立来访登记制度,一旦有病人投诉,就在院内巡回展示,最夸张时,某科室一年内被召开21次整改大会;有员工往地上扔垃圾被石应康撞见了,被石应康严肃批评半天。

“解决患者之难;满足社会需要;减轻政府负担;支撑医院发展。”这是石应康执掌华西时的四句箴言。

2013年,石应康卸任院长职务。

经他掌舵20年,华西医院的年门诊量由70万增至400万,手术量由1万增至10万,住院时长压缩2倍,出院人数增加10倍,固定资产暴增40倍,国家重点专科/学科、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以及代表学术能力的SCI论文,都从光杆变成全国第一或前列。

“他是迄今为止华西最伟大的院长,没有之一。”有人这样评价石应康。

▲石应康任院长期间华西医院各项排名变化

图片来源:《解密华西》,桂克全

然而,光辉与阴影总是相伴而生,与华西崛起的凯歌同时响起的,还有越来越刺耳的质疑声与威胁论。

“圈地盘”、“抢生意”、“一家独大”,日益强大的华西医院被指责“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早从90年代末,华西周边的廉价旅馆就住满成百上千的病人和家属,“住院楼内的廊道和墙体两侧摆满加床”,“拥挤的门诊楼内,来自农村的患者席地而卧,眼巴巴地等着排队挂号的亲属传来惊喜”……

除了病患扎堆,还有人才虹吸。

西南地区的医科生都知道,考川大不难,考华西医学院真的难。2018年高考超过清华提档线9分的云南省第八名,辛辛苦苦复读1年就为了考入川大华西口腔专业。这种一哄而上逼得华西近几年不少医生招聘几乎是满屏的“博士后”。

一位医生说,在华西2年的工作量等于其他地方5年。这种“压榨”对医生和病人都不是好事。

而与这种超负荷相对的,是四川周边广大地方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闲置和寂寥。

2016年前,四川省每一万名农民配不上1名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不到65%。

这在国内医疗体系中并不算夸张。

遥望京城,2013年北京的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占比不足2%。放眼全国,7%的三级医院占有了全国40%的医师资源,吸收了全国45%的诊疗人次(2013年)。而居住在农村的中国6亿人口,早已习惯了“小病自己治,大病跑省城,绝症去北京”。

华西有全国最强的科研战队,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临床技能训练基地,可是“华西再大,也看不完天下病患”。

2005年,华西医院提出了把周边基层医院发展成“华西医院分院”的口号。这口号听着得罪人,但真做好了,受益的是病人。

十几年来,华西医院陆续对周边地域进行不同规模的对口援建、远程教学,派遣骨干团队下到贫困地区志愿帮扶。

最近几年,华西医院的分级诊疗探索渐入佳境,每年至少为3000名全国基层医疗学员举办进修授课,通过远程医学中心为全国644家医疗机构提供教学、会诊,每年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万人,远程指导疑难重症病人5000多例。

“不要让华西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大象。”这是石应康卸任前最担心的事之一。

在“全国人民上协和”的中国医疗体制下,“超级航母”解决不了老百姓看病难,但它或许能以惊人的平台能量带飞一方医疗战队。而这,正是华西医院尝试去做的。

资料来源:

《解密华西》 桂克全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年5月1日

《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 凤凰网 余凡 2018年3月11日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多几个这种医院,就少几个权健

正宗医学龙门阵,专注打脸伪科学。

文|华商韬略 徐艳丽

在广大西南尤其是四川人民心中,这家医院就是救世主,就是生死簿。

【“门口打杂的都是博士生”】

1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了一套针对各类虚假保健营销和养生误区的医学科普读物——《华西医学大系·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3册。

集全院24个科室、60名权威专家之力,历时3年撰写319篇文章专门打假各类网红医学谣言、保健营销软文——网友们说,127岁高龄的华西医院怼起骗子来刀刀毙命。

打假,只是华西医院微不足道的业余爱好。

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第5年发布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榜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5年位列第一。

11月,复旦大学最佳医院排行榜上,华西医院因声誉和知名度不及北京协和,连续9年蝉联全国第二。如果单看科研权重,华西以压倒性优势霸顶。

“北京有协和,西南有华西。”

跟前者相比,偏居成都的华西医院不论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学术氛围和人才结构上,都不是一个量级。全国科研能力Top100的医院,整个西南5省总共9家上榜,北京一地就有22家。

由于在整个大西南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华西医院日最高门急诊量超过2万人次。据央视2015年报道,这里平均每天至少6000人排队等待住院,有的需要几个月,有的要等一年以上。一位来自新疆的心脏病患儿父母宁肯蹲守八个月也死活不转院。

“只要保证在挂上号之前不死,基本就能活。”“华西都看不了,回去吃好喝好。”“四川周边快不行的都往这儿送,十有八九能走着回家”……在当地很多病人心里,华西医院就是终审判决。

去年10月,一位体重30多斤、严重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脾脏肿大、腹部鼓胀的8岁患儿被送到华西医院。父母做了最坏的打算。医生切开个钥匙孔大小的创口实施腹腔镜手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没几天出院了。

去年6月,一位百岁老人要换心瓣膜,因年纪太大,术中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或猝死,转了几家医院最后送到华西。医生用半个小时完成心瓣膜植入,换上自主研发的“中国心”,术后3小时拔管,隔天下床,创下该手术全球最高龄记录。

“不是绝症不进华西。”

这家被定为“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国家级中心”的医院,每天有500多台外科手术进行,病患连夜排队,大流量科室医生周末不休息,碰到疑难杂症时,据说两眼放光。

前两年,有位病人家属因为不相信华西医院的配药过程搞医闹,旁边的群众差点上去群殴。事情曝光后,有人在网上回复:“CT室门口喊号打杂的都得是博士生,华西这种医院,开尿给我喝我都信。”

“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国内四大医学高地皆缘起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教会医院兴办浪潮。

1892~1896年,英、美、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先后在成都创建仁济医院、存仁医院和仁济女医院,几所医院在1910年合办一家教学机构——华西协合大学。

作为中国西部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华西协合大学第一期学生仅11人,教师8人(外籍6人)。

虽只设文、理、教育三科,但首任洋校长毕启以15次横渡太平洋的毅力,回北美筹集了400多万美元的办学经费,按当时英美教育模式严格施教,使这仅有的三科位列当时西南地区的顶尖水平。

1914年学校增设医科,3年后多伦多大学牙医学博士、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林则为华西创建牙科系,成为我国现代口腔医学发源地。

秉持全盘西化的理念,初生的华西协合大学迅速建立学界优势,没用多久,华西牙科就打响了“东亚第一”的美誉。抗战爆发后,华西协合与西南联大成为我国教育大后方的并峙双峰。

当时南京的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生及护士专科院校等,先后迁到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时称“华西坝五大学”。

民族炮火涂炭,华西有幸成为存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

那些年,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吴宓、冯友兰、董作宾、冯汉骥等大师云集华西坝,李约瑟、海明威、林语堂等人前来讲学交流,爱因斯坦、罗素致函表达沟通中西的愿望。

在考察华西协合的办学和师资水平后,以治学严苛著称的纽约州立大学决定,凡华西毕业的学生皆授予学士、博士学位,颁发文凭。

华西有多少毕业生呢?

资料显示,华西第一届11名学生仅有2名获得学位,毕业率18%。从1914年到1949年的35年间,学校共招收博士研究生682人,硕士研究生16人,最后授予博士学位592人,硕士学位6人,硕士毕业率仅为37.5%——严进,更严出。

1951年,熬过半个世纪动荡的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设医学、口腔、卫生、药学4个系和1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其后数十年,这座根基深厚的医学殿堂在轰轰烈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和文革洪流中,历经数次更名、损坏、停招、拆并,渐渐显露老态。

1993年,华西走过它的第100个年头。

这一年,华西医院只有三栋楼,墙面是竹片和泥糊起来的危房,医疗楼里老鼠爬上床咬病人耳朵,宿舍楼一下雨到处用盆接漏,工资少还发不足的医生们热衷接私活,上班时扎堆搓麻将。

曾经名冠“东亚第一”的华西,在国内医院前五十里失去了位置。

1994年某天晚上,一个身影从华西医院住院部破门而入,火冒三丈地掀翻了值班医生的麻将桌。

他就是当时华西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中国最年轻的三甲医院掌门人石应康。

1993年,42岁的石应康接手了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两院院士的“三无”机构华西医院。

随之而来的是华西医院高层地震,官僚做派被剔除,精简机构、重新“组阁”,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按劳分配取代“大锅饭”。

管理整风后,新院长着力干了两件事:一是挖人,二是挖土。

石应康挖人是一绝。

华西引进的第一位院士魏于全,是石应康手写几十封信件、三顾茅庐死缠烂打“追求”来的。

《解密华西》中还记载了他当年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把留美医学硕士、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研究专家李幼平拽回国,给华西医院当副院长——

一个暴风雪之日,石应康风尘仆仆出差到纽约,见到李幼平之后用四句话结束战斗:

石:你先生是做什么的?

李:他是个高级工程师,搞自动控制。

石:那他可以到医院的设备处去。

李:什么意思?

石:你马上跟我回国,我不能再等了,院长4年一届,现在已经过半,我不能把这届等完了。

李:……我回去要建实验室,医院有钱吗?

石:没问题,给你500万。

几个月后,李幼平回国,发现500万根本不存在。当时华西医院一年的科研经费才350万,而石应康的院长一做20年。

就这么“连哄带骗”,石应康在一年内招收了19名海归,既有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留学博士后,也有李幼平这样已经安居海外的学科专家。

一批价值连城的人才渐渐聚拢,短短四五年,没枪没炮的华西医院,奇迹般建立起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实验室、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肿瘤学重点实验室、疾病基因组学和法学实验室等数个国内领先科研基地。

2010年,卫生部评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华西医院共有24个专科入围,总数全国第一。此后再没拿过第二。

“三无”变成“三有”,科研众神归位,软实力上去了,硬件不能太磕碜,石应康开始腾出手来搞扩张。

1993年,只有三栋危楼的华西医院总面积9万平米,病床数一千多张。石应康上任后,医院昼夜不息地扩建至60多万平米,短短十几年,病床增至4800张,职工增至9000人,门诊多达200种,一度登顶全球医院单体规模榜首。

由于步子迈得太猛,石应康很快被冠以“砖头院长”的名号。内部产生分歧时,他拿出了一组数据:1997年川、渝分设之前,四川是全国唯一人口超亿的大省,然而全省能担纲疑难重症诊治的医院仅有5家,床位不过6000张,平均17800人一张床。

他确信,华西宜大不宜小。他也清楚,一座好医院不是砖头堆起来的,是人心堆起来的。

作为公立医院,华西在90年代初也曾“门难进,病难看”,石应康上任不久,先把平均分配变成多劳多得,又把服务效率和医德医风纳入绩效指标,结果被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集体上访告他“走资”。

新世纪后,华西医院服务体制全面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部,专盯各科室服务水准;为严禁大处方和过度医疗,医院极力压缩住院天数,推崇“日间手术”;建立来访登记制度,一旦有病人投诉,就在院内巡回展示,最夸张时,某科室一年内被召开21次整改大会;有员工往地上扔垃圾被石应康撞见了,被石应康严肃批评半天。

“解决患者之难;满足社会需要;减轻政府负担;支撑医院发展。”这是石应康执掌华西时的四句箴言。

2013年,石应康卸任院长职务。

经他掌舵20年,华西医院的年门诊量由70万增至400万,手术量由1万增至10万,住院时长压缩2倍,出院人数增加10倍,固定资产暴增40倍,国家重点专科/学科、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以及代表学术能力的SCI论文,都从光杆变成全国第一或前列。

“他是迄今为止华西最伟大的院长,没有之一。”有人这样评价石应康。

▲石应康任院长期间华西医院各项排名变化

图片来源:《解密华西》,桂克全

然而,光辉与阴影总是相伴而生,与华西崛起的凯歌同时响起的,还有越来越刺耳的质疑声与威胁论。

“圈地盘”、“抢生意”、“一家独大”,日益强大的华西医院被指责“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早从90年代末,华西周边的廉价旅馆就住满成百上千的病人和家属,“住院楼内的廊道和墙体两侧摆满加床”,“拥挤的门诊楼内,来自农村的患者席地而卧,眼巴巴地等着排队挂号的亲属传来惊喜”……

除了病患扎堆,还有人才虹吸。

西南地区的医科生都知道,考川大不难,考华西医学院真的难。2018年高考超过清华提档线9分的云南省第八名,辛辛苦苦复读1年就为了考入川大华西口腔专业。这种一哄而上逼得华西近几年不少医生招聘几乎是满屏的“博士后”。

一位医生说,在华西2年的工作量等于其他地方5年。这种“压榨”对医生和病人都不是好事。

而与这种超负荷相对的,是四川周边广大地方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闲置和寂寥。

2016年前,四川省每一万名农民配不上1名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不到65%。

这在国内医疗体系中并不算夸张。

遥望京城,2013年北京的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占比不足2%。放眼全国,7%的三级医院占有了全国40%的医师资源,吸收了全国45%的诊疗人次(2013年)。而居住在农村的中国6亿人口,早已习惯了“小病自己治,大病跑省城,绝症去北京”。

华西有全国最强的科研战队,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临床技能训练基地,可是“华西再大,也看不完天下病患”。

2005年,华西医院提出了把周边基层医院发展成“华西医院分院”的口号。这口号听着得罪人,但真做好了,受益的是病人。

十几年来,华西医院陆续对周边地域进行不同规模的对口援建、远程教学,派遣骨干团队下到贫困地区志愿帮扶。

最近几年,华西医院的分级诊疗探索渐入佳境,每年至少为3000名全国基层医疗学员举办进修授课,通过远程医学中心为全国644家医疗机构提供教学、会诊,每年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万人,远程指导疑难重症病人5000多例。

“不要让华西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大象。”这是石应康卸任前最担心的事之一。

在“全国人民上协和”的中国医疗体制下,“超级航母”解决不了老百姓看病难,但它或许能以惊人的平台能量带飞一方医疗战队。而这,正是华西医院尝试去做的。

资料来源:

《解密华西》 桂克全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年5月1日

《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 凤凰网 余凡 2018年3月11日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